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深赤浅迷人眼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o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大约可以算作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几千年来,无论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无论隆礼重典抑或乡习民俗,无论女儿梳妆抑或文人戏墨,都曾经,或者仍然,在广泛地运用红色。基于繁盛昌明的中华文化,古人还发明了多种语汇,来指代不同的红色,按照颜色的深浅程度分,大约有绛、赤、朱、丹、红等数种;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又有赭、茜等称呼。
  据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爱斯基摩人深爱白色,用200多种不同的名称来区分不同程度的白。因此,在茫茫的雪原上,他們可以迅速分辨和锁定某个位置,以寻找路径和捕获猎物。而在外乡人眼中,那里仍是一片了无边际的白。
  明眼人可以轻易看出,爱斯基摩人对白色的喜爱和命名,很大程度上出自生存的需要,而我们的先人对红色的诸多命名,却似乎多是基于审美的情趣。虽然没有几百种之多,但“可爱深红爱浅红”,亦各自成趣,各有故事。了解古时的红色,须从弄懂这些字眼入手才好。
  绛
  古人以“绛”指代颜色最深的红色。《说文解字》里说,“绛,大赤也”,就是说是比“赤”还要重的红色;而“赤”的浓度,已在其他诸多红色之上了。
  “绛”字是个形声字,以“丝”为偏旁,表示它作为绸缎衣服等物品之染料的属性。绛是用一种叫做绛草的植物作为原料提炼出的红色。成书于秦汉年间的《尔雅》里说,绛草出产于临贺郡,可以做染料,也可以食用。临贺郡在今日的广西境内,战国时是百越部落聚居的地方。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又攻百越,把这片地方也纳入了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此后,中原的汉人不断迁入,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混居、贸易。想来,绛草应是当地的特产,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被推广到了中原,由于人们对红色的喜爱而广为流传。
  “绛”这种浓重的红色在汉代用得很广泛。东汉的著名学者马融在给弟子们授课的时候,以绛纱作帐,学生站在帐前,而帐后站一排女乐手鼓吹敲打,两边还站着美貌的侍女。马融为人风趣开朗,又不拘礼法。他首创了助教制度,让资深的学生去教刚入门的学生,还招收了一批女弟子,这些做法颇有些惊世骇俗。他故意在讲课时以声色诱惑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后来也成为著名学者的郑玄在跟随他学习时,在帐前听讲3年而目不斜视,令马融十分惊异。
  马融的弟子很多,成就突出的也不少,刘备的老师、政治家卢植就是其中之一。郑玄的影响力更大,刘备兵困徐州,危在旦夕,是靠了郑玄的一封“介绍信”而得到了袁绍的帮助。这批著名的师生引出了大批的典故和成语,比如,后人以“绛帐待坐”喻学生就学,用“绛帐授徒”、“绛纱设帐”喻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用“绛帐”、“绛帷”指代老师教授学生的场所。马融曾任南郡太守,在今荆州一带长期讲学,后人在这里建造了“绛帐台”,以纪念先生之风。绛帐台曾毁于日寇侵华的战火,近年又得重建,彰显了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
  除了绛帐,两汉魏晋之时还有绛旗。三国时魏国的学者张揖作《广雅》,说“凡九旗之帛皆用绛”。“九旗”是《周礼·司常》中规定的一种礼器,是代表不同等级和用途的9种旗帜。张揖说当时的九旗都染成了绛色,可见这种颜色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此外,汉时人们还把银河称为绛河。因为当时的天文学理论是以北极为基准,银河在北极之南,以红色为代表,因此借南方之色而称之。后来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说,南海确实有一条河叫绛河,河水全是红色,水中有很多的龙和鱼,而且肥美可食,说得煞有其事,虽不可考证,但至少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赤
  “赤”是比“绛”稍浅、比“朱”偏暗的红色。《易经》的“困卦”中有“困于赤绂”之语,东汉学者郑玄注解说“朱深曰赤”,间接说明了“赤”、“朱”二者的区分。王莽建立新朝后,民不聊生,以樊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以朱涂眉”,作为标记;朱色纯红,但眉毛是黑色的,混在一起就是赤色,也就造就了名震天下的“赤眉军”。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称赞东家之子的美丽,说她“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晋代学者傅玄阐述为人处世的准则,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是读书人耳熟能详的话,却也在无意中区别了“朱”和“赤”两种颜色。
  《尚书·洪范》中说:“赤者,火色也。”《说文解字》则说:“赤,南方色也。”许慎写《说文解字》时,“五行”学说已经流行了许久,南方就代表着火,南方色也就是火色。“赤”、“南方”、“火”这些概念融为一体,所以主宰南方的神灵被称为“赤帝”,这才有了汉高祖自称“赤帝之子”而尊崇红色的说法。
  朱
  “朱”是先秦时古人认为最纯正的红色。《说文解字》说“朱”的本义指“赤心木,松柏属”,所以朱字的造型就是“木”中加“一”。“木”表示朱字的植物属性,“一”则是一个指示性的符号,标在“木”中,象征树心,而这树心的颜色也就被称为“朱”。也有人以“五行”理论来附会,说红色的树心象征着南方之火,“朱”字就是树里藏着南方之火,所以代表红色。其实“朱”字在甲骨文中便有了,而“五行”之说起于西周末年,差得很远呢。
  有学者考证说红色树心的松柏类树木曾广泛生长于我国华北地区,所以古人很早便认识和熟悉了朱色。在周朝,朱色还被视为正色,具有高于其他各种颜色的地位。按照周礼,在举行祭祀这种一等一的大事时,天子、诸侯都要穿朱色的衣服,以示恭敬肃整。不过到了春秋以后,诸侯们不再守规矩,开始在服装的颜色上玩花样,于是孔夫子才生气地说:“恶紫之夺朱也。”
  比孔子稍晚的墨子,在其著作中还写到了一个有趣的涉及朱色的故事,说昏庸的周宣王杀了忠臣杜伯,而杜伯的鬼魂在宣王出猎时“执朱弓,挟朱矢”,将宣王射杀。后来有学者认为此处杜伯是以红色的弓箭作为武器,表示复仇光明正大;也有人认为是以红心木做的弓箭为武器,但同样表示正义。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可以看出“朱”的色彩含义和本义是被广泛认可的。
  “朱”与“赤”在颜色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前面提及,郑玄认为“朱深为赤”,即赤深于朱;但按照周人的织染工艺,丝帛在红色颜料中染3遍后的效果叫“赤”,染4遍叫“朱”,似乎赤红是浅于朱红。不过,不论二者孰深孰浅,在地位上,“朱”是始终高于“赤”的。周朝时天子和诸侯都佩戴皮做的护膝,称为“绂”,天子的护膝乃是朱色,诸侯的则是赤色。周朝都城周围的县称为“赤县”,也表明是外围。   至于为何周人以“朱”为正色,而不器重“绛”或“赤”,学者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清代的文字学家段玉裁注解《说文解字》,在其中说,“绛”即大红,而“大红如日出之色,朱红如日中之色,日中贵于日出”,所以“朱”为正色。这种解释别具一格,可作一家之言吧。
  丹
  “丹”是比较鲜亮的红色。《说文解字》说“丹”是“巴越之赤石也”,就是巴郡、南越出产的红色石头。《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蜀有一位名叫清的寡妇,她的祖先在今重庆涪陵地区挖掘丹矿,“擅其利数世”,也就是世代经营,成为当地有名的巨贾。秦始皇似乎十分仰慕她,专程请她去咸阳做客,还为她修筑了一座“怀清台”。寡妇清的丹砂矿石,民间也称“朱砂”,可見“丹”与“朱”在红的程度上差得不太远,而且都是以原料来命名。丹砂矿石磨成的粉末色彩红艳,可以经久不褪。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已发现了它的这种特性,并将其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使文字显得醒目,后人专称之为“涂朱甲骨”。
  《康熙字典》解释“丹”,干脆说其含义之一就是“以朱色涂物”。“朱丹”甚至在古文里构成了一个组合词,经常被使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篇便描述焦仲卿妻的美貌,“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形容她手指纤细白嫩,嘴唇娇艳红润。汉时善写骈文的扬雄有“朱丹其毂”之语,说的是车轮涂成红色的车子,而朱轮车是当时达官贵人身份的标志,这里“朱丹”说的就是红色染料。宋朝诗人梅尧臣在《正月十五夜出回》诗中有“去年与母出,学母施朱丹”的句子,写一个小姑娘跟着母亲妆饰容貌,这里的朱丹却是指代了胭脂粉黛。
  当然也有“丹朱”这个词。尧的儿子就叫丹朱,因出生时浑身红彤彤的,所以取了这个名字。丹朱聪慧异常,发明了围棋,但因为他品德不好,尧最终把帝位禅让给了舜,造就了一段佳话。不过这故事是儒家编的,不买账的人很多,台湾学者柏杨先生就考证说舜是设计阴谋陷害丹朱,又迫使尧下台让位。《竹书纪年》里也有“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的记载。当然,这次政治斗争跟颜色没什么关系,倒是后人把丹朱的名字作谜面,出了个字谜,谜底是“赫”,因丹是红色,当然就是“双赤”了。由这谜语也可看出,这几个表示红色的字,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太严格的界限,经常是可以互换的。
  而严格一点来讲,“丹”与“朱”肯定有区别。《礼记·玉藻》中有规定天子、诸侯、大夫、士人乃至老百姓各该穿什么样的服装的内容,说天子戴朱缨,诸侯戴丹缨,“丹”自然低“朱”一等。但儒家这些陈腐信条,能被坚持的实在不多。这两个字后来还是经常被混用,比如皇帝的御笔朱批,就被称为“丹诏”,唐人韩翃有“身着紫衣趋关下,口衔丹诏出关东”之语,写的是将军奉旨出征的场面;戎昱有“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之句,说自己的朋友不想当官,但皇帝偏来征召。从这种使用情况看,“丹”与“朱”并未区分得十分明显。
  红
  “红”最早的含义其实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粉红色。“红”跟“绛”一样从“丝”旁,一看就知与衣物染料有关。《说文解字》里说“红,帛赤白色也”,就是红白混合之色。汉末学者刘熙著《释名》,是一本训诂学著作,其中说“红”字是“白色之似绛者”,同样是粉红色的意思。《论语》里说“红紫不以为亵服”,更是用的本义,要求人们不能用浅红或紫色的衣料做便装—在夫子看来,这样是有伤风化的。
  清人段玉裁补充《说文解字》对“红”的释义时,加注说:“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可见“红”字到了清代,含义已有很大变化。其实,中原地区人们对红色的喜爱,在汉代时已相当广泛,而民间的表述总不似学者或官员那样严谨甚至刻板,动辄还要区分是深色的“绛”还是明亮的“丹”。从那时起,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中,“红”已逐步泛指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成了总括绛、赤、朱、丹等字的字眼。
  茜
  古人也曾用“茜”表示大红色,其意来源于茜草这种染料。茜草科植物在我国分布得非常广泛,约70属,450种。商代的妇女已学会使用胭脂,而用来制作胭脂的红蓝花就是茜草的一种。《诗经》里曾用“缟衣茹藘”指代一个穿白衣佩红丝巾的女子,“茹藘”也是茜草科。还有提炼绛色的绛草,也属此类。《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若千亩卮茜……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意思是家有千亩茜草田,收入就相当于千户侯的水平,可见当时栽植茜草利润丰厚。
  以“茜”代红,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端倪。李商隐描写一个弹筝的歌伎,“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是说这红衣女子的美丽,如同阳光照耀在升腾的云霞上一样。苏轼写一群姑娘争着看热闹,“相挨踏破茜罗裙”,意思是把红裙子都踩坏了,十分欢乐。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有崔莺莺思念张生的内心独白,“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意思是人饿瘦了,红裙子都显得宽大,真是既苦涩又甜蜜。贾宝玉撰《芙蓉诔》则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明悼晴雯之死,暗伏黛玉之亡,确实凄凉惨淡。
  彤
  “彤”是从“丹”演化出来的字,左边的“丹”就是丹砂,右边的“彡”表示装饰。《说文解字》说:“彤,丹饰也。”也就是说其本义是以红色作装饰。《诗经》中流传甚广的《静女》一篇,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的句子,就是这个美丽的女子把红色的苇管送给了心慕她的“我”。周朝的天子则喜欢把“彤弓”、“彤矢”,也就是涂了朱漆的弓矢,赐给有功劳的诸侯。这种礼仪制度一直延续到春秋,《诗经·小雅》中《彤弓》一篇就是对此的反映。后来,“彤”逐步直接代称红色,天子仪仗中的红伞就称为“彤芝盖”。汉朝的未央宫用朱红色漆刷中庭,称为“彤庭”,后世常以之代称皇宫。杜甫曾有“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的诗句,说朝廷分赐下来的丝帛,都是贫苦女子所做,而她们的丈夫还要在皮鞭的驱赶下去修补城楼,深刻地揭示出彼时劳动者所受的压迫。至于“彤云”、“彤霞”、“红彤彤”等词,至今还在使用。
  赭
  “赭”是红褐混合的颜色,并不纯正。《说文解字》里说:“赭,赤土也。”土色黄褐,其中因含有铁的氧化物而发红,二者混合而呈红褐色。赭石或赭土都曾被古人作为颜料,某些地方的风俗,还喜欢把这种颜料涂在脸上。《诗经·邶风·简兮》有“赫如渥赭,公言赐爵”之语,描写一个高大魁梧的舞师脸色黑红,如同涂了赭土,因舞技出众而被国君赐了一杯酒。
  《新唐书·吐蕃传》则说吐蕃“以赭涂面为好”,也有这种风俗。近代学者以为,藏文历史著作中常称本民族为“红脸者”,家乡为“红脸者的地方”,也是源于赭面的习俗。但这里的人们以赭涂面,并非中原女子涂抹胭脂以悦己悦人那样浪漫,而是为了辟邪防身。后来文成公主入藏,不喜欢这种习俗,于是松赞干布下了禁令,乃移风易俗。此外,古时死刑犯所穿的囚衣也是土红色,称为“赭衣”。
  绯
  “绯”字在汉时的《说文解字》里并未出现,宋初的学者徐铉校补《说文解字》,增加了《新附字》一篇,收录“绯”字,并注解说“帛赤色也”。隋唐以前,诗词歌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绯”字,而唐时官府文书和诗词歌赋中常有“绯”字,可见“绯”字当是隋唐年间新造的字。如《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制,文武官员,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即以绯色为官服之色。唐昭宗曾经封一个耍猴的艺人为五品“供奉”,并赐绯衣,诗人罗隐讽刺说知识分子读书无用,“不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唐时尊崇佛教,朝廷还经常把绯衣赐给有道高僧。《大宋僧史略》下卷记载,唐玄宗时,有个叫崇宪的和尚精通医术,治好了很多人,“帝悦而赐绯袍”。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而逃亡,唐昭宗因黄巢起义而流亡,其政治的混乱,从乱赐绯衣上亦可见征兆。
  现代人熟悉“绯”字大约是来自“绯闻”一词,但这个词在文言文中是没有的,而是与蔡元培先生有关。彼时蔡先生以“兼容并包”的方针主持北大,林琴南攻击他乱聘教师、不尊孔孟、不顾伦常。蔡先生发表公开信说:“教员关键是要有学问,洋的、土的、留辫子的,甚至喜作绯艳诗词者,只要不搞政治和引学生堕落,教学生学问有何不好?”公开信发表后,“绯艳”一词面世,后来又发展出“绯艳的新闻”一语,再简化就成了“绯闻”了。
  古人创造的这些表示红色的字实在令人眼花缭乱,诸红之间,有些有区别,有些又有重合。从现代命名学上来看,这些名字显然不是一个系统的,而印刷、美术等专业领域,早已用更为精确和标准的术语来指代不同程度的红色。不过,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多个名字在本质上所表示的还是同一种颜色,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颜色以及它所承载的故事的理解,反而更显得流光溢彩、缤纷夺目。
其他文献
公元前五百九十一年庄王去世,共王即位。楚共王时期,楚国在文化方面发展迅速,在冶金、髹漆、织帛三大行业,代表了楚国物质文化的先进水平。对于语言交流,以前能操夏言的楚人多是贵族,人数很少,到了楚共王时代,不分贵贱,多数楚人已经兼通楚言、夏言。  从传说到信史 从部落到封国  代表人物:祝融、鬻熊、熊绎  标志事件:南迁;辅佐周文王;受封于周  如同楚国头号文化符号屈原著名的“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聚而散,散而聚”,中国古代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终结或告别一个时代,总是以毁书来“助兴”。政权更迭,输家的书必定遭殃。    虽然历史上出现过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样的悲剧,但总的看来,历朝历代基本上是爱护并保存文献的。历代帝室无不访求遗书,充实秘府藏书,更有编纂图书巨制,致力于文化政策之同文同轨,以襄治国。尤其是清朝以非汉民族得天下大统,深知采取以汉治汉之政策。清初治国,对降臣采取利用政策,对汉民则
那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伤痕,就像被藏起来的纸屑,不为人知,且永远存在。  “如果谁迟到,下场就跟那只海鸥一样。”在《海鸥》中场休息时,男主角科斯佳如是说道。科斯佳所说的那只海鸥,用纸做成,在上半场靠后段的某个瞬间,被他用一把枪打成了碎片。  这是一部几乎完全忠实于契诃夫文本的作品,直接将故事拿到现在来讲,给观众呈现出了那些充满矛盾的家庭如何“各有各的不幸。”只不过,OKT给观众带来的幸福,从来不是相
摘要:基于2014—2016年我国31省份面板数据,采用显性供给与隐性需求结合的生产集中度与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研究发现,显性供给的青饲生产与关系青饲终端隐性需求的肉牛、肉羊生产区域均比较集中且稳定;青饲生产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区域占较大比重,但具有较显著规模比较优势的区域数量少于肉牛、肉羊;全国显性青饲供给与隐性牛羊消费的匹配性优势区域较少;根据显性青饲供给与隐性牛羊消费区域的匹配性,可将全国
摘要:为筛选适用于乌鲁木齐市室外冬季园林景观的常绿植物,对乌鲁木齐市冬季常绿植物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通过现场调研,初步筛选适生于乌鲁木齐市的25种冬季室外园林常绿植物。结合文献以及地域特征建立评价体系,发放问卷调研得出专家评分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得出综合权重得分。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3个异常值(对应树种为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辽东冷杉)及4组树种区间。在未来建设乌鲁
摘要:为促进区域生产、生活、生态3种空间的合理性布局,提出一种新的“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以探究3种空间发展的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吉林省“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图;在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到22个“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因子,并构建其指标体系;以新型木桶理论为基础,构建“三个空间”功能评价模型,进而实现“三生空间”功能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空间功能值
苏东坡的天才和灵性孕育出一幅新型的国画,尤其适合表现毛笔的韵味。苏东坡最重要的消遣便是“玩墨”,他伟大创新的艺术冲动借此得到自由地发挥,也给中国艺术带来永恒的影响。苏东坡不但创造出有名的“墨竹”,还发明了新型的国画“士人画”。他和后辈米芾共同探索新画法,后来竟变成中国绘画最独特、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南方画派强调用迅速、节奏性的笔触来表现统一的概念,早在8世纪就由吴道子和王维所建立—与北派李思训细描金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其中庞杂博大的神仙体系则是印刻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符号象征。在各种神与人的故事里,“王母娘娘”是地位和出镜率都极高的名字,更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几位女性神仙里成功保持在高层的一位。古典小说的字里行间、村庄社戏的黄梅调里、传说故事的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她的踪迹。但其实“王母娘娘”这个称谓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俗称,在更加学术的场合里,这位大神名为“西王母”。金漆木雕建筑饰件人物西王母清 福
摘要:以铁皮石斛种子为基础材料,建立铁皮石斛快速成苗的组培技术体系。通过调整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找出不同生长阶段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诱导种子萌发、原球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2MS 0.1 mg/L NAA,9~10 d时种子开始萌发,30 d后种子萌发率达94.4%。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 MS 1.5 mg/L 6-BA 0.2 mg/L NAA,15 d后
关键词:盐胁迫;生菜;菜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种质筛选  土壤盐碱化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土壤盐碱化会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设施农业生产中须要克服的重要难题。我国是盐碱地大国,盐碱化的土地面积约有0.27亿hm2[1],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及滨海地区。当植物暴露于盐渍土壤时,渗透胁迫是其经历的第一个胁迫,会立即影响植物的生长[2]。当盐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