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里的岁月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板加泥的房子。
  这房子的房顶是用木板铺的,大人们叫雨淋板,雨淋板是用最好的落叶松木劈成的。这板也像铺瓦似地铺在房子的三角架上,然后钉上钉子,这样房子就不漏了。所以大人们称它为雨淋板,别看它在房顶上支棱八翘的,但它不漏雨。房子是两间屋,有火炕,一个火墙隔开了大小屋,取暖就靠火墙火炕炉子,每逢冬天家家都烧得暖呼呼的,虽然外边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但屋里很暖和,家里来了客人就请他们坐在炕头上,靠着火墙,喝着从山上采来的黄芪、金莲花、刺玫瑰花茶,谈天说地,屋里飘着黄烟叶味儿,家里那台“美灯”收音机播着京剧《红灯记》《沙家浜》还有语录歌。
  我们在小屋里做作业、写字,淡黄色的灯光照着雪白的墙壁,写完作业,钻进热乎乎的被窝睡觉,睡不着时就听炉膛里“噼噼啪啪”的板子燃烧的迸裂声。早晨起来吃过早饭背着书包上学。上学的路上闻到的是木板子从烟筒里飘出的味儿,那一缕缕松树油子味儿飘香了整个青少年。
  家里越来越拥挤了,兄弟姐妹都长大了。整个房子变得像笼屉般拥挤,爸爸好容易在单位排上一个三居室的红砖瓦房,一家人欢喜异常,然而这个老房子还是舍不得丢。爸爸妈妈临搬出来时说:“留着它吧,将来孩子们结婚了再住。”我们终于搬出老房子,住进了新的三居室里。
  后来,哥哥姐姐上班,成家了,他们都住进了集中采暖的楼房,就是我和弟弟也都买了新房,无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怎么劝说,爸爸妈妈并未选择和我们一起生活,而是坚持要搬回老房子里住。此时的老屋已经很旧,墙皮脱落,房上的雨淋板呲牙咧嘴,但它在我心中还是那么亲切,走进它,一下子就像是回到了童年。四四方方的小园子,房前的稠李子树、山丁子树、榆叶梅正盛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飘着沁人心脾的香。小时候每到种植季节,爸爸妈妈就会挖地背垄,种小白菜、菠菜、香菜、小葱,这些菜吃不了,他们还会拿去送给同事朋友。秋天能收获很多大个土黄的土豆,冬天则把大白菜存放在菜窖里。腌制成酸菜和咸菜,这时,家里便开始糊上窗缝,静待第一场雪如约而至。
  自爸妈搬回老房子后,每逢年节我们兄妹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还能吃到妈妈腌的酸菜、各种小咸菜,爸爸挖的土豆、大头菜、长白菜;妈妈养的鸡,爸爸采的蘑菇,每次吃蘑菇炖小鸡,孩子们都说美味。
  那天下拆迁通知书时,爸爸妈妈哭了,我们也哭了。老房子,只能在不期而至的回忆中,再见吧!
其他文献
有一位学僧向高僧请教:“我脾气暴躁,气短心急,以前参禅时师傅曾经屡次批评我,我也知道这是出家人的大忌,很想改掉它。但这是一个人天生的,真的很难纠正过来。请问高僧,您有什么办法能帮我改掉这个毛病吗?”  高僧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好,把你心急的习气拿出来,我一定能够帮你改正。”  学僧不禁失笑,说:“现在我没有事情,不会心急,有时候遇到事情它就会自然跑出来。”  高僧微微一笑,说:“你看,你的心急有时
期刊
3月5日,惊蛰。  这是一个好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从这一天起,气温慢慢回升,渐有春雷萌动,钻到泥土里冬眠的小动物被雷震得苏醒过来,万物复苏,充满生机。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是日,一场由我社主办、山大附属生殖医院和济南市历下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的《女性身心健康与调适》公益讲座在东关街道办事处大礼堂隆重举行。  讲座邀
期刊
他是辽宁阜新人,父亲做了一辈子电厂运行员。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子承父业,在电力系统谋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总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他最先来到苏州,在房地产公司找了份推销员的工作。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业务进展迅速,很快在公司站稳了脚跟。但他的内心总感觉有些空虚迷茫,好像生活少了点什么。  7个月之后,他辞职来到一所技术学校,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他工作热情,一天到晚忙于查资
期刊
天蒙蒙亮,家住济南林祥街的老朱家就飘出忙碌的声音和饭菜的香味。老朱每天一大早就爬起来给家里的6口人做饭吃,老朱夫妇,大女儿筱筱,小女儿一家三口。老朱夫妇结婚35年了,他们信心十足地说:“我们要坚持到钻石婚!”  老朱的外孙女今年上幼儿园了,二女儿上班忙碌,只得把孩子放在老朱家,两间平房因此显得格外拥挤。老朱说,他退休以后也能帮帮老伴儿,照顾筱筱和外孙女了,老得其所!  说起老朱的故事,那还要从34
期刊
1当很多年轻的姑娘竞相为是否得了或者得过“抑郁症”这种都市病而奔走相告的时候,病态的美便成了追逐的对象,抑郁症的副产品就是生产了一支庞大的“伪抑郁症”者队伍。  你抑郁么?  是的,我抑郁过,于是你就是一个正常的都市人;  你抑郁么?  不,我从来没有感到抑郁,于是,你就是一个另类,或者,你不懂年轻人,准确地说,你不懂年轻姑娘的心思。  按照伊丽莎白·斯瓦多(Elizabeth Swabos)的《
期刊
去过不少国家的大城市,那里的华人总是自豪地把唐人街介绍一番,我们也乐得过去一转,看看同胞们的生活状况,买一点适合带回国内的礼品。走多了,就会感觉世界各个城市的唐人街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太过相似,风土人情又如国内,经常产生身在异乡不为异国的错觉。  这次我们在悉尼住的公寓,离唐人街很近,出出进进时常路过那里。尤其是晚上,如果反应稍微迟钝一点,你就会忘了自己是在万里之外的澳洲,而把这里当作南方某个城市的夜
期刊
全省广大农村妇女姐妹:  邪教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一大毒瘤,邪教组织的滋生蔓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受到了很大遏制,但“法轮功”、“全能神”等一些邪教组织仍暗中活动,有的甚至公开滋事,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家庭和个人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农村是邪教组织发展蔓延的主要地区,农村妇女是邪教组织侵蚀的重点群体。为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清醒认识邪教的本质和
期刊
一位朋友讲他经历的一件事:一天傍晚,大雾,高速封闭。从济南机场开车回泰安,他道路不熟,于是很自然地打开车载导航。没想到,半个多小时后,自己竟被导入了一条“死胡同”。天越来越黑,只好停下车向路人求救,边走边问,很快就找到一条宽阔的大路,顺利到家。  发达的“网络”,便捷的“仪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一遇到什么疑惑,就“百度”“谷歌”。久而久之,使我们远离了“不耻下问”。  可是仪器再先进、
期刊
11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我刚到家,侄女就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大爹,有件很重要的事情,爷爷奶奶告诉您了吧?”我摇了摇头,好奇地看着侄女。侄女红彤彤的小脸上写满了得意与喜悦,“那您就猜猜吧!”  “猜什么猜,快写作业去!”这孩子,总跟我淘,再不严厉点恐怕就惯坏了。不料侄女小大人般悠悠地长叹一声,“哎,爷爷奶奶怎么就忘记了呢!”侄女将书本摊到桌上,手头却不停地玩弄着笔杆,眼睛眯笑着,目光时不时地往我身上瞟
期刊
从一个受限制、物质缺乏的时代过来,母亲年轻时的衣服很有限,但她是个讲究人,衣服虽少却精,一件抵一件。随着物质丰富、母亲年纪的增长,衣物也开始慢慢淘汰了,有一件白的确良衬衫,很清爽的样式,九个小扣三三一排,可爱地排列着,胸前有一朵手工缝制的小白花,母亲淘汰的时候颇为不舍,我便把它留了起来,这一留就是十多年,几次搬家都没舍得丢掉。这天翻了出来,灵机一动穿在了身上,历史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在镜子里重演了,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