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县实施教学案教学,目的是以此为“抓手”,推动各学科的有效教学。经过全县语文教师大量的探索、研讨和实验,最终确定了“两案五板块”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两案五板块”的课堂结构
“两案”指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教案与学案的结合是教改成果之一,是由重“教”到重“学”的必要过渡,也是教学理念转变的外显形式。“五板块”指“课时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堂达标检测”和“课后拓展延伸”。
“课时学习目标”的提出,首先是“学习目标”课时化。把每节课的目标细化,是设计的初衷。这是为避免多课时课文学习的粗疏和模糊。其实是对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化。如把原先描述结果性目标的动词“掌握……”、“理解……”、“运用……”,改为“能读准……”“能说出……”“会使用……”,这就使师生更为清楚各自的任务。最后是目标的达成性。能否在本课时达成,是设计此目标的现实标准。当然,也要避免目标设置过低和偏离,这就需要设计者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握和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
“课前预习导学”的设置是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逐步引导课堂由“教师教学”到“教会学生学”,再达到“学生自学”的演进。首先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接着是尝试回答课后问题,标注疑难。然后是尽量提出问题。
“课堂研讨学习”是整个课堂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最集中体现。我们是用任务式的活动设计,来代替当下的“主问题”模式。即把要解决的主问题、主任务,转化成可以互动的“学习活动”。通过“听、说、读、写、思、练、考”七种活动形式训练其语文素质,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参与七维交流。所谓七维交流,即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与同学、与文本、与生活、与世界、与文化、与未知这七个维度的交流。
“课内达标训练”又称巩固练习、课堂反馈,也可隐含在前一板块的展示环节中。其作用一是反馈课时目标达成情况,一是进一步巩固训练。有些教师把这一板块独立起来,叫“练案”,这就从认识上破坏了教学案的有机性。因为这一板块并不是以做题训练为主,在选题时,首先应与“课前预习导学”形成梯次;然后应遵循“多录精选”原则,即多录备用,随堂精选;三是一定要避免脱离课时目标。
“课外拓展延伸”是对课时目标的深化和延展,一般的拓展方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可以从认知和思辩方面设计,因此,这往往成为一节课最活泼、最精彩、最具观赏性的部分。拓展延伸的最后是师生对这一节课的总结和反思,最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收获或不足,以达到师生互评,师生深层互动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新事物的发展,不但会受旧有环境中习惯因素的制约,还要受自身存在不足的限制。教学案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际推行中我们发现:
1、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改热情。教学案在一地一校的有效推进受教师的参与程度的制约。课堂结构的变革是全员的,全学科的,个别教师、个别学科的被动和滞后,会给整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行政手段之外,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应该是教学管理为教研服务的新问题。
2、大班额学生分组、展示困难和学困生课堂游离情况的监控。城镇化使县级以上学校班额过大,分组过多,不但增加了教师课堂操控的难度,也带来了活动结果展示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基础差、探究和合作能力不足的学困生,往往影响到全组的研讨进度。更有厌学学生,在生教生阶段不能集中注意力,游离在活动之外,教师也无法一一顾及。
3、新课标下的新评价没能及时更新,造成语文课堂虽然换上“新鞋”,却还要走“应试老路”的尴尬。课改成效很难从试卷、试题上充分反映出来的现实,无法消除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成绩”情结,这就导致部分教学案教学课堂,有“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4、教研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学校和教师心浮气躁,不能沉下心来,着力攻关,过分地依赖宣传和影响来推进本地教研,从而给教学案的推广带来负面的影响。
5、推进初期不能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导致部分学校一直处在生搬硬套和机械模仿阶段,不能根据自己的校情、学情组织教学案研发团队,自主创新,编写校本教学案,也弱化了教学案的实效。也有部分教师浅尝辄止,就妄下结论。除此之外,还有教师课堂操纵能力不足、课堂研讨活动设计失当以及教学案二次备课方面的诸多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也一定会成为发展的基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案的课堂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我们体验到,一个掌握了教学案教学精要的教师会如解牛的庖丁那样游刃有余,他引导下的课堂皇就如漫步在杂花生树的山道上漫行:景随人变,触处生春——师与生,都会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平常视为畏途、苦役的学习任务。
一、“两案五板块”的课堂结构
“两案”指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教案与学案的结合是教改成果之一,是由重“教”到重“学”的必要过渡,也是教学理念转变的外显形式。“五板块”指“课时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堂达标检测”和“课后拓展延伸”。
“课时学习目标”的提出,首先是“学习目标”课时化。把每节课的目标细化,是设计的初衷。这是为避免多课时课文学习的粗疏和模糊。其实是对目标的表述更为具体化。如把原先描述结果性目标的动词“掌握……”、“理解……”、“运用……”,改为“能读准……”“能说出……”“会使用……”,这就使师生更为清楚各自的任务。最后是目标的达成性。能否在本课时达成,是设计此目标的现实标准。当然,也要避免目标设置过低和偏离,这就需要设计者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宏观把握和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
“课前预习导学”的设置是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逐步引导课堂由“教师教学”到“教会学生学”,再达到“学生自学”的演进。首先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接着是尝试回答课后问题,标注疑难。然后是尽量提出问题。
“课堂研讨学习”是整个课堂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最集中体现。我们是用任务式的活动设计,来代替当下的“主问题”模式。即把要解决的主问题、主任务,转化成可以互动的“学习活动”。通过“听、说、读、写、思、练、考”七种活动形式训练其语文素质,运用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参与七维交流。所谓七维交流,即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与同学、与文本、与生活、与世界、与文化、与未知这七个维度的交流。
“课内达标训练”又称巩固练习、课堂反馈,也可隐含在前一板块的展示环节中。其作用一是反馈课时目标达成情况,一是进一步巩固训练。有些教师把这一板块独立起来,叫“练案”,这就从认识上破坏了教学案的有机性。因为这一板块并不是以做题训练为主,在选题时,首先应与“课前预习导学”形成梯次;然后应遵循“多录精选”原则,即多录备用,随堂精选;三是一定要避免脱离课时目标。
“课外拓展延伸”是对课时目标的深化和延展,一般的拓展方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可以从认知和思辩方面设计,因此,这往往成为一节课最活泼、最精彩、最具观赏性的部分。拓展延伸的最后是师生对这一节课的总结和反思,最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收获或不足,以达到师生互评,师生深层互动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新事物的发展,不但会受旧有环境中习惯因素的制约,还要受自身存在不足的限制。教学案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际推行中我们发现:
1、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改热情。教学案在一地一校的有效推进受教师的参与程度的制约。课堂结构的变革是全员的,全学科的,个别教师、个别学科的被动和滞后,会给整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行政手段之外,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应该是教学管理为教研服务的新问题。
2、大班额学生分组、展示困难和学困生课堂游离情况的监控。城镇化使县级以上学校班额过大,分组过多,不但增加了教师课堂操控的难度,也带来了活动结果展示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基础差、探究和合作能力不足的学困生,往往影响到全组的研讨进度。更有厌学学生,在生教生阶段不能集中注意力,游离在活动之外,教师也无法一一顾及。
3、新课标下的新评价没能及时更新,造成语文课堂虽然换上“新鞋”,却还要走“应试老路”的尴尬。课改成效很难从试卷、试题上充分反映出来的现实,无法消除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成绩”情结,这就导致部分教学案教学课堂,有“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4、教研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学校和教师心浮气躁,不能沉下心来,着力攻关,过分地依赖宣传和影响来推进本地教研,从而给教学案的推广带来负面的影响。
5、推进初期不能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导致部分学校一直处在生搬硬套和机械模仿阶段,不能根据自己的校情、学情组织教学案研发团队,自主创新,编写校本教学案,也弱化了教学案的实效。也有部分教师浅尝辄止,就妄下结论。除此之外,还有教师课堂操纵能力不足、课堂研讨活动设计失当以及教学案二次备课方面的诸多问题。
当然,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也一定会成为发展的基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案的课堂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我们体验到,一个掌握了教学案教学精要的教师会如解牛的庖丁那样游刃有余,他引导下的课堂皇就如漫步在杂花生树的山道上漫行:景随人变,触处生春——师与生,都会在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平常视为畏途、苦役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