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十九大将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当代大学响应党的号召,应将法治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针对“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这一主题,从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措施两方面论述主题,希望可以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关 键 词] 法治理念;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39-01
现今,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在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育管理必须与法治理念相结合,坚决从源头上杜绝高级知识分子“法盲”现象,当然,就当今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的现状来看,“法盲”现象已经基本消失,那么,如何让大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法治理念下的教育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当今社会,法治理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法治教育是必修课,在教授法治理论的同时,树立法制观念、法治思维,从而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1]。第二,培养大学生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第三,作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作问题,而如何在工作协议中保护自己,这就来源于大学时期的法治理念教育,用法律武装自己,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坚决抵制违法乱纪行为。
二、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强化大学生民主意识
我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但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却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教育不彻底,民主思想未树立。所以,在进行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时,首要任务是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当今我国民主政治理念相同步。在此方面,笔者提议,首先,加强民主意识教育培养的科学性,例如,针对高校学生特点展开民主教育活动,在艺术院校中可以开展“民主文化艺术话剧”等,可以将我国为实现民主作出牺牲的先烈故事编导成一部话剧,在学校各院中巡回表演,甚至可以在学校间交流表演。
其次,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多征求学生意见,使学生有参与感,例如,“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和扩建建议”让学生对学校建设有参与感,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民主,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强化大学生责任与义务观念
古语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话都表明人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这些道理放在当今依然适用,尤其是代表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应该运用法治理念强化责任与义务观念,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1)培养大学生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孝顺长辈,教导晚辈;(2)培养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团结同学,友爱邻里,尊敬师长;(3)树立远大理想,将国家命运与自身奋斗相结合,“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结合这三点,可以在学校组织主题演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的重担,时刻约束自己,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甚至奉献一生。
(三)强化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大学生的培养若只停留在“纸上”,那么就是纸上谈兵。自1996年开始,我国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主要目的是在暑期课余时间,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活动主要是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我国农村,体验基层人民生活状态,并且宣传先进知识和文化[2]。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提升集体生活荣誉感。在进行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时,必须强化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首先,学校要进行“三下乡”的教育宣传,让学生清楚“三下乡”做什么和为什么“三下乡”两个问题。其次,在“三下乡”的全过程,要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带队老师可以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在遭遇违法侵害时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这就是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可以暴露一些在教育中忽略的细节,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这才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终极意义。
总而言之,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就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当代大学生时应更有使命感、责任感。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侧面反映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的高低。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群策群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国家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左滨.摭谈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措施[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1):48-49.
[2]刘津铭,倪揚.基于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J].新课程(下),2015(12):246.
[关 键 词] 法治理念;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39-01
现今,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在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育管理必须与法治理念相结合,坚决从源头上杜绝高级知识分子“法盲”现象,当然,就当今大学生的“法治思维”的现状来看,“法盲”现象已经基本消失,那么,如何让大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法治理念下的教育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当今社会,法治理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法治教育是必修课,在教授法治理论的同时,树立法制观念、法治思维,从而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1]。第二,培养大学生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第三,作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作问题,而如何在工作协议中保护自己,这就来源于大学时期的法治理念教育,用法律武装自己,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坚决抵制违法乱纪行为。
二、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强化大学生民主意识
我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但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却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教育不彻底,民主思想未树立。所以,在进行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时,首要任务是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当今我国民主政治理念相同步。在此方面,笔者提议,首先,加强民主意识教育培养的科学性,例如,针对高校学生特点展开民主教育活动,在艺术院校中可以开展“民主文化艺术话剧”等,可以将我国为实现民主作出牺牲的先烈故事编导成一部话剧,在学校各院中巡回表演,甚至可以在学校间交流表演。
其次,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多征求学生意见,使学生有参与感,例如,“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和扩建建议”让学生对学校建设有参与感,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民主,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强化大学生责任与义务观念
古语有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话都表明人在社会中生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履行的义务。这些道理放在当今依然适用,尤其是代表国家未来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应该运用法治理念强化责任与义务观念,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1)培养大学生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孝顺长辈,教导晚辈;(2)培养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团结同学,友爱邻里,尊敬师长;(3)树立远大理想,将国家命运与自身奋斗相结合,“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结合这三点,可以在学校组织主题演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的重担,时刻约束自己,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甚至奉献一生。
(三)强化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大学生的培养若只停留在“纸上”,那么就是纸上谈兵。自1996年开始,我国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主要目的是在暑期课余时间,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活动主要是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我国农村,体验基层人民生活状态,并且宣传先进知识和文化[2]。在提升个人素质的同时提升集体生活荣誉感。在进行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时,必须强化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首先,学校要进行“三下乡”的教育宣传,让学生清楚“三下乡”做什么和为什么“三下乡”两个问题。其次,在“三下乡”的全过程,要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带队老师可以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在遭遇违法侵害时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这就是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可以暴露一些在教育中忽略的细节,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自身价值的提升,这才是学校教育管理的终极意义。
总而言之,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就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当代大学生时应更有使命感、责任感。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侧面反映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的高低。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群策群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国家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左滨.摭谈法治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措施[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1):48-49.
[2]刘津铭,倪揚.基于法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J].新课程(下),2015(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