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倦怠一词的英文名称为“b—out”,原意为“燃烧竭尽”,由此可见,职业倦怠也可称为“职业枯竭”或“心理枯竭”。它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俱疲、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指在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意识背景下,辅导员面临复杂的工作任务,同时感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不能被有效认同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情感、意识和行为方式。目前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负面现象,不但在高校辅导员中出现,并且伴有产生周期越来越短,程度越来越深、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主要表现有:(1)情绪衰竭:丧失工作热情,缺乏活力,行为呆板;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2)工作冷漠:工作态度消极,常常迟到早退,对学生及相关的事务越发没耐心,不再尽心尽意地使工作完美,而是力图得过且过。(3)低成就感:对学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认为自己从事辅导员工作是错误,并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其工作状态的好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思想教育的结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存在已经成为建设一支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重大障碍,它影响着高校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着其所服务的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并最终影响到日常学生管理的有序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 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外在因素
  
  1 学校因素。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也必须从事包括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班级创建、学生党团建设、就业指导等事务性工作。加之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剧增,这些都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荷。工作的无边性要求辅导员必须投入比其他岗位的教师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辅导员的付出却不能得到校方客观的评价。一般说来,辅导员工作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性工作两大块。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看到明显的结果,更加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而事务性工作的考核标准目前在高校内部却普遍存在“一票否决制”,即只要一个学生出了问题,那么辅导员所有的工作都会遭到全盘否定。这种评价标准容易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产生不公平感。
  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骨干力量。然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投入却不多,辅导员的政策待遇落实很少。从理论上说,辅导员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事实上,辅导员往往处于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边缘地带”,地位尴尬,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干部提拔、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特别是与繁重的任务相比,辅导员的工资待遇一直较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深入,生源基础素质差异加大,学生工作的内容和任务都有所增加,但辅导员的工资水平却停滞不前。同时在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上,高校一味要求辅导员发扬敬业和奉献精神,却忽视了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激励原则,这非常不利于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从原则上要求辅导员要切实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对学生要充满慈爱之心。然而当遇到收缴学费、执行校规校纪、贯彻一些学生对之有抵触的硬性要求等情况时,又会要求辅导员板起脸来对学生实施强制力。这种一时需要“慈眉善目”,另一时又需要“横眉冷对”的角色要求,常使辅导员产生矛盾和困惑,弱化了工作满意度,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
  
  2 学生因素。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日益增强,这对辅导员的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网络,学生有可能比辅导员更快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导致辅导员无力给学生更多的指导以获取学生的信任和依赖,从而弱化了辅导员的控制能力,使其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极易产生危机感和焦虑感。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的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既要树立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履行管理职责,又要照顾学生的情绪;既要树立辅导员的领导地位,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辅导员工作定位模糊。在学生眼里,辅导员工作毫无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作辅导员,这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职业价值取向,使不少辅导员产生挫折感。
  
  3 职业因素。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不清晰、工作内容繁琐、福利待遇低、社会地位低与缺乏发展空间都会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辅导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而且随时都要整装待发,处理突发性事件,这就需要身心的极大投入。然而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大学校园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地位仍相对较低,其工作往往不能被人充分理解和尊重。由于繁重的工作致使辅导员很难有时间去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以致所学专业有所荒废,进而导致辅导员在职称、职级、物质奖励的评定中相对于高校其他群体明显缺乏优势,致使辅导员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职业意识薄弱,职业心态消极。
  
  二 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
  
  1 追求完美人格。通常来说,比较倾向于理想和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处于职业倦怠。部分辅导员特别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辅导员,经常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然后通过狂热地工作以求达到目标。但往往由于目标过高,非自己能力所及,或自我要求过高,不容易得到自我满意,所以常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挫折,导致身心的倦怠从而引发对辅导员工作的厌恶。另外,专家认为具有A型性格、外控性格的人易受到职业倦怠症的折磨。A型性格是一种“工作狂”的性格特点,表现为容易紧张,情绪急躁,进取心强。在外界看来好像冲劲十足,就像永不断电的长效电池,实际上身心状况超支付出,容易导致身心的倦怠。
  
  2 择业匆忙。部分辅导员从事这项工作完全是因为毕业在即,找工作心切,根本没有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往往等到做了辅导员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了行。这种严重的职业错位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有的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自卑心理较强,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所以在工作中无法激发其自身的动力,甚至排斥工作。当不能如愿转到其他岗位时,辅导员工作就成为了鸡肋,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
  
  三 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1 外界支持。高校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必要保障。如今的学生工作是涉及专业教学、后勤管理、生活服务、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系统工程,辅导员作为这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协调者,要与校内各岗位的人员接触,学校领导阶层和各职能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在校内营造尊重和支持 辅导员工作的氛围,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尽量减少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学校相关部门不得随意指派辅导员从事繁重的非本职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荷,又可以避免辅导员感觉自己像勤杂工,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辅导员讲授如思想品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样有利于辅导员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再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选派辅导员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多方面拓展辅导员的才能,满足其创造欲和成就感。在相应考核制度的保证下,辅导员可以采取“白天轮班,设立个性化固定辅导时间,重点保证针对重大教育活动以及重点辅导对象的工作时间,突发事件随时到场”这种弹性工作模式,赋予他们更多的工作自主权。鉴于学生工作具有时间灵活、地点多变的特点,可以让其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工作自主权可以强化辅导员个体的内部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加工作成果带来的满足感。
  
  2 个人努力。高校辅导员对职业倦怠要有明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一种正常现象。辅导员个人要热爱本职工作,淡泊名利、完善人格,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自我为难和拒绝,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同时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面对客观压力、压迫学会积极的应对之策,合理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积极归因,增强内控能力,减少挫折感。乐于接受变化,从观念上认可,在行为上接受。安心本职工作,从内心热爱本职工作,形成内在推动力。掌握正确的身心放松方法,通过自我催眠、生物反馈术、肌体放松术使自己的心理系统恢复平衡,让个人潜能得以发挥。建立良好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圈,学会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处理好与同事、学生、领导的关系,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们和睦相处,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职业倦怠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社会不断发展和高教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意味着高校辅导员必然面临更重的生活负担和更多的工作压力,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因此,学校、社会除了要为辅导员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外,应时刻关注其身心健康。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要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职业压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焕发工作热情,认真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王晓春,甘括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田心理科学进展,2003,(5):567-572
  [2]郭思安,钟健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综述田心理科学,2004,(4):931-933
  [3]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4):26-28
  [4]罗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冲国青年研究,2007,(6):84
其他文献
为分析旋流对湍流流动的影响,对并排双旋流模式以及无旋流模式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冷态下,旋流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影响回流区形态,旋流极大拓展了湍流大脉动区域,适中的
2010年6月6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这对培养创新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格,这是一个人进行创新活动和取得创新成就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人才的发
针对一款卧式风冷四冲程汽油机,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机体表面冷却、曲轴箱体结构、机油注入量、活塞回油孔尺寸、曲轴箱容积等因素对机油消耗的影响.试验发现:缸盖罩和
我父亲王兆卿是马文瑞叔叔的战友,1933年8月牺牲。当时父亲和马叔叔都是中共陕北特委委员,一起参加了西北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佳县高起家特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全面开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废旧橡胶热解机理,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应用广泛的丁苯橡胶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模拟结果和密度泛函数对其气相产物的反应路径进行推测计算.模拟
设计了一种内插式真空管热水集热器,通过对其能量转换、传输特性研究,建立了内插式真空管集热器的热特性分析模型,并对不同设计参数和气候条件对内插式真空管热特性的影响进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要以火电厂节能减排为核心,以降低火电厂煤耗、厂用电率为重点。从节能的实际出发,对于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从控制参数的整定和控制策略的优化两个
构建了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在广东地区冬季的晴天和全阴天进行供暖供生活热水实验测试.针对办公建筑供暖供生活热水需求,定时间段供生活热水同时进行供暖实验
建立学习档案是玉溪市红塔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创新工作和重要载体。学习档案具有“读书笔记、档案资料、检查督促”三项功能,真实反映每一名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的
今年提高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实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推进。第一,研究建立组织部门、组织工作实绩评价标准。我们必须研究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如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