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乐器是民族音乐文化水平标志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刀郎木卡姆乐器生存现状及发展困境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刀郎乐器、刀郎乐器制作工艺、生存现状及发展困境的描述,初步探讨了维吾尔刀郎乐器的风格、特点、形成体系及刀郎乐器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困境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刀郎乐器 制作工艺 生存现状 发展困境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79-03
刀郎在新疆亦被音译作“刀郎”“多浪”“多郎”“多兰”“多伦”“朵兰”“都兰”“情兰”或“道南”等,这个名称指一个特定的地区,即塔里木西北缘的叶尔羌河,塔里木河两岸乃至罗布布一带,也是生活在新疆这一特定地区的一部分维吾尔人的自称。刀郎木卡姆是刀郎人最据代表性的文化,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刀郎木卡姆的伴奏乐器形制特别、音色古朴,演奏自成体系,是刀郎木卡姆整体风格彰显的关键因素。
一、刀郎乐器
刀郎乐器主要由节奏乐器达普、音高月起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普、卡龙琴四大件构成,有时也会加入它石、库修克等小型节奏乐器。
(一)刀郎艾捷克
刀郎艾捷克是维吾尔族非常独特的擦弦乐器,也是刀郎木卡姆重要的伴奏乐器。刀郎艾捷克是弓拉弦鸣乐器,因流行于南疆刀郎地区而得名,是刀郎地区民间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刀郎艾捷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主奏弦从一弦增至两弦和三弦,最后又在传统的三弦艾捷克的基础上,改革制成新型四弦艾捷克。
(二)刀郎热瓦普
刀郎热瓦普琴身为木制,音箱为半球形,以羊皮、驴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南疆喀什一带热瓦甫的琴身、琴杆和琴头上部常以兽骨镶嵌出美丽而丰富的民族图案,既是一种独奏乐器,又是非常精致的工艺品。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通体用一整块桑木、杏木或梨木制作,规格大小不一。
(三)卡龙琴
卡龙琴,琴身用桑木制成,共鸣箱呈中空的扁梯形,左曲右直,状似左半张扬琴,它由琴框、面板、底板、山口、琴马、拴弦钉、弦钮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框是共鸣箱的四周边框,用长短、厚度不同,宽度一致的四块桑木板制作,其中左侧框板应先行浸入水中,再烘烤出所需弯度。琴框上、下两面分别粘以用桑木薄板制成的面板和底板,面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小音孔并组成各种图案,面板左侧边缘粘有曲形山口。琴马有活动马和条马两种,位置不固定,可以移动。面板左侧置若干活动马,马峰稍尖,排列呈曲线;面板右侧置一个长形条马,马峰较尖,其上多置一段粗钢丝。右框板上置有拴弦钉,左框板上设有弦钮,数量与琴弦相同,均为木制,旋转弦钮可调节音高。卡龙张有16组或18组琴弦,每组为两条同音弦。琴弦使用金属弦,以前多为铜丝弦,发音柔美,如今常用钢丝弦,音色清脆。
(四)达普
新疆手鼓又称达普,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现也有蟒皮,牛皮等制作,发音清脆响亮,因敲击时发出“达”“普”两种音响而得名。鼓框木制,内缀有小铁环,各民族的达普形制略有不同,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
二、刀郎乐器制作工工艺以及生存现状
(一)刀郎乐器制作工工艺
刀郎乐器的生产主要在“刀郎地区”,以麦盖提县、巴楚、阿瓦提三各地区为核心,其中麦盖提县最为突出。
刀郎乐器的制作主要是采用比较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乐器从选材到成型再到定弦调音均由单一个体在封闭的环境下独自完成,因而不同艺人制作中的工艺水平、形制尺寸、绝对音高、装饰美化等方面有差别。
老一辈制琴者所需材料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主要材料就是木头、皮革、琴弦三类,木头多来自塔里木盆地常见的桑木与杏木等;皮革取材于毛驴、骡子、马等动物皮革;琴弦要钢丝外,最初的刀郎热瓦普与刀郎艾捷克分别用羊肠与马尾作弦,直到现在刀郎热瓦普才开始用市场购买的缠弦与丝弦来取代,而刀郎艾捷克依然是一束马尾作琴弦,一束马尾做琴弓。随着发展,年輕的制琴者通过网络或其它渠道购买乐器制作的小部件,如弦轴、琴弦、拨片等配件。配件对手工制作的精细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弦轴,直接影响到音高的稳定性以及调弦的便捷性。在刀郎木卡姆表演中俗成传统,均以卡龙琴作为标准音。
加工的工具因人而异,就比较简陋的家庭作坊式而言,刀、斧、锉、锯等为基础工具,制作程序基本相同,具体的制作细节体现艺人的风格。如卡龙琴琴头弯曲的部分包括底座,有的艺人直接用一块整体的木头雕刻成固定弯曲的形状,和底座是一体,这样做不用易变性,音色效果较好,但工序复杂,用时长,成品有收藏价值,有意想不到的演奏效果;有的艺人使用粘合的方法把底座和琴头弯曲的部分粘合在一起,把一快木板固定成大概弯曲的形状,放进盐水里面泡二十天,这样不容易出现裂痕;有的艺人不放入盐巴,效果不好,这样做法、程序简单,价值不高。因而,每个艺人制作出的乐器饱含着自己的工艺水平、审美偏好、音色追求、音准感觉、演奏手感等,每个艺人的产品就是一个品牌。
(二)生存现状
刀郎乐器制作是整个刀郎木卡姆的基础,没有刀郎乐器也就没有刀郎木卡姆。然而,目前刀郎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现状在民间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进行田野的实践调查中发现,在刀郎地区,制作刀郎乐器的艺人并不多,正在学习或是想要学习制作技艺的年轻人较少,刀郎乐器的制作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风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不大,随着传统文化的整体凋敝,麦西来甫的频率日减,刀郎乐器的本土需求萎缩,现有购买对象大多是一些学习刀郎木卡姆的学生,或者教授刀郎乐器的一些老师,还有一些喜欢刀郎乐器演奏的艺人,偶尔会有对异域文化感兴趣的外地旅客当作工艺品购买收藏。
2.艺人制作的乐器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没有太多的装饰,外观比较简单。因为工艺的原因,部分手工乐器美感缺乏,手感较差,整体感觉比较粗劣;加之刀郎乐器的音色不像其他乐器那样容易发声且音色优美,不仅演奏难度大,且音色的唯美性不太迎合现代人的听觉审美,因而造成初识之人缺乏对刀郎文化的整体了解而难以接纳。
3.制作乐器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一个热瓦普或卡龙琴可能需要7-8天,而卡龙琴的制作则动辄1-2个月,甚至更长。长时间的精力投入却换不来相应的价值报酬,有时为了将乐器销售出去,艺人们会将琴交给一些乐器店经营,而乐器店的经营者还会从中获取利润,留给艺人的就所剩无几。
三、刀郎乐器的发展困境
(一)需求量小导致技艺边缘化
刀郎艺人曾经是受人崇敬的职业身份,刀郎乐器制作艺人往往也是木卡姆表演者,这曾经是一份能够养家糊口让人羡慕的手艺,如今因为刀郎艺人的群体减少,刀郎乐器的需求减少,这门技艺也被边缘化,学艺者寥寥无几,基本都是父子相授或政府行为。当依靠手工技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时,艺人们被迫将精力投入到其他领域,或打工、或耕种以养家糊口,迄今仍在坚持手工制琴的艺人多是源于热爱或是固定群体的需求。
(二)个体手工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一直以来,刀郎乐器都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和制作模式,更没有工厂化的流水生产线,所有乐器制作全靠刀郎艺人手工打磨。每个艺人的制作工艺、音乐感受、审美喜好都会影响到刀郎乐器的形制、音色和外观,因而每件乐器都是唯一的,价值也会因为艺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年长的艺人,他们在制作乐器的时候,会以比较传统的制作工艺,并在制作过程中加上自己长期实践后所感悟出来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制作风格。在形成个体制作风格的同时也产生了乐器标准及质量的参差不齐,同一个艺人的每件乐器也是不同的,琴体质量上的差异带来了合奏上的麻烦。这些差异一方面取决于师承关系,另一方面是制作乐器的时间以及制作乐器的天赋所造成的。制作乐器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木工基础,还需要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二者兼备者方能做出好的琴。
年轻的制琴者和老一辈相比有了一定的改进,外观借鉴一些现代乐器的制作与装饰工艺,原材料通过精挑细选,部分零部件通过乐器厂家配送,因而和一些老艺人制作乐器相比从外观到演奏手感都有了提升,这样的手工乐器在乐器店的回头率颇高,这或许是刀郎乐器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缺乏包装导致乐器附加值不高
刀郎乐器由刀郎人手工制作,用于演奏刀郎木卡姆或刀郎民歌,在工艺、形制、音色、奏法等方面和普通维吾尔民族乐器有较大差别。刀郎乐器外形古老、音色古朴,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这是刀郎乐器的特点和价值所在。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大多数的乐器生产都被工厂、流水线所代替,手工制作的乐器是越来越珍贵,销售价格也非常之高。比如一把吉他,工厂生产出来的一般都是几百块钱到几千块钱的价格,可是一把纯手工吉他的价格,可以称得上是天价!高档的手工制作吉他,相当于吉他中的劳斯莱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纯手工制作不管从技术、选材、制作细节等方面都会更好,比工厂化的生产要复杂许多,制作工艺、制作时间都有很大的差别。刀郎乐器不正是纯手工制作吗?它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价值。刀郎乐器是除了它的演奏价值以外,工艺品也是它应有的标签,但是刀郎乐器不管是附于其上的文化价值还是手工打磨的制作价值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导致刀郎乐器在销售时附加值不高,艺人的价值基本与一个普通劳作者相当。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传承力度,提升本地需求
2005 年 11 月,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共同构成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申遗成功,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刀郎文化的宣传力度,是为了刀郎文化可以很好地传承下去,更是在为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相关部门已经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刀郎文化的知名度,组织一些大型的刀郎歌舞的演出,在演出次数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刀郎地区开设一下学习刀郎歌舞演唱,刀郎乐器演奏,刀郎乐器制作等相关的辅导班,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扩大当地群众的参与人数。在刀郎地区的一些小学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让小孩子从小都学习刀郎文化,传承刀郎技艺。刀郎文化的传承氛围得到改善后自然会形成对乐器的需求,从而提升乐器的制作积极性。
(二)包装乐器文化,提高乐器附加值
刀郎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刀郎乐器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刀郎乐器是刀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装刀郎乐器文化应大力推广乐器的历史文化与手工打磨这两大特色。刀郎乐器之所以在形制与音色上与其他维吾尔民族乐器存有较大差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里面饱含着刀郎人多样性的人种构成、封闭性的地缘环境、宗教势力的遗忘地带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而手工打磨则更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稀缺资源,也是被都市人越来越追捧的一个事物。笔者在走访麦盖提一位老艺人家的时候,他家还有一架一百多年的卡龙琴,看到古老的乐器,它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卡龙琴,而是刀郎文化的一种延续,对研究刀郎文化以及刀郎乐器很有价值。我们应该把刀郎乐器所承载的刀郎文化,通过刀郎乐器很好地呈现出来。我们应该用文化去包装乐器,用乐器去传承文化,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刀郎人、了解刀郎文化、让刀郎乐器作为手工艺品用于收藏及赠送。
(三)追求乐器风格,营造特色品牌
刀郎乐器古往今来一直传承着手工制作,他们不管从选材方面,制作步骤方面,还是因为每位艺人的技术、风格、喜好等各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都是手工制作,所以每位艺人制作出来的乐器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时间段、不同批次制作的乐器,即使是同一位艺人,他们制作的每一件乐器还有有差别的。年老的艺人,他们制作出来的乐器风格会更趋于传统化,年轻的制作艺人,他们会结合现在乐器的风格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在乐器的外观上有所不同。每一个艺人皆是一个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外界无法仿制,通过乐器风格上的差异创建艺人自己的乐器品牌,甚至完全可以艺人的名字作为品牌名称,以此迎合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审美趣味的人对乐器的多样化需求。
(四)建立多元推广与销售平台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国家也提倡“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刀郎乐器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建立多元化的销售平台。首先,在刀郎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上可以建立相关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发一些和刀郎文化、刀郎乐器的有关的文章、信息、图片、视频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刀郎乐器;其次,在艺人作坊式订购基础上,加大旅游景区工艺品店、乐器店的推销力度,在实体店可以通过乐器演奏展示、文化介绍等方式让游客产生购买欲望;最后,积极发展电商平台利用网络进行销售,比如建立淘宝店铺等微商销售等形式。总之,刀郎乐器的销售要向刀郎地区之外扩散,只要是对刀郎乐器的销售有帮助的,对刀郎文化的传承有帮助的各种推广与销售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周吉.维吾尔木卡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周吉.木卡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周吉.维吾尔族乐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4]周吉.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5]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6]杨银波.存“魂”而扬“形”——论刀郎木卡姆的保护与传承[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7]杨银波.风格的源头——论刀郎乐器在形成刀郎木卡姆风格中的作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关键词:刀郎乐器 制作工艺 生存现状 发展困境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1-0179-03
刀郎在新疆亦被音译作“刀郎”“多浪”“多郎”“多兰”“多伦”“朵兰”“都兰”“情兰”或“道南”等,这个名称指一个特定的地区,即塔里木西北缘的叶尔羌河,塔里木河两岸乃至罗布布一带,也是生活在新疆这一特定地区的一部分维吾尔人的自称。刀郎木卡姆是刀郎人最据代表性的文化,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刀郎木卡姆的伴奏乐器形制特别、音色古朴,演奏自成体系,是刀郎木卡姆整体风格彰显的关键因素。
一、刀郎乐器
刀郎乐器主要由节奏乐器达普、音高月起刀郎艾捷克、刀郎热瓦普、卡龙琴四大件构成,有时也会加入它石、库修克等小型节奏乐器。
(一)刀郎艾捷克
刀郎艾捷克是维吾尔族非常独特的擦弦乐器,也是刀郎木卡姆重要的伴奏乐器。刀郎艾捷克是弓拉弦鸣乐器,因流行于南疆刀郎地区而得名,是刀郎地区民间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刀郎艾捷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主奏弦从一弦增至两弦和三弦,最后又在传统的三弦艾捷克的基础上,改革制成新型四弦艾捷克。
(二)刀郎热瓦普
刀郎热瓦普琴身为木制,音箱为半球形,以羊皮、驴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南疆喀什一带热瓦甫的琴身、琴杆和琴头上部常以兽骨镶嵌出美丽而丰富的民族图案,既是一种独奏乐器,又是非常精致的工艺品。音箱呈半球形,用整块桑木挖制,面部蒙羊皮或驴皮;琴头的弦槽部位向后呈直角弯曲;琴杆上缠有二十八个丝弦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各设一弯角,琴杆、音箱上镶有驼骨、贝壳等装饰。张一条主奏弦和四至六条共鸣弦,均用钢丝弦;主奏弦定弦c1,四条共鸣弦定弦E、A、D、G,六条共鸣弦定弦#F、B、E、A、D、G或B、E、A、D、G;音域约两个八度,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通体用一整块桑木、杏木或梨木制作,规格大小不一。
(三)卡龙琴
卡龙琴,琴身用桑木制成,共鸣箱呈中空的扁梯形,左曲右直,状似左半张扬琴,它由琴框、面板、底板、山口、琴马、拴弦钉、弦钮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框是共鸣箱的四周边框,用长短、厚度不同,宽度一致的四块桑木板制作,其中左侧框板应先行浸入水中,再烘烤出所需弯度。琴框上、下两面分别粘以用桑木薄板制成的面板和底板,面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小音孔并组成各种图案,面板左侧边缘粘有曲形山口。琴马有活动马和条马两种,位置不固定,可以移动。面板左侧置若干活动马,马峰稍尖,排列呈曲线;面板右侧置一个长形条马,马峰较尖,其上多置一段粗钢丝。右框板上置有拴弦钉,左框板上设有弦钮,数量与琴弦相同,均为木制,旋转弦钮可调节音高。卡龙张有16组或18组琴弦,每组为两条同音弦。琴弦使用金属弦,以前多为铜丝弦,发音柔美,如今常用钢丝弦,音色清脆。
(四)达普
新疆手鼓又称达普,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小马皮或驴皮,现也有蟒皮,牛皮等制作,发音清脆响亮,因敲击时发出“达”“普”两种音响而得名。鼓框木制,内缀有小铁环,各民族的达普形制略有不同,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并起着协调乐队高、中、低音和统一节奏的指挥作用,除可合奏或伴奏外,还能进行独奏。
二、刀郎乐器制作工工艺以及生存现状
(一)刀郎乐器制作工工艺
刀郎乐器的生产主要在“刀郎地区”,以麦盖提县、巴楚、阿瓦提三各地区为核心,其中麦盖提县最为突出。
刀郎乐器的制作主要是采用比较古老的手工制作方式,乐器从选材到成型再到定弦调音均由单一个体在封闭的环境下独自完成,因而不同艺人制作中的工艺水平、形制尺寸、绝对音高、装饰美化等方面有差别。
老一辈制琴者所需材料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主要材料就是木头、皮革、琴弦三类,木头多来自塔里木盆地常见的桑木与杏木等;皮革取材于毛驴、骡子、马等动物皮革;琴弦要钢丝外,最初的刀郎热瓦普与刀郎艾捷克分别用羊肠与马尾作弦,直到现在刀郎热瓦普才开始用市场购买的缠弦与丝弦来取代,而刀郎艾捷克依然是一束马尾作琴弦,一束马尾做琴弓。随着发展,年輕的制琴者通过网络或其它渠道购买乐器制作的小部件,如弦轴、琴弦、拨片等配件。配件对手工制作的精细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弦轴,直接影响到音高的稳定性以及调弦的便捷性。在刀郎木卡姆表演中俗成传统,均以卡龙琴作为标准音。
加工的工具因人而异,就比较简陋的家庭作坊式而言,刀、斧、锉、锯等为基础工具,制作程序基本相同,具体的制作细节体现艺人的风格。如卡龙琴琴头弯曲的部分包括底座,有的艺人直接用一块整体的木头雕刻成固定弯曲的形状,和底座是一体,这样做不用易变性,音色效果较好,但工序复杂,用时长,成品有收藏价值,有意想不到的演奏效果;有的艺人使用粘合的方法把底座和琴头弯曲的部分粘合在一起,把一快木板固定成大概弯曲的形状,放进盐水里面泡二十天,这样不容易出现裂痕;有的艺人不放入盐巴,效果不好,这样做法、程序简单,价值不高。因而,每个艺人制作出的乐器饱含着自己的工艺水平、审美偏好、音色追求、音准感觉、演奏手感等,每个艺人的产品就是一个品牌。
(二)生存现状
刀郎乐器制作是整个刀郎木卡姆的基础,没有刀郎乐器也就没有刀郎木卡姆。然而,目前刀郎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现状在民间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进行田野的实践调查中发现,在刀郎地区,制作刀郎乐器的艺人并不多,正在学习或是想要学习制作技艺的年轻人较少,刀郎乐器的制作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风险。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不大,随着传统文化的整体凋敝,麦西来甫的频率日减,刀郎乐器的本土需求萎缩,现有购买对象大多是一些学习刀郎木卡姆的学生,或者教授刀郎乐器的一些老师,还有一些喜欢刀郎乐器演奏的艺人,偶尔会有对异域文化感兴趣的外地旅客当作工艺品购买收藏。
2.艺人制作的乐器都是以实用为目的,没有太多的装饰,外观比较简单。因为工艺的原因,部分手工乐器美感缺乏,手感较差,整体感觉比较粗劣;加之刀郎乐器的音色不像其他乐器那样容易发声且音色优美,不仅演奏难度大,且音色的唯美性不太迎合现代人的听觉审美,因而造成初识之人缺乏对刀郎文化的整体了解而难以接纳。
3.制作乐器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一个热瓦普或卡龙琴可能需要7-8天,而卡龙琴的制作则动辄1-2个月,甚至更长。长时间的精力投入却换不来相应的价值报酬,有时为了将乐器销售出去,艺人们会将琴交给一些乐器店经营,而乐器店的经营者还会从中获取利润,留给艺人的就所剩无几。
三、刀郎乐器的发展困境
(一)需求量小导致技艺边缘化
刀郎艺人曾经是受人崇敬的职业身份,刀郎乐器制作艺人往往也是木卡姆表演者,这曾经是一份能够养家糊口让人羡慕的手艺,如今因为刀郎艺人的群体减少,刀郎乐器的需求减少,这门技艺也被边缘化,学艺者寥寥无几,基本都是父子相授或政府行为。当依靠手工技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时,艺人们被迫将精力投入到其他领域,或打工、或耕种以养家糊口,迄今仍在坚持手工制琴的艺人多是源于热爱或是固定群体的需求。
(二)个体手工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一直以来,刀郎乐器都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和制作模式,更没有工厂化的流水生产线,所有乐器制作全靠刀郎艺人手工打磨。每个艺人的制作工艺、音乐感受、审美喜好都会影响到刀郎乐器的形制、音色和外观,因而每件乐器都是唯一的,价值也会因为艺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年长的艺人,他们在制作乐器的时候,会以比较传统的制作工艺,并在制作过程中加上自己长期实践后所感悟出来的经验,形成自己的制作风格。在形成个体制作风格的同时也产生了乐器标准及质量的参差不齐,同一个艺人的每件乐器也是不同的,琴体质量上的差异带来了合奏上的麻烦。这些差异一方面取决于师承关系,另一方面是制作乐器的时间以及制作乐器的天赋所造成的。制作乐器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木工基础,还需要有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二者兼备者方能做出好的琴。
年轻的制琴者和老一辈相比有了一定的改进,外观借鉴一些现代乐器的制作与装饰工艺,原材料通过精挑细选,部分零部件通过乐器厂家配送,因而和一些老艺人制作乐器相比从外观到演奏手感都有了提升,这样的手工乐器在乐器店的回头率颇高,这或许是刀郎乐器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三)缺乏包装导致乐器附加值不高
刀郎乐器由刀郎人手工制作,用于演奏刀郎木卡姆或刀郎民歌,在工艺、形制、音色、奏法等方面和普通维吾尔民族乐器有较大差别。刀郎乐器外形古老、音色古朴,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这是刀郎乐器的特点和价值所在。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大多数的乐器生产都被工厂、流水线所代替,手工制作的乐器是越来越珍贵,销售价格也非常之高。比如一把吉他,工厂生产出来的一般都是几百块钱到几千块钱的价格,可是一把纯手工吉他的价格,可以称得上是天价!高档的手工制作吉他,相当于吉他中的劳斯莱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纯手工制作不管从技术、选材、制作细节等方面都会更好,比工厂化的生产要复杂许多,制作工艺、制作时间都有很大的差别。刀郎乐器不正是纯手工制作吗?它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价值。刀郎乐器是除了它的演奏价值以外,工艺品也是它应有的标签,但是刀郎乐器不管是附于其上的文化价值还是手工打磨的制作价值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导致刀郎乐器在销售时附加值不高,艺人的价值基本与一个普通劳作者相当。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传承力度,提升本地需求
2005 年 11 月,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共同构成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申遗成功,我们更应该加大对刀郎文化的宣传力度,是为了刀郎文化可以很好地传承下去,更是在为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相关部门已经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刀郎文化的知名度,组织一些大型的刀郎歌舞的演出,在演出次数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刀郎地区开设一下学习刀郎歌舞演唱,刀郎乐器演奏,刀郎乐器制作等相关的辅导班,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扩大当地群众的参与人数。在刀郎地区的一些小学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让小孩子从小都学习刀郎文化,传承刀郎技艺。刀郎文化的传承氛围得到改善后自然会形成对乐器的需求,从而提升乐器的制作积极性。
(二)包装乐器文化,提高乐器附加值
刀郎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刀郎乐器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刀郎乐器是刀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装刀郎乐器文化应大力推广乐器的历史文化与手工打磨这两大特色。刀郎乐器之所以在形制与音色上与其他维吾尔民族乐器存有较大差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里面饱含着刀郎人多样性的人种构成、封闭性的地缘环境、宗教势力的遗忘地带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而手工打磨则更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稀缺资源,也是被都市人越来越追捧的一个事物。笔者在走访麦盖提一位老艺人家的时候,他家还有一架一百多年的卡龙琴,看到古老的乐器,它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卡龙琴,而是刀郎文化的一种延续,对研究刀郎文化以及刀郎乐器很有价值。我们应该把刀郎乐器所承载的刀郎文化,通过刀郎乐器很好地呈现出来。我们应该用文化去包装乐器,用乐器去传承文化,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刀郎人、了解刀郎文化、让刀郎乐器作为手工艺品用于收藏及赠送。
(三)追求乐器风格,营造特色品牌
刀郎乐器古往今来一直传承着手工制作,他们不管从选材方面,制作步骤方面,还是因为每位艺人的技术、风格、喜好等各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都是手工制作,所以每位艺人制作出来的乐器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时间段、不同批次制作的乐器,即使是同一位艺人,他们制作的每一件乐器还有有差别的。年老的艺人,他们制作出来的乐器风格会更趋于传统化,年轻的制作艺人,他们会结合现在乐器的风格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在乐器的外观上有所不同。每一个艺人皆是一个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外界无法仿制,通过乐器风格上的差异创建艺人自己的乐器品牌,甚至完全可以艺人的名字作为品牌名称,以此迎合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审美趣味的人对乐器的多样化需求。
(四)建立多元推广与销售平台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国家也提倡“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刀郎乐器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建立多元化的销售平台。首先,在刀郎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上可以建立相关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发一些和刀郎文化、刀郎乐器的有关的文章、信息、图片、视频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刀郎乐器;其次,在艺人作坊式订购基础上,加大旅游景区工艺品店、乐器店的推销力度,在实体店可以通过乐器演奏展示、文化介绍等方式让游客产生购买欲望;最后,积极发展电商平台利用网络进行销售,比如建立淘宝店铺等微商销售等形式。总之,刀郎乐器的销售要向刀郎地区之外扩散,只要是对刀郎乐器的销售有帮助的,对刀郎文化的传承有帮助的各种推广与销售方式都可以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周吉.维吾尔木卡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周吉.木卡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周吉.维吾尔族乐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4]周吉.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5]周吉.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6]杨银波.存“魂”而扬“形”——论刀郎木卡姆的保护与传承[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7]杨银波.风格的源头——论刀郎乐器在形成刀郎木卡姆风格中的作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