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中,本文将从工程施工的过程性分析,关键成功因素法(CSFs)在施工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分析以及过程能力指数(PCI)在施工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评价
1 CSFs在评价指标识别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00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责任和处罚条款,并且把规范业主(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提到突出的地位,从而标志着我国政府监督机构从责任主体向执法主体的转变,是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大转变。政府的责任并不是无限的。宏观上来看,政府在质量监管方面的使命是培养和营造全民质量意识氛围,规范和约束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微观上来看,主要抽查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保证使用安全和環境质量。但是建设工程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由纵多检验批构成分项工程,再构成分部工程。同时,一个地区同时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数量又是巨大的。因此,必须以政府质量监管责任为限,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对项目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关键部位或者关键流程,如分部工程关键流程、分项工程关键流程等;然后再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质量可以不同程度的反映关键流程的质量,如:砂石地基检验批中地基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关键流程和关键绩效指标就抓住了施工过程质量,就抓住了建筑质量。通过对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关键流程、关键绩效指标,同时也完成了从上至下构建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
2 PCI在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工程施工的过程性分析
根据过程的定义,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同样也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活动输入为劳动力,材料,机械损耗等,输出为建筑实体,施工过程同样具备以下过程的特点。
(1)增值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施工方等投入资金,劳力,技术设备等,经过施工过程之后,建筑变为可以使用有价值的商品,实现了过程的增值性。
(2)分合性
按照建筑工程的分类标准,一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一直到最小的检验批,每一个检验批都是一个施工过程,对质量的评价也应该从最基本的检验批开始。因此施工过程同样具备过程的分合性。
(3)网络性
建筑施工过程由不同层次的过程构成,这些过程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如下图;由此可知,建筑工程质量由单位工程质量决定,单位工程的质量由分部工程决定……最终落实到了检验批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与评价可以从检验批开始做起。
(4)可验证性
验证即结果可测量性,也可以说是可评价性。建筑施工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实体,根据前面的论述可知,国内外存在很多种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方法,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由此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具有可验证性。
由上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具有一般过程所有的特性,但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还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如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这时就需要分析过程能力指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可行性。
2、施工过程与工业过程的对比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应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用于分析工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和顾客要求的程度,它通过分析大批量的产品的某一特性值的单次抽样结果来计算过程能力。
由于建筑工程单次性特性,某个工序是不可能重复的,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其单个工序的持续性比较长以及空间跨度比较大,对某个工序的验收通常也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检验批是施工过程中条件相同并具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构配件或施工安装项目的总称,其质量基本均匀一致,因此可以作为检验的基础单位组合在一起,按批验收。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这样就有助于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施工生产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同工业流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很多差异。如施工生产的抽样样本少,生产环境相对不稳定等,在使用过程能力的方法评价施工质量时,需要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建筑工程中适用。
3 过程能力指数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局限性
工程施工条件差,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施工质量特征特性值具有明显的离散性。在施工时,一般按设计要求或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但通常难以使数据均值~x和公差中心M相重合。为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平,常使~x>M或~xM;如混凝土平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常使~x 然而,当T和σ一定时,Cpk随偏移量ε的绝对值增加而减少,特别是在取ε=T/2时,Cpk=0,此时情况应如图2所示。显然这种情况产品合格率有50%,因此得到Cpk=0的结果是不合理的。事实上,Cp值的降低应直接反映产品(工序活动效果)合格率的减少,只有在ε值很小时,才能近似地认为与ε的增加成比例;当ε值较大时,情况并非如此。
此外工程施工中,其质量标准的控制界限也不尽相同,有双侧界限,也有单侧界限,具体可分为3种情况:①给出M,Tu和Tl,且满足M-Tl=Tu-M,如砖砌体工程中楼面标高的允许偏差就属于这种情况;②给出M、Tu、T1且有M-T1≠Tu-M,即公差上下限和技术中心M不对称,如砂和砂石地基中土料含水量的控制,一般仅给出设计值(最优含水量)和设计上下限,但其上下限不一定对称于设计值;③仅给出Tu或T1,如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均只给出控制下限。
从上述分析可见,寻求建筑工程施工能力指数Cp或Cpk的公式,对于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评价
1 CSFs在评价指标识别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00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责任和处罚条款,并且把规范业主(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提到突出的地位,从而标志着我国政府监督机构从责任主体向执法主体的转变,是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大转变。政府的责任并不是无限的。宏观上来看,政府在质量监管方面的使命是培养和营造全民质量意识氛围,规范和约束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微观上来看,主要抽查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保证使用安全和環境质量。但是建设工程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由纵多检验批构成分项工程,再构成分部工程。同时,一个地区同时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数量又是巨大的。因此,必须以政府质量监管责任为限,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对项目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关键部位或者关键流程,如分部工程关键流程、分项工程关键流程等;然后再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质量可以不同程度的反映关键流程的质量,如:砂石地基检验批中地基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只要抓住了关键流程和关键绩效指标就抓住了施工过程质量,就抓住了建筑质量。通过对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关键流程、关键绩效指标,同时也完成了从上至下构建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
2 PCI在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工程施工的过程性分析
根据过程的定义,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同样也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活动输入为劳动力,材料,机械损耗等,输出为建筑实体,施工过程同样具备以下过程的特点。
(1)增值性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施工方等投入资金,劳力,技术设备等,经过施工过程之后,建筑变为可以使用有价值的商品,实现了过程的增值性。
(2)分合性
按照建筑工程的分类标准,一个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一直到最小的检验批,每一个检验批都是一个施工过程,对质量的评价也应该从最基本的检验批开始。因此施工过程同样具备过程的分合性。
(3)网络性
建筑施工过程由不同层次的过程构成,这些过程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的,如下图;由此可知,建筑工程质量由单位工程质量决定,单位工程的质量由分部工程决定……最终落实到了检验批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与评价可以从检验批开始做起。
(4)可验证性
验证即结果可测量性,也可以说是可评价性。建筑施工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实体,根据前面的论述可知,国内外存在很多种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方法,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由此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具有可验证性。
由上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具有一般过程所有的特性,但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还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如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这时就需要分析过程能力指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可行性。
2、施工过程与工业过程的对比分析
过程能力分析应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用于分析工序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和顾客要求的程度,它通过分析大批量的产品的某一特性值的单次抽样结果来计算过程能力。
由于建筑工程单次性特性,某个工序是不可能重复的,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其单个工序的持续性比较长以及空间跨度比较大,对某个工序的验收通常也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检验批是施工过程中条件相同并具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构配件或施工安装项目的总称,其质量基本均匀一致,因此可以作为检验的基础单位组合在一起,按批验收。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这样就有助于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施工生产过程和工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同工业流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很多差异。如施工生产的抽样样本少,生产环境相对不稳定等,在使用过程能力的方法评价施工质量时,需要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建筑工程中适用。
3 过程能力指数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局限性
工程施工条件差,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施工质量特征特性值具有明显的离散性。在施工时,一般按设计要求或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但通常难以使数据均值~x和公差中心M相重合。为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平,常使~x>M或~x
此外工程施工中,其质量标准的控制界限也不尽相同,有双侧界限,也有单侧界限,具体可分为3种情况:①给出M,Tu和Tl,且满足M-Tl=Tu-M,如砖砌体工程中楼面标高的允许偏差就属于这种情况;②给出M、Tu、T1且有M-T1≠Tu-M,即公差上下限和技术中心M不对称,如砂和砂石地基中土料含水量的控制,一般仅给出设计值(最优含水量)和设计上下限,但其上下限不一定对称于设计值;③仅给出Tu或T1,如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均只给出控制下限。
从上述分析可见,寻求建筑工程施工能力指数Cp或Cpk的公式,对于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