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描述“中国零售平台”的版图时,淘宝用的是这样的句式:“万能淘宝、品质天猫、活力聚划算”。而随着淘宝网的发展壮大,谈论淘宝现象的声音从互联网行业走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讨伐与辩解之声此起彼伏。
“马云说:他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结果是:他让天下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不仅线下难做,淘宝上更难做! 马云说,只有他要打造中国的商业诚信体系。结果是:淘宝网是假货最泛滥的交易平台,搞虚假销量最严重的作弊平台!”这是业内人士在分析了淘宝模式后得出的判断。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最新一季财报显示,2014年,阿里集团第四季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交易总额为人民币78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其中,来自淘宝平台的交易额为4940亿元,同比增长43%;来自天猫平台的交易额为2930亿元,同比增长60%。
在描述“中国零售平台”的版图时,淘宝用的是这样的句式:“万能淘宝、品质天猫、活力聚划算”。而随着淘宝网的发展壮大,谈论淘宝现象的声音从互联网行业走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讨伐与辩解之声此起彼伏。
有人提出“淘宝不死,中国不富”的观点,也有人反驳道:淘宝并非是造成大量小商家亏损甚至破产的元凶,实际情况是现在的竞争态势变了,以前几家几户的竞争变成了现在全国范围的竞争。“淘宝上的小商家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品牌意识,因此就缺乏品牌竞争力,只能在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挣扎。这是小商家自身的不足,而非淘宝的罪行,淘宝无非是把原来这些小商家的缺点给放大了而已。而且从长远来看,不注重品牌建设的商家,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在被广泛诟病的槽点中,主要有两点:假货问题和中小电商倒闭引发的就业问题。
马云留下的魔鬼
淘宝模式为何让天下生意难做?王勇认为,“过去几年,商业地产开始变得惨淡,经常一个巨大的商场变的空空荡荡,生意越来越难做。”大批的商店、服装店、数码城、商场,已经或即将关门歇业。留下来的也是难有富余的利润。2011年以后,北京中关村继太平洋卖场、e世界电子市场先后关门、转型。拿马云的话来说,“这些传统店铺面对电子商务,就像拳头对着冲锋枪,没有用的,肯定被打死。”
此时的马云已经不像10年前那么隐忍。
2002年,阿里巴巴集团拿着从软银、高盛圈来的钱,为中小型企业提供B2B服务,走了一条门户网站之外的盈利路径。次年,个人电子商务网站淘宝成立,马云最先解决的是互联网支付系统——支付宝,同时采用硅谷竞争策略,巨额投资,抢夺新兴市场的垄断地位。
貌似很完美的商业模式,但是直至2007年淘宝仍在烧钱,靠着母公司阿里巴巴输血,扛到2008年,转折点出现了。欧美的金融危机打压了中国出口型代工制造企业,为保命,转做国内市场。众多外销企业只管交货、拿钱的轻松日子过惯了,回到国内市场,迎头一棒就是多达15种之多的零售业税项、居高不下的店租、物流费和渐渐远逝的人口红利。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免费的电商通路真实地存在着。这也就是为什么说2007年是淘宝黄金年代的第一年。那年,淘宝的注册用户成几何级增长。用户达到5300万人,日独立用户数突破900万。到2009年,注册淘宝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两亿。这个数字是在中国总人口数13亿,不算近10亿农民,在5亿城镇人口中,有一半是淘宝用户。还是2007年,淘宝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人民币,超越家乐福和沃尔玛销售额之和。销售TOP10的行业排名分别是:服装、手机、化妆品、居家日用品、家用电器、充值卡、相机摄像机、PC及配件、笔记本电脑、食品保健。数字的背后是观念的转变,说明中国消费者已经接受淘宝。
红火的淘宝暗流涌动,但是,外部环境依旧青睐淘宝。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经济海啸为淘宝商城带来更多实惠。网上对这一阶段的评价是:“实体零售经济链越糟糕,淘宝集市就越繁荣。”采用免费模式长达9年,吸引中小卖家和小微企业,给淘宝网带来了大量的优质低价的产品,获取了大量网购客户。最终形成了C2C市场75%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垄断地位。
然而当年,马云宣布大淘宝战略,淘宝商城和淘宝集市两个集成在一起。
这一战略有着一个极其简单目的:垄断。既垄断整个电子商务市场,把企业、公司、工厂、个人统统聚集到一个大淘宝平台上,而其他单纯的B2C、C2C、B2B网站,则作为大淘宝的外包。
由于为了抓机会,赶时间,大淘宝带着先天缺陷亮相了,祸根就此出现。
首先,淘宝集市的草根性和淘宝商城的品牌厂商被拉到了一起PK。实力悬殊自不必说,淘宝集市的小卖家此时已经揣着创业梦,辞了工作没日没夜地在集市上练摊,游戏规则一变,创业梦险些化作泡影。
其次,入住淘宝商城的,有三类,分别是:获得国际或者国内知名品牌厂商授权的授权商;拥有自己注册商标的生产型厂商;专业品类专卖店。这个规则下带来的硬伤是,淘宝有能力检验真品?屡禁不绝的假货已经给出答案。
直至现今,假货问题仍是马云一言难尽的痛。2014年由淘宝平台处理的专利侵权投诉案中,外观专利侵权占74%,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占23%,发明专利侵权占3%。各个行业中,侵权投诉案件排名第一位的是3C数码、小家电;第二位为日用品;第三位为文化体育用品。皇明董事长黄鸣就曾公开表示,马云没有解决淘宝假冒伪劣问题,使命没有完成就不应该高调退休。并称“你(马云)创造了阿里帝国,你放出来一个魔鬼,你就应该负责把它看好、训好,你是有这个能力的,你怎么就退了呢?这个事情交给谁干?”
针对广泛质疑,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在今年3月初,应台湾大学联盟与台大、师大、台科大三校学生会邀请在“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演讲时表示,只要有人类,假货就不可能消失,但消灭假货是淘宝网身为企业的职责;而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卖有毒商品和假服务的企业。 盈利模式之殇
“在淘宝上,商家就像地主一样被苛刻对待,客户就像当年的无产阶级一样被封为上帝。淘宝这个最大的地主联合无产阶级一起斗地主,自己坐享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商人马云天天要面对投资人的盈利压力。于是,一款采用竞价模式出售流量的产品诞生——直通车。为了加强直通车的价值,淘宝修改排序规则,把成交多的宝贝排列在前面。商家们要想让自己的产品排在前面,就必须通过购买直通车流量,通过增加流量来增加成交,从而获取一个靠前的排名。直通车每天为淘宝提供超过90亿的资金。
在这一逻辑下,淘宝的聚划算淘金币等人为审核的活动,最终把30%的流量拉给淘宝的B2C商城,使得3%的商城卖家占据了30%的流量,被拿走流量的中小卖家倒闭。据王勇推算,从2007年以来,至少有120万卖家将被绞杀在不公平的流量分配规则之下。“最后能存活的不会超过20万家。按照15%的利润计算,150万的卖家原本可以为国家创造540万就业机会,现在反过来需要为这些倒闭的卖家安排再就业。”
业内认为,淘宝商城的背后是国家在电子商务立法和监管上的空缺。“我们支持也鼓励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鼓励发展并且盈利,但是大企业要有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盈利就把一切负担推卸给国家和社会。”王勇说。“我们呼吁政府组织有关学者、专家深入研究分析淘宝模式,既要保护投资也要避免这种模式的危害性。”
“如果直接在淘宝投放广告推广,商家基本上就是赔钱,如果不推广,就没有生意。没办法,只能继续推广,推广的结果就是,销售量看起来很风光,利润都是负的,都在赔钱赚吆喝。”王勇在其文章中写道:“不少淘宝店铺的结果是,前面几年在淘宝赚的钱,一年都给淘宝还回去了。最终开始走向关店或者卖掉处理的结果。现在几乎每月都有淘宝销量做得不错的店铺在转让。”
在淘宝中,如果你不想花钱推广,只能做淘宝搜索的排名优化,但是影响淘宝搜索排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销量。于是,几乎所有排名不错的淘宝店都是靠作假、刷销量排名。用业内人士的说法,淘宝上最少一半都是刷出来的假销量。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淘宝内部最大的腐败。
十六年下来,马云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的阿里巴巴电商帝国。但是,马云也造成中国生意是:不搞电商等死,搞了电商找死!
电子商务立法
树立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淘宝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和贪婪,让原本合理的行业搞成了恶性竞争,最终影响到各个行业。业内人士认为,淘宝网的发展,将迫使小商家全部死光,至少90%的淘宝小店会死光,剩下的淘宝大商家出现绝对的超级价格战,进入恶性循环。
回想淘宝成立之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所有卖家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得到好处”的豪迈言犹在耳。但是演变到今天,在跨越了实体中间商,最后连厂家都不得不为了生存大量竞争起来的时候,生态链的改变历历在目。中国很多产品几乎变成了没有利润而又不得不做,呈现虚假繁荣的景象,没有人从中获利。
卖的多而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
一篇来自“华省省博客”的文章分析道:如果淘宝制度不变,销量为王的搜索方式,以及各种促销网站的肆虐,出现重大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至少实体零售业快要倒闭了,还有店铺租不出去已经出现了。
淘宝愈演愈烈的火爆会慢慢吞噬所有行业,让更多人失业,让更多工厂关闭文章指出,电子商务产生于西方。而西方制度的规范,绝对不允许这种以次充好、低价竞争的状态产生,更不允许假货泛滥。淘宝现在所做的这些事,危害大致如下:其一,由淘宝集市卖家刷信用,让不诚信的行业疯狂生长。其二,误导年轻人创业。在淘宝集市,勤劳未必致富。据粗略统计,淘宝集市的实际成交金额,恐怕达不到支付宝支付金额的三成,淘宝集市大多数买家起早摸黑,实际上收益少得可怜。其三,引爆市场竞争的价格大战。以价格为标准的一淘,将成为扼杀企业创造力的毒瘤!最后,也必将导致国税枯竭。因淘宝引发的各行各业衰弱,随着国家管制行业的放开,让其一家独大,各种税源会随之枯竭,民生、国家前途可想而知。
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一项“2014下半年网络交易定向监测结果”,淘宝正品率为37%。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网络交易是一种新业态,而且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网购数额达到了27898亿,占据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日常消费中的10%是通过网购来的,而且还以30%至40%的速度在增长。
“网购确实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消费。我本人也参加了网购。”张茅说,特别是电商还制造了消费时点,比如“双11”,2013年达到了350亿,占当时全国日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2014年达到570亿,占到了日消费品总额的70%。大家都觉得网购很方便。他同时表示,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但工商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方面难度也比较大。张茅表示,对于这种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方式,究竟怎么更好地在规范中促进发展,确实是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一是要加快法治建设,因为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工商总局已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还不够完善,现在正在推进电子商务立法。二是完善监管方式。网络购物有很多新特点,工商总局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监管部门,传统监管方式已经不完全适用了,要通过信息化方式解决。同时,也要对电商、互联网企业指导,要求他们自律。
张茅指出,互联网交易平台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也要按照法律和规矩来办,也要讲诚信、讲信用,也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工商部门在日常的监管中,对于假冒伪劣产品要严厉查处,使得企业付出的成本高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总体来说,现在违法付出的成本过低,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的违法现象。如果增加了违法的成本,使企业支付不起,甚至罚得企业倾家荡产,这样,市场秩序才能有根本好转,假冒伪劣产品才能逐步消失。
“马云说:他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结果是:他让天下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不仅线下难做,淘宝上更难做! 马云说,只有他要打造中国的商业诚信体系。结果是:淘宝网是假货最泛滥的交易平台,搞虚假销量最严重的作弊平台!”这是业内人士在分析了淘宝模式后得出的判断。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最新一季财报显示,2014年,阿里集团第四季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交易总额为人民币78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其中,来自淘宝平台的交易额为4940亿元,同比增长43%;来自天猫平台的交易额为2930亿元,同比增长60%。
在描述“中国零售平台”的版图时,淘宝用的是这样的句式:“万能淘宝、品质天猫、活力聚划算”。而随着淘宝网的发展壮大,谈论淘宝现象的声音从互联网行业走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讨伐与辩解之声此起彼伏。
有人提出“淘宝不死,中国不富”的观点,也有人反驳道:淘宝并非是造成大量小商家亏损甚至破产的元凶,实际情况是现在的竞争态势变了,以前几家几户的竞争变成了现在全国范围的竞争。“淘宝上的小商家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品牌意识,因此就缺乏品牌竞争力,只能在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挣扎。这是小商家自身的不足,而非淘宝的罪行,淘宝无非是把原来这些小商家的缺点给放大了而已。而且从长远来看,不注重品牌建设的商家,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在被广泛诟病的槽点中,主要有两点:假货问题和中小电商倒闭引发的就业问题。
马云留下的魔鬼
淘宝模式为何让天下生意难做?王勇认为,“过去几年,商业地产开始变得惨淡,经常一个巨大的商场变的空空荡荡,生意越来越难做。”大批的商店、服装店、数码城、商场,已经或即将关门歇业。留下来的也是难有富余的利润。2011年以后,北京中关村继太平洋卖场、e世界电子市场先后关门、转型。拿马云的话来说,“这些传统店铺面对电子商务,就像拳头对着冲锋枪,没有用的,肯定被打死。”
此时的马云已经不像10年前那么隐忍。
2002年,阿里巴巴集团拿着从软银、高盛圈来的钱,为中小型企业提供B2B服务,走了一条门户网站之外的盈利路径。次年,个人电子商务网站淘宝成立,马云最先解决的是互联网支付系统——支付宝,同时采用硅谷竞争策略,巨额投资,抢夺新兴市场的垄断地位。
貌似很完美的商业模式,但是直至2007年淘宝仍在烧钱,靠着母公司阿里巴巴输血,扛到2008年,转折点出现了。欧美的金融危机打压了中国出口型代工制造企业,为保命,转做国内市场。众多外销企业只管交货、拿钱的轻松日子过惯了,回到国内市场,迎头一棒就是多达15种之多的零售业税项、居高不下的店租、物流费和渐渐远逝的人口红利。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免费的电商通路真实地存在着。这也就是为什么说2007年是淘宝黄金年代的第一年。那年,淘宝的注册用户成几何级增长。用户达到5300万人,日独立用户数突破900万。到2009年,注册淘宝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两亿。这个数字是在中国总人口数13亿,不算近10亿农民,在5亿城镇人口中,有一半是淘宝用户。还是2007年,淘宝交易总额突破433.1亿人民币,超越家乐福和沃尔玛销售额之和。销售TOP10的行业排名分别是:服装、手机、化妆品、居家日用品、家用电器、充值卡、相机摄像机、PC及配件、笔记本电脑、食品保健。数字的背后是观念的转变,说明中国消费者已经接受淘宝。
红火的淘宝暗流涌动,但是,外部环境依旧青睐淘宝。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经济海啸为淘宝商城带来更多实惠。网上对这一阶段的评价是:“实体零售经济链越糟糕,淘宝集市就越繁荣。”采用免费模式长达9年,吸引中小卖家和小微企业,给淘宝网带来了大量的优质低价的产品,获取了大量网购客户。最终形成了C2C市场75%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垄断地位。
然而当年,马云宣布大淘宝战略,淘宝商城和淘宝集市两个集成在一起。
这一战略有着一个极其简单目的:垄断。既垄断整个电子商务市场,把企业、公司、工厂、个人统统聚集到一个大淘宝平台上,而其他单纯的B2C、C2C、B2B网站,则作为大淘宝的外包。
由于为了抓机会,赶时间,大淘宝带着先天缺陷亮相了,祸根就此出现。
首先,淘宝集市的草根性和淘宝商城的品牌厂商被拉到了一起PK。实力悬殊自不必说,淘宝集市的小卖家此时已经揣着创业梦,辞了工作没日没夜地在集市上练摊,游戏规则一变,创业梦险些化作泡影。
其次,入住淘宝商城的,有三类,分别是:获得国际或者国内知名品牌厂商授权的授权商;拥有自己注册商标的生产型厂商;专业品类专卖店。这个规则下带来的硬伤是,淘宝有能力检验真品?屡禁不绝的假货已经给出答案。
直至现今,假货问题仍是马云一言难尽的痛。2014年由淘宝平台处理的专利侵权投诉案中,外观专利侵权占74%,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占23%,发明专利侵权占3%。各个行业中,侵权投诉案件排名第一位的是3C数码、小家电;第二位为日用品;第三位为文化体育用品。皇明董事长黄鸣就曾公开表示,马云没有解决淘宝假冒伪劣问题,使命没有完成就不应该高调退休。并称“你(马云)创造了阿里帝国,你放出来一个魔鬼,你就应该负责把它看好、训好,你是有这个能力的,你怎么就退了呢?这个事情交给谁干?”
针对广泛质疑,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在今年3月初,应台湾大学联盟与台大、师大、台科大三校学生会邀请在“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演讲时表示,只要有人类,假货就不可能消失,但消灭假货是淘宝网身为企业的职责;而自己最讨厌的就是卖有毒商品和假服务的企业。 盈利模式之殇
“在淘宝上,商家就像地主一样被苛刻对待,客户就像当年的无产阶级一样被封为上帝。淘宝这个最大的地主联合无产阶级一起斗地主,自己坐享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商人马云天天要面对投资人的盈利压力。于是,一款采用竞价模式出售流量的产品诞生——直通车。为了加强直通车的价值,淘宝修改排序规则,把成交多的宝贝排列在前面。商家们要想让自己的产品排在前面,就必须通过购买直通车流量,通过增加流量来增加成交,从而获取一个靠前的排名。直通车每天为淘宝提供超过90亿的资金。
在这一逻辑下,淘宝的聚划算淘金币等人为审核的活动,最终把30%的流量拉给淘宝的B2C商城,使得3%的商城卖家占据了30%的流量,被拿走流量的中小卖家倒闭。据王勇推算,从2007年以来,至少有120万卖家将被绞杀在不公平的流量分配规则之下。“最后能存活的不会超过20万家。按照15%的利润计算,150万的卖家原本可以为国家创造540万就业机会,现在反过来需要为这些倒闭的卖家安排再就业。”
业内认为,淘宝商城的背后是国家在电子商务立法和监管上的空缺。“我们支持也鼓励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鼓励发展并且盈利,但是大企业要有大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盈利就把一切负担推卸给国家和社会。”王勇说。“我们呼吁政府组织有关学者、专家深入研究分析淘宝模式,既要保护投资也要避免这种模式的危害性。”
“如果直接在淘宝投放广告推广,商家基本上就是赔钱,如果不推广,就没有生意。没办法,只能继续推广,推广的结果就是,销售量看起来很风光,利润都是负的,都在赔钱赚吆喝。”王勇在其文章中写道:“不少淘宝店铺的结果是,前面几年在淘宝赚的钱,一年都给淘宝还回去了。最终开始走向关店或者卖掉处理的结果。现在几乎每月都有淘宝销量做得不错的店铺在转让。”
在淘宝中,如果你不想花钱推广,只能做淘宝搜索的排名优化,但是影响淘宝搜索排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销量。于是,几乎所有排名不错的淘宝店都是靠作假、刷销量排名。用业内人士的说法,淘宝上最少一半都是刷出来的假销量。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淘宝内部最大的腐败。
十六年下来,马云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的阿里巴巴电商帝国。但是,马云也造成中国生意是:不搞电商等死,搞了电商找死!
电子商务立法
树立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淘宝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和贪婪,让原本合理的行业搞成了恶性竞争,最终影响到各个行业。业内人士认为,淘宝网的发展,将迫使小商家全部死光,至少90%的淘宝小店会死光,剩下的淘宝大商家出现绝对的超级价格战,进入恶性循环。
回想淘宝成立之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所有卖家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得到好处”的豪迈言犹在耳。但是演变到今天,在跨越了实体中间商,最后连厂家都不得不为了生存大量竞争起来的时候,生态链的改变历历在目。中国很多产品几乎变成了没有利润而又不得不做,呈现虚假繁荣的景象,没有人从中获利。
卖的多而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
一篇来自“华省省博客”的文章分析道:如果淘宝制度不变,销量为王的搜索方式,以及各种促销网站的肆虐,出现重大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至少实体零售业快要倒闭了,还有店铺租不出去已经出现了。
淘宝愈演愈烈的火爆会慢慢吞噬所有行业,让更多人失业,让更多工厂关闭文章指出,电子商务产生于西方。而西方制度的规范,绝对不允许这种以次充好、低价竞争的状态产生,更不允许假货泛滥。淘宝现在所做的这些事,危害大致如下:其一,由淘宝集市卖家刷信用,让不诚信的行业疯狂生长。其二,误导年轻人创业。在淘宝集市,勤劳未必致富。据粗略统计,淘宝集市的实际成交金额,恐怕达不到支付宝支付金额的三成,淘宝集市大多数买家起早摸黑,实际上收益少得可怜。其三,引爆市场竞争的价格大战。以价格为标准的一淘,将成为扼杀企业创造力的毒瘤!最后,也必将导致国税枯竭。因淘宝引发的各行各业衰弱,随着国家管制行业的放开,让其一家独大,各种税源会随之枯竭,民生、国家前途可想而知。
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一项“2014下半年网络交易定向监测结果”,淘宝正品率为37%。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网络交易是一种新业态,而且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网购数额达到了27898亿,占据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日常消费中的10%是通过网购来的,而且还以30%至40%的速度在增长。
“网购确实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消费。我本人也参加了网购。”张茅说,特别是电商还制造了消费时点,比如“双11”,2013年达到了350亿,占当时全国日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2014年达到570亿,占到了日消费品总额的70%。大家都觉得网购很方便。他同时表示,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但工商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方面难度也比较大。张茅表示,对于这种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方式,究竟怎么更好地在规范中促进发展,确实是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一是要加快法治建设,因为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工商总局已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还不够完善,现在正在推进电子商务立法。二是完善监管方式。网络购物有很多新特点,工商总局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监管部门,传统监管方式已经不完全适用了,要通过信息化方式解决。同时,也要对电商、互联网企业指导,要求他们自律。
张茅指出,互联网交易平台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也要按照法律和规矩来办,也要讲诚信、讲信用,也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工商部门在日常的监管中,对于假冒伪劣产品要严厉查处,使得企业付出的成本高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总体来说,现在违法付出的成本过低,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的违法现象。如果增加了违法的成本,使企业支付不起,甚至罚得企业倾家荡产,这样,市场秩序才能有根本好转,假冒伪劣产品才能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