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花筒似的因特网,当同时放于教学、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时,总是那么的不协调,可是又怎能视而不见!面对网络,教师总想让学生少一点“自由的空间”,理由是网络很美……学生总想让老师多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理由是网络很美……对于教学,网络的存在显得很矛盾,因为网络很美,美得总是“喧宾夺主”!
很多教师认为“网络猛于虎”,网络开放状态下的教学“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实际上只要教师“号准网络的脉搏”,抓住学生的脾气,理性地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举措,网络教学一样可以精彩纷呈。
1 正确引导,周密安排
教师要心胸开阔,把网络看成学生的辅导老师。学生的网络知识最初就是从网络获得的,教师不妨大度一些,把开放的网络看成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题,并提供相关的资源网站,让学生上网查找;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片、动画,并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事实上,只要教师有要求,学生是很乐意这样去做的。教学任务的设计应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感兴趣,觉得如果今天能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比如,在讲到因特网中信息资源检索这一节的时候,可以设定搜索任务为:搜索最新版本的网络聊天工具QQ,有能力的学生把它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并且安装运行。这一个任务布置完成之后,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连平常爱偷懒的学生也积极学习网络资源是如何搜索到并且下载的。这一任务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检索信息资源并且下载安装。
2 严格纪律,加强教育
学生的自控能力往往不强,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是不行的。学生上网学习时,事先应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网上的垃圾和糟粕,教育他们无节制地上网只会浪费时间,并影响学业,颠倒主次。对那些纪律性稍差一点的学生,最好要求由教师或家长监督。教师也应经常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来说明纪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自控力和免疫力,以便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进行合理的任务设置,使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如针对不同的内容设置一定数量、一定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教师编织的美好“珍珠链”中乐于“疲于奔命”,无暇他顾。
3 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能将网络单纯地当作一个娱乐的工具,而更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工具。教给学生网络知识,引导学生上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做到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探索未知世界的通道,也就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 跟学生加强网上交流
笔者把自己的E-mail告诉学生,告诉他们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随时发电子邮件,笔者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也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让学生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5 在课堂上注重网络知识的渗透
让学生能多方面地了解网络,笔者觉得应该在平时加强网络知识的渗透,上课时多给学生介绍一些上网基本知识,比如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创建自己的博客,如何搜索资料、下载软件,有哪些好的下载工具,怎样安全上网,预防病毒等。有了这些知识以后,学生上网时不会仅仅局限于游戏和聊天、听音乐,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6 合理分组,让学生管理学生
分组是学生兵教兵、兵管兵的重要组织。在分组中学生会自觉考虑自己的整体性,他们的自律性、合作性、责任感要远高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在网络教学状态下,教师对小组实行“一荣俱荣” 的奖励措施(如有些教师会追加上网时间、开放网络),还要有“株连九族”式的罚的手段(如整组断网)。
7 利用机房控制软件约束学生访问的网站
比如学校安装的就是网亚机房管理软件,这个软件可以禁止一切聊天工具运行,控制聊天软件,智能识别、禁止运行常见大型游戏、网络游戏;可以设置学生机只能运行与学习有关的软件,只能运行指定程序。笔者认为通过这个软件可以限制学生上网,不让他们无限制地遨游在因特网的海洋中不能自拔,上课效果非常好。运用技术手段,从源头上掌握管理网络的话语权,对学生实施灵活多样的技术管理。如可以用电子教室软件、各种路由管理软件等对学生的网络进行个别管理和整体管理。
8 加强课堂作业的检查力度
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布置上机任务,在最后10分钟左右,一定要检查学生的上机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让他们把作业上交到教师机,教师可以检查,也可以组成作业检查督导小组,让小组成员帮助检查全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每隔一定时间,教师在班上集中评判最近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每一节课布置的上机任务。
9 采取奖励性的教学机制
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5或4组,每组学生必须全部完成当堂作业,才能获得一定时间的上网机会。这样,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上机任务时,对其难度把握一定要准确,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因此,这一环节,教师应该把备课的重点放在课堂任务的设计上,以保证学生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来感受他们对网络的渴望。如果能多走到学生中,从他们的角度和特点出发设计网络课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并采取行之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对课堂的体验就会感到十分亲近,对教师的教学进程也会乐于追随。
学生面对因特网的态度和状态是可以理解的。教师面对学生,可不可以不那么严格与苛刻?当学生遇到因特网,可不可以尝试少些阻止,多些监督;少些命令,多些引导;少些责备,多些帮助……而,“多”与“少”的把握完全在于教师,“多”与“少”如何才能把握到位,也正是要尝试和探究的。教师各不相同,课堂各不相同,学生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多”与“少”的把握也因此变得各不相同。教师把握得好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完美与否,只要是适合学生,适合教学,就是一个好的舵手,而好的舵手在正确掌控方向的同时,也要学会“顺水行舟”!总之,在因特网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难控制而不让学生上网实践,把课程当成纯理论性的知识来讲。因特网教学不能“因噎废食”。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
很多教师认为“网络猛于虎”,网络开放状态下的教学“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实际上只要教师“号准网络的脉搏”,抓住学生的脾气,理性地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举措,网络教学一样可以精彩纷呈。
1 正确引导,周密安排
教师要心胸开阔,把网络看成学生的辅导老师。学生的网络知识最初就是从网络获得的,教师不妨大度一些,把开放的网络看成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题,并提供相关的资源网站,让学生上网查找;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片、动画,并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事实上,只要教师有要求,学生是很乐意这样去做的。教学任务的设计应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感兴趣,觉得如果今天能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比如,在讲到因特网中信息资源检索这一节的时候,可以设定搜索任务为:搜索最新版本的网络聊天工具QQ,有能力的学生把它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并且安装运行。这一个任务布置完成之后,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连平常爱偷懒的学生也积极学习网络资源是如何搜索到并且下载的。这一任务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检索信息资源并且下载安装。
2 严格纪律,加强教育
学生的自控能力往往不强,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是不行的。学生上网学习时,事先应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网上的垃圾和糟粕,教育他们无节制地上网只会浪费时间,并影响学业,颠倒主次。对那些纪律性稍差一点的学生,最好要求由教师或家长监督。教师也应经常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来说明纪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自控力和免疫力,以便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为学习服务。进行合理的任务设置,使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如针对不同的内容设置一定数量、一定层次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教师编织的美好“珍珠链”中乐于“疲于奔命”,无暇他顾。
3 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能将网络单纯地当作一个娱乐的工具,而更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工具。教给学生网络知识,引导学生上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做到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探索未知世界的通道,也就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 跟学生加强网上交流
笔者把自己的E-mail告诉学生,告诉他们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随时发电子邮件,笔者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也可以成为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让学生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5 在课堂上注重网络知识的渗透
让学生能多方面地了解网络,笔者觉得应该在平时加强网络知识的渗透,上课时多给学生介绍一些上网基本知识,比如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如何创建自己的博客,如何搜索资料、下载软件,有哪些好的下载工具,怎样安全上网,预防病毒等。有了这些知识以后,学生上网时不会仅仅局限于游戏和聊天、听音乐,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6 合理分组,让学生管理学生
分组是学生兵教兵、兵管兵的重要组织。在分组中学生会自觉考虑自己的整体性,他们的自律性、合作性、责任感要远高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在网络教学状态下,教师对小组实行“一荣俱荣” 的奖励措施(如有些教师会追加上网时间、开放网络),还要有“株连九族”式的罚的手段(如整组断网)。
7 利用机房控制软件约束学生访问的网站
比如学校安装的就是网亚机房管理软件,这个软件可以禁止一切聊天工具运行,控制聊天软件,智能识别、禁止运行常见大型游戏、网络游戏;可以设置学生机只能运行与学习有关的软件,只能运行指定程序。笔者认为通过这个软件可以限制学生上网,不让他们无限制地遨游在因特网的海洋中不能自拔,上课效果非常好。运用技术手段,从源头上掌握管理网络的话语权,对学生实施灵活多样的技术管理。如可以用电子教室软件、各种路由管理软件等对学生的网络进行个别管理和整体管理。
8 加强课堂作业的检查力度
教师在讲授完新课后,布置上机任务,在最后10分钟左右,一定要检查学生的上机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让他们把作业上交到教师机,教师可以检查,也可以组成作业检查督导小组,让小组成员帮助检查全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每隔一定时间,教师在班上集中评判最近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每一节课布置的上机任务。
9 采取奖励性的教学机制
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5或4组,每组学生必须全部完成当堂作业,才能获得一定时间的上网机会。这样,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上机任务时,对其难度把握一定要准确,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因此,这一环节,教师应该把备课的重点放在课堂任务的设计上,以保证学生有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来感受他们对网络的渴望。如果能多走到学生中,从他们的角度和特点出发设计网络课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并采取行之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对课堂的体验就会感到十分亲近,对教师的教学进程也会乐于追随。
学生面对因特网的态度和状态是可以理解的。教师面对学生,可不可以不那么严格与苛刻?当学生遇到因特网,可不可以尝试少些阻止,多些监督;少些命令,多些引导;少些责备,多些帮助……而,“多”与“少”的把握完全在于教师,“多”与“少”如何才能把握到位,也正是要尝试和探究的。教师各不相同,课堂各不相同,学生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多”与“少”的把握也因此变得各不相同。教师把握得好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完美与否,只要是适合学生,适合教学,就是一个好的舵手,而好的舵手在正确掌控方向的同时,也要学会“顺水行舟”!总之,在因特网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难控制而不让学生上网实践,把课程当成纯理论性的知识来讲。因特网教学不能“因噎废食”。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