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龙文化与中土龙崇拜研究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土龙崇拜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丝绸之路龙文化发生了关系,尤其是与印度佛教关系密切。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土与西域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西域龙文化很早就影响了中土,西域的龙杂耍、龙方术、甚至龙王龙女故事都对中土龙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并进而使中土龙崇拜发生演变。本文整理了中土早期和丝绸之路上国家、民族有关龙的文献记载,梳理了古代有关龙的想象与观念,区分出哪些是中土古已有之,哪些属于外来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印度龙文化;中华龙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0-0042-06
  一、中土早期文献中龙的记载
  中土早期文献关于龙的记载颇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对龙字进行释义,二是古人对龙的外观特点及神性的描述,三是有关龙的神话的记载,四是文学作品中对龙的描写。
  《现代汉语词典》对龙的解释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从中可以看出,龙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说文解字·鱼部》对龙的解释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解字·虫部》对蛟龙的解释是:“龙属,无角曰蛟。从虫,交声。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而飞,置笱水中即蛟去。”以上所引古代文献资料都把龙当作鳞虫之长。《尔雅翼·释龙》对龙的解释是:“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说文解字·玉部》在解释“珑”字时说:“祷旱玉也,为龙文。”以上所引的文献资料把龙当作鳞虫之长,具有掌管雨水的神性。《山海经》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夏代养龙以事孔甲的故事,认为龙是较大的蛇类。叶玉森先生在《殷契钩沉》一文中引地质学者的看法,说龙是古代爬行动物,其头顶为肉冠,其形蜿蜒,能飞能行。饶宗颐先生《殷代贞卜人物通考》引《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龙,宋郑之星也。”①认为龙即是星。对“龙”字本义的解说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我国古代对于龙的想象性描述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王充的《论衡·龙墟》,文中认为龙是“牛马之类”。②关于龙的形貌特征,先秦文献记载比较少。《韩非子·说难》曰:“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③东汉王充《论衡·龙虚》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论衡·龙虚》还说:“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说:“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北宋初年,画家董羽的《画龙辑议》对当时所流行的画龙技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三停九似说”。“三停”分别是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九似”分别是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④明代李时珍也对龙形进行了论述。他说:“《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声如戛铜盘。口有须髯,颔有明珠,喉有逆鳞。头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⑤李时珍整理了前人文献中有关龙的论述,并作了总结。
  有关龙的神性,在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龙是鳞虫之长,《礼记·礼运》有载:“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龙以为畜,故鱼鲔不肠;凤以为畜,故鸟不趒;麟以为畜,故兽不笰;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大戴礼记·易本命》曰:“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论衡·龙虚》曰:“传言鳞虫三百,龙为之长。”龙不仅是鳞虫之长,此外还善于变化,能够升天,掌管着人间的雨水。《管子·水地》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雏,⑥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上)则凌乎云气,欲下则入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晋刘琬《神龙赋》曰:“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晋傅休奕《龙铭》曰:“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潜景九渊,飞跃天庭。屈伸从时,变化无形。偃伏于泥,上凌太清。”北宋王安石《龙赋》曰:“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唯不可见,所以莫知其向;唯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
  龙能升天的说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十分流行。《庄子·天运》曰:“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翔)乎阴阳。”该书《逍遥游》曰:“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易经·乾卦》曰:“时乘六龙以御天。”该书还有“飞龙在天”、“云从龙”等说法。《管子》等先秦典籍也有类似的说法。古代文献中有关龙掌管雨水的材料很多。《山海经·大荒东经》曰:“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淮南子·地形训》曰:“土龙致雨。”《淮南子·地形训》又曰: “黄龙入藏生黄泉,青龙入藏生青泉,赤龙入藏生赤泉,白龙入藏生白泉,玄龙入藏生玄泉。”
  龙神话是最古老的一种神话,是先民观察体验自然,对龙产生了种种联想和幻想,并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收录较多。⑦《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一书将我国龙神话按内容分为九类:龙图腾神话,女娲杀黑龙抗水灾神话,龙大人神话,烛龙神话,龙战神话,骑龙御龙升天神话,龙治水神话,龙司雨神话,龙司乐神话。⑧龙被想象为可载人遨游天空之马,由此御龙升天类的神话传世较多,以下引《山海经》、《淮南子》所载:
  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日乘车,驾以六龙,慕和御之。(《淮南子·天文训》)
  东方勾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外东经》)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山海经·海外西经》)
  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山海经·海外北经》)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外南经》)
  古代长江中下游以南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住着越族,其分支很多,故称百越。这一地区大部临海,陆地河道纵横,气候炎热,居民捕鱼、养珠、出行、运输、交易、争战、游乐都离不开行船,水域的神秘性和不可预知性容易使人们产生对水域的想象和幻想。他们断发纹身,以像龙子,与龙套近乎,期望龙不袭击自己。⑨这种迷信风俗是远古龙图腾氏族部落的遗风,古籍中所记的关于断发纹身的遗俗如下:
  吴国⑩
  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史记·吴太伯世家》)应劭注: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左传·哀公七年》)
  吴,夷狄之国,祝发文身。(《谷梁传·哀公十三年》)
  越国11
  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说苑·奉使》)
  昔者越王勾践剪发纹身,以治其国。(《墨子·公孟》)
  瓯越、闽越
  越、瓯剪发文身。(《逸周书·王会》)
  岭南
  九嶷12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淮南子·原道训》)
  文学中涉及龙的文字,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谈龙本身,一种是借龙言志抒情。楚辞中有不少关于龙的神话片段,屈原写的《离骚》、《天问》、《九歌》中也有不少。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离骚》)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离骚》)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在古典小说中,龙的角色多样,它们有的是人间的灾祸,有的具有神奇的作用,能够摧毁敌人。《世说新语·自新》13讲的是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义兴三害之一。他被乡人挑动,杀虎斩龙,后闻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后改过自新。明代《蛟虎记》、《风云记》等传奇,以及京剧《除三害》都演绎的是这个故事,故事中的龙扮演的是祸害人间的角色。唐代《周邯》14、《柳毅传》15也是说龙的古典名篇。
  二、丝绸之路有关龙的神话与观念
  对龙的崇拜是流行于全世界的普遍信仰,与中土一样,在中国西北地区,同样盛行着对龙的崇拜。《山海经》中已叙及龙的踪迹到达昆仑山,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西域一途所见的许多蛇(龙)崇拜现象,亦能证明他在克什米尔看到的大量供奉蛇(或龙)的神龛。《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索隐》引崔浩云:“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汉书·匈奴传》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匈奴俗,岁合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把举行集会的地方叫作“龙城”,把祭祀活动称为“龙祠”,可见匈奴是崇龙的。鲜卑是魏晋时期活跃于黄河以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十六国春秋》载:慕容皇光“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唐国内史阳裕等筑龙城,构门厥、宫殿、庙园,籍田,遂改柳城为龙城县。咸康八年(公元342年)秋七月丁卯,皇光营龙城殿……冬十月,皇光迁都龙城。”《魏书·宗纪》载:北魏曾经铸有铜龙,本来放在代京(今山西大同北)。迁都洛阳后,特意将铜龙搬到了新都洛阳,置于天渊池。有关北魏宣武帝出生的神话也颇能说明问题。《魏书·宗纪》载:“世宗宣武皇帝,讳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母曰高夫人。初,(高夫人) 梦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化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闰四月,生帝于平城宫。”从中可以看出,北魏宣武帝也声称自己是龙种,这显然是受了历史上汉族皇帝的影响。这些材料说明鲜卑族也是崇龙的。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是羯族人,取字“季龙”,在自己的名字里用上了“龙”字。匈奴、鲜卑、羯、羌,均属北胡,在他们的崇龙习俗中,集中体现了北胡的崇龙习俗。
  从历代僧人西行留下的记载来看,对龙的祟拜是西域、印度最为普遍的宗教信仰之一,大部分国家都有有关龙的传说与神话。在这些神话中,有一些属于此国的起源神话,如龟兹国有大龙池及金花王的传说,《大唐西域记》卷1“屈支国”条云:
  国东境城天词前有六九池。诸龙易形,交合
  牝马,遂生尤驹,……龙驹之子,方乃驯驾。所以此国多出善马。闻诸先志日:近代有王,号日金花,16政教明察,感龙驭乘。王欲终没,鞭触其斗,因即潜隐,以至于今。城中无井,取汲池水。龙变为人,与诸妇会,生子骁勇,走及奔马。如是渐染,人皆龙种,恃力作成,不恭王命。王乃引构突厥,17杀此城人,少长俱戮,略无噍类。18城今荒芜,人烟断绝。
  这个传说首先是以神话化的方式解释了此国良马的起源,后一段的记载表明,此国是以龙为图腾,自认为是“龙种”。另一些则属于水域神话,主要是对于暴雨大雪等灾害性气象的成因解释。由于丝绸之路极其艰险,气候恶劣,所以类似神话相当丰富。据《洛阳伽蓝记》卷5记载波知国:19
  其国有水,昔日甚浅,后山崩截流,变为二池。
  毒龙居之,多有灾异。夏喜暴雨,冬则积雪,行人由之多致难艰。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见。祭祀龙王,然后平复。
  商弥国的波迷罗川有大龙池,显然也有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汉盘陀国同样有影响商人通行的毒龙,但后来为国下咒服。《洛阳伽蓝记》卷5记载汉盘陀国:
  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有三百商人止宿池侧,值龙忿怒,泛杀商人。盘陀王闻之,舍位与子,向乌场国学婆罗门咒。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还复王位,复咒池龙,龙变为人,悔过向王。即徙之葱岭山,去此池二千余里。今日国王十三世祖也。
  进入印度境内,龙王传说更是无处不在。在印度佛典或印度传说中,“有无量诸大龙王……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天龙一鳞虫耳,得一绪之水,散六虚以为洪流”,“龙得小水以降大雨”。在印度北部,只要是有水有池的地方就有龙的传说。这其中,大部分是佛教的传教神话,反映了当地民族的本土信仰和皈依佛教的历史,以及有关佛陀生平的神话传说。如迦毕试国有大雪山龙池及其传说,说是有一沙弥对此池龙王怀恨,命终之后威猛奋发,杀龙王、居龙宫,收伏部属,自己成为大龙王。然后兴暴风雨,摧拔树木,欲坏伽蓝。迎腻色迦王为龙于雪山下建僧伽蓝。龙怀宿忿,遂发风雨。边腻色迦王耻功不成,欲填龙池,毁其居室,即兴兵众,至雪山下,现神力,使得龙退风静,雾卷云开。然后与龙明设要契,后更有犯,必不相赦。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龙性猛恶,不能白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王今更立伽蓝,不敢摧毁。每遣一人候望山岭,黑云若起,急击揵槌。我闻其声,恶心当息。”于是,迎腻色迦王重修伽蓝、窣堵波,候望云气,于今不绝。据堀谦德说,这个龙王,代表的乃是印度北方山区一个英武勇猛的龙种族。20此一传说实际上反映了迎腻色迦王时期政治与佛教扩张过程中遇到巨大阻力,而龙族终于归顺了佛教,佛教开始布迎毕试国盛行的过程。   其他如那揭罗曷国有毒龙皈依之传说。瞿波罗龙原是牧羊人,因奉时违背规定受到谴责后发愿成为恶龙,其投身自杀成为大龙王,便想出来行恶,直到见到如来,恶毒的心就消失了,于是接受不杀生的戒条,愿意保护正法。乌仗那国有阿波逻罗龙泉及佛之遗迹,更有龙女与释种婚配之种族起源传说。21这一神话中的毗罗择迦王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他曾经兴兵扫荡释迦族的故乡劫比罗伐窣堵,这一事件在《增一阿含经》卷26、《四分律》卷41、《五分律》卷20、《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8中均有记载。22呾叉始罗国有医罗钵罗龙王池,是此国请雨祈晴之所,如与沙门共至池所,弹指慰问,所愿必果。迦湿弥罗国的开国传说末田地迦用神力从龙王手中争得土地、并使龙王皈依佛法,建五百伽蓝。这一故事似说明迦湿弥罗之土著也是崇拜龙的民族,后来祟信佛教。
  佛典中有许多龙的记载,如《大云轮请雨经》所云:“复有诸大龙王其名曰:难陀龙王……大蟒蛇龙王……”又《孔雀王咒经》云:“……地行龙王,如是依水依虚空依须弥山,一头二头彼常慈我。无足二足四足多足,一切神龙皆莫为害。”《大集经须弥藏品》曰:“善住龙王为一切象龙王,婆难陀龙王为一切蛇龙王,阿褥达龙王为一切马龙王,婆楼那龙王为一切鱼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为一切暇龙王也。”
  以上记载充分表明龙崇拜是西域、印度一种十分普及的信仰。总括西域印度之有关龙的传说,我们可以区分出有两种较为原始的龙的观念:第一是兴风起雨之龙,第二是海王藏宝之龙。兴风起雨之龙主要盛行于西域以及印度西北这些以沙漠、高山地形为主的大陆地区,对于龙的想象主要集中在它能够制造旱涝和其他恶劣天象这一功能上。海王藏宝之龙则起源于印度南方之滨海地区。在这一地区有关龙的想象中,龙有金壁辉煌之龙宫,龙宫中有各种奇珍异宝,尤其以宝珠为多,而大鹏金翅鸟则是其天敌。佛教中有关龙的观念显然是结合了这两大地区的神话后综合形成的。在佛教中,有关龙的经籍相当丰富,而且与中土龙的观念相距甚远。总的来说,龙是六道轮回中的其中一道,高于畜生,低于人类。人在前世有四种因缘会导致堕入龙种:一者多布施,二者多瞋恚,三者轻易人,四者自贡高座。23而据《佛说海龙王经》卷2《授决品》第九云:“佛告龙王:其于佛法出家奉律行戒不具,现戒成就违戒犯行,不舍直见不堕地狱……寿终以后皆生龙中。”24它是为那些不遵守戒行的僧人准备的一种报应。通常能作人形,但在五种情况下不能隐其本身:第一是生时,第二为死时,第三为淫时,第四是瞋时,第五是睡时。所以据《大唐西域记》所载的乌仗那国种族起源神话,其国之王后原为龙女,经释种祈告后得化为人形,但因其宿业未除,睡时常以九头之身现形。
  三、西域龙文化对中土的影响
  (一)中土龙杂耍与西域龙文化
  西域龙文化很早就开始影响中土,而影响最大的则是西域与龙有关的杂耍方术。西域地区历来是方术杂技的输出国,在他们传人中土的各种杂耍方技中,有一种舞龙之术。《春秋繁露》记叙了西汉曾四季在邑门外设坛作土龙祈雨,旁人在土龙旁边舞蹈,取悦于神。汉代百戏节目之一“鱼龙”由人扮比目鱼跃水作雾,后化为黄龙八丈,出水戏于庭。《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延平元年(10 7)十二月载:“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注曰:“《汉官典职》曰:‘作九宾乐。舍利之兽从西方来,戏于庭,入前殿,激水化成比目鱼,嗽水作雾,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遨戏于庭,焙耀日光。”’张衡《西京赋》云:“巨兽百寻,状蜿蜿以蝹蝹……化为仙车。”《汉书》卷96下《西域传》注引晋灼曰:“负龙者,为舍利之兽。”笔者怀疑我国现在经常举行的舞龙节日就源于这一西来方技。与现在舞龙不同的是,汉朝的舞龙可以随时变换不同的形状,时而变作黄龙,时而化作负龙,时而化作比目鱼等。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讲述了人舞鱼灯、龙灯的场面。
  (二)中土龙方术与西域龙文化
  另一种与龙有关的方术,就是用龙作为道具的祈雨之术。上文说过,祭龙求雨乃中土传统巫术,在董仲舒《春秋繁露》卷16《求雨》中对此就有详细记载,其具体方法是:“春旱求雨……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乡,其间相去八尺。小直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除此之外,尚有许多繁琐的规定,其杂汇多种求雨方式,并纳入五行学说之框架。春旱求雨,于东门外,于甲乙日,作青龙。夏旱求雨,于南门外,丙丁日,作赤龙。秋旱求雨,于西门外,庚辛日,作白龙。冬旱求雨,于北门外,壬癸日,作黑龙。为凑够五行,加季夏旱求雨,于南门外,戊己日,作黄龙。每次求雨,都有多项仪式,如县官向社(地神)、程(谷神)、山神、河神祈祷;巫师供神以酒鱼肉,跪陈祷词;组织小童八人向土龙(一大七小)跳舞,取悦于龙;设池塘,内放蛤螟,田裔(小乡官)敬立其旁;乞怜于诸神,以求降雨。西域祈雨之法与中土传统祈雨法不同,方士往往利用一条能够变化形状的龙形道具。《太平广记》卷418引《抱朴子》“甘宗”条载:
  秦使者甘宗所奏西域事云:外国方士能神咒者,临川禹步吹气,龙即浮出。初出,乃长数十丈。方士吹之,一吹则龙辄一缩,至长数寸,乃取置壶中,以少水养之。外国常苦旱灾,于是方士闻有旱处,便责龙往,出卖之。一尤直金数十觔、举国会敛以顾之。直毕,乃发壶出龙,置渊中。复禹步吹之,长数十丈,须臾雨四集矣。
  与中土传统巫术相比,这种方技便捷而具有观赏性,能让人立竿见影地看到龙的变化,因此,很快战胜了中土巫术而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来到中土的方士充分利用这一方术技巧来争取信仰,如佛图澄祈水,其法是“澄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如此三日,水泫然微流。有一小龙长五六寸许,随水来出……有顷,水大至,隍堑皆满”。佛图澄为龟兹人。《高僧传》卷10《神异下·涉公传》载:“涉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咒,咒下神龙。每旱,(苻)坚常请之咒龙,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涉公是石国人。《太平广记》卷421引《宣室志》载萧昕为京兆尹时亲见天竺僧不空三藏祈雨:
  取华木皮仅尺余,缵小龙于其上,而以炉酝   香水置于前,三藏转咒,震舌呼祝,咒者食倾, 即以崭龙授断曰:“可投此于曲江中,投讫亟还,无冒风雨。”昕如言投之,旋有白龙才尺余,摇鬣振鳞自水出。俄而身长数丈,状如曳素,倏忽亘天……云物晦凝,暴雨骤降。
  到唐朝,祈雨已经成为摩尼法师的绝技之一。《旧唐书》卷13《德宗纪》:“贞元十九年(799),四月丁丑,以久旱令阴阳人法术祈雨。”《唐会要》卷49“摩尼寺”条:“贞元十五年四月,以久旱,令摩尼师祈雨。”
  西域法师的祈雨场面与效果尤其给中土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种亲眼目睹的神异事迹而被广泛传播。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作为祈雨方术的念咒情节与其他仪式性场景渐渐开始淡化,而印象最突出的龙在水小瞬间由小变大之情状则被反复强化,最后演变为龙的自然变化,成为彻头彻尾的一个神异故事。这类故事在唐朝小说中多次出现,如《太平广记》卷422引《宣室志》载:
  故大守卢元裕未仕时,尝以中元设幡幢仅,置盂兰于其间。俄闻盆中有唧唧之音。元裕视,见一小龙才寸许,速状奇姿,婉然可爱。于是以水沃之,其龙伸足振鬣已长数尺矣……有白云自盆中而起,其龙亦逐云而去。
  (三)中土龙王龙女故事与西域龙文化
  龙王在中国民间被普遍崇拜,这一方面来自中国上古的龙崇拜,一方面又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梵文中,龙写作“naga”,音译为那伽,其实印度的龙就是蛇、蟒之类。在《法华经》中,不仅有具体的难陀、跋难陀、要伽罗等八龙王,还出现了形象非常具体的龙女,其龙女为“婆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在《佛说海龙王经》中,海龙王亦有“一女,号名宝锦离垢锦,端正妹好容顺莫艳,与万龙夫人俱,各以右手执珠缨络,一心视佛”。有了龙女, 后来便出现了龙夫人,还有龙后,“召六十亿龙后在虚空中,各现半身于执珠理垂散佛上”,“如是比类六万龙王皆供养佛”,“龙王与七十二亿彩女八十四亿眷属,皆育香华幢播宝盖百千伎乐,往诣佛所前稽首”。在成千成万成亿的龙众中,有大力、大吼、金面、如意等七龙王、八龙王(《金光明最胜王经》),亦有跋罗蜡摩、多首等一百八十龙王(《佛说大孔雀咒经》),有龙女,有龙夫人,有龙后,亦有龙子“威首龙太子”,龙兄弟“难陀”、“跋难陀”。印度佛典中龙的品种、数量很多,确实非中国龙能比,且具体形象,和现实社会中的人的关系之接近,亦非中国龙能比。佛教典籍中有关龙的传说也在佛教传入中国时传到中国,其中龙的一些特征对中国的龙文化有一定影响。例如,中国民间龙吐水的信仰源自于释迦牟尼为太子而刚出生时,有龙吐温凉水为其沐浴的传说。在佛教经籍中,有龙女报恩故事。此一故事的原型最早见于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卷上第二十一,说是龙女出游时被缚捶,为国王所解,龙王因此而教国王鸟兽语以报恩。佛书中龙女的故事传到中国,便出现了《柳毅传》等龙女的故事。较早发现佛教对中国文学龙王龙女故事有影响的是霍世休和台静农,他们在有关文章中都认为龙王龙女故事是印度输入的。季羡林指出:“中译佛经里面的‘龙’字实际上是梵文Naga的翻译。Naga的意思是蛇……佛经里以及唐代传奇文里的‘龙王’就是梵文Nagaraja,Nagaraj或Nagarajan的翻译。”阎云翔等学者对此也表示认同,他们认为中国龙王龙女的故事是受佛教那伽故事的影响而产生的,但又不是那伽故事的简单复制,更不是舶来货,而是在中国龙文化基础上融合进外来影响进行的再创作。
  (四)中土龙文化含义的演变与西域龙文化
  龙崇拜从产生到现在,在文化含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龙崇拜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变化的演变过程,其文化含义也不断丰富。纵观数千年以来的中国崇龙习俗,龙崇拜主要有以下六种文化含义:百虫之长,保护神,水神,祥瑞的象征,专制皇权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象征。罗愿《尔雅翼·释龙》把龙说成“物之至灵者”,龙是一切动物中最有灵性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龙是百虫之长。龙崇拜刚刚产生的时候,人们只是把龙当作能够避邪御凶的灵物。在人们的心目中,龙是一种具有非凡本领和神奇力量的动物。秦汉时期,许多砖头、瓦片上面雕刻着龙虎形象,有关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当时人们在砖头、瓦片上雕刻龙和虎,王充《论衡·解除》对此进行了解释:“龙、虎猛神,天之正鬼也,飞尸流凶安敢妄集?犹主人猛勇,奸客不敢窥也。”人们以为,只要在砖头瓦片上面雕刻龙和虎,一切妖魔鬼怪就都不敢来侵害房屋主人了。显然,这是把龙和虎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用来避邪御凶。把龙当作掌管雨水的水神进行崇拜是龙崇拜的又一重要文化含义。从史籍记载情况来看,北宋初年已经有了龙神庙。徽宋以后,龙神庙又称龙王庙。《宋会要辑稿》曰:
  京城东春明坊五龙祠,太祖建隆三年自元
  武门徒于此。国朝缘唐祭五龙之制,春、秋常行其祀。先是熙宁十年八月信州有五龙庙,祷雨有应,赐额曰“会应”。自是五龙庙皆以此名额云。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
  建隆三年,即公元963年。从这条材料可以看出,唐代就有了祭祀五龙的习俗。所谓五龙,是指青龙、赤龙、黄龙、白龙和黑龙。从文献记载来看,汉代已有制作五龙以求雨水的习俗。董仲舒《春秋繁露·雨》对此有详细记载。
  东汉初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教传入,后经魏晋、南北朝、隋,逐步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佛教的传入,梵文Naga(音那伽,意为蛇)被误译为龙,使龙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宋人赵彦卫《云麓漫抄》中有说:“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人,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可见佛书传入后,中土人民对于水域世界的想象发生了改变,水域世界的占领者变成了龙王。中土这些有关龙的观念,都是在吸取印度特色的基础上对中国龙文化进行系统化改造,龙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象征。古代帝王利用龙神迷信强化专制统治,其方式多种多样,如以龙图为权力标志,显示其威力;制造帝王龙种、变龙骑龙的谎言,以表皇权天授,迷惑百姓;以龙吉词为年号,以龙纹为服饰,或虚构龙现,目的在于强化专制统治。第一个以龙子即龙自居的皇帝是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又载刘邦“常从王媪、武妇贳酒,醉卧。武妇、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皇帝为龙种的例子还有很多,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吴大帝孙权、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都称自己为龙种,此种谎言成为其争权、掌权和迷惑百姓的手段之一。   皇帝、农民起义首领、地方割据政权,都使用吉祥祈福的年号,以龙吉词作年号用了23次,其中有重名的,共有14个:神龙、黄龙、青龙、白龙、景龙、见龙、龙兴、龙升、龙飞、龙凤、龙启、龙纪、龙朔、龙德。龙吉词年号的用意在于表面称帝目的的确定或完成,或制造龙现吉兆,用来自夸或自我鼓舞。
  [注释]
  ①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仅仅讲到头尾两部分形态,至于中间部分没有提及。
  ③仅讲到喉下有逆鳞。
  ④引自《画龙辑议》,后人郭若虚又在《图画见闻志》中对“三停九似说”进行了完善,他认为画龙应该折出三停、分成九似。“三停”是指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九似”指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⑤《本草纲目》卷43。吉成名《“九似说”的提出者究竟是谁》一文指出,李时珍认为“三停九似说”的提出者是王符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⑥此处的“蚕雏” 当指可以佩戴的小型玉龙。
  ⑦参阅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刘城淮编:《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
  ⑧王笠荃:《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气象出版社2010年版。
  ⑨远古人在身体上刺上蛟鳞,模仿龙的鳞片,为了使自己像龙子。
  ⑩吴,今苏州一带。
  11闽越在今福建,瓯越在今浙南一带。
  12为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其南为广东、广西之地。
  13南朝宋刘义庆撰,周处(约公元236年~297年),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东吴名将周魴之子。
  14唐代裴铏撰。
  15唐代李朝威撰,《柳毅传》的原文约5000字,原文可查《太平广记》卷419。
  16金花,似指《旧唐书·龟兹传》中提到的隋末时期在位的国王苏发勃驶。
  17突厥,古代阿尔泰山一带的游牧民族。
  18指活人。
  19《魏书·西域传》说:“波知国,在钵和西南,土狭人贫,依托山谷,其王不能总摄。有池,传云:大池有龙王,次者有龙母,小者有龙子。行人经之,设祭乃能过。不祭,多遇风雪之困。”近人考证,波知国在今阿富汗北部。
  20转录自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2122周国林译注:《大唐西域记》卷3,岳麓书社1999年版。
  2324《大正藏》第17册。
  [参考文献]
  [1]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2]王笠荃.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3]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耿法禹.中华龙文化[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3) .
  [5]胡同庆.略论印度龙与中国龙的关系[J].新疆社会科学,1986,(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网络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以及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深化信息服务的措施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图书馆;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104-02  一、 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一)观念陈旧,意
<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服务的“无孔不入,无所不包”,即多维化。这是社会发展对信息服务的客观要求,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的
“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作品在国内外久唱不衰,在西部城市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先生的各类趣闻轶事也被人所知。  我第一次见到王洛宾先生应该是1978或1979年秋天,中午放学回家,西北师大眷八楼家里来了几个客人,好像都是搞艺术的,他们和我父亲在讨论着什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洛宾先生,因为他穿着米黄的风衣,带着礼帽,金丝边眼镜,留着比一般人长且多的胡子,特有风度,操外地口音。因此,我就把这个王
<正>一、开发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的必要性 目前本馆藏有中、外文文献约30000余册,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航空医学、社会科学等几十门学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与航
梅子雨,五月天,硕果桃李园。美酒长歌花烂漫,为君启风帆。
一  很久以前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这样一位最受女性憧憬和崇敬的塔莎老奶奶,今日重提是因为又读了博友枫影印象对于塔莎奶奶的更为丰富的介绍,就如我在《晒出的生活里》介绍我的朋友一样,他们在不同的时空演绎着与塔莎奶奶一样人生态度,远离城市的繁华,只为追求自己想过的日子。  塔莎奶奶在一个人迹罕见的19世纪庄园里养育了四个孩子,很长时间过着无自来水、无电的真正原生态的生活,四个孩子分别依据能力也承担了不同的
[摘要]在现代饭店市场竞争中,软实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饭店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有影响力和持久性。创新企业文化,是构建和提升本土饭店软实力的关键。从文化创新层面来看,本土饭店可以从创新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促进本土饭店软实力的构建与提升。  [关键词]本土饭店;软实力;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本文通过对我馆研究级文献的现状、保障度、完备度、读者满意度及其对科研支持能力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我馆研究级文献的结构特点、优势及薄弱环节,并依此提出了进一步搞好
饿时会头晕、经期前后会头晕,蹲久了站起来会头晕……会头晕的人多.头晕这件事也可大可小。
<正>一、增刊的特点外刊的增刊大致可分为副刊、附刊、特刊等三种.副刊为连续出版物附有一种或几种有独立的题名和独立卷、期的出版物;附刊为连续出版物附有一种或几种无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