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了美国自1929年到2016年的经济历史与当时的财政政策,从积极财政和相对保守财政两个维度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政府不应该拘泥于财政预算平衡,积极财政对经济有刺激作用,在经济衰退时能够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但积极财政的作用是有限的,其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在起初采用时效果比较显著,但时间拉长来看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经济还是要回归自然的增长水平,而与此同时积极财政会让积累财政赤字、债务,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使得积极财政不能无限制的实施下去。
一、1933-1945罗斯福新政——赤字财政
1、政策背景: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当时的胡佛政府采用保守的财政政策,强调财政收支平衡,救济大的银行、公司,却并未对大众失业情况进行救济,并反对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干预,结果来看使得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从指标上来看,美国的进口额、出口额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在1923年到1933年这段时间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失业率飙升到25%。
2、政策方案:凯恩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提出了凯恩斯理论,凯恩斯认为是总需求的不足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他认为应该放弃此前的平衡收支的古典学派思想,认为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实施减税、举债、扩大政府开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
面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罗斯福践行了凯恩斯理论,对经济进行干预。主要在税收政策上进行调整,改变税收结构;加强政府对工农业等产业的干预,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税收政策方面罗斯福政府侧重对高收入者增税,于1935年通过《财产税法》,主要内容是:1)收入起征点:>5万美元即征附加税,税率>31%;2)最高税率: 59%→75%;3)公司所得税:2000美元起征,征8%的所得税4)联邦财产税:最高限制改为70%。
3.政策效果:从政策效果来看,在罗斯福新政时间里,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底部回升,1937年达到190点,但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300点以上还有一定距离。GDP增长也由负转正,1934年-1936年GDP增速达到11%、9%、13%。
二、肯尼迪、约翰逊——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1961-1969)
1、政策背景:在罗斯福政府时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汉森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他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支出,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高涨时,政府应当减少财政支出,实现预算平衡甚至盈余,来降低需求,控制通胀,如此就能实现长期的预算平衡并能够防止经济衰退。
1946年-1960年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采用汉森的理论,主张在经济增长时期减少支出,实现政府收支平衡甚至盈余,使通胀保持在低位。
在1954-1960年间经济增长处于低位,这段时间里虽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未有明显上升,但GDP年复合增长率GAGR仅为2.5%左右,失业率也开始上升,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却有着不错的经济增速。
2、政策措施: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学家赫勒与托宾提出了一种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政策。赫勒主张经济增长率达到3.5%,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这种思想彻底把美国政府从害怕过度财政赤字的框架里拖出,成为了1961-1969年这段时间刺激增长的主要手段。
肯尼迪政府采用了这种政策主张,在税收方面实行下面的减税政策,以减少刺激消费需求
军事方面:通过加大军事支出来增加需求,刺激经济
福利保障方面:加大投入,主要在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方面开展社会福利事业。
3、政策效果:私人固定资产投资从83.30亿提高到1969年的163.50亿美元,GDP与CPI也持续提高,GDP由3.19万亿提高到4.71万亿,失业率由5.5%下降到4%。
三、1981-1988里根——偏向供给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1、政策背景:之前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采用高财政支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高税收政策,带来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加之1973年的石油危机,1973-1980年发生“滞涨”现象,失业率上升,GDP增速下滑,徘徊在0%-4%的区间,CPI指标也一路上行,年增速在6%-14%之间,1971年和1980一度接近14%的CPI增速。
2、政策措施:在里根政府期间供给学派的思想得到重视,供给学派认为应该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税法方面个人所得税由50%下调到35%,公司所得税由46%下调到34%;货币政策方面提高银行利率,控制货币供应,促使美元贬值以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财政方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和军事项目投入
3、政策效果:GDP增速开始回調,有之前的0%-4%提高到了5%左右的GDP增速。同时CPI指数增长得到控制,1983年之后CPI增速已经降至5%左右。“滞涨”现象消失,经济复苏。
失业率从6%以上开始逐步下滑,到1987年之后失业率已经接近4%
四、2001-2012布什、奥巴马——十年减税计划
1、政策背景:9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衰退使凯恩斯学派又一次走向历史舞台,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的核心目标就是削减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债务。
2、政策措施:2009年2月实施《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规模7830亿;2010年12月通过《税收减免、失业保险重新授权和就业机会创造法案》,规模1980亿;2010年6月通过《中产阶级税收减免和就业创造法案》,规模1250亿。
3、政策效果: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都对美国经济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刨除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看,经济增长率整体保持在2%-3%的水平,CPI增速也保持在1%到4%的合理区间。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2008年、2009年GDP增速明显下滑,一度出现负增长,CPI指标也明显下降,失业率也一度上升到10%,但在2010年便明显好转,失业率也不断下降,到2015年底失业率已降至4%。
五、总结以及对国内财政政策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推动的,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确实产生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财政预算平衡是不可取的,反而会让经济进入低谷。
但是另一方面,财政赤字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效用是有限制的,也是递减的。从之前研究的美国财政经济历史可以看出,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在起初采用时效果比较显著,但时间拉长来看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经济还是要回归自然的增长水平,而与此同时积极财政让美国政府积累了大量财政赤字和债务,使得积极财政不能无限制的实施下去。
一、1933-1945罗斯福新政——赤字财政
1、政策背景: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当时的胡佛政府采用保守的财政政策,强调财政收支平衡,救济大的银行、公司,却并未对大众失业情况进行救济,并反对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干预,结果来看使得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从指标上来看,美国的进口额、出口额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在1923年到1933年这段时间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失业率飙升到25%。
2、政策方案:凯恩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提出了凯恩斯理论,凯恩斯认为是总需求的不足导致了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他认为应该放弃此前的平衡收支的古典学派思想,认为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实施减税、举债、扩大政府开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
面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罗斯福践行了凯恩斯理论,对经济进行干预。主要在税收政策上进行调整,改变税收结构;加强政府对工农业等产业的干预,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税收政策方面罗斯福政府侧重对高收入者增税,于1935年通过《财产税法》,主要内容是:1)收入起征点:>5万美元即征附加税,税率>31%;2)最高税率: 59%→75%;3)公司所得税:2000美元起征,征8%的所得税4)联邦财产税:最高限制改为70%。
3.政策效果:从政策效果来看,在罗斯福新政时间里,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底部回升,1937年达到190点,但与金融危机发生前的300点以上还有一定距离。GDP增长也由负转正,1934年-1936年GDP增速达到11%、9%、13%。
二、肯尼迪、约翰逊——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1961-1969)
1、政策背景:在罗斯福政府时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汉森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他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支出,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高涨时,政府应当减少财政支出,实现预算平衡甚至盈余,来降低需求,控制通胀,如此就能实现长期的预算平衡并能够防止经济衰退。
1946年-1960年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采用汉森的理论,主张在经济增长时期减少支出,实现政府收支平衡甚至盈余,使通胀保持在低位。
在1954-1960年间经济增长处于低位,这段时间里虽然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未有明显上升,但GDP年复合增长率GAGR仅为2.5%左右,失业率也开始上升,而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却有着不错的经济增速。
2、政策措施: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学家赫勒与托宾提出了一种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政策。赫勒主张经济增长率达到3.5%,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这种思想彻底把美国政府从害怕过度财政赤字的框架里拖出,成为了1961-1969年这段时间刺激增长的主要手段。
肯尼迪政府采用了这种政策主张,在税收方面实行下面的减税政策,以减少刺激消费需求
军事方面:通过加大军事支出来增加需求,刺激经济
福利保障方面:加大投入,主要在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方面开展社会福利事业。
3、政策效果:私人固定资产投资从83.30亿提高到1969年的163.50亿美元,GDP与CPI也持续提高,GDP由3.19万亿提高到4.71万亿,失业率由5.5%下降到4%。
三、1981-1988里根——偏向供给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1、政策背景:之前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采用高财政支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高税收政策,带来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加之1973年的石油危机,1973-1980年发生“滞涨”现象,失业率上升,GDP增速下滑,徘徊在0%-4%的区间,CPI指标也一路上行,年增速在6%-14%之间,1971年和1980一度接近14%的CPI增速。
2、政策措施:在里根政府期间供给学派的思想得到重视,供给学派认为应该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税法方面个人所得税由50%下调到35%,公司所得税由46%下调到34%;货币政策方面提高银行利率,控制货币供应,促使美元贬值以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财政方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和军事项目投入
3、政策效果:GDP增速开始回調,有之前的0%-4%提高到了5%左右的GDP增速。同时CPI指数增长得到控制,1983年之后CPI增速已经降至5%左右。“滞涨”现象消失,经济复苏。
失业率从6%以上开始逐步下滑,到1987年之后失业率已经接近4%
四、2001-2012布什、奥巴马——十年减税计划
1、政策背景:9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衰退使凯恩斯学派又一次走向历史舞台,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后的核心目标就是削减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债务。
2、政策措施:2009年2月实施《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规模7830亿;2010年12月通过《税收减免、失业保险重新授权和就业机会创造法案》,规模1980亿;2010年6月通过《中产阶级税收减免和就业创造法案》,规模1250亿。
3、政策效果: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都对美国经济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刨除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看,经济增长率整体保持在2%-3%的水平,CPI增速也保持在1%到4%的合理区间。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2008年、2009年GDP增速明显下滑,一度出现负增长,CPI指标也明显下降,失业率也一度上升到10%,但在2010年便明显好转,失业率也不断下降,到2015年底失业率已降至4%。
五、总结以及对国内财政政策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推动的,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确实产生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财政预算平衡是不可取的,反而会让经济进入低谷。
但是另一方面,财政赤字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效用是有限制的,也是递减的。从之前研究的美国财政经济历史可以看出,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在起初采用时效果比较显著,但时间拉长来看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经济还是要回归自然的增长水平,而与此同时积极财政让美国政府积累了大量财政赤字和债务,使得积极财政不能无限制的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