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今教育教学中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特别是农村学校语文教研活动,存在着观念相对滞后、模式相对僵化的现状。因此,如何突破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桎梏,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改革变至关重要。
语文教研,是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在一个新理念、新知识不断涌现、不断更新、充满变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质量的语文教研活动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就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研观念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想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新平台,促使教育观念要求教研活动的新变化。
1.语文教研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专业化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强调教师的社会义务,又要满足教师的自我个性和价值需求,其内涵是教育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师德素养,发展对学生的爱心和专业献身精神,同时要不断提升知识能力结构,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教研活动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2.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和充分参与。教研活动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特别应关注新课程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师角色转换等问题,力争教师尽早掌握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突破旧思维,努力完善和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3.教研活动的重要方法是重视已有经验、积极反思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研活动除了要鼓励教师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引导他们重视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教师对课堂教学实际与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反思,经验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杠杆。引导教师们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把老师们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反思型教师。
4.教研活动应注重全程评价
全程评价是教研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教研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教研活动开展前,组织者应充分运用诊断性评价方法,对教师的需求进性分析,了解教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研内容,编制可行的教研方案。
在教研活动中,要运用形成性评价,及时开展现场评估,及时收集教研进展的新问题、新要求,及时弥补,克服不足,以便推动教研活动有效地开展。
在教研活动结束后,要运用终结性评价,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及时反思。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形成经验性指导。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产生效益,只有教研观念转变了,教研模式的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被执行。
二、转变教研模式
模式是一项活动的基本特征。一个理想的语文教研模式,通常应具有概括性、可操作性、程序性、结构性、针对性以及绩效性,且往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往复循环中进行休正和完善,才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科学思维方法, 在学小学语文教研中,下面一些模式可以遵循。
1.现场诊断模式
现场诊断,是参与教研的听课和任课教师合作,有目的的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理性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通过现场诊断,可以激发被诊断者对自己的教学的内省认识,不断反思,同时还能使观察者受到教益,并不断促进合作双方对教研新策略的探讨。
其一般步骤是:课前了解被诊断者及其学生、班级等相关背景——选择适当的诊断技术和手段,作好诊断记录——课后对所获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需讨论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高度讨论,并不断形成经验。
2.主题探究模式
这种模式指组织者选取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教师主题,参与者在这一主题范围内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各自探讨,然后在一起进行交流。通过主题探究,能激发探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型,并能更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某些问题上的专业能力。
其一般步骤是:分析教师所关注的问题,选择作为教研的主题——教师在主题范围内选自己较感兴趣的探究对象——教师依其自身的经验,认识对自选问题探究——教研参与者充分表述自己探究结果,并作集体交流,寻找具有相同意识的“知音”在某些问题上的一致观念,或激发探究者深入思考。
3.案例分析模式
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实例中隐含的原理、解决问题的技巧、体现教育教学价值观的例子,从而提高认识,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应变能力的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模式可以突破理论和实践的难点,对教研者能形成一定的经验。
其一般步骤是:收集那些主题鲜明,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导向性或矛盾性的教育教学实例——案例引用入教研活动过程——参与者对案例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最终形成最佳解决途径。
模式多种多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构建教研模式时,应充分照顾可操作性,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自己的教研模式。只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切实发挥教研的积极性,不断更新语文教研观念,就会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语文教研模式。
语文教研,是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必由之路,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在一个新理念、新知识不断涌现、不断更新、充满变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质量的语文教研活动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就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研观念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想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新平台,促使教育观念要求教研活动的新变化。
1.语文教研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专业化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强调教师的社会义务,又要满足教师的自我个性和价值需求,其内涵是教育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师德素养,发展对学生的爱心和专业献身精神,同时要不断提升知识能力结构,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样,教研活动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2.教研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其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和充分参与。教研活动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特别应关注新课程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师角色转换等问题,力争教师尽早掌握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突破旧思维,努力完善和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3.教研活动的重要方法是重视已有经验、积极反思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研活动除了要鼓励教师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引导他们重视研究方法的掌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教师对课堂教学实际与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反思,经验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杠杆。引导教师们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把老师们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反思型教师。
4.教研活动应注重全程评价
全程评价是教研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教研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教研活动开展前,组织者应充分运用诊断性评价方法,对教师的需求进性分析,了解教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研内容,编制可行的教研方案。
在教研活动中,要运用形成性评价,及时开展现场评估,及时收集教研进展的新问题、新要求,及时弥补,克服不足,以便推动教研活动有效地开展。
在教研活动结束后,要运用终结性评价,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及时反思。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形成经验性指导。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产生效益,只有教研观念转变了,教研模式的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被执行。
二、转变教研模式
模式是一项活动的基本特征。一个理想的语文教研模式,通常应具有概括性、可操作性、程序性、结构性、针对性以及绩效性,且往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往复循环中进行休正和完善,才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科学思维方法, 在学小学语文教研中,下面一些模式可以遵循。
1.现场诊断模式
现场诊断,是参与教研的听课和任课教师合作,有目的的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理性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通过现场诊断,可以激发被诊断者对自己的教学的内省认识,不断反思,同时还能使观察者受到教益,并不断促进合作双方对教研新策略的探讨。
其一般步骤是:课前了解被诊断者及其学生、班级等相关背景——选择适当的诊断技术和手段,作好诊断记录——课后对所获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需讨论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高度讨论,并不断形成经验。
2.主题探究模式
这种模式指组织者选取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教师主题,参与者在这一主题范围内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各自探讨,然后在一起进行交流。通过主题探究,能激发探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型,并能更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某些问题上的专业能力。
其一般步骤是:分析教师所关注的问题,选择作为教研的主题——教师在主题范围内选自己较感兴趣的探究对象——教师依其自身的经验,认识对自选问题探究——教研参与者充分表述自己探究结果,并作集体交流,寻找具有相同意识的“知音”在某些问题上的一致观念,或激发探究者深入思考。
3.案例分析模式
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实例中隐含的原理、解决问题的技巧、体现教育教学价值观的例子,从而提高认识,进而提高教师的教育应变能力的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模式可以突破理论和实践的难点,对教研者能形成一定的经验。
其一般步骤是:收集那些主题鲜明,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导向性或矛盾性的教育教学实例——案例引用入教研活动过程——参与者对案例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最终形成最佳解决途径。
模式多种多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构建教研模式时,应充分照顾可操作性,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自己的教研模式。只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切实发挥教研的积极性,不断更新语文教研观念,就会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语文教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