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博士蹲在地上摆弄一架机枪,背景是一战战场,描述的是机枪激战的场景,战壕两边的敌人,一方架起机枪扫射,另一端是端着步枪挨打的士兵。机枪旁边有很多弹壳,双方实力悬殊。森博士说:“在那个时代,机枪是所有士兵的噩梦。”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无论是士兵还是武器装备都没有为这场大战做好准备。敌人像蚁群一般蜂拥而至,而士兵手中的步枪每扣动一次扳机却只能对付一个目标。为了将敌人阻挡在自己的阵地外,士兵需要更加强大的火力,最好能布设一张火力网,将敌人隔绝在外——机枪就是他们的救星。
帝国屠夫
1916年7月1日,法国索姆河畔上,短短一天时间,英法联军就赔上了6万名士兵的性命,罪魁祸首是德军事先埋伏好的马克沁机枪。这并不是马克沁机枪的首秀,却让它拥有了“帝国屠夫”的名号。
正是这段噩梦,让机枪在战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多席之地。它除了是主要军事工事的地面防护主力,还登上飞机成为航空机枪,爬上炮台变成高射机枪,甚至搭上军舰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舰载机枪,以及一直为战车保驾护航的车载机枪。多重身份让机枪全方位打入战场,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新枪族。
重点不一样
作为机枪,和普通步枪最大的区别便在于火力的持续性上。为了保证能一口气发射更多的弹药,机枪的枪机结构、枪管等硬件设施都要更优秀,除此之外,它还必须具备一些常规枪械不那么在乎的配置。
瞄准镜、小握把、肩带
枪管散热系统
连续发射弹药会造成枪管过热,如果不及时散热,枪机容易出现故障,枪管也有可能炸膛,影响枪械使用。早期的机枪枪管散热主要是水冷式,但由于整个散热系统体积太大,不能坚持太久,后来被气冷式替代。而今天的机枪,为了更好地确保射击效果,直接使用了模块化枪管,射击数发之后直接换枪管,散热效果更好。
两脚架/三脚架
对于普通枪械可有可无的脚架,在机枪这里可不能少。重机枪一般会配有三脚架,甚至专门的枪架,而大多数轻机枪则会直接携带可折叠式两脚架。
弹链/弹鼓
动辄上千发的连续射击,一般弹匣可保证不了这样的弹药供给量,为此,机枪必须配有专门的弹链或弹鼓。轻机枪有时也会使用弹匣。
制造材料
要承受住高温、高压的影响,机枪使用的制造材料都必须是真材实料的钢、铁或合金,这也是为什么机枪都很重的原因。不过随着复合材料的诞生,机枪的制造材料也有所改进,重量相应地也有所减轻
多需求多标准
由于制造工艺粗糙,枪管散热系统笨重,又需要确保弹药数量,早期的机枪差不多都很重,移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虽说在制造工艺上有所改进,使用的材料也有所突破,但为了保证机枪的威力和射程,还是会有一些块头大,有稳定支架,不用士兵移动便能达到任务目的的机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机枪。它火力持续、射程远,却由于太重、造价高,无法大面积使用。因此,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机枪也做出了一些新的突破。
改变枪管散热系统后,机枪的身材明显苗条多了,再缩短枪管和弹链的长度,加上可折叠两脚架,一挺轻机枪便诞生了。之后,为了更加扩大士兵们对机枪的需求,一种既能安装两脚架,又能配备三脚架;既能使用小弹链,又能使用大弹鼓;既能轻便携带实施火力支援,又能远程长时间射击实施阵地守卫的通用机枪出现了。它除了能迎合更多人的需求外,机枪在战场上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了。
历史上部分著名机枪
加特林多管式机枪
射速:400发/分钟
枪管数量:6~10根
服役时间:1862~1911年
意义: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的多管式机枪,结构原理至今还被飞机和军舰上的多管射速炮保留并使用。
马克沁重机枪
口径:7.92毫米
射速:450发/分钟
服役时间:1889~1945年
意义:第一挺全自动式机枪。
勃朗宁M2重机枪
口径:12.7毫米
射速:450~550发/分钟
有效射程:1830米
服役时间:1921~1932年 1933至今(改进型M2HB)
意义:极为成功的重机枪设计,被大量装备在飞机和战车上,在美军轻武器中服役时间最长。
MG34通用机枪
口径:7.92毫米
射速:900发/分钟
服役时间:1934~1945年
意义:开创了早期通用机枪设计的先河。
ZB26式轻机枪
口径:7.92毫米
服役时间:1924年至今
射速:500发/分钟
意义:曾有24个国家装备的轻机枪,被大量仿制。
【结语】
现如今,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航空机枪没有了出路,高射机枪不再是主要的防空利器,舰载机枪最多的用处也就是驱赶海盗。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一切并没有动摇机枪在作战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
霸气的弹鼓,容弹量相当多。
手枪、突击步枪、冲锋枪、狙击枪、机枪,《森博士大课堂之枪械篇》的课程全部结束。如果你还没有听过瘾,或者有更多想要知道的枪械知识,欢迎写信或发邮件来告诉森博士,精彩课堂就是为你准备的!(注:北京小军迷胡云舒要求再加入榴弹发射器和霰弹枪的课程,大家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无论是士兵还是武器装备都没有为这场大战做好准备。敌人像蚁群一般蜂拥而至,而士兵手中的步枪每扣动一次扳机却只能对付一个目标。为了将敌人阻挡在自己的阵地外,士兵需要更加强大的火力,最好能布设一张火力网,将敌人隔绝在外——机枪就是他们的救星。
帝国屠夫
1916年7月1日,法国索姆河畔上,短短一天时间,英法联军就赔上了6万名士兵的性命,罪魁祸首是德军事先埋伏好的马克沁机枪。这并不是马克沁机枪的首秀,却让它拥有了“帝国屠夫”的名号。
正是这段噩梦,让机枪在战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多席之地。它除了是主要军事工事的地面防护主力,还登上飞机成为航空机枪,爬上炮台变成高射机枪,甚至搭上军舰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舰载机枪,以及一直为战车保驾护航的车载机枪。多重身份让机枪全方位打入战场,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新枪族。
重点不一样
作为机枪,和普通步枪最大的区别便在于火力的持续性上。为了保证能一口气发射更多的弹药,机枪的枪机结构、枪管等硬件设施都要更优秀,除此之外,它还必须具备一些常规枪械不那么在乎的配置。
瞄准镜、小握把、肩带
枪管散热系统
连续发射弹药会造成枪管过热,如果不及时散热,枪机容易出现故障,枪管也有可能炸膛,影响枪械使用。早期的机枪枪管散热主要是水冷式,但由于整个散热系统体积太大,不能坚持太久,后来被气冷式替代。而今天的机枪,为了更好地确保射击效果,直接使用了模块化枪管,射击数发之后直接换枪管,散热效果更好。
两脚架/三脚架
对于普通枪械可有可无的脚架,在机枪这里可不能少。重机枪一般会配有三脚架,甚至专门的枪架,而大多数轻机枪则会直接携带可折叠式两脚架。
弹链/弹鼓
动辄上千发的连续射击,一般弹匣可保证不了这样的弹药供给量,为此,机枪必须配有专门的弹链或弹鼓。轻机枪有时也会使用弹匣。
制造材料
要承受住高温、高压的影响,机枪使用的制造材料都必须是真材实料的钢、铁或合金,这也是为什么机枪都很重的原因。不过随着复合材料的诞生,机枪的制造材料也有所改进,重量相应地也有所减轻
多需求多标准
由于制造工艺粗糙,枪管散热系统笨重,又需要确保弹药数量,早期的机枪差不多都很重,移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虽说在制造工艺上有所改进,使用的材料也有所突破,但为了保证机枪的威力和射程,还是会有一些块头大,有稳定支架,不用士兵移动便能达到任务目的的机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机枪。它火力持续、射程远,却由于太重、造价高,无法大面积使用。因此,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机枪也做出了一些新的突破。
改变枪管散热系统后,机枪的身材明显苗条多了,再缩短枪管和弹链的长度,加上可折叠两脚架,一挺轻机枪便诞生了。之后,为了更加扩大士兵们对机枪的需求,一种既能安装两脚架,又能配备三脚架;既能使用小弹链,又能使用大弹鼓;既能轻便携带实施火力支援,又能远程长时间射击实施阵地守卫的通用机枪出现了。它除了能迎合更多人的需求外,机枪在战场上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了。
历史上部分著名机枪
加特林多管式机枪
射速:400发/分钟
枪管数量:6~10根
服役时间:1862~1911年
意义: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的多管式机枪,结构原理至今还被飞机和军舰上的多管射速炮保留并使用。
马克沁重机枪
口径:7.92毫米
射速:450发/分钟
服役时间:1889~1945年
意义:第一挺全自动式机枪。
勃朗宁M2重机枪
口径:12.7毫米
射速:450~550发/分钟
有效射程:1830米
服役时间:1921~1932年 1933至今(改进型M2HB)
意义:极为成功的重机枪设计,被大量装备在飞机和战车上,在美军轻武器中服役时间最长。
MG34通用机枪
口径:7.92毫米
射速:900发/分钟
服役时间:1934~1945年
意义:开创了早期通用机枪设计的先河。
ZB26式轻机枪
口径:7.92毫米
服役时间:1924年至今
射速:500发/分钟
意义:曾有24个国家装备的轻机枪,被大量仿制。
【结语】
现如今,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航空机枪没有了出路,高射机枪不再是主要的防空利器,舰载机枪最多的用处也就是驱赶海盗。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一切并没有动摇机枪在作战中无人可以取代的地位。
霸气的弹鼓,容弹量相当多。
手枪、突击步枪、冲锋枪、狙击枪、机枪,《森博士大课堂之枪械篇》的课程全部结束。如果你还没有听过瘾,或者有更多想要知道的枪械知识,欢迎写信或发邮件来告诉森博士,精彩课堂就是为你准备的!(注:北京小军迷胡云舒要求再加入榴弹发射器和霰弹枪的课程,大家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