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等各级各类教书育人的场所中,在人们心目中,总是会有那些记忆力较差、进步缓慢、接受新知识和技能明显吃力的学生。虽然这些学生的智力和生理方面并没有缺陷,但总会让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耗费不少心血却往往收效甚微,也让教书育人这项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似乎变得不那么轻松。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让教育工作者们一筹莫展、无可奈何,甚至视为沉重的包袱,继而从潜意识里把他们既定为:差生。这项不光荣的称号使他们或多或少地“享受”着冷漠、讽刺、排挤等诸多“礼遇”。
客观地讲,人如器物,各有其长,学生更不例外。虽然就某一方面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从总体上看,大家还是一样的。学生这一朝阳群体尤其如此,其个体之间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是大体相等的,几乎很难说在未来成才的道路上谁更占有优势,谁会走得更远。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时间性。学生的智力除了发育上有早有迟以外,还明显地随着时间段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有的学生刚入学时智力特别出色,人所共知地聪明,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便泯然众人,甚至接受知识呈现出极其被动、吃力的情形,以至于被划入差生的范畴。有的学生一入学木然迟钝,智力欠佳,接受新的东西表现得很是勉强。可是,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到小学高年级以至于初、高中,则思维活跃,智力过人,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成为人所共知的优等生。还有,性别上的不同也使差生现象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化:刚入学那几年,尤其小学阶段,在智力上女孩往往占据着优势,有不少男孩自然而然地被打入差生的“冷宫”。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小学高年级以至于初、高中,有些男孩不知不觉地便由差生跃入优等生的行列,而当初的优等女孩则不得不与差生为伍。
局部性。毋庸置疑,当我们一天到晚视分数至高无上的时候,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在成绩面前表现得十分被动,也就被既定为差生。而一旦搞起其他活动,诸如文娱、体育、劳动、美术、小发明创造、墙报设计、勤工俭学、野外宿营等,在这些领域里涌现出来的颇具才华的优等生往往令老师们惊叹不已。他们和平日里与书本“过招”的优等生十有八九大相径庭,甚至表现出极大的反差。平时被认为黯淡无光的差生居然各自有着令人称道的一面,美妙的歌喉、超人的体魄、不凡的指挥调度才能、惊人的图画构思技巧、新颖的小小发明设计、洒脱流利的一手好字、独特的野外生存能力……这时老师往往才眼前一亮,心中禁不住地感慨:学生本无差生,一群便是全才,未来缺了他们哪一个也不行!显而易见,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非但定位不出差生,而且是造就复合型人才的神圣摇篮,承担着自己辉煌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而单以分取人的做法,才是地地道道的片面之举。
模糊性。从辩证的角度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综合体,二者呈现出的是作用和反作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有了变化,另一方也随之改变,反之亦然。故此,差生也大都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模糊性。这当然并非是指多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就某一个体、某一学科的纵向方面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甲科目老师心目中的差生,在乙科目老师看来或许就是中等或者优等生。这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某个科目老师心目中的差生,一旦换了另外一个老师教这门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實践,而不是先入为主地盲目信赖前任老师对学生成绩方面的汇报,有些差生十之八九不再差(这当然排除与新任老师亲疏方面的因素,不存在给学生吃小灶的现象),风生水起地变得优秀起来。“浪子”回头,此“差”者往往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中等生或者优等生。
总之,在一般情况下,差生的“差”是暂时的,也仅仅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十有八九是可以改变的。但事物是复杂的,转化差生的工作也是动态的和永恒的。这项工作做得再周到、再得当、再出色,也还是有相对吃力的差生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发展的,任何奢望整齐划一和齐头并进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让我们谨记: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生。用科学而辛勤的汗水,在五彩斑斓的百花园里培育出各具特色的栋梁之材,是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要义,也是广大教师为之不懈奋斗和努力破解的庄严而神圣的课题。
作者简介:靖宝山,男,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农民家庭,系山东省聊城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市、区两级人民法院陪审员,省、市广播电台监督评论员。已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各类题材的文章千余篇。
(责任编辑 于美琪)
客观地讲,人如器物,各有其长,学生更不例外。虽然就某一方面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从总体上看,大家还是一样的。学生这一朝阳群体尤其如此,其个体之间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是大体相等的,几乎很难说在未来成才的道路上谁更占有优势,谁会走得更远。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时间性。学生的智力除了发育上有早有迟以外,还明显地随着时间段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有的学生刚入学时智力特别出色,人所共知地聪明,而随着年级的升高便泯然众人,甚至接受知识呈现出极其被动、吃力的情形,以至于被划入差生的范畴。有的学生一入学木然迟钝,智力欠佳,接受新的东西表现得很是勉强。可是,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到小学高年级以至于初、高中,则思维活跃,智力过人,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成为人所共知的优等生。还有,性别上的不同也使差生现象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化:刚入学那几年,尤其小学阶段,在智力上女孩往往占据着优势,有不少男孩自然而然地被打入差生的“冷宫”。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小学高年级以至于初、高中,有些男孩不知不觉地便由差生跃入优等生的行列,而当初的优等女孩则不得不与差生为伍。
局部性。毋庸置疑,当我们一天到晚视分数至高无上的时候,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在成绩面前表现得十分被动,也就被既定为差生。而一旦搞起其他活动,诸如文娱、体育、劳动、美术、小发明创造、墙报设计、勤工俭学、野外宿营等,在这些领域里涌现出来的颇具才华的优等生往往令老师们惊叹不已。他们和平日里与书本“过招”的优等生十有八九大相径庭,甚至表现出极大的反差。平时被认为黯淡无光的差生居然各自有着令人称道的一面,美妙的歌喉、超人的体魄、不凡的指挥调度才能、惊人的图画构思技巧、新颖的小小发明设计、洒脱流利的一手好字、独特的野外生存能力……这时老师往往才眼前一亮,心中禁不住地感慨:学生本无差生,一群便是全才,未来缺了他们哪一个也不行!显而易见,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非但定位不出差生,而且是造就复合型人才的神圣摇篮,承担着自己辉煌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而单以分取人的做法,才是地地道道的片面之举。
模糊性。从辩证的角度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综合体,二者呈现出的是作用和反作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有了变化,另一方也随之改变,反之亦然。故此,差生也大都有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模糊性。这当然并非是指多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而是就某一个体、某一学科的纵向方面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甲科目老师心目中的差生,在乙科目老师看来或许就是中等或者优等生。这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在某个科目老师心目中的差生,一旦换了另外一个老师教这门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實践,而不是先入为主地盲目信赖前任老师对学生成绩方面的汇报,有些差生十之八九不再差(这当然排除与新任老师亲疏方面的因素,不存在给学生吃小灶的现象),风生水起地变得优秀起来。“浪子”回头,此“差”者往往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中等生或者优等生。
总之,在一般情况下,差生的“差”是暂时的,也仅仅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十有八九是可以改变的。但事物是复杂的,转化差生的工作也是动态的和永恒的。这项工作做得再周到、再得当、再出色,也还是有相对吃力的差生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发展的,任何奢望整齐划一和齐头并进的做法都是不现实的。让我们谨记:只有差的老师,没有差的学生。用科学而辛勤的汗水,在五彩斑斓的百花园里培育出各具特色的栋梁之材,是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要义,也是广大教师为之不懈奋斗和努力破解的庄严而神圣的课题。
作者简介:靖宝山,男,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农民家庭,系山东省聊城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市、区两级人民法院陪审员,省、市广播电台监督评论员。已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各类题材的文章千余篇。
(责任编辑 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