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w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媒体环境的变化,加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成为重要议题.高校教师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新闻队伍的培养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启蒙者,要强化自身政治修养与业务能力,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与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并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体系,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重点,多维度考察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媒体趋势、教学模式与学生特点,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耳、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
其他文献
犹太民族在长达四千年左右的流散过程中,与世界不同的民族、文化相遇与交流,既能保持本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借鉴不同文化为己所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散居之地的文化.犹太人在古埃及、古希腊的流散经历,客观上促进了希伯来文化、古希腊文化之间的交流,两种文化相互学习、借鉴、适应,形成了互动互补的“双螺旋”发展模式.犹太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双方的发展,彼此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相互连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不失各自独特性的“双螺旋”模式,给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艺复兴时期基于“人”和“人性”的人文理性观念发展到莎士比亚阶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爱的哲学、人—神建构的宗教人本意识和认知理性的形而上反思,构成了莎士比亚人文理性主义的三个重要维度,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配合,共同组成了莎士比亚普遍人性探索的复杂而又和谐的三重奏.在此意义上,莎士比亚是理性主义时代的先声,是社会发展的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