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以母语的价值体系为本、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以及探寻两种语言及文化的“第三空间”三个方面探讨了就新常态下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 外语英语 母语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外语教学也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模式。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新时期的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跨文化外语教学应以母语的价值体系为本
当前许多高校的外语课程仍然在传授外语语言技能主导局面下,很少涉及甚至忽视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及其外语表达,这在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努力中是非常欠缺和被动的。因此,在设计外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全面文化素养的培养和中外文化知识的传授。从以前的对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为主,向中外文化学习并重转变,侧重分析、比较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中国历史、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
二.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又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语言学习既是显性的声音工具,同时也是隐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外语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管理技术、思想理念以及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等。外语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可以通过听和读的输入方式了解信息、通过说和写的输出方式交流思想,也可以通过翻译的途径实现跨语言的沟通。外语的人文性是指使用该语言的主体——人的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
语言是在人类劳动中创造的交流工具,它反映了特定人群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因此外语的人文性既包含了语言文化内涵也包含个人的文化素养。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语言的工具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人文性。2015年4月,王守仁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學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等。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表明新常态下的外语教学要超越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外语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激发以及人格的培养,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全面发展。
三.探寻两种语言及文化的“第三空间”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互融合。所谓“第三空间”就是其既具有两种语言文化的共通性,又保留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在这个空间,两种文化能够得以平衡,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获得成功。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杂合体,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任一民族的文化,摒弃孰优孰劣的看法,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地进行平等、平和的交流。大学外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母语及目的语文化,正确地认识到两种文化中共通的价值和存在的差异。
在现在的外语教材中,基本以选自英语国家报刊、杂志和原版著作为选择标准,提倡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却忽视了针对母语文化传播的选材。而事实上,在正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文化的信息量应该平衡在各占一半左右。而我们的教材内容的选择远远地偏离了这个目标。事实上,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材来源并不缺乏。例如以林语堂、钱钟书为代表的现代中国作家创作的介绍中国文化的散文、杂文、小说等各类英语作品; 还有以赛珍珠、谭恩美等为代表的华裔美国作家的英语作品,以及以埃得加斯诺为代表的外国作家记者创作的反映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状况的各类英语作品。这些作品都为英语教材提供了很好的选材视角。同样,其他语种的教材编写也有着类似的题材可供选择。
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国都在实施自己的文化战略,提升本国的文化地位。在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处于文化侵蚀前沿的外语教学应该秉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新常态的外语教学文化特色,即母语价值体系为本、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以及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賈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SamovarLA.PorterRE.CommunieationBetween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2015年度重点课题: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模块课程及团队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ZD150002。
(作者介绍:谭跃越,沈阳大学讲师)
关键词:跨文化 外语英语 母语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轨道,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外语教学也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模式。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新时期的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跨文化外语教学应以母语的价值体系为本
当前许多高校的外语课程仍然在传授外语语言技能主导局面下,很少涉及甚至忽视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及其外语表达,这在培养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努力中是非常欠缺和被动的。因此,在设计外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全面文化素养的培养和中外文化知识的传授。从以前的对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为主,向中外文化学习并重转变,侧重分析、比较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中国历史、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
二.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又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语言学习既是显性的声音工具,同时也是隐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外语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管理技术、思想理念以及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等。外语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可以通过听和读的输入方式了解信息、通过说和写的输出方式交流思想,也可以通过翻译的途径实现跨语言的沟通。外语的人文性是指使用该语言的主体——人的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
语言是在人类劳动中创造的交流工具,它反映了特定人群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因此外语的人文性既包含了语言文化内涵也包含个人的文化素养。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语言的工具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人文性。2015年4月,王守仁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學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等。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表明新常态下的外语教学要超越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外语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激发以及人格的培养,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全面发展。
三.探寻两种语言及文化的“第三空间”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互融合。所谓“第三空间”就是其既具有两种语言文化的共通性,又保留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在这个空间,两种文化能够得以平衡,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获得成功。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杂合体,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任一民族的文化,摒弃孰优孰劣的看法,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地进行平等、平和的交流。大学外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母语及目的语文化,正确地认识到两种文化中共通的价值和存在的差异。
在现在的外语教材中,基本以选自英语国家报刊、杂志和原版著作为选择标准,提倡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却忽视了针对母语文化传播的选材。而事实上,在正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文化的信息量应该平衡在各占一半左右。而我们的教材内容的选择远远地偏离了这个目标。事实上,涉及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材来源并不缺乏。例如以林语堂、钱钟书为代表的现代中国作家创作的介绍中国文化的散文、杂文、小说等各类英语作品; 还有以赛珍珠、谭恩美等为代表的华裔美国作家的英语作品,以及以埃得加斯诺为代表的外国作家记者创作的反映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状况的各类英语作品。这些作品都为英语教材提供了很好的选材视角。同样,其他语种的教材编写也有着类似的题材可供选择。
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国都在实施自己的文化战略,提升本国的文化地位。在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强势影响下,处于文化侵蚀前沿的外语教学应该秉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新常态的外语教学文化特色,即母语价值体系为本、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以及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賈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SamovarLA.PorterRE.CommunieationBetween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2015年度重点课题: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模块课程及团队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ZD150002。
(作者介绍:谭跃越,沈阳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