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主要途径有:根据语法规范,适度改编文本;根据知识体系,适当整合练习;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拓展阅读;根据课程标准,编著校本教材。
关键词:校本化;改编文本;整合练习;拓展阅读;编写教材
众所周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课程能否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一线教师“自己创造和选择出合乎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影响,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教育影响做出改组或改造,如对教材内容的次序、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新安排,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对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等等”。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开放创新的精神,遵循母语教育规律,汲取中国传统语文教材的精华,借鉴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具有“新、实、简、美”的四大特色。但再好的教材,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和教师、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不一,也无法适合各个层次学校和各个层面的学生需要。笔者尝试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阐述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参与教材校本化开发和使用的意义和途径。
一、教材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经过十多年新课改的洗礼,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落实却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不少“穿新鞋,走老路”的“假课改”现象。这就正如徐玉珍教授所说的:“教师们的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立开展的。每个教师不管上面的政策如何,一旦进入教室,关上门,这里便是他们的天地。”而如果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之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学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新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则容易推进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达到实施新课改的初衷。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
再好的教材客观上也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从而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最典型的如各种现行教材的城市本位立场,农村学校使用这样的教材,如果不对教材实施校本化改造,其适应性和生命力无疑大打折扣。另外,实施新课程成为国家意志后,行政的干预同样也限制了国家层面的课程研制。当课程改革成为一个行政任务时,行政的规划和管理既提高了改革的研究和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限制了课程研制的时间和深度。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举措还没有得到充分而广泛的讨论或考证和验证,就不得不成为改革的文本和供学校学习的材料。毫无疑问,这样的材料需要经受学校校本化开发才能赋予实践的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倡导教师积极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让教师真正从工作中获得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成为有生命活力的专业人员。学校和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场所。教师对既定的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不断进行反思,并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具有更强的批判反思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四)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材的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是对国家、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再加工”,是课程校本化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确切地说,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反映了课程实施的调适和创新取向。它是基于学校现有资源的校本化实施,是基于学校学情的校本化实施,因此,它带有强烈的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和田十二创造技法”、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华东模范中学的“双通道”办学模式及课程设计、华东师大一附中的“环保课程”、北京十一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等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和成就了课程本身,也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主要途径
(一)根据语法规范,适度改编文本
课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内容,选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材的质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坚持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并重的价值取向,即写人的务求真实可信,叙事的务求质朴平实,抒情的务求情真意切,描写的务求赏心悦目,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但由于苏教版教材在选文时坚持“少搬多编”的原则,加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有些选文不可避免地缺乏审美性和经典性,甚至还有些科学性的错误,此时适当改编,特别是引导学生参与改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小池塘》中有这样一句话:“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这句话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前一分句的主语中心词应是“水波”,后一分句的宾语中心词应是“大眼睛”,如果缩句,整个句子应缩成“水波像大眼睛”,很显然,这既不符合编者的原意,也不合语法规范。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将这句话改成:波光粼粼的池塘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中有这样一句话:“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这个句子实际上隐含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喊一声‘妈妈’”和“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相比,“喊一声‘妈妈’”要容易得多,不能“喊一声‘妈妈’”更能体现命运对海伦的不公和残酷,逻辑上更进一层,在句子中理应置于“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之后。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我没有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揣摩,去发现,去改编。事实证明,通过仔细研读,反复揣摩,近半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并改编出新句子。还有近半学生,或由于语言感知能力不强,或由于缺乏深入思考,与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坐失了学习语言的良机。 (二)根据知识体系,适度整合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基础性练习(尤其是基础性字词和诵读练习)所占比重较大,在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练习“少而精”的要求下,阅读练习、读写结合练习在数量和形式等方面都略显单薄。而《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则对阅读与写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中高年段,更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要落实这些具体的要求,离开具体的练习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适度整合课后练习,以落实课标的训练要求。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詹天佑》文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你对“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理解的?仔细阅读有关课文,画个示意图,给大家说一说。
这一练习纵深感和层次性都有所欠缺,对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回避课后这一问题,而将这一问题变换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
默读课文,试画一个示意图,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再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
虽然这两道练习比较相似,但这种提法,融合了课程标准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小组讨论),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再如,教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早》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学习文中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教室或卧室。
这道题以课文的语言的输入为基础,有效地将观察生活、运用方法和语言输出结合起来,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三)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拓展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都有配套的补充读本,用好补充读本,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但补充读本有些选文与教材不够贴近,与学生生活较远,这时,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储备,而且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品位。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前,我先向学生推荐了《丰碑》《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等4篇课文和《七根火柴》这部小说供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完这些作品,获得了关于长征、关于红军的一些初步知识,为理解文中彭德怀杀骡子的决定提供了背景知识支持。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结合练习6“诵读与欣赏”的要求,组织学生欣赏、学唱《长征组歌》,以进一步了解长征,学习语言,升华情感。
再如,学习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后,我在班级开展了“师生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向深入。
(四)根据课程标准,编著校本教材
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于班级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的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从规划开始,就为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预留了空间。因此,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整合自身优质资源,编著校本教材,既是实施新课程,增强新课程现实力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盐城,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例如,盐城市马沟小学从1994年开始,十几年如一日,在学校开设写字课,并先后编著了《写字入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校本教材,学校的写字特色日益彰显,先后被评为“盐城市(写字育人)特色学校”“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成为当地践行新课改的一面旗帜。
再如,盐城市北龙港小学,充分挖掘当地民间丰厚的剪纸艺术积淀,编著了校本教材——《学剪纸》,倾力创建精致、高雅的剪纸文化,剪出了一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2012年3月28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中国教育报道”栏目还以“江苏盐城:剪出素质教育新天地”为题报道了北龙港小学打造剪纸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闻。
总之,新课改始终需要人们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追求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本质。只有落实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才能赋予理想的课程以现实的力量,新课程改革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参 考 文 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符 洁)
关键词:校本化;改编文本;整合练习;拓展阅读;编写教材
众所周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课程能否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一线教师“自己创造和选择出合乎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影响,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教育影响做出改组或改造,如对教材内容的次序、结构进行调整和重新安排,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对已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等等”。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开放创新的精神,遵循母语教育规律,汲取中国传统语文教材的精华,借鉴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具有“新、实、简、美”的四大特色。但再好的教材,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和教师、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不一,也无法适合各个层次学校和各个层面的学生需要。笔者尝试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阐述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参与教材校本化开发和使用的意义和途径。
一、教材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一)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经过十多年新课改的洗礼,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落实却不够到位,从而导致不少“穿新鞋,走老路”的“假课改”现象。这就正如徐玉珍教授所说的:“教师们的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孤立开展的。每个教师不管上面的政策如何,一旦进入教室,关上门,这里便是他们的天地。”而如果教师能够主动地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之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学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新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则容易推进课程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达到实施新课改的初衷。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
再好的教材客观上也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从而提高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应性和生命力。最典型的如各种现行教材的城市本位立场,农村学校使用这样的教材,如果不对教材实施校本化改造,其适应性和生命力无疑大打折扣。另外,实施新课程成为国家意志后,行政的干预同样也限制了国家层面的课程研制。当课程改革成为一个行政任务时,行政的规划和管理既提高了改革的研究和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限制了课程研制的时间和深度。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举措还没有得到充分而广泛的讨论或考证和验证,就不得不成为改革的文本和供学校学习的材料。毫无疑问,这样的材料需要经受学校校本化开发才能赋予实践的意义。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倡导教师积极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让教师真正从工作中获得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成为有生命活力的专业人员。学校和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场所。教师对既定的国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不断进行反思,并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具有更强的批判反思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性。
(四)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材的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是对国家、地方课程在学校层面的“再加工”,是课程校本化开发活动的重要内容。确切地说,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反映了课程实施的调适和创新取向。它是基于学校现有资源的校本化实施,是基于学校学情的校本化实施,因此,它带有强烈的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和田十二创造技法”、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华东模范中学的“双通道”办学模式及课程设计、华东师大一附中的“环保课程”、北京十一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等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和成就了课程本身,也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的主要途径
(一)根据语法规范,适度改编文本
课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内容,选文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材的质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坚持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并重的价值取向,即写人的务求真实可信,叙事的务求质朴平实,抒情的务求情真意切,描写的务求赏心悦目,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但由于苏教版教材在选文时坚持“少搬多编”的原则,加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有些选文不可避免地缺乏审美性和经典性,甚至还有些科学性的错误,此时适当改编,特别是引导学生参与改编,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小池塘》中有这样一句话:“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这句话如果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前一分句的主语中心词应是“水波”,后一分句的宾语中心词应是“大眼睛”,如果缩句,整个句子应缩成“水波像大眼睛”,很显然,这既不符合编者的原意,也不合语法规范。因此,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将这句话改成:波光粼粼的池塘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中有这样一句话:“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这个句子实际上隐含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喊一声‘妈妈’”和“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相比,“喊一声‘妈妈’”要容易得多,不能“喊一声‘妈妈’”更能体现命运对海伦的不公和残酷,逻辑上更进一层,在句子中理应置于“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之后。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我没有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揣摩,去发现,去改编。事实证明,通过仔细研读,反复揣摩,近半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并改编出新句子。还有近半学生,或由于语言感知能力不强,或由于缺乏深入思考,与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坐失了学习语言的良机。 (二)根据知识体系,适度整合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基础性练习(尤其是基础性字词和诵读练习)所占比重较大,在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练习“少而精”的要求下,阅读练习、读写结合练习在数量和形式等方面都略显单薄。而《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则对阅读与写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中高年段,更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要落实这些具体的要求,离开具体的练习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适度整合课后练习,以落实课标的训练要求。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0课《詹天佑》文后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你对“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理解的?仔细阅读有关课文,画个示意图,给大家说一说。
这一练习纵深感和层次性都有所欠缺,对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回避课后这一问题,而将这一问题变换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
默读课文,试画一个示意图,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再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
虽然这两道练习比较相似,但这种提法,融合了课程标准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小组讨论),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再如,教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早》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学习文中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教室或卧室。
这道题以课文的语言的输入为基础,有效地将观察生活、运用方法和语言输出结合起来,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三)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拓展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2版)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都有配套的补充读本,用好补充读本,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但补充读本有些选文与教材不够贴近,与学生生活较远,这时,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储备,而且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品位。
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前,我先向学生推荐了《丰碑》《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等4篇课文和《七根火柴》这部小说供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读完这些作品,获得了关于长征、关于红军的一些初步知识,为理解文中彭德怀杀骡子的决定提供了背景知识支持。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结合练习6“诵读与欣赏”的要求,组织学生欣赏、学唱《长征组歌》,以进一步了解长征,学习语言,升华情感。
再如,学习了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后,我在班级开展了“师生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地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向深入。
(四)根据课程标准,编著校本教材
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于班级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生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的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从规划开始,就为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预留了空间。因此,学校根据课程标准,整合自身优质资源,编著校本教材,既是实施新课程,增强新课程现实力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盐城,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例如,盐城市马沟小学从1994年开始,十几年如一日,在学校开设写字课,并先后编著了《写字入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校本教材,学校的写字特色日益彰显,先后被评为“盐城市(写字育人)特色学校”“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成为当地践行新课改的一面旗帜。
再如,盐城市北龙港小学,充分挖掘当地民间丰厚的剪纸艺术积淀,编著了校本教材——《学剪纸》,倾力创建精致、高雅的剪纸文化,剪出了一片素质教育的新天地。2012年3月28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中国教育报道”栏目还以“江苏盐城:剪出素质教育新天地”为题报道了北龙港小学打造剪纸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闻。
总之,新课改始终需要人们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追求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本质。只有落实教材校本化开发与使用,才能赋予理想的课程以现实的力量,新课程改革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参 考 文 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