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城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中的位置举足轻重,通过对国内五个不同地区代表性小城镇的城乡二元格局数据分析,总结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发展现状。提出“城中村”or“村中城”的现实问题,分析小城镇城中村和大中城市城中村的区别,得出小城镇城中村存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要远远低于大中城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放弃先入为主的偏见,重新审视“城中村”为城市毒瘤的老话题。提出从传统“拆迁安置”模式到“城市软更新”模式的策略转变。最后倡导谨慎对待小城镇“城中村”问题,切莫让小城镇也变成千城一面,木已成舟才追悔莫及。
【关键词】“城中村”or “村中城”;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城市软更新
1、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新型城镇化
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量,增加数量。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要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集聚要素的吸引力。使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越发举足轻重。
2、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现状
2.1、小城镇”城中村”和大中城市“城中村”的区别
因小城镇在空间层次上处于大中城市与乡村之间,故小城镇的“城中村”较大中城市的“城中村”有着不同的特征,即千丝万缕的城乡关系。同时小城镇的城乡差别也远远小于大中城市。
2.1.1、小城镇“城中村”比例远远高于大中城市
以2013年GOOGLE影像图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国内从南到北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分析,将小城镇中的城乡二元地区进行像素化转变,统计得出城乡风貌地区的占地比例,其中以河北省曲阳县的城中村占地比例最高(达到60.2%),其余为黑龙江省庆安县46.9%,广西省龙州县46.2%,重庆南川区39.3%,浙江省临安市33.8%。
通过对其他小城镇的再分析,城中村的占地比例一般位于30%到60%之间,并且“城中村”用地和小城镇用地相互咬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根据《2013-2017年中国城中村改造建设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大中城市中“城中村”占地比例一般在15%左右,不同城市差异较大,但较少有超过30%的大中城市。
2.1.2、小城镇“城中村”改造难度远远大于大中城市
区别于大中城市,虽然小城镇“城中村”拆迁安置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小城镇中房地产价格更低,“城中村”改造的经济动力不足,而小城镇“城中村”占地比例较大,且长期存在于小城镇内部及其周围地带,改造难度远远大于大中城市。
2.1.3、小城镇“城中村”流动人口远远小于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由于城中村区位和租金优势,大量外来流动人员选择城中村作为暂时居住场所,使得“城中村”形成社会问题的温床,具体表现在素质不高、治安不好等问题。小城镇相较于大中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较少,人口结构较单一,小城镇中的“城中村”一般为失地后從事二三产业的原住居民,其“城中村”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比较稳定,较少存在大中城市“城中村”中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
2.2、“城中村”or“村中城”
小城镇中建设用地和村庄相互咬合,从拓扑关系上分析,“城中村”和“村中城”的关系均成立,“城中村”风貌区既在城市中又包围着城市,而城镇风貌地区反之亦然。
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到底是谁在见缝插针,是“城中村”还是“村中城”,因此我们需要摆脱惯性思维,分析这种咬合关系发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协调双方关系。
3、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深层因素解析
由于小城镇的发展涉及到城镇历史、经济、产权、政策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各利益主体和各有关部门,情况复杂。
3.1、历史因素:
中国的小城镇往往具有较长的建城历史,尤其是县城,是中国长久以来基层管理单元,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特色,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之前,小城镇基本只承载着行政管理的功能,城区较小。工业化使得聚集效应彰显其魅力,小城镇扩张迅速,城乡二元风貌基本代表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对撞,而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小城镇“城中村”和“村中城”急需要一个新的出路。
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中,建筑的增加或改造需要征求周边建筑和环境的统一,在城市发展较慢,且建筑的建造者经济差距、认知差距、文化差距都不大的情况下,会产生统一和谐的城市风貌,而现代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大爆炸一起缔造了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奇迹:中国的城镇化,小城镇建设往往迷失在现代主义的光环中,统一简洁的舶来主义建筑充斥了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城中村之间的楔形空地。而不同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加剧了城乡二元风貌的分化。
3.2、产权因素
城市快速发展下,在小城镇中集体产权和国有产权混合分布,就会产生小产权建筑和市场开发建筑。人们追求时间效率、经济效益,传统的契约精神逐渐丢失,就会形成紧邻却又风格高度完全不协调的城乡二元风貌。
小城镇中存在的土地所有权状态有国有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类,两种土地所有权从表象看,仅是所有权主体不同而已,但其实质是不平等的,表现在:(1)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是国家,而集体所有权的权利主体为集体。两种土地所有权在集体与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转化,且是单方的,只能由集体所有权向国家所有权转化。(2)两种所有权的权能上也是完全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种土地使用权上。而“城中村”土地所有权往往表现国家所有权借助“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断地扩大,“城中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逐渐缩小的趋势;同时也表现集体土地所有者已经看清国家征用土地不完全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征用后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商业上的利益,因此,农村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交易中开始尝试用市场价格讨价还价,凭此来保留其土地所有权,村落在城市中得以延续。 3.3、政策因素
长久以来的城乡区别化的土地政策、社保政策、分级区划管理政策都使得“城中村”无法主动的去迎接城市的扩展。政策鸿沟形成了城乡二元风貌无法协调的壁垒。
3.4、经济因素
城市新建用地总是趋利避害,张京祥(2006年)认为政府趋利型的土地征用政策是导致城中村形成的重要原因。城市用地的扩张遇到原有郊区村庄,政府和开发商总是选择最容易开发的地块,从而形成“村中城”。就像是流水自动填满经济洼地,等经济洼地被填满就形成了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城乡二元风貌咬合的独特格局。
4、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在对待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问题上,不能以大城市拆迁安置的惯性思维来解决小城镇“城中村”现象,且小城镇中的“城中村”也往往没有大城市“城中村”所造成的各种城市病。而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形成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往往只能解决表面现象,却又引发更多的深层问题的出现。
在后工业时代,不再追求统一的标准,严谨的高效率和千城一面的现代城市风貌,反而具有特色的小城镇更加具有城市活力。因此小城镇中的“城中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而是可以通过软改造而融入城市的居住社区。
城市软更新就是要抛弃传统的拆迁安置的改造方式,而是一种综合策略主导的软改造过程。
4.1、政策支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发展生计。健全争议协调裁决制度。
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权益差距越来越小,通过拆迁安置的方法对“城中村”的改造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城市农民”的维权意识也逐年增高。或许以特色社区形式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更加可行的政策方式。
4.2、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小城镇中的某些城中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街道生活空间及公共活动空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小城镇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小城镇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小城镇文化记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小城镇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镇文化。
4.3、技术更新
科学技术进步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大国而言,面对全球的减排呼声,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依靠大量消耗各种资源求得城镇化发展,必须通过采用各类适用的先进技术,走出一条全新的城镇化路子。目前,已经有不少技术上较为成熟、而且在经济上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可能成为支撑中国城镇化中后期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微市政,微就业、分布式能源等技术更新,可支撑小城镇中“城中村”的现有布局模式。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将发电整合在一个社区之内,输电效能极高。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改进,城市各地区的供电可以采用分布式的能源供应方式。比如,将地区内的屋顶充分利用起来,将太阳能屋顶发电与电梯下降能、风能、沼气能等能源进行组合,用智能微电网将電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作为电力缓冲或储电,然后对整个小区的能源供需进行调节,只有小区自身产电量不足的时候才用外部大电网电力,如此可极大地推动“城中村”的社区化改造。
4.4、多样交通
合理组织城中村内部交通,拓宽主要道路以通行机动车,在“城中村”外围建设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出行。并依靠非机动交通和新型交通措施,比如微公交等形式解决“城中村”的交通问题。
5、结语
通过对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深度解析,并提出一种新的改造模式:城市软更新,注重城市空间品质,文化内涵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最终致力于形成具有历史文化、时代特色的小城镇。
城中村的彻底城市化改造成了历史的“滚滚车轮”,容不得人们思考,就像二十世纪北京旧城区,当传统被认为是落后,当文化被认为是累赘,当思维受到时代的局限,我们必须逃离惯性思维,不让木已成舟才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1] 张京祥.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7(01):63-67.
[2] 潘聪林.“城中村”研究评述及规划政策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9(02):96-101.
[3] 游宏滔.小城镇“城中村”规划相关问题的探索〔J〕.城市规划. 2004(09): 36-39.
[4] 刘伟文. 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J〕. 南方人口, 2003, (03): 29- 33.
【关键词】“城中村”or “村中城”;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城市软更新
1、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新型城镇化
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量,增加数量。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要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集聚要素的吸引力。使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越发举足轻重。
2、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现状
2.1、小城镇”城中村”和大中城市“城中村”的区别
因小城镇在空间层次上处于大中城市与乡村之间,故小城镇的“城中村”较大中城市的“城中村”有着不同的特征,即千丝万缕的城乡关系。同时小城镇的城乡差别也远远小于大中城市。
2.1.1、小城镇“城中村”比例远远高于大中城市
以2013年GOOGLE影像图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国内从南到北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分析,将小城镇中的城乡二元地区进行像素化转变,统计得出城乡风貌地区的占地比例,其中以河北省曲阳县的城中村占地比例最高(达到60.2%),其余为黑龙江省庆安县46.9%,广西省龙州县46.2%,重庆南川区39.3%,浙江省临安市33.8%。
通过对其他小城镇的再分析,城中村的占地比例一般位于30%到60%之间,并且“城中村”用地和小城镇用地相互咬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根据《2013-2017年中国城中村改造建设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大中城市中“城中村”占地比例一般在15%左右,不同城市差异较大,但较少有超过30%的大中城市。
2.1.2、小城镇“城中村”改造难度远远大于大中城市
区别于大中城市,虽然小城镇“城中村”拆迁安置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小城镇中房地产价格更低,“城中村”改造的经济动力不足,而小城镇“城中村”占地比例较大,且长期存在于小城镇内部及其周围地带,改造难度远远大于大中城市。
2.1.3、小城镇“城中村”流动人口远远小于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由于城中村区位和租金优势,大量外来流动人员选择城中村作为暂时居住场所,使得“城中村”形成社会问题的温床,具体表现在素质不高、治安不好等问题。小城镇相较于大中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较少,人口结构较单一,小城镇中的“城中村”一般为失地后從事二三产业的原住居民,其“城中村”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比较稳定,较少存在大中城市“城中村”中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
2.2、“城中村”or“村中城”
小城镇中建设用地和村庄相互咬合,从拓扑关系上分析,“城中村”和“村中城”的关系均成立,“城中村”风貌区既在城市中又包围着城市,而城镇风貌地区反之亦然。
从城市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到底是谁在见缝插针,是“城中村”还是“村中城”,因此我们需要摆脱惯性思维,分析这种咬合关系发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协调双方关系。
3、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深层因素解析
由于小城镇的发展涉及到城镇历史、经济、产权、政策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各利益主体和各有关部门,情况复杂。
3.1、历史因素:
中国的小城镇往往具有较长的建城历史,尤其是县城,是中国长久以来基层管理单元,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特色,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之前,小城镇基本只承载着行政管理的功能,城区较小。工业化使得聚集效应彰显其魅力,小城镇扩张迅速,城乡二元风貌基本代表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对撞,而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小城镇“城中村”和“村中城”急需要一个新的出路。
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中,建筑的增加或改造需要征求周边建筑和环境的统一,在城市发展较慢,且建筑的建造者经济差距、认知差距、文化差距都不大的情况下,会产生统一和谐的城市风貌,而现代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大爆炸一起缔造了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奇迹:中国的城镇化,小城镇建设往往迷失在现代主义的光环中,统一简洁的舶来主义建筑充斥了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城中村之间的楔形空地。而不同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加剧了城乡二元风貌的分化。
3.2、产权因素
城市快速发展下,在小城镇中集体产权和国有产权混合分布,就会产生小产权建筑和市场开发建筑。人们追求时间效率、经济效益,传统的契约精神逐渐丢失,就会形成紧邻却又风格高度完全不协调的城乡二元风貌。
小城镇中存在的土地所有权状态有国有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类,两种土地所有权从表象看,仅是所有权主体不同而已,但其实质是不平等的,表现在:(1)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是国家,而集体所有权的权利主体为集体。两种土地所有权在集体与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转化,且是单方的,只能由集体所有权向国家所有权转化。(2)两种所有权的权能上也是完全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两种土地使用权上。而“城中村”土地所有权往往表现国家所有权借助“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断地扩大,“城中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逐渐缩小的趋势;同时也表现集体土地所有者已经看清国家征用土地不完全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征用后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商业上的利益,因此,农村集体在土地所有权交易中开始尝试用市场价格讨价还价,凭此来保留其土地所有权,村落在城市中得以延续。 3.3、政策因素
长久以来的城乡区别化的土地政策、社保政策、分级区划管理政策都使得“城中村”无法主动的去迎接城市的扩展。政策鸿沟形成了城乡二元风貌无法协调的壁垒。
3.4、经济因素
城市新建用地总是趋利避害,张京祥(2006年)认为政府趋利型的土地征用政策是导致城中村形成的重要原因。城市用地的扩张遇到原有郊区村庄,政府和开发商总是选择最容易开发的地块,从而形成“村中城”。就像是流水自动填满经济洼地,等经济洼地被填满就形成了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城乡二元风貌咬合的独特格局。
4、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在对待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问题上,不能以大城市拆迁安置的惯性思维来解决小城镇“城中村”现象,且小城镇中的“城中村”也往往没有大城市“城中村”所造成的各种城市病。而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形成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往往只能解决表面现象,却又引发更多的深层问题的出现。
在后工业时代,不再追求统一的标准,严谨的高效率和千城一面的现代城市风貌,反而具有特色的小城镇更加具有城市活力。因此小城镇中的“城中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而是可以通过软改造而融入城市的居住社区。
城市软更新就是要抛弃传统的拆迁安置的改造方式,而是一种综合策略主导的软改造过程。
4.1、政策支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发展生计。健全争议协调裁决制度。
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权益差距越来越小,通过拆迁安置的方法对“城中村”的改造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城市农民”的维权意识也逐年增高。或许以特色社区形式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更加可行的政策方式。
4.2、文化传承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小城镇中的某些城中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街道生活空间及公共活动空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小城镇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小城镇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小城镇文化记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小城镇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镇文化。
4.3、技术更新
科学技术进步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十分匮乏的大国而言,面对全球的减排呼声,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依靠大量消耗各种资源求得城镇化发展,必须通过采用各类适用的先进技术,走出一条全新的城镇化路子。目前,已经有不少技术上较为成熟、而且在经济上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可能成为支撑中国城镇化中后期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微市政,微就业、分布式能源等技术更新,可支撑小城镇中“城中村”的现有布局模式。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将发电整合在一个社区之内,输电效能极高。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改进,城市各地区的供电可以采用分布式的能源供应方式。比如,将地区内的屋顶充分利用起来,将太阳能屋顶发电与电梯下降能、风能、沼气能等能源进行组合,用智能微电网将電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作为电力缓冲或储电,然后对整个小区的能源供需进行调节,只有小区自身产电量不足的时候才用外部大电网电力,如此可极大地推动“城中村”的社区化改造。
4.4、多样交通
合理组织城中村内部交通,拓宽主要道路以通行机动车,在“城中村”外围建设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出行。并依靠非机动交通和新型交通措施,比如微公交等形式解决“城中村”的交通问题。
5、结语
通过对小城镇城乡二元风貌的深度解析,并提出一种新的改造模式:城市软更新,注重城市空间品质,文化内涵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最终致力于形成具有历史文化、时代特色的小城镇。
城中村的彻底城市化改造成了历史的“滚滚车轮”,容不得人们思考,就像二十世纪北京旧城区,当传统被认为是落后,当文化被认为是累赘,当思维受到时代的局限,我们必须逃离惯性思维,不让木已成舟才追悔莫及。
参考文献
[1] 张京祥.二元规制环境中城中村发展及其意义的分析〔J〕.城市规划,2007(01):63-67.
[2] 潘聪林.“城中村”研究评述及规划政策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9(02):96-101.
[3] 游宏滔.小城镇“城中村”规划相关问题的探索〔J〕.城市规划. 2004(09): 36-39.
[4] 刘伟文. 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J〕. 南方人口, 2003, (03): 2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