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学生;举手发言;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2(B)—0021—01
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是学生享受学习权利的表现,是遵守课堂常规的表现,也是教师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的反馈。学生通过举手发言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甚至整个班的学生都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关注学生“不举手发言”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是顺应新课程要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做学习的主人的有益探索。
一、学生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
1.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心不在焉。
2.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不当。或者问题过难,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回答的兴趣和欲望。
3.思考时间少,还没有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4.课堂氛围过于紧张。
5.教师习惯性地提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打击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说错在教师、同学面前丢脸,而没有勇气举手发言。
二、提高学生举手发言积极性的建议
1. 明确举手发言的意义,让学生肯举手发言。 教师要表扬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时向学生阐明坐在座位上想好答案,与站起来说出答案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就要学会交流,要交流就要有勇气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光会想,不会说或不敢说,将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所以,现在就要抓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从自身的发展上,认识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认可举手,进而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举手回答问题并不可怕,只是让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所阐述的观点、看法,不论对与错,在情感上都要予以保护,使学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大胆举手发言。
3. 强化表达训练。首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可以利用课前3分钟至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讲故事,播报新闻,即兴演讲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习惯。鼓励学生说话时姿态大方、声音响亮,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指导学生试着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出现的一些错误及时给予指正。
4. 评价得当,增强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让学生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回答,都不会受到嘲笑、讽刺、挖苦。
5.建构课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兴趣等实际对教材进行补充、删减与整合,也可自主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精心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那些因为思维不敏捷而不举手发言的学生,教师应尽量设计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那些才思敏捷的学生,教师的提问应尽量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要把握住难度,让学生跳跳就可以吃到“桃子”。
7.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抛出问题后,反应较快的学生一下便能说出教师所期望的答案,但是大多数学生虽然对答案有些眉目,因为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提供正确的答案而不举手发言。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2(B)—0021—01
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是学生享受学习权利的表现,是遵守课堂常规的表现,也是教师教学预设是否科学合理的反馈。学生通过举手发言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甚至整个班的学生都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关注学生“不举手发言”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是顺应新课程要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做学习的主人的有益探索。
一、学生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
1.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心不在焉。
2.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不当。或者问题过难,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回答的兴趣和欲望。
3.思考时间少,还没有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4.课堂氛围过于紧张。
5.教师习惯性地提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打击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缺乏足够的信心,担心说错在教师、同学面前丢脸,而没有勇气举手发言。
二、提高学生举手发言积极性的建议
1. 明确举手发言的意义,让学生肯举手发言。 教师要表扬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时向学生阐明坐在座位上想好答案,与站起来说出答案是不一样的。现在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就要学会交流,要交流就要有勇气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光会想,不会说或不敢说,将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所以,现在就要抓住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学生从自身的发展上,认识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重要意义,从心理上认可举手,进而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融洽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举手回答问题并不可怕,只是让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位学生所阐述的观点、看法,不论对与错,在情感上都要予以保护,使学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大胆举手发言。
3. 强化表达训练。首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可以利用课前3分钟至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讲故事,播报新闻,即兴演讲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习惯。鼓励学生说话时姿态大方、声音响亮,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指导学生试着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出现的一些错误及时给予指正。
4. 评价得当,增强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让学生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回答,都不会受到嘲笑、讽刺、挖苦。
5.建构课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兴趣等实际对教材进行补充、删减与整合,也可自主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精心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那些因为思维不敏捷而不举手发言的学生,教师应尽量设计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那些才思敏捷的学生,教师的提问应尽量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要把握住难度,让学生跳跳就可以吃到“桃子”。
7.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抛出问题后,反应较快的学生一下便能说出教师所期望的答案,但是大多数学生虽然对答案有些眉目,因为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提供正确的答案而不举手发言。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