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前,他留学美国归国受阻,曾致信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60年后,他因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而备受瞩目。
他就是我国合金材料的开拓者、科技领域的战略家、两院院士、共产党员师昌绪。回顾自己的大半生,这位老一代的“海归”话语朴实无华:“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敢于向艾森豪威尔挑战的人
1920年,师昌绪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青年时代,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被列强任意欺凌的屈辱历史。
“使中国强盛、强大,是我一生最根本的思想。”师昌绪怀着报国的梦想,翻秦岭,过潼关,千里跋涉,风餐露宿,历经重重辗转,1941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
为什么选择矿冶系?师昌绪的想法很简单,“当时有一个说法,一个国家贫穷,主要是地下东西没开采出来,因此当时学采矿或冶金的人非常多,所以我就选了矿冶系。”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从事炼铜工作。1948年9月,他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开始了留学生涯。
在美国学习期间,年轻的师昌绪就显示出他的科研才华。他在密苏里矿冶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利用真空中蒸汽压原理,改进了传统金银的提取方法,提高了提取纯度。在欧特丹大学,他的博士研究课题是铟锑砷三元合金相图,这个研究结果为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在师昌绪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时,朝鲜战争爆发了。1951年,美国政府下令,所有在美国攻读理工的中国留学生一律不准回国,还没收了他们的护照。这份禁令非但没能束缚住师昌绪,反而促使他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
1953年夏天,师昌绪以组织夏令营的名义,把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共同商量争取回国的对策。他们决定,把他们被扣留的事公开,并且和国内取得联系,得到国内的支持。确定了这两点,师昌绪他们就在波士顿的住所开始了行动。
很快,师昌绪联合部分留美学生向周总理写了一封求助信。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师昌绪等中国留学生还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这些公开信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当时的《波士顿环球报》在第2版报头刊登了师昌绪的大照片,直称他为“敢于向艾森豪威尔挑战的人。”
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允许师昌绪等中国留学生回国。临走前,他的导师柯恩问他:“如果因为在美国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师昌绪回答说:“你说的这些原因都不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的祖国需要我!”
这年6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
“我们不比美国人差,为什么不能做?”
回国后,师昌绪被分到了中科院技术科学部。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问他:“有两个地方供你选择,一个是沈阳,一个是上海。你去哪里?”这位35岁 的留洋博士就一句话:“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就这样,师昌绪被分配到了条件比较艰苦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一干就是30年。
当时正值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的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
当时,我国围绕国产米格21飞机发动机采用什么设计材料的问题,进行着异常激烈的争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最终得到中央采纳。
方案提出来了,谁来干?一天晚上,荣科走进师昌绪的家,希望他挑起研制空心涡轮叶片的担子,一年之内搞成功。
虽然当时已经建国15年了,但我国的航空业和铸造业都不够发达,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都比较差,生产飞机发动机里的涡轮叶片这样精密的部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在此之前,师昌绪从未听说、更没见过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短短一年内就要出成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师昌绪却这样回答:“美国能做,我们中国肯定能做。我们不比美国人差,为什么不能做?”荣科高兴万分,同时也“提醒”师昌绪:“我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做不出来,我得把脑袋割下来。”师昌绪大笑:“那咱们就共同承担吧。”
临走时,荣科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一个空心叶片的草图留给师昌绪。就是根据这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草图,师昌绪组织起了100余人的攻关队伍,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就做出了第一片涡轮空心叶片,并通过了试车。使我国成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出涡轮空心叶片的国家。
然而,更为困难的是此项技术的实际运用。1970年,航空部决定把空心叶片生产转到贵州011基地170厂,师昌绪也随之来到这里工作。条件是异常艰苦的。吃的是发霉的玉米面,水管里放出的水是浑的,只有沉淀一会儿才能喝……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师昌绪带领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为厂里组建了一整套生产、检验的技术标准。
1967年,我国采用涡轮空心叶片研制出的歼-7战斗机,高空飞行时速超过前苏联样机10%以上。这一成果后来在军用飞机发动机上被普遍采用,并且一直沿用到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航空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贡献”
1984年以后,师昌绪调离沈阳到中国科学院任科学技术部主任,两年后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20年,他高瞻远瞩,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碳纤维、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方面都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导弹与飞机制造材料中,是国防工业极为重要的材料。然而,我国碳纤维的技术研究自1975年起步,直到2000年仍然未能取得决定性进展。師昌绪心急如焚,找到基金委材料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健,说想和他一起抓一下碳纤维。
李克健听后立马摇头,“这事太复杂!谁抓谁麻烦!”师昌绪不甘心地说,“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李克健听后深受感动,接受了师昌绪的邀请。可是,上亿的科研资金哪里去找?
师昌绪上书中央,陈说利害。很快,这封信批转到科技部,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1亿元的碳纤维专项资金。在师昌绪的带领下,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使碳纤维很快实现了批量生产。现在,无论是航天还是航空,我国所需的碳纤维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历史。
现在,91岁高龄的师昌绪仍然关注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还在不停地工作。每天早晨8点走出家门,9点钟到办公室。下午4点,又风尘仆仆归家。中间的8个小时,他从不午睡,除了埋头工作,还要接待一拨拨请他提供咨询意见、指导科研工作的客人。2010年,他还出差10次,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主持了几十个学术研讨会。他就是这样一位由“特殊材料”做成的人。
师昌绪说:“只要对国家进步有好处,我觉得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我活一年,就想为国家再多做一点儿事情。”
他就是我国合金材料的开拓者、科技领域的战略家、两院院士、共产党员师昌绪。回顾自己的大半生,这位老一代的“海归”话语朴实无华:“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敢于向艾森豪威尔挑战的人
1920年,师昌绪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青年时代,他亲眼目睹了旧中国被列强任意欺凌的屈辱历史。
“使中国强盛、强大,是我一生最根本的思想。”师昌绪怀着报国的梦想,翻秦岭,过潼关,千里跋涉,风餐露宿,历经重重辗转,1941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
为什么选择矿冶系?师昌绪的想法很简单,“当时有一个说法,一个国家贫穷,主要是地下东西没开采出来,因此当时学采矿或冶金的人非常多,所以我就选了矿冶系。”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从事炼铜工作。1948年9月,他来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开始了留学生涯。
在美国学习期间,年轻的师昌绪就显示出他的科研才华。他在密苏里矿冶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利用真空中蒸汽压原理,改进了传统金银的提取方法,提高了提取纯度。在欧特丹大学,他的博士研究课题是铟锑砷三元合金相图,这个研究结果为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在师昌绪准备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时,朝鲜战争爆发了。1951年,美国政府下令,所有在美国攻读理工的中国留学生一律不准回国,还没收了他们的护照。这份禁令非但没能束缚住师昌绪,反而促使他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
1953年夏天,师昌绪以组织夏令营的名义,把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共同商量争取回国的对策。他们决定,把他们被扣留的事公开,并且和国内取得联系,得到国内的支持。确定了这两点,师昌绪他们就在波士顿的住所开始了行动。
很快,师昌绪联合部分留美学生向周总理写了一封求助信。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师昌绪等中国留学生还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申诉美国不应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将这封信向美国人民散发。这些公开信在美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当时的《波士顿环球报》在第2版报头刊登了师昌绪的大照片,直称他为“敢于向艾森豪威尔挑战的人。”
1955年春,美国在各方的压力下被迫允许师昌绪等中国留学生回国。临走前,他的导师柯恩问他:“如果因为在美国职务低,挣钱少的话,我可以帮忙。”师昌绪回答说:“你说的这些原因都不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的祖国需要我!”
这年6月,他乘船离开美国,投入祖国的怀抱。
“我们不比美国人差,为什么不能做?”
回国后,师昌绪被分到了中科院技术科学部。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问他:“有两个地方供你选择,一个是沈阳,一个是上海。你去哪里?”这位35岁 的留洋博士就一句话:“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就这样,师昌绪被分配到了条件比较艰苦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一干就是30年。
当时正值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的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
当时,我国围绕国产米格21飞机发动机采用什么设计材料的问题,进行着异常激烈的争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最终得到中央采纳。
方案提出来了,谁来干?一天晚上,荣科走进师昌绪的家,希望他挑起研制空心涡轮叶片的担子,一年之内搞成功。
虽然当时已经建国15年了,但我国的航空业和铸造业都不够发达,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都比较差,生产飞机发动机里的涡轮叶片这样精密的部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在此之前,师昌绪从未听说、更没见过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短短一年内就要出成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师昌绪却这样回答:“美国能做,我们中国肯定能做。我们不比美国人差,为什么不能做?”荣科高兴万分,同时也“提醒”师昌绪:“我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做不出来,我得把脑袋割下来。”师昌绪大笑:“那咱们就共同承担吧。”
临走时,荣科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一个空心叶片的草图留给师昌绪。就是根据这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草图,师昌绪组织起了100余人的攻关队伍,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就做出了第一片涡轮空心叶片,并通过了试车。使我国成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出涡轮空心叶片的国家。
然而,更为困难的是此项技术的实际运用。1970年,航空部决定把空心叶片生产转到贵州011基地170厂,师昌绪也随之来到这里工作。条件是异常艰苦的。吃的是发霉的玉米面,水管里放出的水是浑的,只有沉淀一会儿才能喝……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师昌绪带领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为厂里组建了一整套生产、检验的技术标准。
1967年,我国采用涡轮空心叶片研制出的歼-7战斗机,高空飞行时速超过前苏联样机10%以上。这一成果后来在军用飞机发动机上被普遍采用,并且一直沿用到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航空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贡献”
1984年以后,师昌绪调离沈阳到中国科学院任科学技术部主任,两年后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20年,他高瞻远瞩,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在碳纤维、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方面都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导弹与飞机制造材料中,是国防工业极为重要的材料。然而,我国碳纤维的技术研究自1975年起步,直到2000年仍然未能取得决定性进展。師昌绪心急如焚,找到基金委材料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健,说想和他一起抓一下碳纤维。
李克健听后立马摇头,“这事太复杂!谁抓谁麻烦!”师昌绪不甘心地说,“如果碳纤维搞不上去,拖了国防的后腿,我死不瞑目。”李克健听后深受感动,接受了师昌绪的邀请。可是,上亿的科研资金哪里去找?
师昌绪上书中央,陈说利害。很快,这封信批转到科技部,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1亿元的碳纤维专项资金。在师昌绪的带领下,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使碳纤维很快实现了批量生产。现在,无论是航天还是航空,我国所需的碳纤维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历史。
现在,91岁高龄的师昌绪仍然关注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还在不停地工作。每天早晨8点走出家门,9点钟到办公室。下午4点,又风尘仆仆归家。中间的8个小时,他从不午睡,除了埋头工作,还要接待一拨拨请他提供咨询意见、指导科研工作的客人。2010年,他还出差10次,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主持了几十个学术研讨会。他就是这样一位由“特殊材料”做成的人。
师昌绪说:“只要对国家进步有好处,我觉得工作就是最大的乐趣。我活一年,就想为国家再多做一点儿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