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报告了2例罕见的局限性寒冷性、热性荨麻疹并发的女性病例。例1,40岁,于受热后出现风团、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及虚脱6年,遇冷后出现面、手部发红、肿胀、灼热、瘙痒28年。42℃前臂屈侧热试验10分钟后出现风团反应,持续约2小时。冰块试验5,15,20分钟后出现即刻正常红斑反应持续数分钟。迟发寒冷反应(红斑、肿胀、灼热、瘙痒)出现于20~40小时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告了2例罕见的局限性寒冷性、热性荨麻疹并发的女性病例。例1,40岁,于受热后出现风团、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及虚脱6年,遇冷后出现面、手部发红、肿胀、灼热、瘙痒28年。42℃前臂屈侧热试验10分钟后出现风团反应,持续约2小时。冰块试验5,15,20分钟后出现即刻正常红斑反应持续数分钟。迟发寒冷反应(红斑、肿胀、灼热、瘙痒)出现于20~40小时后。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1岁,因脐部皮损3周迅速扩大来度科就诊。检查:在脐部发现一个有轻度触痛的圆顶状肿物,直径2.5cm,中央有火山口样溃疡,覆盖脓性分泌物。全身检查除轻度弥散性头部脱发外,无其他异常。临床诊断为感染的角化棘皮瘤,给予口服氨苄青霉素和邻氯青霉素治疗。
青斑血管炎是一种好发于女性小腿和踝周的少见病。本文报告8例,这些患者均具有①反复发生的疼痛性溃疡;②损害位于踝周或下肢远端;③最初损害为1~2mm大小斑片紫癜,以后逐渐增大至2~5mm不规则的紫癜丘疹,最后中央形成溃疡,周边为紫癜。损害愈后遗留白色星状凹陷性瘢痕,边缘隆起伴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在8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28~87岁,病期4~30年。损害发于左踝部者4例,发于两侧踝部者3例
本文报告两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应用四环素治疗得到缓解.病例1男性、66岁、菲律宾人,自诉双小腿下部有瘙痒性损害10余年.检查:双胫前对称性损害,为多发性色素沉着斑和在红斑或非红斑基础上有几个紧张的内容清亮的水疱、大疱和少数红斑上有黑褐色结痴.
亲脂性的圆形糠秕孢子菌,不仅是人皮肤的正常菌群,而且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来有许多报告指出此菌是脂溢性皮炎的病因。丙二醇在皮肤科主要作为一种溶剂、角质分离剂和渗透增强剂,也是一种抗菌剂,能有效地对抗细菌、病毒和真菌。丙二醇对抗圆形糠秕孢子菌的最小浓度是3~9%。
用改良的Goeckerman疗法(局部应用0.25%去羟米松,穿塑料桑那浴服6~8天,再用含10%煤焦油的可洗基质)治疗163例银屑病病人,26例(占16%)发生了脓疱损害。作者对26例中23例的典型脓疱进行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类白喉菌22%。其中13例的1个脓疱只培养出一种细菌;有4例的1个脓疱培养出2种菌;6例脓疱培养无菌生长。其中2例病人取损害作活检,
血管球瘤并非罕见,Tsuneyoshi、Carroll、Carlstedt等作者均有大量病例报道[1-3],因临床医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及时确诊,进行正确的治疗而使患者蒙受长期痛苦.为此,作者对本病作一综述,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一、正常血管球体和发病机理正常血管球体分布于全身真皮层内,特别是四肢末端,尤以甲下、指(趾)腹最为多见.1岁以下的婴儿及多趾畸形者血管球体缺如,60岁以上的人
作者从1患皮肌炎(DM)的女性患者发炎的肌肉组织中分离单个核细胞,以含白细胞介素-2(IL-2)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长期培养,建立了2个细胞系,即E/7和F/7。
已报告在系统性硬化症(SS)患者的无症状的亲属中有不同方面的免疫学异常,某些HLA的单倍型与本病相关,提示遗传因素对SS的发生和(或)表现可能也有作用.
本文介绍11例蕈样肉芽肿(MF)的患者单独应用重组α-干扰素(rIFN-α2α2)或联合应用维甲酸(依曲替酯)治疗,可使病情缓解。在11例受试者中女3例,男8例,年龄43~70岁,病程2~20年,病情Ⅱ期5例,Ⅳa期4例,Ⅳb期3例(其中例10受试2次),研究前有7例接受过PUVA、氮芥,化疗、X线、皮质类固醇等治疗。治疗方案:rIFN-α2a23106U皮下给药3天,然后每4天增加剂量到9106
消炎痛(Indomethacin, Antifan)化学名为1-(对氯苯甲酰)-2-甲基-5-甲氧基-3-醋酸,又名吲哚酸、吲哚星、吲哚甲新,为吲哚乙酸的衍生物,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于1961年合成.在临床上,消炎痛开始应用于治疗炎症性关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