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普及背景下,体育教学价值日益凸显,尤其在初中这一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体育意识、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已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因此,现以“终身体育”这一理念为立足点,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尝试探索该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渗透路径,以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终身体育;初中教学;渗透路径
社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传统教育框架中“重课堂,轻体质”的陈旧观念得以打破,体育教学逐渐受到各个教育主体的高度关注。在这一势态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连贯性、科学性便显得愈为重要,而在碎片化的常规教学模式导向下,最终取得的体育训练成效却始终难以达成预期。因此,为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夯实体育教学基础,现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概念及树立意义,简要探讨了关于如何将这一理念与初中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概述如下。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与树立意义
(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概念
所谓“终身体育”,即在生命历程中展开持续性、长期性的体育锻炼,不因某一阶段锻炼目标的达成而中止。这种以维持健康为诉求的体育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平均体能的提升,对于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也有着重要裨益。因此,也可以认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本质上是在现有教学体系上的一种深化开拓,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强化,为长久性健康状况保驾护航。
(二)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的运动观念、体育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长期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健康状态,这也是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的根本价值所在。从具体意义上看,“终身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基本集中在以下方向:第一,终身体育理念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运动习惯,有助于身体的发育与机能调节;第二,终身体育理念有助于将狭义的体育教学转化为广义的健康保障,使学生脱离出以往被动式锻炼的局限性,从自愿、主观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认同的前提下参与体育锻炼;第三,终身体育理念是建立在“思想 行为”架构之上的结合过程,既有助于让学生产生正确体育意识,又有助于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践,付诸行动当中。
二、终身体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路径
(一)转换现代思想观念,重建教育内容体系
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走向,教师应从主动转换教育观念的方向出发,以终身体育理念为出发点,完善初中体育架构的顶层设计,使体育教育内容的设计能够真正从实际出发,行之有效。首先,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注入趣味性、灵活性特征,尝试引导学生转换体育运动观念,促使学生自愿、自发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譬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體育运动的纪录片、电影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体育知识体系,进而由内而外地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达到激活体育兴趣的目的,再将与各种体育项目、人物、趣闻作为引线,引出学生进一步了解需求。同时,还可通过树立校内体育运动人才典型的形式,重点宣传、展示校内学生在各级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在彰显体育运动重要性的基础上,激起大众共同参与的热情。其次,重视教学氛围的塑造,通过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来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导向,在体育锻炼中摒弃“唯成绩论”视角,以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学生展开体育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拓展深化,如将体育游戏纳入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开发自身运动潜能。另外,打造“阶梯式”体能考核指标体系,以难度偏低的体育活动为起点,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其中,避免因追求一蹴而就的运动效果而陷入另一种极端,这也与终身体育理念中“循序渐进”的锻炼观念具有一致性。总之,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革新在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需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全方位打造现代化终身体育环境,为后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丰富体育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手段是将体育理念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必需载体,教师对于教学手段的选择也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成效,因此,需充分兼顾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与兴趣爱好的融合,规避盲目性、枯燥性等因素致使体育教学效果下滑。首先,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或通过调查、询问等过程,将学生具有参与意愿的体育项目进行集成归类,在运动锻炼中赋予学生的足够自主权与选择权,在选择意向项目的基础上大大提升教育遵循程度,从而形成长期性的体育习惯。基于初中学生群体的年龄特征,当教学内容与自身兴趣爱好存在契合点时,接受程度会大幅上升,在参与过程中也鲜少以应付式态度进行敷衍,且更容易从中生成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对于形成正确体育观念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主动摒弃以往模式化教学框架,真正将具有现代教学意义的方式方法引进体育课堂,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认同并构建体育锻炼习惯,甚至还可在自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度发展,迈入专业门槛内。同时,在师资体系的建设层面,还可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程度,如通过聘请专业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内开展指导工作,来达到优化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也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学生的运动抵触情绪,借助学生对于专业运动员的崇拜、尊敬情绪,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日常锻炼当中,长此以往,便可于无形中形成运动习惯,自觉践行终身体育理念。
(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协同教育架构
要从根源上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远远不足,因此,在常规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家庭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发挥,使三大教育主体能够形成统一的协同教育框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效能的深度发挥。首先,依旧将学校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场域,由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详细讲解关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体育动作、步骤认知架构后,再于家庭、社会两个场域中进行深度实践。在家庭环境中,可由父母作为引导主体,在空余时间与学生共同进行户外锻炼,锻炼内容可以是爬山、攀岩或简单的球类运动等,具体项目的选择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爱好或适宜强度为基准,旨在将终身体育理念充分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从社会角度来看,主要可从塑造“全民运动”氛围的角度出发,不定期地推出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竞赛”等主题的社会活动,并通过适当设置奖项等举措来提高广大学生群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力度地发挥社会协同教育价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积极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支持的体育活动环境,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终身体育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无论对学生体育锻炼还是身体素质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初中生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还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让学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德亮.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J].田径,2021(1):70-71.
[2]邓鹏程.终身体育理念下“体育、艺术2 1项目”中体育项目实施现状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张星高.终身体育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法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1(2):94.
[4]刘生锦阳.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下探索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15.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关键词] 终身体育;初中教学;渗透路径
社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传统教育框架中“重课堂,轻体质”的陈旧观念得以打破,体育教学逐渐受到各个教育主体的高度关注。在这一势态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连贯性、科学性便显得愈为重要,而在碎片化的常规教学模式导向下,最终取得的体育训练成效却始终难以达成预期。因此,为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夯实体育教学基础,现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概念及树立意义,简要探讨了关于如何将这一理念与初中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概述如下。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与树立意义
(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概念
所谓“终身体育”,即在生命历程中展开持续性、长期性的体育锻炼,不因某一阶段锻炼目标的达成而中止。这种以维持健康为诉求的体育理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平均体能的提升,对于个人的生活与发展也有着重要裨益。因此,也可以认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本质上是在现有教学体系上的一种深化开拓,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强化,为长久性健康状况保驾护航。
(二)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的运动观念、体育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长期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健康状态,这也是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的根本价值所在。从具体意义上看,“终身体育”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基本集中在以下方向:第一,终身体育理念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运动习惯,有助于身体的发育与机能调节;第二,终身体育理念有助于将狭义的体育教学转化为广义的健康保障,使学生脱离出以往被动式锻炼的局限性,从自愿、主观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认同的前提下参与体育锻炼;第三,终身体育理念是建立在“思想 行为”架构之上的结合过程,既有助于让学生产生正确体育意识,又有助于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践,付诸行动当中。
二、终身体育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路径
(一)转换现代思想观念,重建教育内容体系
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走向,教师应从主动转换教育观念的方向出发,以终身体育理念为出发点,完善初中体育架构的顶层设计,使体育教育内容的设计能够真正从实际出发,行之有效。首先,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上,注入趣味性、灵活性特征,尝试引导学生转换体育运动观念,促使学生自愿、自发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譬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體育运动的纪录片、电影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体育知识体系,进而由内而外地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达到激活体育兴趣的目的,再将与各种体育项目、人物、趣闻作为引线,引出学生进一步了解需求。同时,还可通过树立校内体育运动人才典型的形式,重点宣传、展示校内学生在各级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在彰显体育运动重要性的基础上,激起大众共同参与的热情。其次,重视教学氛围的塑造,通过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来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导向,在体育锻炼中摒弃“唯成绩论”视角,以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学生展开体育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拓展深化,如将体育游戏纳入教学内容当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开发自身运动潜能。另外,打造“阶梯式”体能考核指标体系,以难度偏低的体育活动为起点,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其中,避免因追求一蹴而就的运动效果而陷入另一种极端,这也与终身体育理念中“循序渐进”的锻炼观念具有一致性。总之,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革新在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需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全方位打造现代化终身体育环境,为后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丰富体育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手段是将体育理念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必需载体,教师对于教学手段的选择也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成效,因此,需充分兼顾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与兴趣爱好的融合,规避盲目性、枯燥性等因素致使体育教学效果下滑。首先,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或通过调查、询问等过程,将学生具有参与意愿的体育项目进行集成归类,在运动锻炼中赋予学生的足够自主权与选择权,在选择意向项目的基础上大大提升教育遵循程度,从而形成长期性的体育习惯。基于初中学生群体的年龄特征,当教学内容与自身兴趣爱好存在契合点时,接受程度会大幅上升,在参与过程中也鲜少以应付式态度进行敷衍,且更容易从中生成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对于形成正确体育观念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主动摒弃以往模式化教学框架,真正将具有现代教学意义的方式方法引进体育课堂,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两个角度认同并构建体育锻炼习惯,甚至还可在自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度发展,迈入专业门槛内。同时,在师资体系的建设层面,还可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程度,如通过聘请专业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内开展指导工作,来达到优化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也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学生的运动抵触情绪,借助学生对于专业运动员的崇拜、尊敬情绪,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日常锻炼当中,长此以往,便可于无形中形成运动习惯,自觉践行终身体育理念。
(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协同教育架构
要从根源上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远远不足,因此,在常规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家庭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发挥,使三大教育主体能够形成统一的协同教育框架,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效能的深度发挥。首先,依旧将学校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场域,由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详细讲解关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体育动作、步骤认知架构后,再于家庭、社会两个场域中进行深度实践。在家庭环境中,可由父母作为引导主体,在空余时间与学生共同进行户外锻炼,锻炼内容可以是爬山、攀岩或简单的球类运动等,具体项目的选择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爱好或适宜强度为基准,旨在将终身体育理念充分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从社会角度来看,主要可从塑造“全民运动”氛围的角度出发,不定期地推出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竞赛”等主题的社会活动,并通过适当设置奖项等举措来提高广大学生群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力度地发挥社会协同教育价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积极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支持的体育活动环境,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终身体育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无论对学生体育锻炼还是身体素质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初中生终身体育理念渗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还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让学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德亮.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终身体育”理念[J].田径,2021(1):70-71.
[2]邓鹏程.终身体育理念下“体育、艺术2 1项目”中体育项目实施现状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张星高.终身体育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法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1(2):94.
[4]刘生锦阳.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下探索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15.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