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读是小学语文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默读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其中就默读还特别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并“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研究表明,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小声朗读、无声默读两个发展阶段。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默读训练,由教师轻声朗读。学生只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看课文。到了三四年级,应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进入五六年级,训练时要根据课文字数的多少向学生提出阅读的大概时间,同时要重视技能训练。
我们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之前,先要让学生明确其要求,因此,在默读训练不同年级的学生时,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初读感知文本时要默读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让学生以默读的形式进行全文的理解,比如《庐山的云雾》,老师提问: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能快速地默读,了解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这样的快速阅读,使学生很快了解了文本的大意,有利于对课文的学习。
二、疑难处要默读
要在疑难处一遍又一遍默读,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如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反反复复默读,并从中领会萧伯纳所说的“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萧伯纳说小姑娘“是我的老师”?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都不应该炫耀、自夸,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要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萧伯纳说小姑娘“是我的老师”体现出萧伯纳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从而学生对大作家萧伯纳的敬意油然而生。
三、合作交流前要默读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在小组内的阅读交流,使阅读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如在教学《放飞蜻蜓》学习第7~10自然段时,笔者采用了先默读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了解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各抒己见,很快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带着问题默读思考
默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默读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默读,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剪枝的学问》第五自然段时,笔者说桃子成熟的季节到了,我们再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一起去看一看,会看到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默读,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桃子很多,有的说桃子很大,还有的说果实很饱满,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剪枝里头真的有大学问啊!于是好奇的学生纷纷质疑:怎样判断果树上的无用枝,减去多少无用枝才合适,怎样剪才行?学生一时间又陷入了沉思,又一次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时忽然有人打破了教室的沉寂,大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呀,你们知道哪些状元?课堂沸腾了:哪吒、小兵张嘎、王二小、刘翔、郭晶晶……是的,文章是要告诉我们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课结束了,文章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可同学们仍意犹未尽……
五、默读途中添加旁注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读书的时候,读到一些优美的、深受感动的语句,或划出来,或摘录;读到感触自己心灵的地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更加深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高。
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人物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传神,笔者采用的是让学生默读的方式,让学生于默读过程中在课文右边及时添加旁注。(用笔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把问题和感受写在空白处。)在默读的过程中值得推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旁注记下来。待学生交流自己的旁注时,也就是对课文的深入研读之时了。
六、精彩回放
“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旁注:我读出了爸爸是一位严格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爸爸如此严格是为了让汤姆懂得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自觉遵守社会规定的道理。)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旁注:我读出了爸爸不容置疑的语气,从中感受到爸爸是一位严格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遵守社会规定的人。)
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旁注:慢吞吞从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写出了汤姆无可奈何的心情;汤姆最终把鱼放了,说明他是一个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孩子。)
学生通过圈画批注,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所以,与其说学生是在动笔默读,不如说是学生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批注,不如说是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得到情感升华,进而忧文中“人”所“忧”,喜文中“人”所“喜”。
总之,默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扎扎实实地加强默读训练,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作者单位:晋城市城区南街第一小学)
研究表明,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小声朗读、无声默读两个发展阶段。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默读训练,由教师轻声朗读。学生只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看课文。到了三四年级,应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进入五六年级,训练时要根据课文字数的多少向学生提出阅读的大概时间,同时要重视技能训练。
我们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之前,先要让学生明确其要求,因此,在默读训练不同年级的学生时,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初读感知文本时要默读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让学生以默读的形式进行全文的理解,比如《庐山的云雾》,老师提问: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学生能快速地默读,了解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这样的快速阅读,使学生很快了解了文本的大意,有利于对课文的学习。
二、疑难处要默读
要在疑难处一遍又一遍默读,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如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反反复复默读,并从中领会萧伯纳所说的“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萧伯纳说小姑娘“是我的老师”?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都不应该炫耀、自夸,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要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萧伯纳说小姑娘“是我的老师”体现出萧伯纳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从而学生对大作家萧伯纳的敬意油然而生。
三、合作交流前要默读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在小组内的阅读交流,使阅读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如在教学《放飞蜻蜓》学习第7~10自然段时,笔者采用了先默读再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了解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各抒己见,很快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四、带着问题默读思考
默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默读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默读,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剪枝的学问》第五自然段时,笔者说桃子成熟的季节到了,我们再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一起去看一看,会看到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默读,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桃子很多,有的说桃子很大,还有的说果实很饱满,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剪枝里头真的有大学问啊!于是好奇的学生纷纷质疑:怎样判断果树上的无用枝,减去多少无用枝才合适,怎样剪才行?学生一时间又陷入了沉思,又一次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这时忽然有人打破了教室的沉寂,大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呀,你们知道哪些状元?课堂沸腾了:哪吒、小兵张嘎、王二小、刘翔、郭晶晶……是的,文章是要告诉我们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课结束了,文章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可同学们仍意犹未尽……
五、默读途中添加旁注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读书的时候,读到一些优美的、深受感动的语句,或划出来,或摘录;读到感触自己心灵的地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更加深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到提高。
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人物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传神,笔者采用的是让学生默读的方式,让学生于默读过程中在课文右边及时添加旁注。(用笔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把问题和感受写在空白处。)在默读的过程中值得推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旁注记下来。待学生交流自己的旁注时,也就是对课文的深入研读之时了。
六、精彩回放
“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旁注:我读出了爸爸是一位严格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爸爸如此严格是为了让汤姆懂得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自觉遵守社会规定的道理。)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旁注:我读出了爸爸不容置疑的语气,从中感受到爸爸是一位严格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遵守社会规定的人。)
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旁注:慢吞吞从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写出了汤姆无可奈何的心情;汤姆最终把鱼放了,说明他是一个遵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孩子。)
学生通过圈画批注,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所以,与其说学生是在动笔默读,不如说是学生在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其说学生是在批注,不如说是学生凭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灵性,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与内涵,得到情感升华,进而忧文中“人”所“忧”,喜文中“人”所“喜”。
总之,默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扎扎实实地加强默读训练,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作者单位:晋城市城区南街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