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中小学教师近距离接触,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自身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的关心。“课堂”和“成长”,这是我思考教师教育内容的两个关键词。而在与中小学教师深度融合,真切感受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以后,我意识到,“教师的专业生活有两个东西最为稀缺也最为重要:一是激情,二是思想。教师生活需要用激情为动力,以思想定方向”。“激情”和“思想”,这是我思考教师教育方法和路径的两个关键词。
我寻找到的整合四个关键词的载体是观课议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进是一个生活改善问题。因此不能把研究和改进课堂简单处理为“对不对”“该不该”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研究和改进课堂还必须考虑“愿不愿”的意愿问题,以及“能不能”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
还原了课堂教学研究和改进的复杂性以后,我们意识到,课堂教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本为目的,以人性为依据,以人文方法为主要方法。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教学需要教师自己做主;专业自主既是教师的责任,又是教师的权利。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自己要思想,让思想成为行动。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考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
促进思想,议课主张多用问号。我们认为:误会往往源于缺乏沟通的渠道,而冲突则源于彼此缺乏理解;表达是一种实现和创造,而倾听则是一种接纳和关怀。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彼此的关爱和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问号又促进思想,引起探索和发现。
促进思想,观课议课致力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诸环节和诸因素之间的联系。联系意味着经验,建立联系意味着从中经验。议课的过程,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联系,认识其间关系的过程。议课不是简单地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师的教的行为为抓手,通过观察和对话,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头系着两根绳子,挂着两个筐,两根绳子一根是教学设计,一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它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整体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促进思想,议课致力改造教师的经验。杜威曾说:“转变性经验只有通过人们一起以批评性的但是却是合作的方式分享洞察和思想才能获得。”议课主张直面课堂现象和问题,鼓励参与者以相异的信息对话和交流,鼓励质疑,在质疑中引出批评和讨论,其目的在于创造有效反思的基础条件——请“一只小鸟飞过来”,促进参与者反思“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现有经验。
促进思想,议课鼓励教师创造。观课议课主张释放教师的教学想象力,观课时“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佐藤学)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为教学创造提供条件。
在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基于促进思想的目标,议课最常用话语是“假如你来教……”和“假如我来教……”。“假如你来教……”它既要求参与者思考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参与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假如你来教……”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的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有免于被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另外,“假如你来教……”要求在观摩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我观察了你的课堂教学,有思考有收获,我拿什么回报你呢——“假如我来教……”。
让思想成为行动,更好地运用思想的武器,促进观课议课走向有效实践。
责任编辑赵霭雯
我寻找到的整合四个关键词的载体是观课议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进是一个生活改善问题。因此不能把研究和改进课堂简单处理为“对不对”“该不该”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研究和改进课堂还必须考虑“愿不愿”的意愿问题,以及“能不能”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
还原了课堂教学研究和改进的复杂性以后,我们意识到,课堂教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本为目的,以人性为依据,以人文方法为主要方法。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教学需要教师自己做主;专业自主既是教师的责任,又是教师的权利。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自己要思想,让思想成为行动。我们坚信,在自觉而主动地关注和思考自己的处境、现状、角色、使命和前途以后,教师将发现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道路,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光明而美好的学生前途承担责任。
促进思想,议课主张多用问号。我们认为:误会往往源于缺乏沟通的渠道,而冲突则源于彼此缺乏理解;表达是一种实现和创造,而倾听则是一种接纳和关怀。问号表达了愿意倾听的态度,同时也传递着彼此的关爱和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问号又促进思想,引起探索和发现。
促进思想,观课议课致力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诸环节和诸因素之间的联系。联系意味着经验,建立联系意味着从中经验。议课的过程,是建立“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联系,认识其间关系的过程。议课不是简单地就行为讨论行为,而是以外显的、可以观察的教师的教的行为为抓手,通过观察和对话,讨论教学设计、教育观念、学的行为和教学效果。就像担担子,抓住的扁担是教的行为,但两头系着两根绳子,挂着两个筐,两根绳子一根是教学设计,一根是学的行为,系着的筐一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一头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它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思考教学新设计、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整体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促进思想,议课致力改造教师的经验。杜威曾说:“转变性经验只有通过人们一起以批评性的但是却是合作的方式分享洞察和思想才能获得。”议课主张直面课堂现象和问题,鼓励参与者以相异的信息对话和交流,鼓励质疑,在质疑中引出批评和讨论,其目的在于创造有效反思的基础条件——请“一只小鸟飞过来”,促进参与者反思“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现有经验。
促进思想,议课鼓励教师创造。观课议课主张释放教师的教学想象力,观课时“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佐藤学)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以及实现这些可能的条件和限制,为教学创造提供条件。
在福柯笔下,人是被话语控制的主体,话语结构具有规训和约束人的思想、精神乃至身体的力量。基于促进思想的目标,议课最常用话语是“假如你来教……”和“假如我来教……”。“假如你来教……”它既要求参与者思考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参与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假如你来教……”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的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有免于被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另外,“假如你来教……”要求在观摩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我观察了你的课堂教学,有思考有收获,我拿什么回报你呢——“假如我来教……”。
让思想成为行动,更好地运用思想的武器,促进观课议课走向有效实践。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