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咖啡见证了过往千余年的人类历史,参与了数百年间时代的深刻变革,宗教、经济、政治、商业、文艺……几乎方方面面都留下了它的印记。关于咖啡的盛世荣光,还得从其传说谈起。
牧羊人传说 横空出世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这里是咖啡的故乡。相传,在距今约1500年前,这里有一个叫卡尔迪的牧羊人,他发现羊群中总有些或焦躁不安或兴奋异常的“捣乱分子”,甚至会抬着前腿站立起来与人一起翩翩起舞。卡尔迪通过观察,很快发现,那些过于兴奋的羊是食用了一种绿色灌木的红色浆果。当他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无畏精神尝了些红色果实后,发现自己的精神极度旺盛起来。于是,这种具有提神功效的红色果实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并很快在各部落间风靡起来,这就是野生的咖啡果。
咖啡信使之始
公元6-9世纪这数百年间,咖啡不仅已经出现在了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等地,其靓丽的身影还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被带到了阿拉伯半岛广大地区。不过那时的咖啡主要是被当作药品、特种食品或干脆用来酿酒。
进入10世纪,咖啡在低调传播了数百年后,终于迎来了转机。阿拉伯地区的著名医生拉杰斯,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将咖啡记载在文献上的人,其中提到了咖啡的药理功效、食用方法、原产地等。此后,咖啡的食用方法渐渐出现了变化——熬煮经过适当烘烤的咖啡果实,形成黄色的液体后拿来饮用,咖啡逐渐由食物变成了饮品。
进入13世纪,人们开始尝试将咖啡果在阳光下晾晒,通过降低含水量来获得更长久的保存条件。这些方法直到今天都依然被广泛使用。
伊斯兰教与咖啡
宗教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并最终演变为世界性潮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是由于伊斯兰教圣经《古兰经》中严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被迫去寻找酒的替代品,转而去大量消费咖啡,后来一直发展到“人们打着喝咖啡的幌子,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遣”。
15世纪中叶以前,咖啡主要只是伊斯兰僧侣和医生的特殊饮品,咖啡的来历和工艺被出于宗教考虑而长期保密。直到1454年,一位伊斯兰宗教人士出于感恩,将咖啡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饮品公之于众,咖啡逐渐转变为伊斯兰教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大众流行饮品。
现代咖啡馆的雏形
1505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南下占领阿拉伯地区,品尝并爱上了咖啡。数十年后,喝咖啡的习惯便传遍了整个奥斯曼帝国领土。155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卡内丝咖啡屋,不仅提供咖啡,还采用豪华装修来吸引顾客。因为有不少文化知识较高的人士光顾咖啡馆并高谈阔论,咖啡馆被称作“智慧学院”,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就此出现,伊斯坦布尔更被称作是“咖啡通向欧洲的起点站”。
1600年,在精明的威尼斯商人策划下,第一批商业性质进口的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义从也门摩卡出发运抵威尼斯。此后,源源不断的咖啡运抵欧洲,逐渐积聚了足以PK蒸馏酒、啤酒的人气和力量。后世的欧洲史学家们如此描述:咖啡终于将欧洲人从酒精的烂醉中解救了出来。
☆扎根英国的“便士大学” 1650年的英国正值“光荣革命”时期,一位黎巴嫩商人在牛津大学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到了17世纪中后期,伦敦的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聚会场所。消费一杯咖啡坐上一整天不过几个便士,咖啡馆因此获得了“便士大学”的美称。
☆意大利的咖啡奢华风 1651年,意大利西部沿海港口城市来航,诞生了欧洲第二家、意大利第一家咖啡馆。1683年,波特家咖啡馆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开张迎客。行至18世纪,意大利各大城市纷纷掀起了走高档奢华路线的咖啡馆,也就是所谓的“咖啡宫殿”。
☆法国人“泡”咖啡馆是大事 18世纪,巴黎咖啡馆成为了“头脑风暴”的文艺沙龙集聚地,卢梭、伏尔泰、马拉等都是咖啡馆里的常客。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巴黎奠定了世界咖啡馆之都的王者地位。咖啡馆早已超出了吃喝范畴,几乎一切活动都靠咖啡酝酿。咖啡馆从精英文化逐渐变成了大众文化和一种亲民的生活方式。喝不喝咖啡不重要,泡不泡咖啡馆却是一件大事情。
☆维也纳:拿铁之父的咖啡创新 1683年,土耳其人率领10万大军沿着多瑙河第二次围攻维也纳,一个名为科胥斯基的小伙子冲出重围向波兰国王搬救兵,最终解除了维也纳之围。咖啡豆作为奖励品连同一所房子赏给了立下战功的科胥斯基,他便在维也纳创办了第一家咖啡馆——蓝瓶子咖啡馆。在这个咖啡馆,大量针对咖啡的创新应运而生,在咖啡里兑上牛奶便是一例——或许这便是科胥斯基被称为“拿铁咖啡之父”的原因吧。
速溶咖啡與残酷战争
1670年,一位叫琼斯的波士顿女士向殖民政府申领了第一张咖啡经营执照,标志着咖啡登录北美。1773年,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独立后的美国民众,为了表达爱国情操而拒绝饮茶,转喝咖啡,咖啡馆生意空前暴涨。到了南北战争期间,咖啡是军队的基本给养之一,背着磨豆机出征的士兵比比皆是。二战时期,速溶咖啡品质获得了大幅提升,为今天美味的速溶咖啡奠定了基础。
新咖啡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掀起了又一股咖啡消费热潮。不管是在最大的咖啡消费国美国,还是在老牌咖啡消费强国欧洲诸国,或是在中国、韩国等新兴咖啡消费国家,人们不约而同地饮用越来越多的咖啡。身在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的东方,这种感受愈发强烈。在日本,咖啡正迅速取代传统的饮茶习惯;在韩国,普通民众学习咖啡的热情高涨;在中国的云南,大量的茶园被改种咖啡,咖啡产业整合提升的各类资讯也不断涌现。
如今,咖啡已经不再仅仅被视为提神饮品。一方面,咖啡的健康价值开始广受关注,很多人将咖啡视作保健食品来享用。另一方面,咖啡技术流应运而生,精品咖啡运动如火如荼,咖啡品质师、烘焙师、杯测师、培训师等新兴职业的产生,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当人们端起咖啡杯面露微笑时,咖啡与咖啡馆已成为一种工具、一项媒介、一处平台、一个容器,承载人类创造的一切信息与智慧。
牧羊人传说 横空出世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这里是咖啡的故乡。相传,在距今约1500年前,这里有一个叫卡尔迪的牧羊人,他发现羊群中总有些或焦躁不安或兴奋异常的“捣乱分子”,甚至会抬着前腿站立起来与人一起翩翩起舞。卡尔迪通过观察,很快发现,那些过于兴奋的羊是食用了一种绿色灌木的红色浆果。当他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无畏精神尝了些红色果实后,发现自己的精神极度旺盛起来。于是,这种具有提神功效的红色果实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并很快在各部落间风靡起来,这就是野生的咖啡果。
咖啡信使之始
公元6-9世纪这数百年间,咖啡不仅已经出现在了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等地,其靓丽的身影还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被带到了阿拉伯半岛广大地区。不过那时的咖啡主要是被当作药品、特种食品或干脆用来酿酒。
进入10世纪,咖啡在低调传播了数百年后,终于迎来了转机。阿拉伯地区的著名医生拉杰斯,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将咖啡记载在文献上的人,其中提到了咖啡的药理功效、食用方法、原产地等。此后,咖啡的食用方法渐渐出现了变化——熬煮经过适当烘烤的咖啡果实,形成黄色的液体后拿来饮用,咖啡逐渐由食物变成了饮品。
进入13世纪,人们开始尝试将咖啡果在阳光下晾晒,通过降低含水量来获得更长久的保存条件。这些方法直到今天都依然被广泛使用。
伊斯兰教与咖啡
宗教是促使咖啡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并最终演变为世界性潮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是由于伊斯兰教圣经《古兰经》中严禁喝酒,使得阿拉伯人被迫去寻找酒的替代品,转而去大量消费咖啡,后来一直发展到“人们打着喝咖啡的幌子,想尽一切办法来消遣”。
15世纪中叶以前,咖啡主要只是伊斯兰僧侣和医生的特殊饮品,咖啡的来历和工艺被出于宗教考虑而长期保密。直到1454年,一位伊斯兰宗教人士出于感恩,将咖啡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饮品公之于众,咖啡逐渐转变为伊斯兰教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大众流行饮品。
现代咖啡馆的雏形
1505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南下占领阿拉伯地区,品尝并爱上了咖啡。数十年后,喝咖啡的习惯便传遍了整个奥斯曼帝国领土。155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卡内丝咖啡屋,不仅提供咖啡,还采用豪华装修来吸引顾客。因为有不少文化知识较高的人士光顾咖啡馆并高谈阔论,咖啡馆被称作“智慧学院”,现代意义上的咖啡馆就此出现,伊斯坦布尔更被称作是“咖啡通向欧洲的起点站”。
1600年,在精明的威尼斯商人策划下,第一批商业性质进口的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义从也门摩卡出发运抵威尼斯。此后,源源不断的咖啡运抵欧洲,逐渐积聚了足以PK蒸馏酒、啤酒的人气和力量。后世的欧洲史学家们如此描述:咖啡终于将欧洲人从酒精的烂醉中解救了出来。
☆扎根英国的“便士大学” 1650年的英国正值“光荣革命”时期,一位黎巴嫩商人在牛津大学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到了17世纪中后期,伦敦的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聚会场所。消费一杯咖啡坐上一整天不过几个便士,咖啡馆因此获得了“便士大学”的美称。
☆意大利的咖啡奢华风 1651年,意大利西部沿海港口城市来航,诞生了欧洲第二家、意大利第一家咖啡馆。1683年,波特家咖啡馆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开张迎客。行至18世纪,意大利各大城市纷纷掀起了走高档奢华路线的咖啡馆,也就是所谓的“咖啡宫殿”。
☆法国人“泡”咖啡馆是大事 18世纪,巴黎咖啡馆成为了“头脑风暴”的文艺沙龙集聚地,卢梭、伏尔泰、马拉等都是咖啡馆里的常客。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巴黎奠定了世界咖啡馆之都的王者地位。咖啡馆早已超出了吃喝范畴,几乎一切活动都靠咖啡酝酿。咖啡馆从精英文化逐渐变成了大众文化和一种亲民的生活方式。喝不喝咖啡不重要,泡不泡咖啡馆却是一件大事情。
☆维也纳:拿铁之父的咖啡创新 1683年,土耳其人率领10万大军沿着多瑙河第二次围攻维也纳,一个名为科胥斯基的小伙子冲出重围向波兰国王搬救兵,最终解除了维也纳之围。咖啡豆作为奖励品连同一所房子赏给了立下战功的科胥斯基,他便在维也纳创办了第一家咖啡馆——蓝瓶子咖啡馆。在这个咖啡馆,大量针对咖啡的创新应运而生,在咖啡里兑上牛奶便是一例——或许这便是科胥斯基被称为“拿铁咖啡之父”的原因吧。
速溶咖啡與残酷战争
1670年,一位叫琼斯的波士顿女士向殖民政府申领了第一张咖啡经营执照,标志着咖啡登录北美。1773年,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独立后的美国民众,为了表达爱国情操而拒绝饮茶,转喝咖啡,咖啡馆生意空前暴涨。到了南北战争期间,咖啡是军队的基本给养之一,背着磨豆机出征的士兵比比皆是。二战时期,速溶咖啡品质获得了大幅提升,为今天美味的速溶咖啡奠定了基础。
新咖啡主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掀起了又一股咖啡消费热潮。不管是在最大的咖啡消费国美国,还是在老牌咖啡消费强国欧洲诸国,或是在中国、韩国等新兴咖啡消费国家,人们不约而同地饮用越来越多的咖啡。身在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的东方,这种感受愈发强烈。在日本,咖啡正迅速取代传统的饮茶习惯;在韩国,普通民众学习咖啡的热情高涨;在中国的云南,大量的茶园被改种咖啡,咖啡产业整合提升的各类资讯也不断涌现。
如今,咖啡已经不再仅仅被视为提神饮品。一方面,咖啡的健康价值开始广受关注,很多人将咖啡视作保健食品来享用。另一方面,咖啡技术流应运而生,精品咖啡运动如火如荼,咖啡品质师、烘焙师、杯测师、培训师等新兴职业的产生,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当人们端起咖啡杯面露微笑时,咖啡与咖啡馆已成为一种工具、一项媒介、一处平台、一个容器,承载人类创造的一切信息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