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一封寄不出的信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790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比起17岁的上官,我更喜欢7岁的他。
  他全名是上官梦,但是他不喜欢,被这么叫的时候,都用一双桃花眼冷冷看人,一米八的个子居高临下,让人不得不改口。
  大家都说他现在很酷,像是漫画里走出来的男孩子。上次校办音乐节,他是节目里的钢琴手,风头盖过主唱,引来追随者无数,旁人看他的目光总带几分艳羡。
  可我总觉得,他心事太多了,比雨前的云层更加厚重。
  -2-
  7岁的上官,最喜欢弹《菊次郎的夏天》。
  他的琴房就在我的书法教室楼上,一放学就扎根在琴行的他,和被我妈押送到书法班的我,碰上了。
  我们都只是小孩儿,有人说,孩子之间哪来的天差地别?但那天的他,很像我后来见过欧洲神话插图里面降世的小天使,而我只是个普通凡人。
  他很有主见,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我与他相反,被身边的人催着赶着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我都能想起,碰上他时自己的模样。那天正好路过一面镜子,小小的身子被大书包压得驼背,活像个小老太太。
  上官练琴的时间比其他学生都多,在我们写硬笔的时候,悠扬的琴声会断断续续地传来。
  我在休息的片刻,偷偷跑去楼上看过他。
  黃昏时分,到处都是金黄色的光芒,他身上笼罩的淡淡光芒,也是众神对他的眷顾吧?
  -3-
  上官以前挺喜欢自己的名字的,他爹姓上官,他老妈的名字带个梦字。
  但是后来,他意识到父母之间的相敬如宾全是做戏,只为维持生意上的往来。而父母对他的放任,也是因为真的不在意。
  他父母很喜欢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喊他弹一首讨人欢喜的曲子,那些旋律复杂晦涩的却从不爱听。在意的事情一件件都被家人漠视,这时候他才懂,原来自己和这个家是背道而驰的。
  他开始讨厌自己的全名了。
  我想着,作为他的朋友,应该做点什么吧?在我毛笔字练得有模有样之后,给他写过一张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想告诉他,其实这个名字有着极浓的书卷气,很是文雅。
  他笑我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然后收下了我的笺。
  我们改口叫他上官。那时候正好他中考,学业忙,练琴的时间少了许多。
  -4-
  我见过许多人,逐渐忘却自己热爱的事物。我以为上官也会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黄昏的琴房极少见到他的身影。有一次我溜上楼,正好其他学生忘记锁门,我就趁机进门,走到7号钢琴前,坐在椅子上。
  小时候的上官梦,坐在这把椅子上,脚总是不着地,而现在的上官只能屈着腿练琴。人都会长大的。长大后的上官不爱笑,话少,专心做学霸。
  两年了,我几乎以为他要放弃钢琴,他却悄悄报了校办音乐节的节目,惊鸿一曲。
  终于,我眼里的那个小行星又重新开始燃烧。
  人生总是在往前走的,我们无法要求任何人始终一如从前。但是只要向前看,就是好事。
  17岁的上官对我说:“你的字写得好看,原想托你替我写一封信的。”一双眼笑起来,好似放晴的春光一般烂漫。
  我有些好奇:“给谁呀?”
  他回答我:“给我爸妈。但是后来想想,算了,他们现在各自的生活应该挺开心的。”
  在这个世界上,遗憾总是很多的。就像我也给他写过一封信,不是给17岁的上官,而是给7岁的上官梦。毕竟人总贪恋美好的事物。
  我的信也从未寄出,不是吗?
  编辑/广丽
其他文献
她紧皱着眉头,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恶狠狠地盯着那张写满化学方程式的演算纸,不耐烦地用笔在上面乱画一通。舟舟已经不记得这是她第几次试着配平这一化学方程式,她又失败了。她终于忍无可忍,将那张单薄的演算纸撕得粉碎。  舟舟收拾好书本,眯着眼望那天边的落霞,随后走了几步,小心地推开那扇锈迹斑斑的门,像只小老鼠般贼贼地看向楼梯间——没有人,舟舟舒心地笑了。忽然,她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瞪圆眼睛捂住自己的嘴,她刚刚
飞扬的衣角,蓦然的回首,微湿的额头。大概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少年,不知何时乘风而来,待你记清他的音容笑貌,就只留下一个在岁月里日渐斑驳的背影。  有些感觉曾经不经意地就出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比如正在担心风筝下落,突然就刚好来了阵和煦春风;比如正在担心阴霾蔽日,突然就看见阳光普照;比如一直担心的化学考试,最后三道大题刚好前一天晚上黑着眼圈熬着夜的时候全部看过;比如我在害怕的时候,而你刚好从我身边经
江西师范大学:  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山坡上圈养着梅花鹿,湖里浮着天鹅,闻着花香漫步于健康小道,图书馆豪华又舒适。除了多雨和潮湿,江西师范大学的一切都刚刚好。  送走女神和白老板之后,303宿舍只剩下我和汉堡两个人,我们俩瘫在椅子上,看着一片狼藉的宿舍长吁短叹。  “今晚去跳蚤市場摆
心事便签:我们常被寄予厚望,父母的期望总是积压在自己的心上,有些人的父母甚至已经为儿女安排好了一条康庄大道,儿女只需要听话地执行罢了。可你是否真的想按父母的规划过着你以后的生活呢?如果一切都早已經注定,生活的可能性又在哪儿呢?  曾听过一位母亲抱怨她的女儿:“早跟她说了,让她去做公务员,吃国家粮,一辈子安稳幸福,多好,非说什么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做音乐,现如今音乐有几个做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