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话销售像是一场心理博弈,同样讲究“知己知彼”。透彻了解客户心理,按图索骥,才能赢得信任,拿到订单。
“你好!我们是世界健康博览会的主办机构,今天联系您是邀请您参加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第一届健康博览会。您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参会资格,在您从事的茶叶领域,符合要求的只有27家。我们将参会申请表先发给您,您也充分了解一下这个博览会的情况,请给我您公司的传真号可以吗?”
“哦,健康博览会?没有听说过啊!”
“我每天联系60个不同领域的客户,都是没有听说过的,那些听说过的都已经报名了,并得到了理想的展位。听说过的客户是从一些政府内部刊物上看到博览会相关资料的。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后,政府决定要多办类似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博览会,这次将有更大的力度吸引海外的食品机构、大众,规模将超过世博。我还是把内部资料传真给你吧。”
“那好吧,我的号码是……。”
“您那边接收传真的人叫什么名字?要不,您贵姓?我这里有您公司符合参会标准的资料,却没有公司老板您的资料,我在传真上注明您的名字吧?”
“那倒不用了,发来我就能看到。要不,你将我们公司符合参会资格的资料也发来一份可以吗?”
“好的,资料有约8页,您有时间看吗?要不再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吧,发邮件可以有彩色的图文资料。”
“也好,电子邮件地址是……”
“那好,不打扰您了。三天后我再联系您完成您填写的表格,好吗?”
每天呼出60个电话,客户资料来源于黄页、网络,以及当地的工商注册机构。一个电话对话并不一定要拿到订单,拿下订单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冲动、一次忽悠、一次承诺、一次信誓旦旦就可以的。电话的两边彼此都是陌生的,客户凭什么信任你,凭什么接受你的建议呢?
上面的对话是符合要求的,标准的要求有三条:
1.诱发接听电话人的兴趣。
2.暗示介绍的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等。
3.要到接听电话人的初级资料。
以上话术的表现符合这三条,而这三条的核心就是:透彻熟悉客户的内心,看穿你,我才有价值。
诱发接听电话人的兴趣
什么才是人们的兴趣呢?人们的兴趣来自其熟悉的事务:与他的生活有关的事务,与他的亲人有关的事务,与他的家庭、公司的未来有关的事务……
重新回顾开篇案例的对话细节,可以找到这样的语句:
“您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参会资格”
“您从事的茶叶领域,符合要求的只有27家”
“我这里有您公司符合参会标准的资料”
这三句话都能让听者直接联想到自己的业务,也都是能够触动其内心深处感兴趣的话题。
第一句引发的兴趣是:我的公司参展资格是如何获得的?
第二句引发的兴趣是:茶叶领域那么多家,只有27家符合要求,我是其中一家?如此幸运?
第三句引发的兴趣是:标准资料是什么?我能够通过靠得是什么呢?
设想一下,你介绍的产品,如何设计自己的话术,让话术中具备诱发接听者兴趣的内容。哪些话可以与对方联系起来?哪些语言可以联系到对方的家庭?哪些语言可以让对方想到自己公司的未来?比如:
“您好,上周发出的奖品,您领到了吗?”
“我这里看到您的资料,让我对您非常钦佩。”
“我推荐那么多美容产品,您是唯一一个最懂的男性。”
请你结合自己的产品写一些话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写好可以发给我,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暗示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
“暗示”的意思,就是将真正的语句隐藏在其他的语意下。请比较如下的两组说法:
A:我们是证券交易机构的政府认证资质单位。
B:能够做证券交易的机构很多,而委托我们进行交易的公司、个人哪个不是冲着政府认证的资质来的呢?
A:您知道吗,服务过的客户都称赞我的服务是最优秀的。
B:您别怪我,我猜您是律师,因为上周有一个客户从我这里买车后,对我特别满意,就介绍了他们公司的首席律师也来找我,说的就是今天来。这不,您进来了,这气势、气场、气魄,我就觉得您是律师。
暗示的语句比直接宣告式的语句要长,这是对的。让听者从语句中自己得到线索,并了解到你的权威。
开篇案例中符合暗示的语句有:
“我每天联系60个不同领域的客户”
“客户是从一些政府内部刊物上看到博览会相关资料的”
“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后”
这三句话都能够诱发听者的联想,从而完美地实现了暗示的作用。第一句能够让听者想到自己的情况不过是60个中的一个,借助了数字的威力;第二句能够让听者想到对方的公司有内部关系,对方掌握的情况深入;第三句让听者将对方的博览会与世博会不知不觉地联系了起来。
学到新的知识就要立刻运用,请结合你自己的产品,先将你希望树立的权威内容写出来——比如:我们公司的产品获得了国际专利;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唯一通过欧盟标准的;我们企业的服务是认证的五星级标准等——然后将这些语句写成暗示的句体,就是隐藏在解释其他事情的时候说出来,而不是直接表白的语句。要自己尝试写下来,因为你写过的语句,自己说的时候就有信心,而念别人的语句,听者是能够听出来的。所以,要掌握自己写语句的本领。
要到接听者的初级资料
签约仅仅是许多销售环节中的一个步骤而已,电话销售的最初环节是彼此互相了解,接着是交换各自的信息,然后才是询问彼此有的东西,能否给彼此带来价值,随后是评估彼此是否信任,最后才是具体考虑交易是否可以进行、如何进行。
电话销售的要求是快速,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电话量,那么就一定要解决第一步的信息资料的问题。传真号、邮件地址或者姓名,要到任何一个都可以保持与这个客户继续进行沟通,就有机会不断发送新的信息给这个客户。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要传真号、要邮件地址、要对方姓名,在诱发了对方的兴趣之后,在暗示了自己的权威性之后。
开篇案例的对话中符合要求的语句有:
“请给我您公司的传真号可以吗”
“我在传真上注明您的名字吧”
“要不再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吧,发邮件可以有彩色的图文资料”
猜中你的心
话术的三个标准要求都符合一个本质,那就是:透彻熟悉客户的内心,看穿你,我才有价值!
如何训练自己能够具备看穿别人的本事?这就要靠思考,不断给自己提问,不断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比如,如果是你自己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你会有哪些疑惑:
你是不是想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拿到你电话号码的?你的号码还被透露给了谁?对方是不是值得你信任?对方推荐的产品真有那么好吗?对方成功推销一单能挣到多少钱?
我给你罗列了5个疑惑,你自己还能够写出来多少,还可以再罗列至少5个吗?
大众在接到陌生电话时,普遍的心理有如下三个重要特点:
1.戒备,防范;
2.兴趣,疑惑;
3.评估,拒绝。
成功突破“戒备,防范”的法宝,就是把自己要讲的信息与对方的处境关联起来。诱发兴趣后,对方的心里还是会重新有疑惑出现,这时依靠的就是权威性,用那种不可置疑的专业表现、客观事实或具体数字的威力,来一点点赢得对方的接受和信服。而拒绝通常都是在听到一个要求之后,比如对方可能听到这样的要求:“给我您的地址好吗?”“给我您的座机号码好吗?”“咱们见面吧?”“您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吧?”“我们上门给您送过来吧?”
这里有一个规律,就是要求见面得到的拒绝量远远超过给一个地址,而给一个地址的拒绝次数远远超过给一个电子邮箱。如果你细致地比较过所有要求被拒绝的次数,就能够在第一次通话的时候选择恰当的要求了。
猜中你的心理,我才有价值。电话销售人员与客户在连线的两端,仅仅能够听到声音,凭借着声音我们要完成给定的任务,达到月度的指标,能够靠什么?靠的就是猜中遥远线路那端的人,猜中他的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
1.客户现在的心情,以及心中的疑问。
2.客户常态的心理倾向,以及发展的阶段和表现方式。
3.客户将出现的行为以及想法。
训练自己基本的心理学技巧就从猜测开始。先开始猜测你身边的人,他们心里想的与他们嘴上说的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自己琢磨其中的必然联系,逐渐你就能做到设身处地,就能够知道对方的心理,也就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获得订单了。
(编辑:侯韶莹 [email protected])
诱发兴趣、暗示权威做得好,你才可能要到客户的初级资料, 敲开继续沟通的大门。
“你好!我们是世界健康博览会的主办机构,今天联系您是邀请您参加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第一届健康博览会。您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参会资格,在您从事的茶叶领域,符合要求的只有27家。我们将参会申请表先发给您,您也充分了解一下这个博览会的情况,请给我您公司的传真号可以吗?”
“哦,健康博览会?没有听说过啊!”
“我每天联系60个不同领域的客户,都是没有听说过的,那些听说过的都已经报名了,并得到了理想的展位。听说过的客户是从一些政府内部刊物上看到博览会相关资料的。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后,政府决定要多办类似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博览会,这次将有更大的力度吸引海外的食品机构、大众,规模将超过世博。我还是把内部资料传真给你吧。”
“那好吧,我的号码是……。”
“您那边接收传真的人叫什么名字?要不,您贵姓?我这里有您公司符合参会标准的资料,却没有公司老板您的资料,我在传真上注明您的名字吧?”
“那倒不用了,发来我就能看到。要不,你将我们公司符合参会资格的资料也发来一份可以吗?”
“好的,资料有约8页,您有时间看吗?要不再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吧,发邮件可以有彩色的图文资料。”
“也好,电子邮件地址是……”
“那好,不打扰您了。三天后我再联系您完成您填写的表格,好吗?”
每天呼出60个电话,客户资料来源于黄页、网络,以及当地的工商注册机构。一个电话对话并不一定要拿到订单,拿下订单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冲动、一次忽悠、一次承诺、一次信誓旦旦就可以的。电话的两边彼此都是陌生的,客户凭什么信任你,凭什么接受你的建议呢?
上面的对话是符合要求的,标准的要求有三条:
1.诱发接听电话人的兴趣。
2.暗示介绍的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等。
3.要到接听电话人的初级资料。
以上话术的表现符合这三条,而这三条的核心就是:透彻熟悉客户的内心,看穿你,我才有价值。
诱发接听电话人的兴趣
什么才是人们的兴趣呢?人们的兴趣来自其熟悉的事务:与他的生活有关的事务,与他的亲人有关的事务,与他的家庭、公司的未来有关的事务……
重新回顾开篇案例的对话细节,可以找到这样的语句:
“您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参会资格”
“您从事的茶叶领域,符合要求的只有27家”
“我这里有您公司符合参会标准的资料”
这三句话都能让听者直接联想到自己的业务,也都是能够触动其内心深处感兴趣的话题。
第一句引发的兴趣是:我的公司参展资格是如何获得的?
第二句引发的兴趣是:茶叶领域那么多家,只有27家符合要求,我是其中一家?如此幸运?
第三句引发的兴趣是:标准资料是什么?我能够通过靠得是什么呢?
设想一下,你介绍的产品,如何设计自己的话术,让话术中具备诱发接听者兴趣的内容。哪些话可以与对方联系起来?哪些语言可以联系到对方的家庭?哪些语言可以让对方想到自己公司的未来?比如:
“您好,上周发出的奖品,您领到了吗?”
“我这里看到您的资料,让我对您非常钦佩。”
“我推荐那么多美容产品,您是唯一一个最懂的男性。”
请你结合自己的产品写一些话术,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写好可以发给我,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暗示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
“暗示”的意思,就是将真正的语句隐藏在其他的语意下。请比较如下的两组说法:
A:我们是证券交易机构的政府认证资质单位。
B:能够做证券交易的机构很多,而委托我们进行交易的公司、个人哪个不是冲着政府认证的资质来的呢?
A:您知道吗,服务过的客户都称赞我的服务是最优秀的。
B:您别怪我,我猜您是律师,因为上周有一个客户从我这里买车后,对我特别满意,就介绍了他们公司的首席律师也来找我,说的就是今天来。这不,您进来了,这气势、气场、气魄,我就觉得您是律师。
暗示的语句比直接宣告式的语句要长,这是对的。让听者从语句中自己得到线索,并了解到你的权威。
开篇案例中符合暗示的语句有:
“我每天联系60个不同领域的客户”
“客户是从一些政府内部刊物上看到博览会相关资料的”
“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后”
这三句话都能够诱发听者的联想,从而完美地实现了暗示的作用。第一句能够让听者想到自己的情况不过是60个中的一个,借助了数字的威力;第二句能够让听者想到对方的公司有内部关系,对方掌握的情况深入;第三句让听者将对方的博览会与世博会不知不觉地联系了起来。
学到新的知识就要立刻运用,请结合你自己的产品,先将你希望树立的权威内容写出来——比如:我们公司的产品获得了国际专利;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唯一通过欧盟标准的;我们企业的服务是认证的五星级标准等——然后将这些语句写成暗示的句体,就是隐藏在解释其他事情的时候说出来,而不是直接表白的语句。要自己尝试写下来,因为你写过的语句,自己说的时候就有信心,而念别人的语句,听者是能够听出来的。所以,要掌握自己写语句的本领。
要到接听者的初级资料
签约仅仅是许多销售环节中的一个步骤而已,电话销售的最初环节是彼此互相了解,接着是交换各自的信息,然后才是询问彼此有的东西,能否给彼此带来价值,随后是评估彼此是否信任,最后才是具体考虑交易是否可以进行、如何进行。
电话销售的要求是快速,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电话量,那么就一定要解决第一步的信息资料的问题。传真号、邮件地址或者姓名,要到任何一个都可以保持与这个客户继续进行沟通,就有机会不断发送新的信息给这个客户。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要传真号、要邮件地址、要对方姓名,在诱发了对方的兴趣之后,在暗示了自己的权威性之后。
开篇案例的对话中符合要求的语句有:
“请给我您公司的传真号可以吗”
“我在传真上注明您的名字吧”
“要不再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吧,发邮件可以有彩色的图文资料”
猜中你的心
话术的三个标准要求都符合一个本质,那就是:透彻熟悉客户的内心,看穿你,我才有价值!
如何训练自己能够具备看穿别人的本事?这就要靠思考,不断给自己提问,不断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比如,如果是你自己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你会有哪些疑惑:
你是不是想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拿到你电话号码的?你的号码还被透露给了谁?对方是不是值得你信任?对方推荐的产品真有那么好吗?对方成功推销一单能挣到多少钱?
我给你罗列了5个疑惑,你自己还能够写出来多少,还可以再罗列至少5个吗?
大众在接到陌生电话时,普遍的心理有如下三个重要特点:
1.戒备,防范;
2.兴趣,疑惑;
3.评估,拒绝。
成功突破“戒备,防范”的法宝,就是把自己要讲的信息与对方的处境关联起来。诱发兴趣后,对方的心里还是会重新有疑惑出现,这时依靠的就是权威性,用那种不可置疑的专业表现、客观事实或具体数字的威力,来一点点赢得对方的接受和信服。而拒绝通常都是在听到一个要求之后,比如对方可能听到这样的要求:“给我您的地址好吗?”“给我您的座机号码好吗?”“咱们见面吧?”“您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吧?”“我们上门给您送过来吧?”
这里有一个规律,就是要求见面得到的拒绝量远远超过给一个地址,而给一个地址的拒绝次数远远超过给一个电子邮箱。如果你细致地比较过所有要求被拒绝的次数,就能够在第一次通话的时候选择恰当的要求了。
猜中你的心理,我才有价值。电话销售人员与客户在连线的两端,仅仅能够听到声音,凭借着声音我们要完成给定的任务,达到月度的指标,能够靠什么?靠的就是猜中遥远线路那端的人,猜中他的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
1.客户现在的心情,以及心中的疑问。
2.客户常态的心理倾向,以及发展的阶段和表现方式。
3.客户将出现的行为以及想法。
训练自己基本的心理学技巧就从猜测开始。先开始猜测你身边的人,他们心里想的与他们嘴上说的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自己琢磨其中的必然联系,逐渐你就能做到设身处地,就能够知道对方的心理,也就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获得订单了。
(编辑:侯韶莹 [email protected])
诱发兴趣、暗示权威做得好,你才可能要到客户的初级资料, 敲开继续沟通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