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又有语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国家权力和社会的关系、基层官员和民众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结构是否稳定的晴雨表。
原因似乎很简单:上层和中层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制度、法规一样,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是抽象的,而基层权力,则直接和社会、民众打交道,它如何对待后者,具体地、现实地决定着后者对整个国家权力的反应。
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王朝,不断地重复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老套故事。而基层权力的失控,官吏对民众的侵害,总是它的一个制度性后果,一个引燃社会炸药的因素。它像噩梦一样纠缠着每一个王朝。
今天的中国,置身的早就是和历史不同的制度语境。但是,不能讳言,在基层权力和社会的关系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基层治理问题频出,权力失控的一些现象不时发生—尤其是今年,在社会心理的变化中,粗暴执法、强制拆迁等,似已给人一种“愈演愈烈”、“难以遏制”之感。从逻辑上,它给政治—社会结构的稳定留下了很大的风险。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心理,以及发生逻辑,都和10几年前,甚至只是几年前不一样了。在基层官员发生蜕变的一些地方,一种依靠灰色利益链条连接起来的新代理人体制,开始隐性地行使着国家权力,不再受意识形态、法律和地方性规范的规制。基层的权力—利益网络“灰色化”,相应地,基层的“灰色治理”日益明显。
基层的“灰色治理”,就大背景来说,是在一个由“现代性”逻辑所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里所发生的国家权力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根源在于,我们的政治结构,对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的界定,已经迟滞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心理的变化。
“县治则国治”,近年来,北京多次集训全国县委书记,充分体现中央对于基层权力如何运作的高度重视。今年更被中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执政党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
面对新的挑战,如何跳出既往的思维,破解基层“灰色治理”危局,并上升成为一种改革战略,已经日益迫切。以民主法治、社会自治等政治现代化的方式规范基层权力运作,建构国家权力与社会新的关系。这是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的必然。
又有语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国家权力和社会的关系、基层官员和民众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结构是否稳定的晴雨表。
原因似乎很简单:上层和中层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制度、法规一样,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是抽象的,而基层权力,则直接和社会、民众打交道,它如何对待后者,具体地、现实地决定着后者对整个国家权力的反应。
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王朝,不断地重复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老套故事。而基层权力的失控,官吏对民众的侵害,总是它的一个制度性后果,一个引燃社会炸药的因素。它像噩梦一样纠缠着每一个王朝。
今天的中国,置身的早就是和历史不同的制度语境。但是,不能讳言,在基层权力和社会的关系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基层治理问题频出,权力失控的一些现象不时发生—尤其是今年,在社会心理的变化中,粗暴执法、强制拆迁等,似已给人一种“愈演愈烈”、“难以遏制”之感。从逻辑上,它给政治—社会结构的稳定留下了很大的风险。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心理,以及发生逻辑,都和10几年前,甚至只是几年前不一样了。在基层官员发生蜕变的一些地方,一种依靠灰色利益链条连接起来的新代理人体制,开始隐性地行使着国家权力,不再受意识形态、法律和地方性规范的规制。基层的权力—利益网络“灰色化”,相应地,基层的“灰色治理”日益明显。
基层的“灰色治理”,就大背景来说,是在一个由“现代性”逻辑所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里所发生的国家权力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根源在于,我们的政治结构,对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的界定,已经迟滞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心理的变化。
“县治则国治”,近年来,北京多次集训全国县委书记,充分体现中央对于基层权力如何运作的高度重视。今年更被中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执政党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
面对新的挑战,如何跳出既往的思维,破解基层“灰色治理”危局,并上升成为一种改革战略,已经日益迫切。以民主法治、社会自治等政治现代化的方式规范基层权力运作,建构国家权力与社会新的关系。这是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