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的解读,回顾了故事的创作背景,揭示了那个时代传统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她们自我觉醒和自我解放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凯特·肖邦 自我觉醒 自我解放 生存现状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美国女性个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抗。小说结构紧凑,语言精练,含义深刻。作者用短短两千多字的描述,为读者完美地构建了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讽刺和象征手法,使《一个小时的故事》更具寓意。小说戏剧性地刻画出女主人公路易丝·马拉德面对自由纠结与恐惧的觉醒意识;真实勇敢地揭开了19世纪美国女性备受压抑和束缚的真实面纱,并毫不留情地抨击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禁锢,同时也给当下女性以心灵指导。
一 故事背景
凯特·肖邦曾被现代批评家誉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先锋”。《一个小时的故事》发表于1894年,更被视为凯特·肖邦最值得一看的短篇小说。19世纪中晚期恰逢美国女权运动的一个高峰。虽然一些女权运动者要求获得和男子一样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但是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女性的彻底解放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却也成为时代的必然,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出现了一批反映女性反抗意识与自我觉性意识的作品。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上乘之作。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在短短一个小时中被作者演绎得淋漓尽致。女主人公路易丝·马拉德在获悉自己丈夫的死讯后历经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面对自己生命支柱和生活主宰的倒下,路易丝·马拉德悲痛欲绝,惊慌失措。一个完全依赖丈夫而存在的女性刹那间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以前的种种依赖、丈夫的完全主宰还有所有的种种服从都瞬间奔溃。但是继而内心奔涌而出的却是难以抑制的强大的心灵释放:那种终于解脱的自由感和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又使她不能自己地欢呼雀跃。可是,事件的发展却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戏剧性,她的丈夫突然归来彻底摧毁了她对自由的梦想,并使她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期待重新归零,以致最后她因无法承受心灵由巨大的喜悦到巨大的失落的冲击而走向了死亡。小说中反映出的女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无情现实的无力承受,精彩地阐释出女性觉醒反抗的熊熊烈火。作家一系列女权主义作品的问世无疑是对现实的猛烈抨击。自然也受到评论界和社会舆论的猛烈抨击,甚至一些出版商不愿再出版凯特·肖邦的作品,她的书也被迫下架。直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迎来了第二次高潮,人们才又重新重视凯特·肖邦的作品。
凯特·肖邦的这篇小说语言精练,内涵深刻。作者用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构建出充满戏剧性的冲突,故事结尾更是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更是发人深省。路易丝·马拉德的遭遇映射出的时代的诟病,而她不自知的反抗也是对当下那个时代里无数妇女的激励和鞭策。路易丝·马拉德的微妙的心理变化、无声的反抗、震撼的消亡,这些我们在文章中都能一一体会,并仿佛和她一起经历了那不同寻常的“一个小时”。
二 路易丝·马拉德的自我觉醒
《一个小时的故事》虽然短小,但是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从露易丝·马拉德听到丈夫意外死亡之后的由悲转喜的心理历程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被丈夫的意志所控制、对丈夫唯命是从的典型的19世纪的妇女形象。而作者对露易丝·马拉德心理历程的刻画也是不露痕迹、自然流畅。那种从悲转喜、从喜转悲的心路历程,那种虽欢呼雀跃却必须表面镇静沉着、故作矜持的挣扎,在凯特·肖邦的笔下汩汩而出。而读者也并没有因为露易丝·马拉德的背叛而对她嗤之以鼻,相反,那个时代的悲剧女性饱满形象却跃然纸上,让人深深惋惜、灼灼痛心。当然,路易丝·马拉德的心理变化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随着事情的进展悄悄变化和转化的。当她回到自己的卧室后,刚开始她还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无助中,但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种她不曾奢望的感觉在逐渐向她逼近,她的心开始变得躁动不安。可能是广场上树梢中的新春气息,可能是空气中弥漫的芬芳的春雨的气息,可能是窗下小贩的叫卖声,也可能是远处依稀传来的飘渺的歌声,抑或是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像一面面自由的旗帜在召唤着她,鼓舞着她。她陷入了不能抗拒的挣扎中。路易丝·马拉德眼中心中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与她刚刚失去丈夫的沉痛的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层层叠叠的云团间露出的片片蓝天也是她生存现状的形象描绘。层层叠叠的云团象征着传统束缚,而蓝天象征着希望和自由。最后,她对自由的渴望压倒了一切,占据了她的灵魂,她被淹没在自由的喜悦中。“她看到了未来,那只属于她的岁月。她张开双臂,欢迎那美好的岁月。”“她正从大开的窗户那里吸吮生命的甘泉呢”(She was drinking in a very elixir of life through that open window)。传统的束缚,丈夫的控制都败在了自由的脚下。她轻松地意识到在以后的岁月中,她不再为别人而活着。她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她心跳加快,沸腾的热血温暖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使她感觉身心都放松了。
“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Free! Body and soul free!)路易丝·马拉德对自由的渴望,对自己主宰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对自己做自己主人的强烈期盼在她丈夫死后在她自己的卧室了孕育并喷薄而出。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的她,“眼晴里闪烁着炽热的胜利之光”(There was a feverish triumph in her eyes),走下楼梯时,她的神态俨然像一位“胜利女神”(a goddess of Victory)。
当然,路易丝·马拉德的觉醒和反抗是非常隐秘的。她所有的对自由的渴望仅仅孕育并呈现在她自己的卧室内,她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她只能悄悄地低语:“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我们知道她一向是一个体面的、有道德的妇女。路易丝·马拉德的觉醒同时又是纠结的。她希望自由的同时又承受着强烈的负罪感;向往自由又充满了恐惧。可能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内心真实感受的真实写照。被长期压迫的妇女意识,当她们意识到时,又会感到内心隐隐的不安和恐惧。这也为后来故事的发展产生戏剧性结尾进行了铺垫,同时也注定了路易丝·马拉德的悲剧收场。 在文中,马拉德太太的话语都很少。她给外界的形象一直是体面的、柔弱的马拉德太太。在获悉丈夫死讯后,露易丝在一个小时内的心理变化逐渐使她成长为一个有觉醒意识的女人。从她叫她的姐姐约瑟芬走开的话(“Go away. I am not making myself ill.”),我们可以看到她已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反抗,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的女性。
三 路易丝·马拉德的幻灭
故事的结尾更加出乎意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也就是路易丝·马拉德的丈夫泰然日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安全地回到了家里,他甚至不知道发生了车祸。更具讽刺性的是,当医生赶到,他们说“她死于心脏病——死于心脏承受不了的喜悦(“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 – of joy that kills.”)。”而我们都知道,马拉德太太是死于梦想的破灭。她刚刚从丈夫死亡的阴霾中跳出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她的那颗蠢蠢欲动、向往自由的心却迎来了丈夫安然无恙的荒谬结局。在精神上重生的马拉德太太无法面对再重新回到以前受禁锢、受奴役的生活。当她向往自由的心高高飘在云端时,现实的残酷又把她重重地拉回地面。如果起初没有希望倒也罢了,在经历了层层磨难,经历了无数纠结,在她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思考,准备为自己活着之后,任谁可能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戏弄。也许只有死,她才能彻底摆脱束缚,得到自由。她的死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那个体面又有道德的马拉德太太的觉醒仅仅只维持了一个小时。她的反抗是软弱的。甚至她的死因也遭到了社会的扭曲。她的真正意图和想法并不为人所知。马拉德太太的幻灭是无奈的,她的反抗也是不彻底的。但是她的死却也深刻揭示出时代的诟病,引发了无数妇女的觉醒意识。
路易丝·马拉德充满戏剧性的境遇和她悲剧的一生正是那个时代无数妇女命运的残酷写照。在那个男权社会中无数的妇女默默地奉献、麻木地接受着她们的宿命,鲜有人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梦想,更别提去反抗那个禁锢她们的男权社会。路易丝·马拉德也仅仅是在丈夫死后那短短一个小时内才冒出了向往自由的苗头。虽然,路易丝·马拉德最后还是以悲剧收场。但是笔者认为她的死、她的幻灭反倒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从此以后,自由的概念已经悄悄藏在了那个时代贫瘠的土地里;从此以后,被压迫和束缚的19世纪的美国女性也在被奴役的社会现实和家庭里开始为自己争取自尊。
凯特·肖邦用短短两千多字的篇幅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作者运用的讽刺和象征的手法更使这篇故事耐人寻味。路易丝·马拉德眼中春意盎然的景色、痛失丈夫的悲惨境地、别人眼中的路易丝·马拉德、内心澎湃的路易丝·马拉德,以及最后马拉德太太幻灭的不同解读,这些更凸显了慢慢觉醒的女主人公的悲剧,也更无情地鞭打了那个时代。马拉德太太短短的一个小时凝结了女主人公悲剧的一生。她代表了当时所有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她们被关进了婚姻的牢笼,被传统观念束缚着。作者试图用马拉德太太的死去唤醒更多的正在被奴役被禁锢的那个时代的女性。这是生命与自由的较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者试图通过《一个小时的故事》把自由的火种传播给成千上万的被压迫女性。正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时至今日,《一个小时的故事》依然警醒着我们,让我们思考。虽然早已告别了封建的时代,虽然女性也早已有了充分的话语权,虽然在当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但是幸福平等的表象下新时代女性千万不能丢了自己的独立自主。无条件地依附于他人只能让你沦落为新时代的露易丝·马拉德。所以,爱情虽可贵,莫把自由抛。凯特·肖邦断不会料到她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能给女性以指导,让她们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Peggy Skaggs,Kate Chopin,Boston:Twayne,1995.
[2] Charles H.Bohner,ed.,Classic Short Fiction,Englewood Cliffs:Prentice2Hall,1986.
[3] 程爱民:《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范进:《一波三折,发人深思——读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名作欣赏》,1994年第1期。
[5] 彭贵菊:《真实的束缚,虚幻的自由——试论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6] 董丽娜、梁惠卿:《爱与自由的冲突——试评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作家》(下半月),2008年第10期。
[7] 苏秀玲:《一个小时的抗争——谈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 胡开杰:《由〈一小时的故事〉看微型小说中的浓缩人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
[9] 秦秀白主编:《大学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哲,中原工学院讲师)
关键词:凯特·肖邦 自我觉醒 自我解放 生存现状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美国女性个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抗。小说结构紧凑,语言精练,含义深刻。作者用短短两千多字的描述,为读者完美地构建了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讽刺和象征手法,使《一个小时的故事》更具寓意。小说戏剧性地刻画出女主人公路易丝·马拉德面对自由纠结与恐惧的觉醒意识;真实勇敢地揭开了19世纪美国女性备受压抑和束缚的真实面纱,并毫不留情地抨击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禁锢,同时也给当下女性以心灵指导。
一 故事背景
凯特·肖邦曾被现代批评家誉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先锋”。《一个小时的故事》发表于1894年,更被视为凯特·肖邦最值得一看的短篇小说。19世纪中晚期恰逢美国女权运动的一个高峰。虽然一些女权运动者要求获得和男子一样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但是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女性的彻底解放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却也成为时代的必然,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出现了一批反映女性反抗意识与自我觉性意识的作品。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上乘之作。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在短短一个小时中被作者演绎得淋漓尽致。女主人公路易丝·马拉德在获悉自己丈夫的死讯后历经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面对自己生命支柱和生活主宰的倒下,路易丝·马拉德悲痛欲绝,惊慌失措。一个完全依赖丈夫而存在的女性刹那间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以前的种种依赖、丈夫的完全主宰还有所有的种种服从都瞬间奔溃。但是继而内心奔涌而出的却是难以抑制的强大的心灵释放:那种终于解脱的自由感和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又使她不能自己地欢呼雀跃。可是,事件的发展却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戏剧性,她的丈夫突然归来彻底摧毁了她对自由的梦想,并使她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期待重新归零,以致最后她因无法承受心灵由巨大的喜悦到巨大的失落的冲击而走向了死亡。小说中反映出的女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无情现实的无力承受,精彩地阐释出女性觉醒反抗的熊熊烈火。作家一系列女权主义作品的问世无疑是对现实的猛烈抨击。自然也受到评论界和社会舆论的猛烈抨击,甚至一些出版商不愿再出版凯特·肖邦的作品,她的书也被迫下架。直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迎来了第二次高潮,人们才又重新重视凯特·肖邦的作品。
凯特·肖邦的这篇小说语言精练,内涵深刻。作者用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构建出充满戏剧性的冲突,故事结尾更是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更是发人深省。路易丝·马拉德的遭遇映射出的时代的诟病,而她不自知的反抗也是对当下那个时代里无数妇女的激励和鞭策。路易丝·马拉德的微妙的心理变化、无声的反抗、震撼的消亡,这些我们在文章中都能一一体会,并仿佛和她一起经历了那不同寻常的“一个小时”。
二 路易丝·马拉德的自我觉醒
《一个小时的故事》虽然短小,但是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从露易丝·马拉德听到丈夫意外死亡之后的由悲转喜的心理历程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被丈夫的意志所控制、对丈夫唯命是从的典型的19世纪的妇女形象。而作者对露易丝·马拉德心理历程的刻画也是不露痕迹、自然流畅。那种从悲转喜、从喜转悲的心路历程,那种虽欢呼雀跃却必须表面镇静沉着、故作矜持的挣扎,在凯特·肖邦的笔下汩汩而出。而读者也并没有因为露易丝·马拉德的背叛而对她嗤之以鼻,相反,那个时代的悲剧女性饱满形象却跃然纸上,让人深深惋惜、灼灼痛心。当然,路易丝·马拉德的心理变化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随着事情的进展悄悄变化和转化的。当她回到自己的卧室后,刚开始她还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无助中,但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种她不曾奢望的感觉在逐渐向她逼近,她的心开始变得躁动不安。可能是广场上树梢中的新春气息,可能是空气中弥漫的芬芳的春雨的气息,可能是窗下小贩的叫卖声,也可能是远处依稀传来的飘渺的歌声,抑或是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像一面面自由的旗帜在召唤着她,鼓舞着她。她陷入了不能抗拒的挣扎中。路易丝·马拉德眼中心中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与她刚刚失去丈夫的沉痛的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层层叠叠的云团间露出的片片蓝天也是她生存现状的形象描绘。层层叠叠的云团象征着传统束缚,而蓝天象征着希望和自由。最后,她对自由的渴望压倒了一切,占据了她的灵魂,她被淹没在自由的喜悦中。“她看到了未来,那只属于她的岁月。她张开双臂,欢迎那美好的岁月。”“她正从大开的窗户那里吸吮生命的甘泉呢”(She was drinking in a very elixir of life through that open window)。传统的束缚,丈夫的控制都败在了自由的脚下。她轻松地意识到在以后的岁月中,她不再为别人而活着。她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她心跳加快,沸腾的热血温暖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使她感觉身心都放松了。
“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Free! Body and soul free!)路易丝·马拉德对自由的渴望,对自己主宰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对自己做自己主人的强烈期盼在她丈夫死后在她自己的卧室了孕育并喷薄而出。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的她,“眼晴里闪烁着炽热的胜利之光”(There was a feverish triumph in her eyes),走下楼梯时,她的神态俨然像一位“胜利女神”(a goddess of Victory)。
当然,路易丝·马拉德的觉醒和反抗是非常隐秘的。她所有的对自由的渴望仅仅孕育并呈现在她自己的卧室内,她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她只能悄悄地低语:“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我们知道她一向是一个体面的、有道德的妇女。路易丝·马拉德的觉醒同时又是纠结的。她希望自由的同时又承受着强烈的负罪感;向往自由又充满了恐惧。可能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内心真实感受的真实写照。被长期压迫的妇女意识,当她们意识到时,又会感到内心隐隐的不安和恐惧。这也为后来故事的发展产生戏剧性结尾进行了铺垫,同时也注定了路易丝·马拉德的悲剧收场。 在文中,马拉德太太的话语都很少。她给外界的形象一直是体面的、柔弱的马拉德太太。在获悉丈夫死讯后,露易丝在一个小时内的心理变化逐渐使她成长为一个有觉醒意识的女人。从她叫她的姐姐约瑟芬走开的话(“Go away. I am not making myself ill.”),我们可以看到她已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反抗,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的女性。
三 路易丝·马拉德的幻灭
故事的结尾更加出乎意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也就是路易丝·马拉德的丈夫泰然日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安全地回到了家里,他甚至不知道发生了车祸。更具讽刺性的是,当医生赶到,他们说“她死于心脏病——死于心脏承受不了的喜悦(“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 – of joy that kills.”)。”而我们都知道,马拉德太太是死于梦想的破灭。她刚刚从丈夫死亡的阴霾中跳出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她的那颗蠢蠢欲动、向往自由的心却迎来了丈夫安然无恙的荒谬结局。在精神上重生的马拉德太太无法面对再重新回到以前受禁锢、受奴役的生活。当她向往自由的心高高飘在云端时,现实的残酷又把她重重地拉回地面。如果起初没有希望倒也罢了,在经历了层层磨难,经历了无数纠结,在她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思考,准备为自己活着之后,任谁可能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戏弄。也许只有死,她才能彻底摆脱束缚,得到自由。她的死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那个体面又有道德的马拉德太太的觉醒仅仅只维持了一个小时。她的反抗是软弱的。甚至她的死因也遭到了社会的扭曲。她的真正意图和想法并不为人所知。马拉德太太的幻灭是无奈的,她的反抗也是不彻底的。但是她的死却也深刻揭示出时代的诟病,引发了无数妇女的觉醒意识。
路易丝·马拉德充满戏剧性的境遇和她悲剧的一生正是那个时代无数妇女命运的残酷写照。在那个男权社会中无数的妇女默默地奉献、麻木地接受着她们的宿命,鲜有人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梦想,更别提去反抗那个禁锢她们的男权社会。路易丝·马拉德也仅仅是在丈夫死后那短短一个小时内才冒出了向往自由的苗头。虽然,路易丝·马拉德最后还是以悲剧收场。但是笔者认为她的死、她的幻灭反倒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从此以后,自由的概念已经悄悄藏在了那个时代贫瘠的土地里;从此以后,被压迫和束缚的19世纪的美国女性也在被奴役的社会现实和家庭里开始为自己争取自尊。
凯特·肖邦用短短两千多字的篇幅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作者运用的讽刺和象征的手法更使这篇故事耐人寻味。路易丝·马拉德眼中春意盎然的景色、痛失丈夫的悲惨境地、别人眼中的路易丝·马拉德、内心澎湃的路易丝·马拉德,以及最后马拉德太太幻灭的不同解读,这些更凸显了慢慢觉醒的女主人公的悲剧,也更无情地鞭打了那个时代。马拉德太太短短的一个小时凝结了女主人公悲剧的一生。她代表了当时所有的那个时代的女性:她们被关进了婚姻的牢笼,被传统观念束缚着。作者试图用马拉德太太的死去唤醒更多的正在被奴役被禁锢的那个时代的女性。这是生命与自由的较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者试图通过《一个小时的故事》把自由的火种传播给成千上万的被压迫女性。正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时至今日,《一个小时的故事》依然警醒着我们,让我们思考。虽然早已告别了封建的时代,虽然女性也早已有了充分的话语权,虽然在当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但是幸福平等的表象下新时代女性千万不能丢了自己的独立自主。无条件地依附于他人只能让你沦落为新时代的露易丝·马拉德。所以,爱情虽可贵,莫把自由抛。凯特·肖邦断不会料到她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能给女性以指导,让她们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Peggy Skaggs,Kate Chopin,Boston:Twayne,1995.
[2] Charles H.Bohner,ed.,Classic Short Fiction,Englewood Cliffs:Prentice2Hall,1986.
[3] 程爱民:《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 范进:《一波三折,发人深思——读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名作欣赏》,1994年第1期。
[5] 彭贵菊:《真实的束缚,虚幻的自由——试论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6] 董丽娜、梁惠卿:《爱与自由的冲突——试评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作家》(下半月),2008年第10期。
[7] 苏秀玲:《一个小时的抗争——谈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 胡开杰:《由〈一小时的故事〉看微型小说中的浓缩人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
[9] 秦秀白主编:《大学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哲,中原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