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议精神】
要着眼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三大攻坚战”等,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加强岗位必备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听到消息,我就把《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相关新闻检索出来,仔细学习了一遍。作为一名负责教务工作的党校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真是光荣与责任并重。
党校,就是以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为主业的学校。要在新时代不断培养优秀党员干部队伍,党校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要把本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把《规划》执行到位,广大党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让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如何适应?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大路径——
一是要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坚强党性。在党校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就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党校教师是党的理论、政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是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带头人,是党的喉舌,因此更应加强党性修养,磨砺自身坚强的党性,方能为广大学员提供思想上的帮助。
二是要潜心学习研究,增强理论修养——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接天线”。理论学习无止境。列宁说过:“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作为党校教师,自然更应该加强学习,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规范言行。同时,还要“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地进行钻研,练就深厚的理论基本功,同时及时掌握中央和市委的新战略、新政策、新指示,以适应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需求。因此,我们学校在提升老师的理论素养方面,每年都推出了教师必读书目以及配套的能力提升计划。比如今年的书目就有马列原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
三是要活学活用,加强实践培训——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接地气”。作为党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本功,还要具备对党的建设工作相关热点问题、改革发展各项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我们学校还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是加强调研。以往,像我校这样的基层党校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导致不少老师上课“悬在空中”。针对这个问题,我校采取老师和学员共同参与调研的方式进行授课,有效提升了“接地气”的程度。二是采取案例教学法。在基层党校,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授课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我们更多采取“理论 案例解析”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提升了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三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我之前在国家行政学院培训时,学会了“结构研讨化”的教学方法。于是,我就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学员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效果很不错。
除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还对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持续提升。近年来,学校老师撰写的资政报告得到过县领导的不少批示。比如去年,我参与撰写的一份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养的资政报告,揭示了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巫溪当地农村劳动力培训暴露出來的效率较低、群众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得到了县领导的批示。
未来,我也将继续“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努力争当一名专业能手。
要着眼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三大攻坚战”等,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加强岗位必备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听到消息,我就把《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相关新闻检索出来,仔细学习了一遍。作为一名负责教务工作的党校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真是光荣与责任并重。
党校,就是以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为主业的学校。要在新时代不断培养优秀党员干部队伍,党校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要把本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把《规划》执行到位,广大党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让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如何适应?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大路径——
一是要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坚强党性。在党校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就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党校教师是党的理论、政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是遵守党纪党规的模范带头人,是党的喉舌,因此更应加强党性修养,磨砺自身坚强的党性,方能为广大学员提供思想上的帮助。
二是要潜心学习研究,增强理论修养——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接天线”。理论学习无止境。列宁说过:“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作为党校教师,自然更应该加强学习,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规范言行。同时,还要“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地进行钻研,练就深厚的理论基本功,同时及时掌握中央和市委的新战略、新政策、新指示,以适应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需求。因此,我们学校在提升老师的理论素养方面,每年都推出了教师必读书目以及配套的能力提升计划。比如今年的书目就有马列原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
三是要活学活用,加强实践培训——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接地气”。作为党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基本功,还要具备对党的建设工作相关热点问题、改革发展各项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我们学校还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是加强调研。以往,像我校这样的基层党校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导致不少老师上课“悬在空中”。针对这个问题,我校采取老师和学员共同参与调研的方式进行授课,有效提升了“接地气”的程度。二是采取案例教学法。在基层党校,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授课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我们更多采取“理论 案例解析”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提升了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三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比如,我之前在国家行政学院培训时,学会了“结构研讨化”的教学方法。于是,我就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学员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效果很不错。
除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还对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持续提升。近年来,学校老师撰写的资政报告得到过县领导的不少批示。比如去年,我参与撰写的一份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养的资政报告,揭示了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巫溪当地农村劳动力培训暴露出來的效率较低、群众参与不积极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得到了县领导的批示。
未来,我也将继续“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努力争当一名专业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