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生态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起点不是知识,最终目标瞄准的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健康的发展和快乐的成长。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都是学生,课堂上精彩的是学生,不是老师。数学生态课堂的学习是动态的、生成的、自主的、和谐的、探究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来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数学课堂。数学生态课堂的环境犹如一道自然亮丽的风景线,它能让学生每时每刻都体验着环境的和谐、享受着人与人的关爱,自由地放飞思想和灵魂。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我学习,我快乐,我收获”。
一、 数学生态课堂是“生活”的课堂
数学生态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用生态的理念营造一种亲切的、学生彼此熟悉的、容易接受的学习场所。而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是形象的、熟悉的。因此,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1.捕捉“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题,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先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生活问题中的数学。开始就问:“大家都坐过车吗?那么,你们知道车轮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吗?”这一问题就是学生身边的一个鲜活的问题,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椭圆形做车轮模型,并试着滚一滚,想象一下如果你坐在车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以上实验,组织各小组讨论“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和“车轴应装在哪里?”等现实生活中的车轮问题,并以此来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机,又使他们感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借助实践活动,拓展数学空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时间和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银行参观,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已的压岁钱去模拟存款、取款,观察银行墙壁上的利率表。学生感到很新鲜,表现也很积极。提出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利率不一样?”“我要怎样存才能得到较多的利息呢?”等问题。到上新课时,由于自己发现问题,又通过自已的努力解决了问题,从而找到了符合自己需要的存款方式。学生个个充满了自豪感,脸上都流露出成功的喜悦。这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材料,提供了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数学生态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向推进和横向铺开,“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自主学习绝不等同于没有课堂和学校的“自学”,也不是指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安排而放任学生为所欲为。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等,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1.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小剪刀。要求:人人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满了自豪与快乐,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中。实践告诉我们,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宽松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到以合作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学生态课堂是“和谐”的课堂
和谐的数学生态课堂,必须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只有这样,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才能形成一种畅通、有效的信息交换,系统才会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和稳定的结构,和谐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生态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尊互敬的,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帮助和关爱,爱心是师生和谐的重要桥梁。“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沐浴着师爱的阳光雨露,感受着师爱的似水柔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一个老师后,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因此,教师要用微笑教育,渗透情感熏陶,使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除了要关心爱护学生,还要善于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让学生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培育和谐的生生关系
生生和谐关系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融洽、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有意或无意的过多宣扬一种学生之间的竞争态势,优等生之间互相比拼,学困生受歧视、排挤等等,严重影响生生之间的和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教学中通过开展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的力量,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育团队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全面地评价他人:“你欣赏他的什么,要学习他的什么,提出的建议是什么?……”通过让生生互评,促进学生反思,“放大”别人的优点,让学生在他人评价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实现知与智交融,知与情相通,知与识共荣。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体会到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满足感与喜悦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更进一步促进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数学生态课堂是“探究”的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的场所,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1.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促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空,让学生有独立沉思的时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构建。教师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真正亲历知识探究和获取的过程。这样,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让学生学得更主动、积极,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创建自然的生态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
自然的生态课堂就是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然的生态课堂是体现师生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的智慧课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随机应变。即便是错误的资源,也巧妙应用,让课堂因“差错”而出彩。当然教师顺乎自然,并不是“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而是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预设与生成巧妙融合,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知识,让智慧在动态中生成。教师要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按自己喜爱的方法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翅膀,充分享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主探究乐趣。
总之,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自主的、和谐的、探究的、充满活力的、收获的可以让学生快乐成长的课堂。课堂中应该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与学生和谐共生,结合新课程理念,认真、全面、客观地剖析数学教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多一些本真、多一些自由、多一些自信,呈现原汁原味的、充满生命的课堂,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原生态”,构建数学生态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持续和谐发展,我们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 数学生态课堂是“生活”的课堂
数学生态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用生态的理念营造一种亲切的、学生彼此熟悉的、容易接受的学习场所。而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是形象的、熟悉的。因此,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1.捕捉“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题,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先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生活问题中的数学。开始就问:“大家都坐过车吗?那么,你们知道车轮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吗?”这一问题就是学生身边的一个鲜活的问题,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接着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椭圆形做车轮模型,并试着滚一滚,想象一下如果你坐在车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以上实验,组织各小组讨论“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和“车轴应装在哪里?”等现实生活中的车轮问题,并以此来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机,又使他们感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借助实践活动,拓展数学空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例如,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利用数学活动课的时间和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银行参观,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已的压岁钱去模拟存款、取款,观察银行墙壁上的利率表。学生感到很新鲜,表现也很积极。提出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利率不一样?”“我要怎样存才能得到较多的利息呢?”等问题。到上新课时,由于自己发现问题,又通过自已的努力解决了问题,从而找到了符合自己需要的存款方式。学生个个充满了自豪感,脸上都流露出成功的喜悦。这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材料,提供了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数学生态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向推进和横向铺开,“自主学习”越来越引起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自主学习绝不等同于没有课堂和学校的“自学”,也不是指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安排而放任学生为所欲为。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等等,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1.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小剪刀。要求:人人动手,通过实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满了自豪与快乐,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中。实践告诉我们,每位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潜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情境,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宽松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到以合作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学生态课堂是“和谐”的课堂
和谐的数学生态课堂,必须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只有这样,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才能形成一种畅通、有效的信息交换,系统才会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和稳定的结构,和谐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生态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尊互敬的,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帮助和关爱,爱心是师生和谐的重要桥梁。“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沐浴着师爱的阳光雨露,感受着师爱的似水柔情,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一个老师后,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因此,教师要用微笑教育,渗透情感熏陶,使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除了要关心爱护学生,还要善于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让学生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培育和谐的生生关系
生生和谐关系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融洽、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有意或无意的过多宣扬一种学生之间的竞争态势,优等生之间互相比拼,学困生受歧视、排挤等等,严重影响生生之间的和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教学中通过开展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的力量,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育团队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全面地评价他人:“你欣赏他的什么,要学习他的什么,提出的建议是什么?……”通过让生生互评,促进学生反思,“放大”别人的优点,让学生在他人评价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实现知与智交融,知与情相通,知与识共荣。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体会到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满足感与喜悦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更进一步促进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数学生态课堂是“探究”的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的场所,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才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1.创建生态化的学习过程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促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空,让学生有独立沉思的时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构建。教师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真正亲历知识探究和获取的过程。这样,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让学生学得更主动、积极,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主人,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创建自然的生态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
自然的生态课堂就是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然的生态课堂是体现师生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的智慧课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随机应变。即便是错误的资源,也巧妙应用,让课堂因“差错”而出彩。当然教师顺乎自然,并不是“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而是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预设与生成巧妙融合,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知识,让智慧在动态中生成。教师要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按自己喜爱的方法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翅膀,充分享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主探究乐趣。
总之,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自主的、和谐的、探究的、充满活力的、收获的可以让学生快乐成长的课堂。课堂中应该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与学生和谐共生,结合新课程理念,认真、全面、客观地剖析数学教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多一些本真、多一些自由、多一些自信,呈现原汁原味的、充满生命的课堂,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原生态”,构建数学生态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持续和谐发展,我们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