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怕写作文是长期存在的人所共知的事情。因为应试教育中各科作业的挤压,浮躁的心态,以及远谈不上得法的作文指导,还有缺乏个性、时代性的作文命题、“棒杀”式的作文评价,使学生谈作文而色变,全无快乐可
言。那么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呢?
一、开拓写作新天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新课标》对于写作教学的这个表述切中了写作教学的肯綮。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军事化管理,封闭式教学”,将学生与写作的母体——生活的联系切断,使他们困于“食堂——宿舍——教室”的三点一线的狭小空间里,有作业无生活,有生活无品味,有品味无激情,有激情无时间。如同鸟羁于罾,虎陷于阱如何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创新写作教学就是要通过创新教学活动使学生快乐地生活,情不自禁地表达。
选修课给学生个性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合法合理的空间。为缪斯的追随者提供了从事创造的可能,将有志于文学写作、擅长于文学写作的学生集中起来加以辅导,使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使学校出现了新的景观,这个学期我开设了文学写作成果交流课,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动下,自由自主地在自然状态之下写作,相互交流,摸索出了许多学习写作的经验,产生了不少好作品。
研究性学习为创新写作教学引来万斛活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目前,在一些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打破了应试教育形成的原有格局,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上,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使他们有序地进入机关、街道、书市和大自然之中,调查研究,使他们的写作领域由传统的记叙、议论、说明三大体拓展到应用写作与信息处理写作的综合能力大大加强。强烈的实用性,使学生不再将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使,敷衍应付,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活动中去。
二、教师常写下水文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搞写作是不务正业,因而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冷眼旁观的态度,或者冷嘲热讽的态度,对于教师的写作活动加以限制。其实,这是杞人忧天,他们没有看到教学和写作,如同车的两轮,鸟的两翼,互相支撑,相得益彰的亲密关系。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写作能力。从事写作教学的老师,如果提笔不能写,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搞游泳训练,本身就缺乏信誉。学生以你为师,心里很难找到归宿。在一定意义上,作品是教师从业的执照。而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拜在一个擅长写作的教师帐下,是一种荣幸。汪曾祺师出于沈从文门下应该是他的荣耀。臧克家庆幸自己拜在闻一多先生门下,不仅培养了文学的爱好,而且懂得了人应该成为行动上的巨人,语言上的伟丈夫。
写作是教师教学的利器。坚持写作,会使老师思路更严密,语言更有感染力,对写作规律的认识更深刻,因而指导起学生写作,就更能游刃有余,高屋建瓴。
教师下水写作,是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于写作的痴迷,认真,无疑可以感染和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行为。在学生眼里。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监工,而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和帮手。比如,我在期中考试后就写了《监考》:“正襟危坐不自安,但闻书声如柞蚕。此间辛苦吾品未?汗津鼻翼是昔年。”读给学生。引起学生很大兴趣。
三、打开思维瓶颈
写作实际上是将思维文字化的过程。思维打开了,作文就会像奔泻的江河汩汩滔滔,自由流淌,思维有了障碍,提笔就会有千斤之重。作文指导的关键就是要打开学生思维的瓶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比如对话题作文的指导,我们办法是以话题作为关键词,以它为思维的起点,向各个方向伸展思维的触须。比如以“桥”为话题写作。围绕它,首先可以想到的是桥的功能:沟通。于是想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矛盾的化解。这大概是多数人都可以想到的第一念头。我们不能就此率尔而写,可以再想想桥的类型:独木桥,板桥,石拱桥,索桥,断桥,鹊桥,心脏手术搭的桥,甚至想到“奈何桥”。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你还可以想到不同地方的桥:跨越山涧的石桥,平铺在小溪上的木桥,雄伟的跨海大桥,城市里现代化的立交桥。当然,你还可以想到桥之景,桥上发生的故事,鲁班修桥,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护桥,而今人们拆除老灞桥等;桥给人的启示,由“桥”引发的一段倾诉,桥的知识。“桥”既可以做叙事的线索,也可以做故事发生的特殊背景……
在伸展思维的触须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可以写进文章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不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或者把想到的一股脑都写进文章里去。而只能选取上面想到的某一个角度,某一点,做进一步思考,把它写成文章。比如当你已经决定写一篇描写桥的景致的文章,那么,你可以展开来想,桥自身的形状,桥四周的环境,晨光遍洒下的桥景,与夕阳映照下的桥景有那些不同;月光下的桥景与雨中的桥有那些不同;月光下的桥与雾气中的桥有何不同;守桥战士眼中的桥与归来游子眼中的桥又有那些不同。把这些想法写进文章里就会达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的要求了。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盛广新,男,教师,现居陕西西安。
言。那么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呢?
一、开拓写作新天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新课标》对于写作教学的这个表述切中了写作教学的肯綮。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军事化管理,封闭式教学”,将学生与写作的母体——生活的联系切断,使他们困于“食堂——宿舍——教室”的三点一线的狭小空间里,有作业无生活,有生活无品味,有品味无激情,有激情无时间。如同鸟羁于罾,虎陷于阱如何能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创新写作教学就是要通过创新教学活动使学生快乐地生活,情不自禁地表达。
选修课给学生个性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合法合理的空间。为缪斯的追随者提供了从事创造的可能,将有志于文学写作、擅长于文学写作的学生集中起来加以辅导,使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使学校出现了新的景观,这个学期我开设了文学写作成果交流课,来自不同班级的同学,在老师的带动下,自由自主地在自然状态之下写作,相互交流,摸索出了许多学习写作的经验,产生了不少好作品。
研究性学习为创新写作教学引来万斛活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目前,在一些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打破了应试教育形成的原有格局,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上,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使他们有序地进入机关、街道、书市和大自然之中,调查研究,使他们的写作领域由传统的记叙、议论、说明三大体拓展到应用写作与信息处理写作的综合能力大大加强。强烈的实用性,使学生不再将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使,敷衍应付,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活动中去。
二、教师常写下水文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搞写作是不务正业,因而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冷眼旁观的态度,或者冷嘲热讽的态度,对于教师的写作活动加以限制。其实,这是杞人忧天,他们没有看到教学和写作,如同车的两轮,鸟的两翼,互相支撑,相得益彰的亲密关系。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写作能力。从事写作教学的老师,如果提笔不能写,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搞游泳训练,本身就缺乏信誉。学生以你为师,心里很难找到归宿。在一定意义上,作品是教师从业的执照。而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拜在一个擅长写作的教师帐下,是一种荣幸。汪曾祺师出于沈从文门下应该是他的荣耀。臧克家庆幸自己拜在闻一多先生门下,不仅培养了文学的爱好,而且懂得了人应该成为行动上的巨人,语言上的伟丈夫。
写作是教师教学的利器。坚持写作,会使老师思路更严密,语言更有感染力,对写作规律的认识更深刻,因而指导起学生写作,就更能游刃有余,高屋建瓴。
教师下水写作,是与学生同甘苦,共患难。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于写作的痴迷,认真,无疑可以感染和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行为。在学生眼里。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监工,而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和帮手。比如,我在期中考试后就写了《监考》:“正襟危坐不自安,但闻书声如柞蚕。此间辛苦吾品未?汗津鼻翼是昔年。”读给学生。引起学生很大兴趣。
三、打开思维瓶颈
写作实际上是将思维文字化的过程。思维打开了,作文就会像奔泻的江河汩汩滔滔,自由流淌,思维有了障碍,提笔就会有千斤之重。作文指导的关键就是要打开学生思维的瓶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比如对话题作文的指导,我们办法是以话题作为关键词,以它为思维的起点,向各个方向伸展思维的触须。比如以“桥”为话题写作。围绕它,首先可以想到的是桥的功能:沟通。于是想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矛盾的化解。这大概是多数人都可以想到的第一念头。我们不能就此率尔而写,可以再想想桥的类型:独木桥,板桥,石拱桥,索桥,断桥,鹊桥,心脏手术搭的桥,甚至想到“奈何桥”。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你还可以想到不同地方的桥:跨越山涧的石桥,平铺在小溪上的木桥,雄伟的跨海大桥,城市里现代化的立交桥。当然,你还可以想到桥之景,桥上发生的故事,鲁班修桥,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护桥,而今人们拆除老灞桥等;桥给人的启示,由“桥”引发的一段倾诉,桥的知识。“桥”既可以做叙事的线索,也可以做故事发生的特殊背景……
在伸展思维的触须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可以写进文章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不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或者把想到的一股脑都写进文章里去。而只能选取上面想到的某一个角度,某一点,做进一步思考,把它写成文章。比如当你已经决定写一篇描写桥的景致的文章,那么,你可以展开来想,桥自身的形状,桥四周的环境,晨光遍洒下的桥景,与夕阳映照下的桥景有那些不同;月光下的桥景与雨中的桥有那些不同;月光下的桥与雾气中的桥有何不同;守桥战士眼中的桥与归来游子眼中的桥又有那些不同。把这些想法写进文章里就会达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的要求了。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盛广新,男,教师,现居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