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壶是用宜兴地区特有的紫砂泥制成的茶具,其起源可上溯到宋代。明代正德年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紫砂壶的制作蔚然成风、名家辈出,各种花色的紫砂壶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到了清代,在文人参与设计下,紫砂壶品类繁复,造型风格各异,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关键词 紫砂;朱泥莲子壶;邵景南;清代
清代紫砂壶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创辉煌,这时期涌现出了不少制壶名家,例如在壶器款式和雕塑手法上均有所创新的陈鸣远,以精巧取胜的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俩,善于以竹刀代笔镌刻壶铭书画的陈曼生,以及以浑朴见长的邵大亨、黄玉麟。这些名家所制茗壶,其传世作品都美妙绝伦、价格不菲,在这段时期的紫砂壶造型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比如自然型体的紫砂壶替代了自然型体与筋纹器型相融合的紫砂壶。清代紫砂壶除了继承明代的镌刻壶铭书法以外,还融入了泥绘、堆泥、镂空、包漆、贴花、加彩、施釉、绞泥、浮雕、磨光等工艺。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将紫砂壶的制作推至发展的辉煌时期。现以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作的紫砂“朱泥莲子壶”(见图1)为例,谈谈清代紫砂壶的特点。
1 紫砂“朱泥莲子壶”的造型特征
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紫砂“朱泥莲子壶”出现在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出版的《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一书中,此壶为古莲子壶式,或称作“掇球壶”。壶体鼓腹,一弯流上挺,执把圆弧有力,口盖留唇,功法严谨。壶身素雅,身筒一侧铭刻“解司马之渴,助玉川之吟”,左署“留佩”,钤“吴”、“芝云”两圆方章,底钤“邵景南制”,壶体精巧,宜茗宜赏。邵景南,一字留佩,嘉庆道光时期制壶著名陶人,善搏紫砂、朱泥诸器。作品调泥精练,制器规整,胎薄工巧,喜镌诗文铭并落款“留佩”,属文人壶类。
2 紫砂“朱泥莲子壶”的工艺特点
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朱泥莲子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采用朱泥材质制作。朱泥制成的紫砂壶为精品之作,兴盛在中国清朝初期、中期的紫砂泥料属于红泥系,这也是宜兴紫砂泥料特殊的地方。据《阳羡名陶录》、《阳羡茗壶系》里面记载,朱泥又被称作“石黄泥”,它的含铁量极高,产在嫩泥矿的下层,故此被称为“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尚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这种土块坚硬似顽石,遇水就会自行溃散。朱泥作为紫砂泥料系列中一种特殊的泥种,它细腻的触感、红而不娇的颜色,使许多爱壶者为其痴迷,难以忘怀。第二,陶刻工艺技术精湛。陶刻是为了深化主题意象,丰富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并增加审美亮点,以吸引更多的茶客。因此,紫砂壶的制作技法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邵景南设计的紫砂“朱泥莲子壶”,其陶刻文字,刀法丰富、刀力雄健、刀下干净利落,也由此可见清代紫砂壶的陶刻艺术特色。第三,线条饱满而柔美。线是最富于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也是最能明确体现结构的手法。在邵景南设计的紫砂“朱泥莲子壶”作品创作中,充分地掌握和运用了线条的技巧,使作品表现得更有生命力。曲线有着丰富的感情,在此壶的设计上表现得温和缓慢、丰满柔软,令人观之惊叹。
3 结 语
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的這款紫砂“朱泥莲子壶”成为了清代圆器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此壶的造型和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后,更加理解了清代紫砂壶一统紫砂壶艺之美的原因。清代还有许多值得后人去学习的紫砂大师,介绍这款紫砂“朱泥莲子壶”的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紫砂从业者去研究清代紫砂壶艺。
参 考 文 献
[1]蔡春英.浅谈紫砂与茶文化的交融[J].佛山陶瓷,2013(12):49-50
[2]印莉.艺无止境——艺术创新略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05):78
[3]吴勇.浅析宜兴紫砂茶具[J].佛山陶瓷,2012(12):62
关键词 紫砂;朱泥莲子壶;邵景南;清代
清代紫砂壶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创辉煌,这时期涌现出了不少制壶名家,例如在壶器款式和雕塑手法上均有所创新的陈鸣远,以精巧取胜的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俩,善于以竹刀代笔镌刻壶铭书画的陈曼生,以及以浑朴见长的邵大亨、黄玉麟。这些名家所制茗壶,其传世作品都美妙绝伦、价格不菲,在这段时期的紫砂壶造型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比如自然型体的紫砂壶替代了自然型体与筋纹器型相融合的紫砂壶。清代紫砂壶除了继承明代的镌刻壶铭书法以外,还融入了泥绘、堆泥、镂空、包漆、贴花、加彩、施釉、绞泥、浮雕、磨光等工艺。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将紫砂壶的制作推至发展的辉煌时期。现以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作的紫砂“朱泥莲子壶”(见图1)为例,谈谈清代紫砂壶的特点。
1 紫砂“朱泥莲子壶”的造型特征
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紫砂“朱泥莲子壶”出现在台湾唐人工艺出版社出版的《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一书中,此壶为古莲子壶式,或称作“掇球壶”。壶体鼓腹,一弯流上挺,执把圆弧有力,口盖留唇,功法严谨。壶身素雅,身筒一侧铭刻“解司马之渴,助玉川之吟”,左署“留佩”,钤“吴”、“芝云”两圆方章,底钤“邵景南制”,壶体精巧,宜茗宜赏。邵景南,一字留佩,嘉庆道光时期制壶著名陶人,善搏紫砂、朱泥诸器。作品调泥精练,制器规整,胎薄工巧,喜镌诗文铭并落款“留佩”,属文人壶类。
2 紫砂“朱泥莲子壶”的工艺特点
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朱泥莲子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采用朱泥材质制作。朱泥制成的紫砂壶为精品之作,兴盛在中国清朝初期、中期的紫砂泥料属于红泥系,这也是宜兴紫砂泥料特殊的地方。据《阳羡名陶录》、《阳羡茗壶系》里面记载,朱泥又被称作“石黄泥”,它的含铁量极高,产在嫩泥矿的下层,故此被称为“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尚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这种土块坚硬似顽石,遇水就会自行溃散。朱泥作为紫砂泥料系列中一种特殊的泥种,它细腻的触感、红而不娇的颜色,使许多爱壶者为其痴迷,难以忘怀。第二,陶刻工艺技术精湛。陶刻是为了深化主题意象,丰富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并增加审美亮点,以吸引更多的茶客。因此,紫砂壶的制作技法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邵景南设计的紫砂“朱泥莲子壶”,其陶刻文字,刀法丰富、刀力雄健、刀下干净利落,也由此可见清代紫砂壶的陶刻艺术特色。第三,线条饱满而柔美。线是最富于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也是最能明确体现结构的手法。在邵景南设计的紫砂“朱泥莲子壶”作品创作中,充分地掌握和运用了线条的技巧,使作品表现得更有生命力。曲线有着丰富的感情,在此壶的设计上表现得温和缓慢、丰满柔软,令人观之惊叹。
3 结 语
清代道光时期邵景南制的這款紫砂“朱泥莲子壶”成为了清代圆器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此壶的造型和工艺特点进行分析后,更加理解了清代紫砂壶一统紫砂壶艺之美的原因。清代还有许多值得后人去学习的紫砂大师,介绍这款紫砂“朱泥莲子壶”的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紫砂从业者去研究清代紫砂壶艺。
参 考 文 献
[1]蔡春英.浅谈紫砂与茶文化的交融[J].佛山陶瓷,2013(12):49-50
[2]印莉.艺无止境——艺术创新略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05):78
[3]吴勇.浅析宜兴紫砂茶具[J].佛山陶瓷,201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