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工作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并重点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在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工作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二、高层建筑结构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
(1) 原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由于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使用数量庞大,施工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存在检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取样代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依靠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进行判断, 因而出现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砂、石的含水率、杂质及不合理级配等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指标更难以控制。
(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虽然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有些搅拌站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采用低配比,造成混凝土配置强度过低;混凝土搅拌站在雨季不及时扣除砂石中的水分,或使用的粗骨料强度指标不合格,或者使用外加剂的方法不当;有些施工单位还在到场的商品混凝土中加水导致水灰比过大。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下降。
(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振捣过程中的漏振、过振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离析等现象;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强度低、抗裂性差;错误的浇筑顺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三、高层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1)控制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用。由于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宜采用2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使用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2)外加剂的使用。采用减水剂,如缓凝高效减水剂;采用膨胀剂,如广泛使用u型膨胀剂无水硫铝酸钙或硫酸铝。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膨胀剂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样,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混凝土的搅拌。为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面的集中,在搅拌混凝土时,
可通过改变以往的投料程序的方法,即先把水、水泥和砂拌和后,再投放石子进行搅拌。
(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降低浇筑温度不但能降低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升,也能直接影响到新旧混凝土间的温差。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1)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即可在石子入仓前先浇水冷却,并使其吸足水分,以减少坍落度的损失;可浇水冷却砂的温度等,从而达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目的;2)降低拌和料的出机温度(由碎石、砂、水及水泥实际温度、比热、通过热交换计算测得)。拌和料拌和好后,在运输的过程中,为防止拌合料升温,可搭个简易遮阳棚,并在混凝土泵送管上铺设两层保持湿润状态的草袋子(每日浇水两次,以保持湿润状态),防止日照及气候高温引起混凝土拌合料的大幅度温升,必要时也可在使用前冲洗骨料。运输工具如果具备条件也可搭设避阳措施。3)应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时间和缩减转料次数,可边浇筑边覆盖隔热被,也可在工作面现场采用凉棚并喷雾降低工作面气温,以达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4)砼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8 ℃。在浇筑砼时可投入适量毛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约砼;浇筑时若外界气温过高,可采用在输送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的方法。
(4)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1)一般情况下,对于结构尺寸不太大的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法,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对于厚度不大而面积较大的构件,宜采用分层分段踏步式推进的斜面浇筑方法;对于长度大大超过厚度的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次浇筑、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且不致出现裂缝。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2)选用Φ100 插入式振捣棒,一个混凝土泵配备3 台振捣棒,分3 处布置。第一处布置在出料点,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面;第二处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三处布置在斜面中部。3)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二次振捣法振捣,振捣时直上直下,要求快插慢拔,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特别加强最后一層的振捣,严防漏振。4)每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下部混凝土初凝之前振捣结束;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5cm左右,进行超深振捣,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5)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小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
初凝前,先初步用刮杠刮平表面,并用木抹子搓毛和用铁滚筒碾压数遍,以减少砼表面收缩裂缝;搓毛后应立即用一层薄膜两层麻袋覆盖,防止混凝土温差过大和表面失水。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为了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采用循环水系统降温的办法,保证进入口水温在25℃以下,出口水温在58℃~68℃以内,在水温超过C70时我们采用加快循环水量的办法,并在混凝土上部采用麻袋湿水保养的办法,一般养护为14d,前1~3d白天为2h/次,晚上不少于2次,4~7d白天每天不少于4次,晚上至少1次,7~14d白天每天不少于2次,并确保覆盖物湿润。
(6)加强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禁止上面上人;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严禁在上面放线、测标高、运输材料和搭设支模等,以防混凝土受到破坏。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20℃时,方可拆除保温层。
(7)加强混凝土的测温。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应布置纵、横双向测温孔,采用L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2根,ф10管底埋置于混凝土的中心位置,5天以内每2h测一次,以后每4h测一次,以随时掌握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通常,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之内,当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则应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四、结语
总之,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时既要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又要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突然变化。重视温度监测,实际施工中应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内外温差的变化趋势,并据此来调整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不开裂。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因素很多,应从造成裂缝的各种原因着手,采取全面防治措施,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防裂重点。
参考文献:
[1] 田金红.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 李福民.关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China's。Foreign Trade, 2010,(24)。
[3] 周建亮,刘志国.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例析——以青岛市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01).。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在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而通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工作的施工质量,有必要针对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二、高层建筑结构中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
(1) 原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由于混凝土工程中水泥、粗、细骨料等原材料使用数量庞大,施工规范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存在检验周期长、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取样代表性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主要依靠有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进行判断, 因而出现此类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砂、石的含水率、杂质及不合理级配等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指标更难以控制。
(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虽然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有些搅拌站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采用低配比,造成混凝土配置强度过低;混凝土搅拌站在雨季不及时扣除砂石中的水分,或使用的粗骨料强度指标不合格,或者使用外加剂的方法不当;有些施工单位还在到场的商品混凝土中加水导致水灰比过大。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下降。
(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振捣过程中的漏振、过振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离析等现象;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强度低、抗裂性差;错误的浇筑顺序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三、高层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1)控制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用。由于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宜采用2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使用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2)外加剂的使用。采用减水剂,如缓凝高效减水剂;采用膨胀剂,如广泛使用u型膨胀剂无水硫铝酸钙或硫酸铝。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膨胀剂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样,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混凝土的搅拌。为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面的集中,在搅拌混凝土时,
可通过改变以往的投料程序的方法,即先把水、水泥和砂拌和后,再投放石子进行搅拌。
(3)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降低浇筑温度不但能降低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升,也能直接影响到新旧混凝土间的温差。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1)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即可在石子入仓前先浇水冷却,并使其吸足水分,以减少坍落度的损失;可浇水冷却砂的温度等,从而达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目的;2)降低拌和料的出机温度(由碎石、砂、水及水泥实际温度、比热、通过热交换计算测得)。拌和料拌和好后,在运输的过程中,为防止拌合料升温,可搭个简易遮阳棚,并在混凝土泵送管上铺设两层保持湿润状态的草袋子(每日浇水两次,以保持湿润状态),防止日照及气候高温引起混凝土拌合料的大幅度温升,必要时也可在使用前冲洗骨料。运输工具如果具备条件也可搭设避阳措施。3)应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时间和缩减转料次数,可边浇筑边覆盖隔热被,也可在工作面现场采用凉棚并喷雾降低工作面气温,以达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4)砼最高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8 ℃。在浇筑砼时可投入适量毛石,以吸收热量并节约砼;浇筑时若外界气温过高,可采用在输送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的方法。
(4)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1)一般情况下,对于结构尺寸不太大的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法,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对于厚度不大而面积较大的构件,宜采用分层分段踏步式推进的斜面浇筑方法;对于长度大大超过厚度的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次浇筑、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且不致出现裂缝。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2)选用Φ100 插入式振捣棒,一个混凝土泵配备3 台振捣棒,分3 处布置。第一处布置在出料点,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面;第二处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三处布置在斜面中部。3)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二次振捣法振捣,振捣时直上直下,要求快插慢拔,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每个浇筑区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特别加强最后一層的振捣,严防漏振。4)每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下部混凝土初凝之前振捣结束;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5cm左右,进行超深振捣,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5)为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小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
初凝前,先初步用刮杠刮平表面,并用木抹子搓毛和用铁滚筒碾压数遍,以减少砼表面收缩裂缝;搓毛后应立即用一层薄膜两层麻袋覆盖,防止混凝土温差过大和表面失水。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为了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可采用循环水系统降温的办法,保证进入口水温在25℃以下,出口水温在58℃~68℃以内,在水温超过C70时我们采用加快循环水量的办法,并在混凝土上部采用麻袋湿水保养的办法,一般养护为14d,前1~3d白天为2h/次,晚上不少于2次,4~7d白天每天不少于4次,晚上至少1次,7~14d白天每天不少于2次,并确保覆盖物湿润。
(6)加强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禁止上面上人;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严禁在上面放线、测标高、运输材料和搭设支模等,以防混凝土受到破坏。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20℃时,方可拆除保温层。
(7)加强混凝土的测温。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应布置纵、横双向测温孔,采用L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2根,ф10管底埋置于混凝土的中心位置,5天以内每2h测一次,以后每4h测一次,以随时掌握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通常,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之内,当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则应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四、结语
总之,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时既要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又要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突然变化。重视温度监测,实际施工中应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内外温差的变化趋势,并据此来调整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不开裂。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因素很多,应从造成裂缝的各种原因着手,采取全面防治措施,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防裂重点。
参考文献:
[1] 田金红.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2] 李福民.关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China's。Foreign Trade, 2010,(24)。
[3] 周建亮,刘志国.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例析——以青岛市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为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