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个性化考核”的概述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都需要适当的教学考核来检验。
个性化考核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人格、个性等层面,也就是说最终的衡量指标不仅仅局限于固定模式的考核,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心理倾向、适应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就感”,包括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健美操课程传统考核方法
健美操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然而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与考核,由于受应试教育文化课考试的影响,依据某些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度体现出“甄别”与“选拔”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尊严与感受。
(一)考核内容单一
传统的考核内容,就是“学一套,教一套,考核一套”,每一学期学习两套健美操规定套路,考核的时候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跳下来,考核不通过的学生要继续练习,直到通过为止。
(二)考核模式陈旧
过去的考核模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个人考核,就是每个人分别上台把学习的内容展示出来,教师从动作是否规范,节奏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表现力等方面给予打分。第二种是小组考核,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形成分组,期末考核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展示,教师从队形编排是否合理,动作是否规范,节奏与动作示范吻合,是否具有表现力等方面给予打分。
(三)考核效果不佳
传统的考核模式,期末考核的比重较大,大概占到百分之六十,考勤占百分之二十,平时表现占百分之二十,这种考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太强调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这种为考试而学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久学不会轻易忘记,但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让学生丧失学习热情。
三、健美操课程的个性化评估
为针对传统健美操教学中重“教”轻“学”的现状,也为了让健美操课程的考核更形象、生动、合理,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在我院的健美操课程上应用新的成绩评定方法,引发考核改革。
(一)制定能力单元目标,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对整学期的课程做好总署计划和规划,按学习的内容和所培养的能力对整学期的内容进行划分,在每个单元里,把教学做个合理的分解--“教”“学”“做”。“教”,是指教师教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教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做”,是指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或技能进行运用。
教师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点、动作技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技能和知识进行练习和训练。
(二)增加过程性考核项目,形成阶段性考核
一改往日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重新设置考核标准,划分考核比重。总评成绩由考勤、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考勤占百分之二十;过程性考核占百分之六十,期末考核占百分之四十。新增过程性考核并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三)重新设置考核标准,考核应个性化、多样化
在考核标准里,不能只依据学生的技能水平打分,应该结合每一名学生的运动基础、学习态度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价。一些学生先天运动基础缺乏,肢体不协调,但是学习态度认真,对于这样的学生也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掌握技能是重要,但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认真的做事态度更为重要。
(四)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考核信息化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或者考核的内容以文本或者视频形式上传到平台上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另外,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可以发布在平台上,让学生上交作业的形式也很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拍视频、写报告等形式上传作业或完成考核,教师能够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督,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和巩固。
四、健美操课程的个性化考核的效果
“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体育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当前教学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个性化评估的根本目的。设置个性化的考核指标,重视过程评价,建立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既注重基本技术的掌握,又重视能力培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我院教学评估的改善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大学教育,是大多数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培养重点不应该完全放在技能的掌握上,更多的应该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意识,学生掌握一门运动技术固然重要,但是能够把这项运动坚持下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更为重要。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如此之快,在工作之余能够坚持一项运动尤为重要,在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更多的应該培养学生全民健身的意识,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穆一哲.大学体育教育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新模式分析[J].品牌,2016,5月上,269.
[2]张显睿.浅谈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观察视角,2012,12,138-139.
(作者单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都需要适当的教学考核来检验。
个性化考核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人格、个性等层面,也就是说最终的衡量指标不仅仅局限于固定模式的考核,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心理倾向、适应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就感”,包括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健美操课程传统考核方法
健美操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然而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与考核,由于受应试教育文化课考试的影响,依据某些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度体现出“甄别”与“选拔”的作用,从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尊严与感受。
(一)考核内容单一
传统的考核内容,就是“学一套,教一套,考核一套”,每一学期学习两套健美操规定套路,考核的时候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跳下来,考核不通过的学生要继续练习,直到通过为止。
(二)考核模式陈旧
过去的考核模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个人考核,就是每个人分别上台把学习的内容展示出来,教师从动作是否规范,节奏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表现力等方面给予打分。第二种是小组考核,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形成分组,期末考核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展示,教师从队形编排是否合理,动作是否规范,节奏与动作示范吻合,是否具有表现力等方面给予打分。
(三)考核效果不佳
传统的考核模式,期末考核的比重较大,大概占到百分之六十,考勤占百分之二十,平时表现占百分之二十,这种考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太强调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这种为考试而学的学习模式会使学生久学不会轻易忘记,但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让学生丧失学习热情。
三、健美操课程的个性化评估
为针对传统健美操教学中重“教”轻“学”的现状,也为了让健美操课程的考核更形象、生动、合理,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在我院的健美操课程上应用新的成绩评定方法,引发考核改革。
(一)制定能力单元目标,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对整学期的课程做好总署计划和规划,按学习的内容和所培养的能力对整学期的内容进行划分,在每个单元里,把教学做个合理的分解--“教”“学”“做”。“教”,是指教师教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教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做”,是指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或技能进行运用。
教师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点、动作技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技能和知识进行练习和训练。
(二)增加过程性考核项目,形成阶段性考核
一改往日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重新设置考核标准,划分考核比重。总评成绩由考勤、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考勤占百分之二十;过程性考核占百分之六十,期末考核占百分之四十。新增过程性考核并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三)重新设置考核标准,考核应个性化、多样化
在考核标准里,不能只依据学生的技能水平打分,应该结合每一名学生的运动基础、学习态度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价。一些学生先天运动基础缺乏,肢体不协调,但是学习态度认真,对于这样的学生也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掌握技能是重要,但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认真的做事态度更为重要。
(四)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考核信息化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或者考核的内容以文本或者视频形式上传到平台上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另外,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可以发布在平台上,让学生上交作业的形式也很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拍视频、写报告等形式上传作业或完成考核,教师能够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监督,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和巩固。
四、健美操课程的个性化考核的效果
“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体育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当前教学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个性化评估的根本目的。设置个性化的考核指标,重视过程评价,建立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既注重基本技术的掌握,又重视能力培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我院教学评估的改善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大学教育,是大多数人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培养重点不应该完全放在技能的掌握上,更多的应该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意识,学生掌握一门运动技术固然重要,但是能够把这项运动坚持下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更为重要。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如此之快,在工作之余能够坚持一项运动尤为重要,在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更多的应該培养学生全民健身的意识,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穆一哲.大学体育教育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新模式分析[J].品牌,2016,5月上,269.
[2]张显睿.浅谈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观察视角,2012,12,138-139.
(作者单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