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准扶贫需要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所以,分析贫困地区以及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就成为精准扶贫政策是否精准贯彻并见成效的前提和基础。调研中发现,样本村落的贫困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基础建设、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共同作用而导致;个体农户的贫困案例中,因病因残致贫、缺乏教育致贫是主要原因。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对照需求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关键词:致贫原因;西部地区;精准扶贫
我国自2013年起实行精准扶贫政策,而要做到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首先要清楚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达到扶贫脱贫不返贫的目的。
一、已有研究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从事贫困方面的研究,在致贫原因、扶贫模式、扶贫实践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能力贫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扶贫模式有GB模式(Grameen Bank)、国家福利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等。
我国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精准扶贫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措施,扶贫的成效显著,绝大部分原贫困地区实现了脱贫脱困,并且具备长期持续性发展能力。学者们从精准扶贫的内涵、实践路径、实施经验等方面也多有研究和探索,为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扶贫目标的实现群策群力。汪三贵等认为精准扶贫是一个集战略理论、实施策略的系统,其目的是要达到“造血式”扶贫,使貧困地区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达到真正的脱贫致富。王宇认为精准扶贫应先抓理论体系建设,以“精准”地指导基层实践。刘辉武等则从扶贫实践出发,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理清各方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吸引社会力量等策略建议。赵晓晨、段应碧等学者则从扶贫路径角度提出应加强农村教育体系的投入和建设,从而实现教育扶贫。彭春凝等学者则建议应建设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保障性救助的作用以帮扶农村贫困人口。
综合学者们所述,普遍认为在精准扶贫的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可能影响扶贫成果或者易致返贫现象。主要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有难度,如贫困的量化和测度、贫困户的信息捕捉、扶贫措施的落实是否精准到位等实践当中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而且由于各贫困地区,甚至各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都有可能各不相同,要做到精确管理也是难点。鉴于此,本项目以渝西地区贫困村落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地致贫原因,以及扶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精准扶贫的措施建议。
二、渝西地区农村致贫原因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本项目调研对象为渝西地区两个自然村,基本情况如下。
村落1面积5.24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坡地,海拔250~980米,落差700余米。耕地3600亩,林地400亩。全村共1400余人,党员40余人。村内无工业,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是养殖和果蔬种植,有3个农业合作社形式的经济组织。村内基础设施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建设,道路通达率为100%,总长14.9公里,供水有永久水库1座、山坪塘8口、饮水工程1个,部分聚居地通自来水但效果不佳,村民用水受影响,电力照明全覆盖。截至调研时,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共77人。
村落2面积18.2平方公里,海拔500~900米,落差400余米。耕地面积6000亩,林地13292亩,森林覆盖率68.9%。全村共6000余人,党员70余人。村内无工业,现居该村的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是山羊养殖、加工和水果种植以及正在推行的高粱种植,有4个公司及合作社形式的经济组织。公路里程53公里,多数为单车道,只有少数会车道,满足基本交通出行。村内无充足水源,靠山坪塘蓄水解决人畜饮用水,旱季经常缺水,部分聚居地通自来水但效果不佳。电力照明全覆盖。截至调研时,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共198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1.自然资源因素
通过对贫困村的实地调研,可以看到调研村落均处丘陵山地地形当中,海拔落差大,田地不易蓄水,人为灌溉成本太高,从而使生产用水资源匮乏。同时,区域内田地土壤近赤黄,贫瘠且黏性大,易板结,这也导致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农业收入低。村民如果单纯依靠农业收入生活,则很容易致贫。
2.基础设施因素
道路建设上,经调研,村落1主道出行道路只有一条乡道,总长4.2公里,经乡道、县道到所属乡镇8公里,畅通情况下车程约30分钟;经乡道、省道、国道到所属区县35公里,车程约1.1个小时。村落2出村也只有一条蜿蜒的乡道,经11公里连接到210国道,经乡道到所属乡镇14公里,车程约50分钟;经乡道、高速到所属区县65公里,车程约1.5个小时。可以看出,两个调研地均离国道较远,且主要出行道路少,乡道依山而建,弯曲起伏落差较大,车行缓慢谨慎,对当地人员流动、产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生活设施建设上,两村均全村通电,主要聚居地通自来水和网络,水电不稳定易停供,无天然气。两村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建设,在主要聚居地有简单的体育运动场所和一些健身器材。目前的条件基本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可能性。
3.生态环境因素
两村均为丘陵地形,村内包含林地和耕地,山林植被覆盖,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是,由于山体本身等原因,在春夏雨水多发季节,山体容易出现小规模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有一定影响。
4.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少,因一直以来当地产业发展受限,增收能力弱,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使得村内居住人口数量锐减,调研村甚至出现一个生产小组只有4户村民的情况。二是人口结构失衡,外出务工的多是受过教育、有生存技能的年轻人,留在村内的多为老少病弱等行为能力较弱的人口。所以,即使有人力,要靠当地留守人口发展本地产业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5.产业因素
受自然、人力等因素限制,当地的产业主要是果蔬种植、养殖业。以前是农户自行作业,产业收入微薄,目前村上正在以合作社等形式发展产业联合互助,产能效率正在逐步提升,村民收入也在逐步增长。
6.个体原因
以上原因导致当地发展缓慢,整体经济弱。而就农户个体而言,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导致家庭贫困。
因病因残致贫返贫。调查中发现约有43%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重病或残疾导致的,返贫发现1例,也是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疾病而致。
因学致贫的比例也比较高,約占贫困户数的36%。大部分为家中仅有农业收入或有少量务工收入,同时家中有1个或2个在校学生。归结起来,还是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缺乏更好的谋生技能,致家庭收入低,不足以支撑家庭必要开支而致。
其余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受教育不足致缺乏谋生技能、家庭无主要劳动力仅余老弱孤等。
三、结论
从渝西地区贫困村落的调查情况看,贫困状况主要是由自然、社会和个体3个方面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当地经过这几年的扶贫建设,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改造、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等方面着力建设和发展,贫困状况和村民生活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下一步可以更多地利用市场、社会资本、人力资源的力量,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和农户增收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必达,刘学敏,张学义,等.发展经济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2]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7(5):27-30.
[3]王宇.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2018(5).
[4]刘辉武.精准扶贫实施中的问题、经验与策略选择——基于贵州省铜仁市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7(5):
101-103.
[5]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6-11.
[6]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5).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QN201804302)
(作者单位: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致贫原因;西部地区;精准扶贫
我国自2013年起实行精准扶贫政策,而要做到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首先要清楚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达到扶贫脱贫不返贫的目的。
一、已有研究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从事贫困方面的研究,在致贫原因、扶贫模式、扶贫实践等方面形成了诸多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能力贫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扶贫模式有GB模式(Grameen Bank)、国家福利模式、区域发展模式等。
我国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精准扶贫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措施,扶贫的成效显著,绝大部分原贫困地区实现了脱贫脱困,并且具备长期持续性发展能力。学者们从精准扶贫的内涵、实践路径、实施经验等方面也多有研究和探索,为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扶贫目标的实现群策群力。汪三贵等认为精准扶贫是一个集战略理论、实施策略的系统,其目的是要达到“造血式”扶贫,使貧困地区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达到真正的脱贫致富。王宇认为精准扶贫应先抓理论体系建设,以“精准”地指导基层实践。刘辉武等则从扶贫实践出发,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理清各方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吸引社会力量等策略建议。赵晓晨、段应碧等学者则从扶贫路径角度提出应加强农村教育体系的投入和建设,从而实现教育扶贫。彭春凝等学者则建议应建设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保障性救助的作用以帮扶农村贫困人口。
综合学者们所述,普遍认为在精准扶贫的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可能影响扶贫成果或者易致返贫现象。主要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有难度,如贫困的量化和测度、贫困户的信息捕捉、扶贫措施的落实是否精准到位等实践当中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而且由于各贫困地区,甚至各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都有可能各不相同,要做到精确管理也是难点。鉴于此,本项目以渝西地区贫困村落为调研对象,分析当地致贫原因,以及扶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精准扶贫的措施建议。
二、渝西地区农村致贫原因
(一)贫困村基本情况
本项目调研对象为渝西地区两个自然村,基本情况如下。
村落1面积5.24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坡地,海拔250~980米,落差700余米。耕地3600亩,林地400亩。全村共1400余人,党员40余人。村内无工业,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是养殖和果蔬种植,有3个农业合作社形式的经济组织。村内基础设施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建设,道路通达率为100%,总长14.9公里,供水有永久水库1座、山坪塘8口、饮水工程1个,部分聚居地通自来水但效果不佳,村民用水受影响,电力照明全覆盖。截至调研时,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共77人。
村落2面积18.2平方公里,海拔500~900米,落差400余米。耕地面积6000亩,林地13292亩,森林覆盖率68.9%。全村共6000余人,党员70余人。村内无工业,现居该村的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是山羊养殖、加工和水果种植以及正在推行的高粱种植,有4个公司及合作社形式的经济组织。公路里程53公里,多数为单车道,只有少数会车道,满足基本交通出行。村内无充足水源,靠山坪塘蓄水解决人畜饮用水,旱季经常缺水,部分聚居地通自来水但效果不佳。电力照明全覆盖。截至调研时,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共198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1.自然资源因素
通过对贫困村的实地调研,可以看到调研村落均处丘陵山地地形当中,海拔落差大,田地不易蓄水,人为灌溉成本太高,从而使生产用水资源匮乏。同时,区域内田地土壤近赤黄,贫瘠且黏性大,易板结,这也导致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农业收入低。村民如果单纯依靠农业收入生活,则很容易致贫。
2.基础设施因素
道路建设上,经调研,村落1主道出行道路只有一条乡道,总长4.2公里,经乡道、县道到所属乡镇8公里,畅通情况下车程约30分钟;经乡道、省道、国道到所属区县35公里,车程约1.1个小时。村落2出村也只有一条蜿蜒的乡道,经11公里连接到210国道,经乡道到所属乡镇14公里,车程约50分钟;经乡道、高速到所属区县65公里,车程约1.5个小时。可以看出,两个调研地均离国道较远,且主要出行道路少,乡道依山而建,弯曲起伏落差较大,车行缓慢谨慎,对当地人员流动、产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生活设施建设上,两村均全村通电,主要聚居地通自来水和网络,水电不稳定易停供,无天然气。两村经过近几年的扶贫建设,在主要聚居地有简单的体育运动场所和一些健身器材。目前的条件基本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可能性。
3.生态环境因素
两村均为丘陵地形,村内包含林地和耕地,山林植被覆盖,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是,由于山体本身等原因,在春夏雨水多发季节,山体容易出现小规模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有一定影响。
4.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少,因一直以来当地产业发展受限,增收能力弱,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使得村内居住人口数量锐减,调研村甚至出现一个生产小组只有4户村民的情况。二是人口结构失衡,外出务工的多是受过教育、有生存技能的年轻人,留在村内的多为老少病弱等行为能力较弱的人口。所以,即使有人力,要靠当地留守人口发展本地产业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5.产业因素
受自然、人力等因素限制,当地的产业主要是果蔬种植、养殖业。以前是农户自行作业,产业收入微薄,目前村上正在以合作社等形式发展产业联合互助,产能效率正在逐步提升,村民收入也在逐步增长。
6.个体原因
以上原因导致当地发展缓慢,整体经济弱。而就农户个体而言,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导致家庭贫困。
因病因残致贫返贫。调查中发现约有43%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重病或残疾导致的,返贫发现1例,也是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疾病而致。
因学致贫的比例也比较高,約占贫困户数的36%。大部分为家中仅有农业收入或有少量务工收入,同时家中有1个或2个在校学生。归结起来,还是由于家庭主要劳动力缺乏更好的谋生技能,致家庭收入低,不足以支撑家庭必要开支而致。
其余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受教育不足致缺乏谋生技能、家庭无主要劳动力仅余老弱孤等。
三、结论
从渝西地区贫困村落的调查情况看,贫困状况主要是由自然、社会和个体3个方面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当地经过这几年的扶贫建设,在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改造、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等方面着力建设和发展,贫困状况和村民生活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下一步可以更多地利用市场、社会资本、人力资源的力量,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和农户增收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必达,刘学敏,张学义,等.发展经济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2]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7(5):27-30.
[3]王宇.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2018(5).
[4]刘辉武.精准扶贫实施中的问题、经验与策略选择——基于贵州省铜仁市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7(5):
101-103.
[5]段应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6-11.
[6]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5).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QN201804302)
(作者单位: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