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天才卡尔·杰拉西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anhua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有一类天赋异禀的人,他们的成功仿佛是基因特质决定,而非单靠刻苦努力。就像渴望活过百岁的人,偏偏上帝就给了他长寿基因。
  世界上从不缺科学家和艺术家,但能将二者集于一身,并获得巨大成就的人就凤毛麟角了。一个普通人就算夜以继日地拼搏奋斗,想在一个领域崭露头角都不容易。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根本是不搭调的两个领域,卡尔·杰拉西却能驾轻就熟。像他这样一个黑洞式的人物,所创造的生命奇迹和黑洞一样神奇深邃,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锋芒初試


  192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某处,卡尔·杰拉西呱呱坠地。16岁那年,他随犹太籍的母亲移民到美国。当时犹太年轻人的求学志愿非金融即医学,因此美国的这两个领域内,至今仍活跃着许多犹太人的身影。因经济拮据,担负不起一流私立医学院的高昂学费,杰拉西不得不搁置求学的愿望,先找了一份工作谋生。为与医学领域离得更近些,他选择了一家制药公司,由此进入了生物化学领域。
  半工半读的杰拉西很快在生物制药方面崭露头角,公司主管慧眼识英才,请他率领一个科研团队,专门负责新药研发。20世纪40年代末,一种被认为是治疗关节炎和其他炎症的药物“可的松”的问世,让数千万关节炎患者看到摆脱疼痛的希望,可每克200美元的费用,则让人望而却步。因为原料昂贵,制药公司也毫无办法。
  就在那时,杰拉西一鸣惊人的机会到了。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发现,在墨西哥生长的几种成本低廉的野生薯类中含有充足的薯蓣皂苷配基,薯蓣皂苷配基的侧链可以很容易地降解为可的松。这一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早期化学制药史的壮举。

灵感天降


  而给杰拉西带来巨大声望和成就的并不是可的松,而是Pill,也就是人工合成的类固醇类口服避孕药——炔诺酮。这个小药片,让杰拉西获得过30多种美国及国际奖励、奖章,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并被《时代周刊》评为“千年内最有影响力的30人”之一。杰拉西还是唯一一个同时拿到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的科学家。人们盛赞炔诺酮不仅使人类节育变得轻松从容,还使地球免遭人口爆炸的危机。
  可是有谁能想到,发明炔诺酮却是杰拉西人生最困顿时的灵光一闪。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不期而至的清晰的灵感指引下,我几乎是不费周折地揭开了谜底”。
  当时,年近而立的杰拉西一时鲁莽,令其女友意外怀孕,使原本美满的婚姻走向解体的边缘。他在深切忏悔的同时,对女性无法避孕的痛苦感同身受,并暗自发誓一定要为困扰全世界女性的避孕难题,想出解决办法。
  早在20世纪中期,稍有科学常识的人便知道雌激素孕酮可以阻止女性排卵受孕,但人工合成的孕酮活性很差,而且必须注射使用,避孕效果并不理想,多被用来治疗月经失调或阻止某些类型的先兆流产。杰拉西一头扎进实验室,埋头进行炔诺酮的研制,希望能很快拿出性能稳定的,像口服阿司匹林一样简单方便的片剂型女性避孕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杰拉西在奇妙灵感的引领下,从孕酮中消除了19号碳原子,便将孕酮的生物活性放至最大。类固醇类口服避孕药由此被他和他的团队人工合成了。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很快准许炔诺酮公开销售,几年之内就有近千万女性在使用该药。有人保守估计,自炔诺酮问世以来,世界减少了三亿多人口,为应付人口急剧增长而苦累不堪的地球,终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文思泉涌


  1977年,54岁的杰拉西与他的女同事斯坦福大学文学院教授黛安·米德尔相恋,之后,杰拉西的人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他脱下白大褂,离开实验室,开始投入陌生而新鲜的文学创作,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甚至有人认为,他一定是被炽烈的爱情冲昏了头脑。
  然而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几次深谈之后,杰拉西内心本已熄灭的爱恋之火被米德尔点燃了。就在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相恋了4年的米德尔却不辞而别。
  杰拉西费劲周折才打听到,原来米德尔爱上了一个东海岸的作家。当时,一道待解的难题摆在了杰拉西的面前:难道一个化学家竟没有一个作家有魅力吗?
  为了证明“作家不一定能成为化学家,但化学家却能成为作家”,杰拉西毅然脱下了穿了几十年的白大褂,拿起笔开始了写作生涯。当他写完了自己第一部小说时,毫不犹豫地将手稿寄给了米德尔。收到小说的米德尔大吃一惊,对杰拉西说:“只要你不发表这部小说,我立刻就回到你的身边。”
  很快,杰拉西就与米德尔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所以至今没有人知道杰拉西在小说中究竟写了什么,竟能如此打动自己曾经的恋人。
  就像高速行驶的列车,巨大的惯性让它很难立刻停下,杰拉西也就此沉浸在美妙的艺术创作中无法自拔。如果将执着的探索者比作小鸟,那么文学领域一定有比科学领域更能提供给它自由飞翔的空间吧。没有藩篱,没有局限,没有束缚,一个极富创新创造的灵魂,一旦降临,自然乐不思蜀。
  30多年来,杰拉西共出版了20多本小说和戏剧。他的作品也因其科学家的身份而独具科学味道,尤其是他创作的戏剧,被美国文坛誉为独树一帜的“科学戏剧”,给人以无尽启迪与震撼。
  不幸的是,因过分迷失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杰拉西28岁的艺术家女儿自杀身亡。痛定思痛,杰拉西认为自己与女儿、女儿与外界的交流都太少,才导致她轻生的悲剧。自我封闭的艺术家,并不鲜见,甚至有人视孤僻为艺术家的特有标识。杰拉西想改变这一状况,于是卖掉了自己的部分藏品,筹措了逾千万美元,在自己拥有的500多英亩的土地上修建了一座“杰拉西艺术村”,专为全球的艺术家提供交流互动的空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各门类的艺术家光临艺术村,艺术村还竭尽所能为他们解决创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杰拉西不喜欢被人称为奇才、大师,他说自己不过是一个做事格外认真的普通人。他多次表明不希望人们过分关注他那些已成为过去式的研究成果,更不要给他过高的评价。他甚至风趣地说:“我常常幻想自己是只苍蝇,趴在讣文作家办公室的墙上,想看看他们是怎么为我写的讣告。”
其他文献
职业指导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加强对其发展历程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它。纵观我国职业指导发展全程,可以将其概括为引进与初步发展、忽视与
为了保留传统山地城市单位"大院"中特有的节奏、生存状态以及其中包含的生活故事的浓度和广度,对重庆地区单位大院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重庆钢铁厂单位住区为例,通过对其用地功
本文以存留在北京和西安这两座历史名城中的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为事实基础,以保护式更新以及传统生活模式的延续为理论依据,以节能环保设计作为技术手段,对历史街区中的人居
会议
在目前我国大规模的历史街区更新中,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此问题产生的根源,总结了我国解决此问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
本论文基于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传统院落空间特征的解读与理解,充分考虑山地特殊的地形制约以及其丰富的竖向空间关系,将传统意义上的"横向"院落与"竖向"山地空间相结合,从多
对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代历史建筑和传统住区风貌保存完整的老城区,住区的更新开发总处于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之中,如何平衡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回报与历史场所消逝的关系,是我
会议
住宅生命周期的长短,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出住宅的"进化"理论,分析其"进化"方式、适用条件和设计规律,以研究住宅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方式.最后探索将系
本文以山地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居住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群体构成、行业特征与居住模式、生活模式.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居住空间在白天长时间闲置,子女生活与教育无暇
会议
保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包括北方传统建筑文化、徽州文化、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多元共存的地域建筑文化.通过对保定旧区更新中住宅地域特色延续的思考,以此来对古
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小户型住宅需求的增加,而市场上小户型住宅建设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参加的广州市政府保障性住宅平面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针对在广州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