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除了在医疗方面加大治疗力度之外,还采取了“少聚会、少出门”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社区管理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快速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的同时,也改变了国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为了减少疫情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接到通知后,各地教育主管机构和学校快速制定了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的方案,大规模地开展“网络教学”为主的居家学习。
2020年3月6日,基于实施网络教学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对很多具体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澄清和规定。各地教育主管机构和学校在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体来讲,在这个特殊阶段以及特殊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利用家校合作的优势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并提升教学效果,受到的关注还较少。其实,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不适应的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次探索新的家校合作模式的机会。如果利用好这次机会,探索并形成本地区、本学校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则会大大增强“停课不停学”的效果,并在疫情结束之后,将网络教育发展成传统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补充模式;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线下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线上的网络教学,忽视孩子的学习感受,缺乏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则可能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产生无效感和疲惫感。
下面我们将分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微系统。这两个微系统不仅会分别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而且彼此之间还会交互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一理论为开展家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也已经得到国内外实证研究的证实。美国学者经过40多年的探究,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有效的家校合作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快、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更高、心理更健康、社交技能发展更好;同时,良好的家校合作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都受益,一方面让家长对自己教育孩子更有信心,更支持孩子和老师,也更愿意参与学校的工作和相关互动,另一方面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激情和满意度更高,工作更安心,并且可以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评估结果。
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发展如此重要,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又增加了家校合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疫情下的网络教学使实施教育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对象两者所在场所产生了分离,实施教育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在同一空间,实施教育的主体可能在学校或者在教师自己的家里,而接受教育的场所几乎都变成了学生的家庭。学校、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变得模糊,而家长天天与孩子在一起,比过去更为了解孩子的情况,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的效果,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必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家校合作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家校合作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就开始受到重视,其模式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历程。有研究者从家庭和学校伙伴关系发展变化的视角,将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依赖(Dependence)模式。这一阶段描述的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传统关系。面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家长是被动的、恭敬的。教师与父母会面的典型目的是指导,无论是在会见特定父母讨论特殊儿童的学习或行为问题的背景下,还是在集体性的家长会议上。这一阶段的家校合作是一种说教式学习关系的模式,教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家长充当附属和配合的角色。
(2)成员(Membership)模式。家长作为共同教育者,对儿童学习的贡献开始被认可,家长在家校互动中的角色合法化。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开始得到学校的倾听和重视。这一阶段的关系模式,教师的专家角色变成了促进者,以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
(3)互动(Interaction)模式。家校合作模式发展到这一阶段,学校期望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生活,将他们视为“互补的教育者”,认可他们对学校学习过程和幸福感所做的贡献,愿意倾听并向他们学习。该模式是一种共同参与和研讨的模式,参与者在讨论中被视为平等的伙伴,并共同努力对学校实践的某一特定政策或教育行动达成共识。
(4)伙伴(Partnership)模式。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上一阶段中互动模式的重点。学校董事会成员、家长和教师建立了一种公共伙伴关系,以共同负责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这需要一定程度的正式组织,在这种组织中,权利和责任得到界定,角色、程序和联合责任得到明确,政策得到协商。
我国的家校合作是从21世纪初开始受到重视的,尤其在2010年前后国家出台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等多个相关政策文件之后,家校合作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虽然过去我国的家校合作模式主要以依赖模式为主,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教育和责任意识也得到很大的增强,并且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实质上加大家校合作和父母参与教育的相关教育举措,我国的家校合作已经逐渐转变发展成强调家庭—学校互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成员模式和伙伴模式,只是在轉变的过程中有的学校还依然存在明显的“依赖模式”的痕迹。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学习模式和传统学习模式的差异
在探讨如何建立新型家校合作模式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居家学习与传统学习之间的差异。存在的差异很多,我们主要论述以下3个方面:
学习氛围的不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网络学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意蔓延的情况下,大家的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表现出很多心理应激反应的状态下开启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学习;而传统的学习是在生活正常状态下进行的学习。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习没有了传统学习时的同伴群体,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立在家完成所有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下,同伴之间的陪伴、交往和合作受到很大限制。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早已揭示同伴交往对中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伴交往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其满足程度大大地下降,从而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学习环境的不同。传统的学校教育虽早已引入网络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很多课外辅导、教辅资源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网络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但相对课堂教学,它并非主流的教学方式。当疫情来临,学生的学习模式瞬间完全变成了网络教育的方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到完全的网络教学,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一模式的转变。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可以供学生选择,学习场地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教室到操场,从实验室到图书馆,有时候还会到校外参观博物馆或参加社会实践等,而且,每天都会在学校和家庭中来回切换。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转换,这样会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有变化感、新鲜感,会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并得到更好的情绪调节。
而居家学习的阶段,学习和生活场所都在家里,顶多是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从客厅到阳台的变化,不管什么课都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用固定的方式去学习,并且与教师沟通的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也大受影响,这样不仅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能感,还可能因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产生学业焦虑。此外,家庭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且不受打扰的学习环境,学生又如何在相对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因为网络学习可以理所当然地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情况下,如何预防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这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育实施者与监管者的不同。一是家长、教师角色的互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网络教学,教师依然在承担教育实施者的角色,也在通过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方式承担监督者的角色,但相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教师承担的教育实施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都有所淡化,而家长却在孩子学习中增加了更多的角色和任务,承担更多的教育、监督和陪伴的角色。当父母被动地从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习模式中接过主要教育者、监督者的角色后,父母就承擔了双重角色——既是抚养者,又是教育者,并且很多父母并没有对这种角色转换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可能会增加亲子互动之间的很多问题。
二是师生互动的变化。学生跟老师的互动,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和指导的多途径多方式,变成相对单一的屏幕互动,师生之间实质性的互动明显减少。传统的师生互动,有课上的群体互动,也有课下的“一对一”互动,有关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关于日常生活和情感的互动;当变成网络教学之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多只能隔着屏幕进行视频或者文字互动,师生之间的“一对一”互动变得非常有限,学生就更难在需要的时候及时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当前,因为师生互动模式的转变带来的问题已经逐渐凸显,比如初三学生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师引导为主体的方式变成网络教育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情绪变得焦虑易怒;自主学习过程中也出现大量学生学习效率和作息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的师生沟通和指导如何提升效果,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亲子互动的变化。疫情之后,孩子所有的学习、生活均在家里完成,家长从原来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与孩子分离,到现在每天24小时共处一室。这种高频的亲子接触带来的好处是,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增加对孩子学习状况的了解,从而有机会为其提供更有效的学习资源;但过度的亲子共处,也会给家长带来压力和负担,而且,大多数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处理不好共处一室的界限问题,会有很多的相互干扰和侵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激化亲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进而酿成家庭悲剧。
新冠肺炎疫情下家校合作新模式的探讨
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不同,特殊情境下的网络教育模式,给学生学习的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都带来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家校合作模式需要转变,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都要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这一转变。父母如何从教师手里接过教育主导的角色,并保持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孩子在家学习的效果;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父母如何辅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教育模式,降低焦虑,提升学习质量;学校如何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如何帮助家长更好地适应这一角色转变,并且要适应在新型教育模式(网络教育)下辅助和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都是当前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喜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网络教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及时发现问题之后,逐渐认识到了家长的重要性,开始通过问卷调查、给家长发邮件等方式来强调家长的角色和作用。不过,在这些已经采取的措施中,更多的还是学校在要求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来更好地促使孩子的学习,依然体现了家校合作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即教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家长充当附属和配合的角色,并未将家长当作一个积极的资源来开展合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调动学校家委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的功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面网络在线学习,对学校、学生和家长来讲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和尝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线下学习的内容放到网上就可以了。学校需要联合家委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功能,与家委会合作,让家委会和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中来,共同探讨如何开展网络教学,以及教师和家长如何进行合作和角色分工等问题。具体而言,学校通过与家委会的合作,可以从更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研讨和规划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并建议家长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后练习进行恰当的跟进和监督;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座谈会议、意见箱等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在学生“停课不停学”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以及家长的困扰和需求进行动态的跟进,并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适时调整网络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在家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家长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更好的桥梁作用,而不只是充当简单地完成学校布置任务的角色。
建立教师—家长的联动机制。学校、年级组、班级可以在不同层面,建立供家长反馈和沟通的交流平台,方便家长们在遇到问题时,有一个有效的渠道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并且在这个平台里,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交流讨论,以更好地帮助家长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从而辅助学生在家学习有更好的效果。班主任可以作为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家长的困扰和需求,并通过不定期的教师—家长线上会议,以商讨恰当的解决措施;教师作为更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家长更多学科专业的学习辅导建议以及对家长情感上的支持;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在学习上或亲子关系上遇到特殊困难的家庭,并提供给他们专业求助的资源和途径。
当然,除了沟通与学生和家长有关的问题,更希望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联动机制,互相交流分享这段时间大家的心路历程,让彼此的情绪都有一个释放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相互提供支持,建立起更融洽、和谐的家师关系。
还要充分利用家长的积极资源。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家庭环境,尤其是亲子关系又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那我们学校的网络课程是否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一些关于可以让家长参与教学的内容,例如在生涯教育中,让孩子访谈父母的生涯历程,或邀请家长为学生做职业介绍等;是否可以利用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大量时间,安排布置一些促进亲子关系的活动,例如讨论各自的兴趣、爱好,甚至共同做一些彼此都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是否还可以倡议每周用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让父母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对方的付出和不容易。
这些教学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可以发挥家长的积极资源,另一方面也会把家长从教育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地融入孩子的学习中。当然,家长之间也可以在家委会的帮助下,建立一个互助分享平台,以分享一些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如何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并提供家长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疫情逐渐平稳,家校合作探索之路仍很长远,家校携手维护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2020年3月6日,基于实施网络教学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对很多具体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澄清和规定。各地教育主管机构和学校在落实“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体来讲,在这个特殊阶段以及特殊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有效利用家校合作的优势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并提升教学效果,受到的关注还较少。其实,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不适应的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次探索新的家校合作模式的机会。如果利用好这次机会,探索并形成本地区、本学校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则会大大增强“停课不停学”的效果,并在疫情结束之后,将网络教育发展成传统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补充模式;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将线下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线上的网络教学,忽视孩子的学习感受,缺乏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则可能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产生无效感和疲惫感。
下面我们将分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微系统。这两个微系统不仅会分别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而且彼此之间还会交互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一理论为开展家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也已经得到国内外实证研究的证实。美国学者经过40多年的探究,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有效的家校合作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快、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更高、心理更健康、社交技能发展更好;同时,良好的家校合作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都受益,一方面让家长对自己教育孩子更有信心,更支持孩子和老师,也更愿意参与学校的工作和相关互动,另一方面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激情和满意度更高,工作更安心,并且可以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评估结果。
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发展如此重要,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又增加了家校合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疫情下的网络教学使实施教育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对象两者所在场所产生了分离,实施教育的主体和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在同一空间,实施教育的主体可能在学校或者在教师自己的家里,而接受教育的场所几乎都变成了学生的家庭。学校、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变得模糊,而家长天天与孩子在一起,比过去更为了解孩子的情况,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的效果,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必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家校合作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家校合作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就开始受到重视,其模式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历程。有研究者从家庭和学校伙伴关系发展变化的视角,将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依赖(Dependence)模式。这一阶段描述的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传统关系。面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家长是被动的、恭敬的。教师与父母会面的典型目的是指导,无论是在会见特定父母讨论特殊儿童的学习或行为问题的背景下,还是在集体性的家长会议上。这一阶段的家校合作是一种说教式学习关系的模式,教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家长充当附属和配合的角色。
(2)成员(Membership)模式。家长作为共同教育者,对儿童学习的贡献开始被认可,家长在家校互动中的角色合法化。家长的观点和意见开始得到学校的倾听和重视。这一阶段的关系模式,教师的专家角色变成了促进者,以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
(3)互动(Interaction)模式。家校合作模式发展到这一阶段,学校期望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生活,将他们视为“互补的教育者”,认可他们对学校学习过程和幸福感所做的贡献,愿意倾听并向他们学习。该模式是一种共同参与和研讨的模式,参与者在讨论中被视为平等的伙伴,并共同努力对学校实践的某一特定政策或教育行动达成共识。
(4)伙伴(Partnership)模式。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上一阶段中互动模式的重点。学校董事会成员、家长和教师建立了一种公共伙伴关系,以共同负责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这需要一定程度的正式组织,在这种组织中,权利和责任得到界定,角色、程序和联合责任得到明确,政策得到协商。
我国的家校合作是从21世纪初开始受到重视的,尤其在2010年前后国家出台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等多个相关政策文件之后,家校合作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虽然过去我国的家校合作模式主要以依赖模式为主,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家长的教育和责任意识也得到很大的增强,并且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实质上加大家校合作和父母参与教育的相关教育举措,我国的家校合作已经逐渐转变发展成强调家庭—学校互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成员模式和伙伴模式,只是在轉变的过程中有的学校还依然存在明显的“依赖模式”的痕迹。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家学习模式和传统学习模式的差异
在探讨如何建立新型家校合作模式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居家学习与传统学习之间的差异。存在的差异很多,我们主要论述以下3个方面:
学习氛围的不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网络学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意蔓延的情况下,大家的生活都受到极大影响,表现出很多心理应激反应的状态下开启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的学习;而传统的学习是在生活正常状态下进行的学习。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习没有了传统学习时的同伴群体,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立在家完成所有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下,同伴之间的陪伴、交往和合作受到很大限制。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早已揭示同伴交往对中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伴交往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其满足程度大大地下降,从而对其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学习环境的不同。传统的学校教育虽早已引入网络教育的方式,学生的很多课外辅导、教辅资源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网络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但相对课堂教学,它并非主流的教学方式。当疫情来临,学生的学习模式瞬间完全变成了网络教育的方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到完全的网络教学,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一模式的转变。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可以供学生选择,学习场地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教室到操场,从实验室到图书馆,有时候还会到校外参观博物馆或参加社会实践等,而且,每天都会在学校和家庭中来回切换。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转换,这样会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有变化感、新鲜感,会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并得到更好的情绪调节。
而居家学习的阶段,学习和生活场所都在家里,顶多是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从客厅到阳台的变化,不管什么课都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用固定的方式去学习,并且与教师沟通的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也大受影响,这样不仅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能感,还可能因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产生学业焦虑。此外,家庭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且不受打扰的学习环境,学生又如何在相对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在因为网络学习可以理所当然地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情况下,如何预防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这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育实施者与监管者的不同。一是家长、教师角色的互换。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网络教学,教师依然在承担教育实施者的角色,也在通过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方式承担监督者的角色,但相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教师承担的教育实施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都有所淡化,而家长却在孩子学习中增加了更多的角色和任务,承担更多的教育、监督和陪伴的角色。当父母被动地从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习模式中接过主要教育者、监督者的角色后,父母就承擔了双重角色——既是抚养者,又是教育者,并且很多父母并没有对这种角色转换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可能会增加亲子互动之间的很多问题。
二是师生互动的变化。学生跟老师的互动,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和指导的多途径多方式,变成相对单一的屏幕互动,师生之间实质性的互动明显减少。传统的师生互动,有课上的群体互动,也有课下的“一对一”互动,有关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关于日常生活和情感的互动;当变成网络教学之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多只能隔着屏幕进行视频或者文字互动,师生之间的“一对一”互动变得非常有限,学生就更难在需要的时候及时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当前,因为师生互动模式的转变带来的问题已经逐渐凸显,比如初三学生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师引导为主体的方式变成网络教育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情绪变得焦虑易怒;自主学习过程中也出现大量学生学习效率和作息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的师生沟通和指导如何提升效果,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亲子互动的变化。疫情之后,孩子所有的学习、生活均在家里完成,家长从原来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与孩子分离,到现在每天24小时共处一室。这种高频的亲子接触带来的好处是,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增加对孩子学习状况的了解,从而有机会为其提供更有效的学习资源;但过度的亲子共处,也会给家长带来压力和负担,而且,大多数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处理不好共处一室的界限问题,会有很多的相互干扰和侵扰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激化亲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进而酿成家庭悲剧。
新冠肺炎疫情下家校合作新模式的探讨
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不同,特殊情境下的网络教育模式,给学生学习的客观环境和人际环境都带来很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家校合作模式需要转变,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都要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这一转变。父母如何从教师手里接过教育主导的角色,并保持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孩子在家学习的效果;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父母如何辅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教育模式,降低焦虑,提升学习质量;学校如何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如何帮助家长更好地适应这一角色转变,并且要适应在新型教育模式(网络教育)下辅助和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都是当前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喜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网络教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及时发现问题之后,逐渐认识到了家长的重要性,开始通过问卷调查、给家长发邮件等方式来强调家长的角色和作用。不过,在这些已经采取的措施中,更多的还是学校在要求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来更好地促使孩子的学习,依然体现了家校合作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即教师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家长充当附属和配合的角色,并未将家长当作一个积极的资源来开展合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调动学校家委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的功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面网络在线学习,对学校、学生和家长来讲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和尝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不能只是简单地把线下学习的内容放到网上就可以了。学校需要联合家委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功能,与家委会合作,让家委会和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中来,共同探讨如何开展网络教学,以及教师和家长如何进行合作和角色分工等问题。具体而言,学校通过与家委会的合作,可以从更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研讨和规划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并建议家长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后练习进行恰当的跟进和监督;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座谈会议、意见箱等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在学生“停课不停学”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以及家长的困扰和需求进行动态的跟进,并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适时调整网络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在家学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家长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更好的桥梁作用,而不只是充当简单地完成学校布置任务的角色。
建立教师—家长的联动机制。学校、年级组、班级可以在不同层面,建立供家长反馈和沟通的交流平台,方便家长们在遇到问题时,有一个有效的渠道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并且在这个平台里,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交流讨论,以更好地帮助家长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从而辅助学生在家学习有更好的效果。班主任可以作为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家长的困扰和需求,并通过不定期的教师—家长线上会议,以商讨恰当的解决措施;教师作为更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家长更多学科专业的学习辅导建议以及对家长情感上的支持;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在学习上或亲子关系上遇到特殊困难的家庭,并提供给他们专业求助的资源和途径。
当然,除了沟通与学生和家长有关的问题,更希望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联动机制,互相交流分享这段时间大家的心路历程,让彼此的情绪都有一个释放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相互提供支持,建立起更融洽、和谐的家师关系。
还要充分利用家长的积极资源。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家庭环境,尤其是亲子关系又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那我们学校的网络课程是否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一些关于可以让家长参与教学的内容,例如在生涯教育中,让孩子访谈父母的生涯历程,或邀请家长为学生做职业介绍等;是否可以利用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大量时间,安排布置一些促进亲子关系的活动,例如讨论各自的兴趣、爱好,甚至共同做一些彼此都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是否还可以倡议每周用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让父母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对方的付出和不容易。
这些教学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可以发挥家长的积极资源,另一方面也会把家长从教育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地融入孩子的学习中。当然,家长之间也可以在家委会的帮助下,建立一个互助分享平台,以分享一些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如何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并提供家长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
疫情逐渐平稳,家校合作探索之路仍很长远,家校携手维护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