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培养看得见的竞争力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与世界万物产生关联。宇宙,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日月星空的浩渺之美;自然,在我们眼前展示着四季轮回的生机之美;人类,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进步、发展。当今中国,伴随经济飞速发展的,是相对滞后的审美能力。大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大拆除,用巨额资金建奇葩建筑,东西南北毫无特色的城市建设;小到人们衣着谈吐的粗俗,家居布置的杂乱,无不让人扼腕叹息,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制造的品牌价值。蒋勋有一本书《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美,是看得见的竞争力。
  要提高全民族的审美能力,学校的艺术教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教育目前虽然得到学校的重视,但是,艺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却是让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打了折扣,变了味道,降了档次。
  对艺术的认识偏于功利。没有把艺术教育放在人生长河中的价值来思考,也没有把艺术素养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必备要素来理解。有的是为了成就学业,有的是为了就业出路,有的更高的追求,也是从艺术与生活的价值来架构。比如:成为艺术家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很少有人从艺术与人生的价值来构思。因此,艺术教育,在很多地方很多人心中,一开始,就有了非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纯粹性和本来具有的价值被稀释了,有的甚至被异化了。
  艺术教育的专业性略显弱化。艺术,特别是相对专门的艺术,既要有教育的规律,更要有专业的技术。艺术教育对教育者来说,专业化程度高,教育技巧外化。从事艺术教育的人,具有一定的艺术才华或者表现力,是基本要求。而目前,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教育需求的加大,艺术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建设明显滞后,艺术教育的师资明显不足,艺术教育的效果就明显减弱。
  艺术教育的评价有些偏离。艺术教育,除了技能呈现以外,还是一种人生教育。短期内,很难有结论性评价。即使有了天赋,又有了很好的艺术教育条件,学生的才艺水平明显提高了,但要从中透视出其审美觉醒、人生感悟、观念定向,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答案。而有些评测项目或者方法,过于量化,过于级别、等第、分数等的规定,使得艺术教育有时候就变成了应试教育,变成了短期强化的教育,这样艺术教育就跟着不健全的评价体系走进了瓶颈之中。
  要改变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其意义价值和魅力,需要从教育教学本源和规律出发,找到艺术教育的原点、远点,找到艺术教育的规律与真谛。
  我们现在正在提倡的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求要有文化基础、人文底蕴,而艺术,是集想象与创造于一体的最重要的人文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核心價值观,离开艺术肯定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要确立教育原点,做到立足点正确,才能源远流长。
  艺术教育的原点,就是要加强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技能教育是基础,是载体,当然必不可少。但唯技能教育,走不远,也教不深。面对浩如烟海的艺术瑰宝,要让学生领略其魅力,喜之乐之,然后才能求之。艺术,需要天赋,但也需要浓烈的兴趣与欲望。而只有充分展示艺术的美丽与魅力,才能从人的内心深处燃起对艺术的追求动力,才能从灵魂深处体验到艺术的高贵与灌顶。如此,即使学生因为天赋不凸显而艺术技能一般,也能感受到顶级艺术的瑰丽,也能在人生之路上感受到艺术之光。
  艺术教育是学科教育,有着学科教育的一般特点与规律。但艺术教育又有着自己的显著特征与表现。传统说法就是,光说不练不行,就是多指一些技能性的项目与课程。书法、绘画,管弦、声乐,光靠纸上谈兵,肯定是一无是处,审美教育、人生感悟也无法真正实现。而技能教育个性化是很强的,我们不能太过于集体化、规模化教育,也就是说要充分展示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和独特性。但不管是学长笛的,还是拉二胡的,不管是山水画,还是西洋油画,艺术的内涵都是相通的,艺术的感知都是相融的,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艺术样式中,得到素养的提升,精神的升华。
  艺术技能提升了,但要成为一种素养,一种灵魂的感化,还应该有个过渡语转化。这个环节,在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或者有效地予以关注。有些艺术才华突出的人、艺术技巧出众的人,个人的精神品质并没有得以相应跟进与提升。有的人就怀疑,技能与灵魂的脱节,才华与精神的分离。其实,这也可能只是追求艺术的功利性带来的个人不适,带来的相背与不合。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艺术往往呈现这样的特点,艺术的痴迷造成精神的滞后,或者精神的紧张与出世。
  基于此,我们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艺术教育的遵循与改变上来。艺术教育的传统性与技术性,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的遵循和传承。现代教育改变了许多教育形态,现代技术条件也给予艺术教育有更多的新颖呈现。但艺术教育的传统色彩不能抹杀,技能的直接传授还是其显著特征。我们要改变的是艺术教育的呈现方式,艺术教育的现代理解。我们不能听着高山流水,还在专注于峨冠博带。我们不能看着兰亭集序,还在沉浸于笔墨纸砚。现代的元素必须要渗透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必须要走向未来建构。
  艺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这些概念,有紧密联系,但跨度很大。究竟怎样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需要在课程建构、教学设计和方式方法、风格途径等许多方面进行不懈的探讨。艺术教育需要技术化的设计,需要人文化的浸润,更需要艺术本身的自我观照。
  马云曾说过:“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这番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艺术教育,培养看得见的竞争力。
  (江苏省无锡市江溪幼儿园)
其他文献
学校实行每天由一名校级领导带领两名中层干部,24小时校园值班制度已经好多年了,干部们在当天的巡查校园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应该说这项制度的作用毋庸讳言。  但是,参与其中时间久了,也看到它的不少弊端,每天的值班反馈单上无外乎:某教师罚学生站到教室外,某同学迟到,某班中午未关门窗,某老师上课时有学生睡觉,某班卫生区打扫不干净,某几位同学打架斗殴,某班课间操不整齐等等,
期刊
说到“艺术”一词,谁都觉得高大上,所以人们讲话中都喜欢和艺术搭边,什么说话艺术、行为艺术、生活艺术、教育(管理)艺術,举不胜举,仿佛一讲艺术,就高大上了。然而,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中“美”的教育——艺术教育,偏偏是排在“德智体美劳”中最不举足轻重的位置。“美”的教育的主体阵地其实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而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仅剩下音乐(唱歌)和美术(图画)两门(雕塑、工艺、建筑、舞蹈、戏剧、电影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让现代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依赖“足不出户”的互联网消费,在这一背景下,支付宝这一新型支付方式应运而生。本文以支付宝为例,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支付宝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中,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普及对广大民
期刊
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一直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也一直是好教师的标准。在许多人的眼里,教师是靠嘴巴吃饭的。如果有一天,教师不说话了,估计也就下岗了。如果站在讲台上,不说话或者少说话,教师会感到日子不好过,会感到很不习惯,似乎少了什么。  现实中,许多教师苦练“脱口秀”,上课时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却弄得学生听得头头是“倒”,这是为何呢?细细分析,问题出在以下“语病”:  一是“脱口秀”常常说得太快。在课堂教学
期刊
说到艺术,不知大家眼前浮现的第一个情景是什么?是高雅的古筝,还是悲鸿的奔马;是儿时那把小小的口琴,还是长大后那把弹唱的吉它……把思绪轻轻拉回,来回答一个实际的问题,长大后,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是學好数理化,还是掌握高科技?是情商与智商“双高”,还是为人与处世“圆润”?也许,你同样回答不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让我们循着自己内心的足迹,问一问自己,在安身立命的同时,我们最渴求什么?在身心疲惫的时刻
期刊
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做过数百场教育教学讲座,主要著作有《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教育的觉醒》等。  教师在我人生的志愿里,没有排在前面。  最想做一个商人,也算第一志愿了。源于骨子和祖传,爷爷是豆腐匠,家里一直有两盘
期刊
说起艺术教育,我原来一直认为那是砸钱没什么用的事情,直到有一次去婶婶家串门才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天,从电梯出来,我就被走廊墙上挂的四幅精美油画吸引。我问婶婶花多少钱买的,她居然告诉我是她画的,这着实让我惊讶不已。婶婶是退休小学语文教师,以前从未听说过她还会画画。走进婶婶的家,看到墙上挂着不少大小不一的油画,一幅比一幅精致。婶婶告诉我,她拜了一个画家为师,每天都去学画画,风雨无阻,只为了弥补小时候的艺
期刊
打开学生思维的那扇窗,培养其思维能力,既是自然科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挖掘名言价值、让学生续编故事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挖掘名言价值  在教材中,往往穿插着一些名人名言。这些名言起着印证正文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等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忽视发挥名言价值的问题。我们要么对教材中的这些名言视而不见,
期刊
马云曾说过:“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这番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曾有机构对毕业近20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感意外。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