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中东政策走向及其面临的挑战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回顾了布什第一任期的中东政策,展望了第二任期的中东政策走向,指出中东将继续成为美对外战略重点投入地区,其基本战略目标和主要内容不变,但策略和政策微调不可避免,并就美国中东政策面临的四大挑战(伊拉克重建、以巴冲突、伊朗核问题、大中东计划)及其政策趋向进行了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期刊
凡被人为分裂的国家或民族,在一定的国际形势和内部条件下,总是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完成统一的。这是因为历史和亲情是无法轻易割断的。被分裂的人民,渴望统一,血浓于水。
二次大战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支地区成为国际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是法国企图重建殖民制度所引发的,首先是法国殖民主义者与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之间的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但它又不仅是法国与越、老、柬之间的冲突,而是一场各种力量参与的国际斗争。大国的卷入,特别是美国的插手和干涉是这场战争延续和扩大的一个至关重要外部因素。在纪念奠边府战役和日内瓦协议签订50周年之时,重新考察第一次印支战争的国际背景,不仅要研究法越矛盾以及英国、苏联、中国等等因素,还需对美国的介入及战争中美国的作用作充分
内部事务不干涉(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 in intemal affairs)是东盟政治合作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全球化、地区化的不断发展,特别2003年东盟发表了关于缅甸问题的外长声明,东盟内部就是否应该重新认识内部事务不干涉原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实践中也有所突破,同时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本文试从这个基本原则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代表性事件入手,来考察东盟内部对这一原则的理解的变化,并对这一原则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东盟发展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40周年大庆!衷心祝愿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更加蓬勃发展,一日千里,人才辈出,学术丰收!
2004年4月23日上午,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80余名代表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会聚一堂。出席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政治科学类”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彦、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国有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浦劬教授、
一、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具有强大生命力.半个世纪前,中国首先提出并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五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风云的考验,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同。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强调指出: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
现在,给21世纪起一个名字也许为时尚早。但是,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主义袭击使得这方面的所有发明都已过时。在2000年1月1日,多数人没有预料到,几大民主国家积极参与下的战争这么早就成为新世纪的主题。而有一件事情在世纪转折之前就已经很清楚地显露出来: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全球化现象将决定历史的议事日程。1989年,不仅为欧洲的共产党国家打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而且使那个几乎一下子就征服整个世界的力量获得了活动空间。这首先是经济力量,然后还有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下面的文章是从描述这个力量开始的,然后,是对
美国是一个具有干涉主义传统的国家。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广泛推行干涉主义。克林顿政府由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和以北约名义出兵~.--5里、海地和前南地区,参与缔造和平、维持和平、国家建设,使用武力推动全球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