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学生的“好”与教师的“会教”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名言是在公眾舆论场合或专业讨论时,针对教师的能力水平及付出的评价,内涵上更多具有问责或追责含义,一定程度造成了对教师的伤害。这是对该名言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把学生成长的所有“教”都理解为学校教育,或狭窄地理解为学科教学,或是认为教师万能;把学生的“好”理解为分数高,没有全面发展的观点,无视学生发展的暂时性困难。应正确认 识学生的“好”与教师的“会教”,用好这一名言,促进教师的教,还教师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认识偏差;分数教育;教育困境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1-0059-0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名言是在公众舆论场合或专业讨论时,针对教师的能力水平及付出的评价,内涵上更多具有问责或追责含义。被追责或问责的教师因已尽最大努力,外人却把学生没有教“好”的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认为是教师水平有限、付出或作为不够,“不会教”。对此,教师的感情是复杂的,付出巨大却难以“教好”学生,因而对这句名言充满反感与无奈。
  出现此情况,最大的原因是名言使用者对名言的理解出现偏误,对学生的“好”、教师的“会教”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对“教”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学校教育包揽“教”的全部
  有的人对学校教育功能的认识是有问题的,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认为重视教育就应把孩子完全塞给学校,学校教育应包揽孩子成长的全部责任。
  其实,一个孩子的成长,只寄希望于学校教育,绝对地依赖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学生的成长,受多方面教育因素制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德国有的省为了加强劳动教育,把家长指导孩子参加劳动写入法律;英国对睡懒觉影响孩子起床上学的家长处以罚款”[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学生教育的全部,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起着不同作用。
  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阶段。学生成长的某些阶段,起着关键性影响的,如情感教育、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家庭教育作用更大。如果家庭关系隐藏着不和,或是父母生活习惯不良,对孩子监管粗暴,就会影响学生,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异常坎坷与艰难。
  学校教育因其集中授课,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优势,其他方面教育就可能是受限的。如家庭教育、亲情教育,即使是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因缺少直接具体的媒介因素,免不了以说教代替亲情接触,有效性不高。如价值观念教育,因社会功利等不良风气波及校园,影响学生的发展,学校在这个方面的教育作用有时就很有限,而家庭、父母的影响有时就更为直接。
  对教育的认识偏差亟须纠正,因这样的认识会妨碍家庭教育建设,也不利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学生外部健康教育环境建构。
  (二)“教”就是学科教学
  有的人把文化教育当成是教育的全部,教育就是学科教学甚至是主科教学,分数高即优秀,即教育的成功。持这种认识的不在少数,民间或社会的奖学对象,就是高、中考状元等主科高分学生,这种奖励助推了社会认识的偏差。
  教学与德育是学校工作的“两条腿”,德育是学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而德育工作往往不在或少在“教”的范畴内,且已成为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政府及学校相关德育部门例行的青少年美德教育或模范评选,往往显得虚泛,显得苍白无力。于是,现实中缺少德育研究,缺少德育成功的案例及典型。相比于学科教学研究,德育没有系列有效的建构,德育工作及其研究在学校里很难摆上重要位置。唯分数论的舆论环境,消解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的恶性循环,使德育工作愈加式微。
  (三)教师“教”的万能
  有的人认为教师的某一教学活动应完美,应能解决教育的全部问题,否则是“不会教”。教师教育教学上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这只是主观愿望主观努力。某一教师的某一具体或个别的教学活动,教育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只能是教育中的一个维度,或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的一个点,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不可能是教育的全部。夸大个别教师某一节课或某一活动环节、步骤的作用,认为教师某一具体教学活动即能解决学生发展中问题,这种认识是不理性的。
  以“教育万能”或“教师万能”乃至“教学活动万能”“教学细节万能”来“管、卡、压”教师,把一个人的发展归因于某一教师,要某一教师的某一具体教学活动来担全责,学生某一点学“不好”,就指责教师“不会教”,既不合理也不客观。

二、对学生“好”的认识偏差


  (一)高分才算“好”
  典型的唯分数论,单一地认为分数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某一学生即使全面发展了,综合成绩好,但某一学科分数不高,就很难跻身于“好”的行列。
  人的发展是多元的,文化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某一学科或细至某一部分的知识,在其人生历程中的意义甚至可以忽略。就人的生存发展看,文化成绩之外的“短板”更可怕。假如某一学生只有分数高,但交际能力有问题,人际关系差,难以协调工作关系,生存困难,要做出应有的社会贡献都会发生困难。这样狭窄的“好”是不能算“好”的。
  甚至有偏执的唯分数论,认为分数第一之外的都“不好”,陷入因“好”而“不好”的怪圈。认为只有分数最高才算“好”,一有成绩数据就排名,只有第一名才“好”,其他名次,相对而言就“不好”,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好”。且做推而广之的判定,进而认定大部分学生不好、班级不好、教师不好,学校不好。
  (二)无视潜在或隐性的“好”
  学习过程中,学生看似不懂,但学习需求已被唤醒,他们面对困惑跃跃欲试,充满积极探索的欲望,学“好”的条件充分,学“好”的结果也就指日可待。从这种现象看,学生的“好”不一定是显性的,很多情况是处于隐性状态的。假如无视隐性的“好”,不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学习、发展,那么教学的凭借、起点就无以确定,教学组织就无以进行。无视隐性的“好”,完全抹杀这些“好”,既不理性,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三)把发展阶段视为“不好”
  学生的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学生并不是一下子达到某个高度,而是有一个过程,从懂得少,表现粗糙,表现水平低,到逐渐懂得多、深,表现水平高,终至成熟,能运用,为大家所认可。在这过程中,会有磕磕碰碰,会有挫折,会有徘徊迂回,某些时段或阶段甚至表现为暂时性的停步不前。能把这些阶段性现象都视为“不好”?如果偏执或偏颇地这样认识,肯定是错误的。如果持此认识付诸教育实践,学生发展或学生的“好”,将不可能来临。

三、全面认识学生的“好”


  (一)“好”具有多样性全面性
  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来审视,学生能力不是一种而是一组,且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如此,我们就应该认可学生在学科知识性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存在,促进学生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教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学生的发展也是全面的,不能唯分数或成绩论。学生的“好”,不能单一地理解为学好某一部分知识性内容,掌握答题技能,能考试获得高分,而完全不顾及发展其他素养。学生的“好”是多元的,哪一方面得到发展,都可判断为“好”。相应的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多样的机会,得到多元发展,体现出多样化的“好”。
  持全面观点,就能发现“教不好”学生的“好”。学科学习之外表现突出的品质,如诚信,如交际,如班级服务,等等,这些都是以后生存发展的重要素养,应认定为“好”,且正面肯定鼓励。
  况且,新时期对学生的发展不但提出“全面发展”,还认为“德育为先”[2],德育之“好”应摆至最优位置,只认定学科成绩的“好”已成为须坚决淘汰的旧教育观念,优先做好德育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才是真“好”。
  (二)辩证认识学生的“好”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都存在发展潜力,存在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只要教育得当,他们都向“好”发展,不存在不发展的情况。即使在成绩上真的“教不好”,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怀,能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能正确对待困境,有所探索体验,或心底燃起进步星火,也是“好”。
  辩证看待学生的“好”。一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有所发展,即是“好”。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发展潜力或潜能,教师引导得当,学生自会获得发展。无论发展多少,不以优生的标准苛求,有一点点进步都值得肯定。二是学生有发展进步,但还处于隐性状态,或是只是处于发展的某一阶段,没有最终的成果展示,也应认定为“好”。三是“不好”的另一面即是“好”,隱藏着“好”。某一学生成绩不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其性格适宜于发展另一学科,另一学科对这个学生来说才有优势。如果能认识到“不好”的原因,以后的发展就有了正确方向,“好”的表现指日可待,是为“好”,不能误判为“不好”。

四、没有“不会教”的教师


  (一)教师对错用名言责问的纠结
  学生没有教“好”,真的就只能是教师“不会教”?教育名家陈鹤琴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受杜威、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倡导“活教育”,提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对他所倡导的“活教育”的阐释,即面对教育困境,要“活”以解困,是正面的鼓励激励。而用这一名言责怪、责问或否定教师及其工作,已脱离了陈鹤琴先生倡导时的具体语境含义,自然会产生歧义与偏误。
  误用这句名言让教师担了不该担之责。教师个体是不可能藏于象牙塔中的,社会、家长对其评价,很看重考试成绩。中学教师尤甚,当学生成绩停滞或有波动时,有的人便以这句名言来指责教师,教师因而对这句名言反感。即便单纯就学习成绩而言,也有可能是家庭问题。单就教学而言,学生学不好,可能是知识基础差,可能受学习时空限制,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没有学好,还可能只是某次考试偶然考砸了,还可能是学生自身个性或生理心理特点不适合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或是还未能适应,未能找到应有的学习方法,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归因为具体某个教师“不会教”。
  教师在这不恰当语境中的反应是复杂的:一是自责。毕竟教师是爱学生,是希望学生能学好的。学生没有达到教学预期,教师会有失望感痛苦感,面对这句名言,内心多多少少有自责的成分。如果排除外界的否定与责难,此时正面理解这句名言,才有助于教师激励自己再学习、再努力。二是一种情绪宣泄。教师尽心尽力了,但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提起这句名言,用以表达自己的无奈。第三才可能是反感或怨言。因外部的否定性舆论,因教育评价偏差,因唯成绩论,因苛求,教师虽然促进了学生,但在唯成绩唯分数论前,考试成绩进步不明显,不被肯定,教师会有失落感。
  (二)教师都“会教”
  对教师“会教”的评判,要有理性的态度,有发展的眼光。现实中出现某个学生“教不好”的真实场景,不能简单定论为教师“不会教”,要做具体分析,要看到其中的发展性动态性因素。教师努力了,表面上并没有达成预期中的发展变化,看似教师面对“教不好”的学生而束手无策,其实教师已能直面问题,已经发现了学生发展的关键点,发现了问题本质所在,已经在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教不好”的学生面前已现“教好”的曙光,教师其实是“会教”的。焉能判教师为“不会教”?
  用“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来激发教师教“活”以破解困境,鼓励教师只要努力,就“会教”。此为正面激励,可激发教师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教育潜力,激活教师持续的爱心,教师再学习,再努力,把“教不好”的学生“教好”,成为“会教”的成功教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只要教师真心付出,方法得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就能获得发展,就没有所谓“教不好”的学生。当然也就不存在“不会教”的教师。
  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遭遇困境,学生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关爱支持,教师如果没有积极主动作为,即是陈鹤琴先生所倡导“活教育”的反面,是“死”教育。此时这句名言的作用就正当其时,用“活教育”来激励教师,用这一名言来激活教师积极性与克服困难的斗志,解决问题,最终是教“好”学生,教师都“会教”。

参考文献


  [1]刘佑荪.小学教师观念、行为倾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思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1(6):29-3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朱丹.陈鹤琴课程思想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81-82.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泉州,362100)
其他文献
对各类活性剂的透明性,变色情况,加工性能及硫化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EC-4000配料方面,混炼时易分散,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最佳,变色程度居中,是最佳的白炭黑活性剂;脲类活性剂
介绍了玻璃纤维芯耐高温输送带的研制。主要包括骨架材料的选择、带芯结构的设计、覆盖胶和擦贴胶配方的设计和实际生产工艺。经试验测试,以玻璃纤维为骨架材料,EPDM为覆盖胶主
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生产宽幅橡胶板材的螺杆分配机头流道内部的压力场进行三维模拟与分析,选择Fluid 142三维六面体单元划分网格,建立螺杆分配机头内部流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先导式'的作文模式,做到了以'语境—语用'为主线,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本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想象和表达交流的热情,有效实现了课堂的生成、整合、迁
为提高玉溪市动物疫病检测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推动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增强疫病预警预报能力,2012年5月23日至25日,举办了“玉溪市首届动物疫病监测技能比赛”
采用粘合型CR为主要原料,加入酚醛树脂改性剂制备汽车用溶剂型CR胶粘剂.重点介绍了CR、改性树脂、硫化体系、填料、防老剂和溶剂等原材料的选用原则.研究结果表明,溶剂型CR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的哲学,是一门追求真善美的哲学。这也与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相类似。语文教育教学就是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是真善美,孰为假丑恶。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的
介绍用压延擦胶法生产高强度高硬度擦胶帆布的配方和工艺。擦布胶的配方确定为:NBR 80;聚丙烯酸酯橡胶 20;氧化锌 8;氧化镁 4;硬脂酸 1;防老剂DFC-34 1.5;炭黑N660 50;轻质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