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限,红砂峁除了一些摄影爱好者偶尔慕名来摄影采风外,外人很少知晓。经过亿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加之缓慢的自然风化剥蚀和风霜雨雪的逐渐侵蚀,这里的红色砂岩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呈现出色彩浓艳、风光绝胜的红层地貌景色。它既像是一枚盖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之间的地理印记,又像是大地母亲身上的一枚红痣,镌刻记录着这片土地在亿万年间所历经的沧桑巨变。
靖边地处塞外边关,民族争战连连,政治风云变幻,加之近些年对资源持续不断的开发挖掘,许多历史遗存都已不复存在,而它却侥幸未被人为破坏或人工雕琢,因而成为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丹霞地貌地区之一,实属罕见。
藏在深闺少人知
一路听着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走三边》,对照地图上时断时续的陕北古长城遗址,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我们驱车进入位于靖边县城东南大约15公里处的龙洲大峡谷。
登高远眺,龙洲被陕北的山山峁峁和沟沟壑壑围拢着、环抱着,中间低洼平坦,蜿蜒盘绕的沙嘴河和坪庄河将龙州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几部分。晨曦中,盆地式的地貌使龙洲如同被烟雨笼罩一般,朦朦胧胧,亦真亦幻。
进入盆地大约两公里后,丹霞地貌顿时映入眼帘,一层层红色的波浪如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又似一团团烈火在熊熊燃烧,穿行其间,仿佛能感觉得到海水的潮湿和烈焰的炙烤。其景之美、之奇、之特,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饱经风雨侵蚀的红砂岩分布十分广泛,有的位于山顶,有的处于半山腰,有的则大面积分布在山涧或谷底。从远处遥望,怪石嶙峋,姿态万千,有的像鹤发童颜的老人,有的像面目狰狞的兽首,有的像巨大无比的陀螺,有的又像一团团火红的云朵……引人遐思,耐人回味。
近前细看,沉积在这里的红砂岩大都有层层叠叠细密的波纹,或如山涧溪流形成的巨大漩涡,或如巨树被截的横断面,或如大海上泛起的层层涟漪,恍若能听得到阵阵呼啸的风声和惊涛拍岸的巨响。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红砂岩波浪痕迹的形成,既不能风平浪静,也不能波涛汹涌。龙洲波浪式红砂岩这一沉积构造的形成,正是来自于毛乌素沙漠方向的风浪,在此受到黄土高原的阻隔后,规模和能量有所减弱,才使它在沉积层表面形成波脊和波谷,而又恰好不会破坏它的结构。”
有别于国内其他丹霞地貌地区的是,陕北靖边龙洲丹霞地貌除现在裸露的部分外,大部分都还被厚厚的黄土层包裹着,这是黄土高原为其披上的保护衣。也许若干年后,当黄土保护衣层层褪去,能让后人更多地欣赏龙洲丹霞地貌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鬼斧神工的波浪谷
龙洲丹霞地貌不仅因为其险峻、绚丽、鬼斧神工的独特让人感叹,还有它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让人窒息的美。
沙嘴河、坪庄河像两枚天然蓝宝石镶嵌在龙洲盆地内,河流将红砂岩切割成“人”字形的大峡谷,由东向西绵延数十公里。“人”字形汇集的地方,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大湖,平静的河水像一面巨大的蓝玻璃罩在山中,倒是河两岸的悬崖峭壁显得极不平静。由红砂岩组成的崖壁从上到下均为赤红色,且各处的颜色并无太大差异。狭窄之处的红色石头犹如喷出的红色泥浆湍急地向河底流去,两岸满眼的红色让人觉得如被包围在火海中一般,却又无燥热之感,当地人称——水上丹霞。
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沿着羊肠小道慢慢到达谷底,放眼望去,红色巨型山谷尽收眼底,仿佛看到大地在你面前深深裂开,将它丰富的内层尽情展现出来。红色山崖的倒影跌入碧绿的水面,形成一片沉稳的紫色,乘船行进于其间,波浪推动山影,如同在画中游玩一般。突然,安静的山崖之上呼啦啦飞出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盘旋飞舞。乘船继续往深处行进,行至狭窄之处,犹如被两团熊熊燃烧的烈焰包围着,让人忍不住想到李太白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只是这里两岸相对而出的不是青山而是红山,确切地说应该是红砂岩。崖上一条条深浅不一的纹理错乱却又有序,好像神人拿一把大刷子刷过一样,有一种穿越在大地心脏的强烈感觉从心底萌生。
小船行进在河面上,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景象一览无余。谷底凉风习习,丝毫感觉不到身处沙漠的燥热难耐,让人忘返流连,忘记今夕是何年。
龙洲水上丹霞可谓:九曲十八弯,弯弯有奇观。
当地人称,水上丹霞随着天气阴晴的变化和早晚光线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致:旭日东升时它现红色;夕阳西下时,它呈橘黄色;遇上天阴,水色反而出奇地绿……斑斓迷幻,扑朔迷离。
欣赏完龙洲丹霞地貌“红砂峁”、波浪谷、龙州古堡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后,我们不得不提到漫山遍野的荞麦。每年七八月间,红杆、绿叶、紫花的荞麦将龙州变成了花的海洋,人们徜徉于此,一睹这藏在深闺少为人知的“谷”香古色。
靖边地处塞外边关,民族争战连连,政治风云变幻,加之近些年对资源持续不断的开发挖掘,许多历史遗存都已不复存在,而它却侥幸未被人为破坏或人工雕琢,因而成为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丹霞地貌地区之一,实属罕见。
藏在深闺少人知
一路听着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走三边》,对照地图上时断时续的陕北古长城遗址,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我们驱车进入位于靖边县城东南大约15公里处的龙洲大峡谷。
登高远眺,龙洲被陕北的山山峁峁和沟沟壑壑围拢着、环抱着,中间低洼平坦,蜿蜒盘绕的沙嘴河和坪庄河将龙州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几部分。晨曦中,盆地式的地貌使龙洲如同被烟雨笼罩一般,朦朦胧胧,亦真亦幻。
进入盆地大约两公里后,丹霞地貌顿时映入眼帘,一层层红色的波浪如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又似一团团烈火在熊熊燃烧,穿行其间,仿佛能感觉得到海水的潮湿和烈焰的炙烤。其景之美、之奇、之特,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饱经风雨侵蚀的红砂岩分布十分广泛,有的位于山顶,有的处于半山腰,有的则大面积分布在山涧或谷底。从远处遥望,怪石嶙峋,姿态万千,有的像鹤发童颜的老人,有的像面目狰狞的兽首,有的像巨大无比的陀螺,有的又像一团团火红的云朵……引人遐思,耐人回味。
近前细看,沉积在这里的红砂岩大都有层层叠叠细密的波纹,或如山涧溪流形成的巨大漩涡,或如巨树被截的横断面,或如大海上泛起的层层涟漪,恍若能听得到阵阵呼啸的风声和惊涛拍岸的巨响。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红砂岩波浪痕迹的形成,既不能风平浪静,也不能波涛汹涌。龙洲波浪式红砂岩这一沉积构造的形成,正是来自于毛乌素沙漠方向的风浪,在此受到黄土高原的阻隔后,规模和能量有所减弱,才使它在沉积层表面形成波脊和波谷,而又恰好不会破坏它的结构。”
有别于国内其他丹霞地貌地区的是,陕北靖边龙洲丹霞地貌除现在裸露的部分外,大部分都还被厚厚的黄土层包裹着,这是黄土高原为其披上的保护衣。也许若干年后,当黄土保护衣层层褪去,能让后人更多地欣赏龙洲丹霞地貌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鬼斧神工的波浪谷
龙洲丹霞地貌不仅因为其险峻、绚丽、鬼斧神工的独特让人感叹,还有它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让人窒息的美。
沙嘴河、坪庄河像两枚天然蓝宝石镶嵌在龙洲盆地内,河流将红砂岩切割成“人”字形的大峡谷,由东向西绵延数十公里。“人”字形汇集的地方,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大湖,平静的河水像一面巨大的蓝玻璃罩在山中,倒是河两岸的悬崖峭壁显得极不平静。由红砂岩组成的崖壁从上到下均为赤红色,且各处的颜色并无太大差异。狭窄之处的红色石头犹如喷出的红色泥浆湍急地向河底流去,两岸满眼的红色让人觉得如被包围在火海中一般,却又无燥热之感,当地人称——水上丹霞。
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沿着羊肠小道慢慢到达谷底,放眼望去,红色巨型山谷尽收眼底,仿佛看到大地在你面前深深裂开,将它丰富的内层尽情展现出来。红色山崖的倒影跌入碧绿的水面,形成一片沉稳的紫色,乘船行进于其间,波浪推动山影,如同在画中游玩一般。突然,安静的山崖之上呼啦啦飞出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盘旋飞舞。乘船继续往深处行进,行至狭窄之处,犹如被两团熊熊燃烧的烈焰包围着,让人忍不住想到李太白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只是这里两岸相对而出的不是青山而是红山,确切地说应该是红砂岩。崖上一条条深浅不一的纹理错乱却又有序,好像神人拿一把大刷子刷过一样,有一种穿越在大地心脏的强烈感觉从心底萌生。
小船行进在河面上,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景象一览无余。谷底凉风习习,丝毫感觉不到身处沙漠的燥热难耐,让人忘返流连,忘记今夕是何年。
龙洲水上丹霞可谓:九曲十八弯,弯弯有奇观。
当地人称,水上丹霞随着天气阴晴的变化和早晚光线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致:旭日东升时它现红色;夕阳西下时,它呈橘黄色;遇上天阴,水色反而出奇地绿……斑斓迷幻,扑朔迷离。
欣赏完龙洲丹霞地貌“红砂峁”、波浪谷、龙州古堡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后,我们不得不提到漫山遍野的荞麦。每年七八月间,红杆、绿叶、紫花的荞麦将龙州变成了花的海洋,人们徜徉于此,一睹这藏在深闺少为人知的“谷”香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