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进程中,以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促进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行政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
二、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现状
政务网络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直部门业务专用网。构建和提供技术先进、安全、兼容、灵活、可靠、高效、经济、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功能完善的政务网络综合布线传输平台,已是人们在政务网络综合布线建设中形成的共识。经调查,目前的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认识上差异。人们通常对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区别不清。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直部门业务的专用传输平台。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布置线路和设备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如安防、消防、物管等),其使用和管理是安保、物管专门人员,运行方式仅限于楼宇内部,用途单一等。(2)简化布线。规划“综合布线”的理解深度不够,只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的层面上,使系统之间档次不高和不匹配,达不到优质、安全要求。(3)质量关把不严。在综合布线材料的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中对质量要求欠祥细及惟一规定,无形中降低了产品技术标准及使用性能。(4)缺乏专业队伍。综合布线施工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施工欠规范、施工质量不高,隐患突出。(5)验收程序简单化。工程验收组织及验收程序不严谨。(6)资源利用率低。综合布线结构不合理、闲置设备多、综合调配难度大,设备利用率低。(7)线路传输网安全性脆弱。线路交接场所多,接续点多,运维困难。(8)互联互通渠道不畅、信息共享率低。
三、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原则
1.提高认识转变思维。2.遵从标准符合规范。3.优化整合方便运维。4.技术先进适应发展。5.经济实惠满足需求。6.注重投资提高效益。7.安全保障可控性强。
四、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化方案
1.设备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设置的优化整合
设备间是在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语音、数据、网络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常规的综合布线普遍存在结构松散、传输质量差、综合效益低、运维难度大、运行环境差、安全性脆弱。就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有明文规定及要求。为此,在构建政务网络综合布线时,应采取以下举措:(1)主设备间的设置。主设备间是楼宇内计算机网控中心的核心机房,它承载着众多功能、类型的网络设备、配线设备、外部互连光缆、内部汇聚众多的语音、数据网线等,它是计算机网络的心脏及信息交换枢纽。设置主设备间的目的是优化线路网结构、整合弱电(或强电)间设置的配线间(交接间)到主设备间来集中运维和充分发挥网络设备、配线设备端口资源的综合调剂及提高使用率,改进布线模式、实现语音、数据线缆端到端的卡接(即两处卡接),确保线缆传输指标和信息传输安全。主设备间的选择依据是分别以楼宇第一层和最顶层的最远端的数据点网线长度为90m以内进行测算,视对应在那个楼层,它分别是递减和递增楼层的中心点,这两个中心点均可作为设置主设备间的最佳楼层最佳位置。具体采用递减或递增楼层中心点,应视楼宇综合功能需求来确定主设备间。
(2)辅助设备间的设置。辅助设备间的设置是作为主设备间的扩充。设置辅助设备间的目的是解决楼层数据点网线因受长度的限制,不能汇聚到主设备间的理想组网方式。如果楼宇层数较少,且最远端的数据点均在90m以内就没有必要设置辅助设备间,反之则设置辅助设备间,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少设或不设为佳。
2.配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垂直)子系统常规(传统)的设置及敷设模式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交接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1)常规(传统)的设置及敷设模式:①根据楼宇总层数均匀划分若干个区域(段),每个区域(段)包含几层楼,且分别在各区域(段)的中间楼层对应的配电间设置配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垂直)子系统的公共配线间(交接间)。②分别按各区域(段)语音、数据点的总量,在各区域(段)配线间安装所需数量的机柜、安装所需总量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③将各区域(段)的语音、数据点配线分别敷设、汇集到对应区域(段)配线间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卡接。④当开通各区域(段)的数据点时,还需在各区域(段)的配线间机柜里安装对应数量的交换机及链路连接或跳接。⑤将各区域(段)的语音、数据点干线分别从设备间敷设到所对应区域(段)配线间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卡接。⑥分别将各区域(段)语音、数据点干线的对应接续链路跳通。
(2)常规(传统)的设置及敷设模式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配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垂直)子系统是楼宇内线路网架构的有机结合体、是网络物理层面上的重要基础部分,是实现语音、数据传输的重要通道。经多年的工作实践,感到常规的设置及敷设模式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①传输质量差。语音点有杂音或窜音、数据点传输不流畅,是因为配线、干线经多级、多处卡接(或跳接)、多处受电磁场的影响、接续裸点太多而引起信号衰减所致。如果产品质量稍差(线缆、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线缆连接片)或施工不规范时,该网络则无法开通使用。②综合效益差。楼宇内因划定区域(段)的语音、数据点总量不均衡,尤其是设置多处配线间、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③安全性脆弱。配线设备、网络设备设置在楼宇内多处非制约型的场所中,运行环境差、损坏率高、设备使用期限短。④运维滞后。线路网涉及场所多、运维强度大、运维响应慢、运维时效低。 3.配线(水平)子系统设置和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置的优化整合
配线(水平)子系统设置和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置的优化整合目的:1.提高网络灵活性,使网络线路的切换、增加和改变更容易。2.网络配置方便快捷。线路调配、交接均在设备间就近实现。3.降低网络故障率。据统计,50%的网络故障出现在布线系统上。4.提升网络运维。所有网络设备都集中在设备间,故障诊断、测试及修复方便易行。5.确保网络安全。综合布线是网络工程的基础,它的合理实施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优化整合:
(1)配线(水平)子系统设置的优化整合。①主、辅设备间确定之后,分别按网络类别、线缆总量(配线、干线),合理规划功能区(电话、外网、内网、业务专网等)、安装所需数量机柜、安装所需总量配线设备。②配线的选择及使用应从实际出发,以既满足需求又经济实用为原则,语音配线采用三类或五类双绞线,数据配线采用6类或7类非屏蔽双绞线。③配线量大,敷设时务必在线缆终端作好网络类别、楼层号、房号、信息点序号、汇聚功能区机柜号等标识。④遵从标准、确保质量。语音、数据点的配线分别汇聚到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所对应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端对端卡接(即两处卡接),其特点是避免配线多处卡接、多处受电磁场影响及多处接续裸点而引起信号衰减。⑤提高综合效益。语音、数据点配线均汇聚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其特点是避免语音、数据点的总量不均等、多处设置配线间、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利用率低,浪费大。⑥提升运维时效。语音、数据点配线、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集中运维,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涉及场所多、运维强度大、运维响应慢、运维时效低。⑦安全得到保障。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在楼宇内设置多处非制约型场所。
(2)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置的优化整合。①干线(干缆)是语音、数据的中继线,它是信号传输的重要通道。从使用功能划分,语音干线属于单一功能中继线、数据干线属于多功能中继线。因此,在选材和配置上要有区别,干线决不能共享(混用同一规格的大对数双绞线)。②干线的选择及使用应从实际出发,以既满足需求又经济实用为原则,语音干线采用三类或五类大对数双绞线,数据干线采用光缆(光纤)。③遵从标准、确保质量。语音干线(大对数双绞线)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功能区所对应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端对端卡接(即两处卡接),数据干线(光缆)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进行接续及链路连接,其特点是避免干线多处卡接、多处受电磁场影响及多处接续裸点而引起信号衰减。④提高综合效益。语音、数据点干线均汇聚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其特点是避免语音、数据点的总量不均等、多处设置配线间、配线设备利用率低,浪费过大现象。⑤提升运维时效。语音、数据点干线及配线设备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集中运维,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涉及场所多、运维强度大、运维响应慢、运维时效低状况。⑥安全得到保障。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在楼宇内设置多处非制约型场所。
4.辅助设施设置
(1)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属于弱电,垂直桥架应设置在独立的弱电间(井)里安装,如果和强电共用配电间(井)时,应离强电100cm以上的位置安装弱电桥架,弱电桥架应专设专用(注:涉密网的水平、垂直桥架独设独用)。(2)各楼层的水平、垂直桥架分别按容纳汇集到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的线缆总量满槽率大于30%制作安装。(3)桥架应选用具有接地良好的镀锌槽式桥架,水平桥架之间、垂直桥架之间、水平与垂直桥架之间的续接头用连接片紧固后、务必再用42的铜线连接,桥架及机柜均需电气连接,并引至楼宇的公共接地体,公共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且需多点引出与桥架焊接。
五、技术要求
1.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2.ISO/IEC24764-2010《信息技术-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系统》。
六、结语
一个好的综合布线系统,一个健康的网络,在规划决策时,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应该在综合布线模式、组网方式、技术应用等方面要有新思维、新举措。以遵从标准、高质传输、功能完善、灵活性强、便于扩充、安全稳定、综合效益好为原则,优化整合程度越高,维护就越简单、故障率就越低、稳定性能就越好、安全性就越高,那么构建这样的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就应该说是一套优质的系统,形成的网络就是一个先进的网络。
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进程中,以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促进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行政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
二、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现状
政务网络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直部门业务专用网。构建和提供技术先进、安全、兼容、灵活、可靠、高效、经济、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功能完善的政务网络综合布线传输平台,已是人们在政务网络综合布线建设中形成的共识。经调查,目前的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认识上差异。人们通常对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区别不清。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直部门业务的专用传输平台。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布置线路和设备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如安防、消防、物管等),其使用和管理是安保、物管专门人员,运行方式仅限于楼宇内部,用途单一等。(2)简化布线。规划“综合布线”的理解深度不够,只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的层面上,使系统之间档次不高和不匹配,达不到优质、安全要求。(3)质量关把不严。在综合布线材料的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中对质量要求欠祥细及惟一规定,无形中降低了产品技术标准及使用性能。(4)缺乏专业队伍。综合布线施工人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施工欠规范、施工质量不高,隐患突出。(5)验收程序简单化。工程验收组织及验收程序不严谨。(6)资源利用率低。综合布线结构不合理、闲置设备多、综合调配难度大,设备利用率低。(7)线路传输网安全性脆弱。线路交接场所多,接续点多,运维困难。(8)互联互通渠道不畅、信息共享率低。
三、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原则
1.提高认识转变思维。2.遵从标准符合规范。3.优化整合方便运维。4.技术先进适应发展。5.经济实惠满足需求。6.注重投资提高效益。7.安全保障可控性强。
四、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化方案
1.设备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设置的优化整合
设备间是在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语音、数据、网络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常规的综合布线普遍存在结构松散、传输质量差、综合效益低、运维难度大、运行环境差、安全性脆弱。就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有明文规定及要求。为此,在构建政务网络综合布线时,应采取以下举措:(1)主设备间的设置。主设备间是楼宇内计算机网控中心的核心机房,它承载着众多功能、类型的网络设备、配线设备、外部互连光缆、内部汇聚众多的语音、数据网线等,它是计算机网络的心脏及信息交换枢纽。设置主设备间的目的是优化线路网结构、整合弱电(或强电)间设置的配线间(交接间)到主设备间来集中运维和充分发挥网络设备、配线设备端口资源的综合调剂及提高使用率,改进布线模式、实现语音、数据线缆端到端的卡接(即两处卡接),确保线缆传输指标和信息传输安全。主设备间的选择依据是分别以楼宇第一层和最顶层的最远端的数据点网线长度为90m以内进行测算,视对应在那个楼层,它分别是递减和递增楼层的中心点,这两个中心点均可作为设置主设备间的最佳楼层最佳位置。具体采用递减或递增楼层中心点,应视楼宇综合功能需求来确定主设备间。
(2)辅助设备间的设置。辅助设备间的设置是作为主设备间的扩充。设置辅助设备间的目的是解决楼层数据点网线因受长度的限制,不能汇聚到主设备间的理想组网方式。如果楼宇层数较少,且最远端的数据点均在90m以内就没有必要设置辅助设备间,反之则设置辅助设备间,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少设或不设为佳。
2.配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垂直)子系统常规(传统)的设置及敷设模式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交接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1)常规(传统)的设置及敷设模式:①根据楼宇总层数均匀划分若干个区域(段),每个区域(段)包含几层楼,且分别在各区域(段)的中间楼层对应的配电间设置配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垂直)子系统的公共配线间(交接间)。②分别按各区域(段)语音、数据点的总量,在各区域(段)配线间安装所需数量的机柜、安装所需总量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③将各区域(段)的语音、数据点配线分别敷设、汇集到对应区域(段)配线间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卡接。④当开通各区域(段)的数据点时,还需在各区域(段)的配线间机柜里安装对应数量的交换机及链路连接或跳接。⑤将各区域(段)的语音、数据点干线分别从设备间敷设到所对应区域(段)配线间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卡接。⑥分别将各区域(段)语音、数据点干线的对应接续链路跳通。
(2)常规(传统)的设置及敷设模式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配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垂直)子系统是楼宇内线路网架构的有机结合体、是网络物理层面上的重要基础部分,是实现语音、数据传输的重要通道。经多年的工作实践,感到常规的设置及敷设模式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①传输质量差。语音点有杂音或窜音、数据点传输不流畅,是因为配线、干线经多级、多处卡接(或跳接)、多处受电磁场的影响、接续裸点太多而引起信号衰减所致。如果产品质量稍差(线缆、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线缆连接片)或施工不规范时,该网络则无法开通使用。②综合效益差。楼宇内因划定区域(段)的语音、数据点总量不均衡,尤其是设置多处配线间、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③安全性脆弱。配线设备、网络设备设置在楼宇内多处非制约型的场所中,运行环境差、损坏率高、设备使用期限短。④运维滞后。线路网涉及场所多、运维强度大、运维响应慢、运维时效低。 3.配线(水平)子系统设置和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置的优化整合
配线(水平)子系统设置和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置的优化整合目的:1.提高网络灵活性,使网络线路的切换、增加和改变更容易。2.网络配置方便快捷。线路调配、交接均在设备间就近实现。3.降低网络故障率。据统计,50%的网络故障出现在布线系统上。4.提升网络运维。所有网络设备都集中在设备间,故障诊断、测试及修复方便易行。5.确保网络安全。综合布线是网络工程的基础,它的合理实施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优化整合:
(1)配线(水平)子系统设置的优化整合。①主、辅设备间确定之后,分别按网络类别、线缆总量(配线、干线),合理规划功能区(电话、外网、内网、业务专网等)、安装所需数量机柜、安装所需总量配线设备。②配线的选择及使用应从实际出发,以既满足需求又经济实用为原则,语音配线采用三类或五类双绞线,数据配线采用6类或7类非屏蔽双绞线。③配线量大,敷设时务必在线缆终端作好网络类别、楼层号、房号、信息点序号、汇聚功能区机柜号等标识。④遵从标准、确保质量。语音、数据点的配线分别汇聚到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所对应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端对端卡接(即两处卡接),其特点是避免配线多处卡接、多处受电磁场影响及多处接续裸点而引起信号衰减。⑤提高综合效益。语音、数据点配线均汇聚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其特点是避免语音、数据点的总量不均等、多处设置配线间、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利用率低,浪费大。⑥提升运维时效。语音、数据点配线、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集中运维,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涉及场所多、运维强度大、运维响应慢、运维时效低。⑦安全得到保障。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在楼宇内设置多处非制约型场所。
(2)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置的优化整合。①干线(干缆)是语音、数据的中继线,它是信号传输的重要通道。从使用功能划分,语音干线属于单一功能中继线、数据干线属于多功能中继线。因此,在选材和配置上要有区别,干线决不能共享(混用同一规格的大对数双绞线)。②干线的选择及使用应从实际出发,以既满足需求又经济实用为原则,语音干线采用三类或五类大对数双绞线,数据干线采用光缆(光纤)。③遵从标准、确保质量。语音干线(大对数双绞线)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功能区所对应机柜的配线架或配线快跳架上进行端对端卡接(即两处卡接),数据干线(光缆)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进行接续及链路连接,其特点是避免干线多处卡接、多处受电磁场影响及多处接续裸点而引起信号衰减。④提高综合效益。语音、数据点干线均汇聚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其特点是避免语音、数据点的总量不均等、多处设置配线间、配线设备利用率低,浪费过大现象。⑤提升运维时效。语音、数据点干线及配线设备均在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内集中运维,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涉及场所多、运维强度大、运维响应慢、运维时效低状况。⑥安全得到保障。其特点是避免线路网在楼宇内设置多处非制约型场所。
4.辅助设施设置
(1)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属于弱电,垂直桥架应设置在独立的弱电间(井)里安装,如果和强电共用配电间(井)时,应离强电100cm以上的位置安装弱电桥架,弱电桥架应专设专用(注:涉密网的水平、垂直桥架独设独用)。(2)各楼层的水平、垂直桥架分别按容纳汇集到主设备间或辅助设备间的线缆总量满槽率大于30%制作安装。(3)桥架应选用具有接地良好的镀锌槽式桥架,水平桥架之间、垂直桥架之间、水平与垂直桥架之间的续接头用连接片紧固后、务必再用42的铜线连接,桥架及机柜均需电气连接,并引至楼宇的公共接地体,公共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且需多点引出与桥架焊接。
五、技术要求
1.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2.ISO/IEC24764-2010《信息技术-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系统》。
六、结语
一个好的综合布线系统,一个健康的网络,在规划决策时,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应该在综合布线模式、组网方式、技术应用等方面要有新思维、新举措。以遵从标准、高质传输、功能完善、灵活性强、便于扩充、安全稳定、综合效益好为原则,优化整合程度越高,维护就越简单、故障率就越低、稳定性能就越好、安全性就越高,那么构建这样的政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就应该说是一套优质的系统,形成的网络就是一个先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