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国信观点”栏目。国家信息中心将组织最权威的专家、博士、研究员在第一时间发表对中国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报告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数据精确,重点反映我国社会经济的焦点、热点,尤其关注民生,可以为有关政府组织、企业等进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十二五”规划力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三个核心问题,这三个核心问题最后归结为24个核心指标上,即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相比“十一五”的8个约束性指标,增加了4个。
经济发展环境面临机遇与挑战
1.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相互促进
工业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基础。初步核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因此,从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看,我国工业化发展总体上尚处于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和质量。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43%上升到2010年的47.5%,“十二五”时期,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
国际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目前,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培育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2.支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雄厚
从需求面看,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按平均汇率测算,“十一五”时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731美元提高到4394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今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提供广阔的内需市场,有力拉动我国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从供给面看,我国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资金供给方面,我国拥有不断增强的财政实力,2010年财政预算收入达到83080亿元,信贷资金和外汇储备较为充裕,2010年外汇储备达到28688亿美元,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和资金保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的时期。“十一五”前四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由23.2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7.5亿吨标准煤;铁路营业里程由7.7万公里增加到8.6万公里;公路里程由345.7万公里增加到386.1万公里。
3.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基础设施较差,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全国434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农业科技不发达,中低产田比重大。未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饲料和工业用粮将明显增加,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在单产增长面临瓶颈和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产需缺口将继续加大,而国际市场调剂粮食余缺的空间相当有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一定的挑战。
经济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201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以上,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2010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3.24:1,200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分别超过50%和70%。同时,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制造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5%,而消费的煤炭占世界的46.9%、钢占46.4%、石油占10.4%,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以大量消耗资源、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是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瓶颈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十一五”前四年),最终消费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为60.2%、57%和49.1%,资本形成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36.6%,40%和43.8%,净出口率也保持上升态势,分别为3.0%,3.1%和7.1%。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也呈现相似的走势,“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持续下滑,分别为59.2%、41.5%和41%,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25.3%、51%和56.9%,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为15.5%、7.5%和2.1%,表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有所改善。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见图一)
需求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是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速严重不协调,制约了消费能力,特别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影响了需求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伴随经济增长不断调整,是一个自然规律。它既是增长的需要,又是增长的动力。根据统计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最大,财政收入增速次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小,且其与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增速差距较大。“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4.6%、26.4%和25.9%,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16.5%、18.8%和2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8.0%、10.8%和12.8%。(见图二)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产业升级的突出障碍
从“十一五”22个核心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有3个预期性指标没有实现,分别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十一五”规划预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要从40.5%增加到到43.5%,提高3个百分点,以便完成从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向工业与服务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实际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为43%;预计服务业就业比重要从31.3%增加到35.3%,提高4个百分点,实际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为34.8%;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从1.3%增加到2%,提高0.7个百分点,实际提高了0.45个百分点,为1.75%。3个没有完成的预期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尚不理想。
产业结构的调整受需求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23.5%、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9%。科技创新能力弱制约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部分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还依赖进口。在出口技术和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十一五”期间的三项不达标再次警示我们,要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加强财政、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加科技投入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实现民富国强,经济结构调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二五”规划力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三个核心问题,这三个核心问题最后归结为24个核心指标上,即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相比“十一五”的8个约束性指标,增加了4个。
经济发展环境面临机遇与挑战
1.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相互促进
工业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基础。初步核算,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因此,从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看,我国工业化发展总体上尚处于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和质量。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43%上升到2010年的47.5%,“十二五”时期,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
国际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目前,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培育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2.支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雄厚
从需求面看,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按平均汇率测算,“十一五”时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731美元提高到4394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今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提供广阔的内需市场,有力拉动我国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从供给面看,我国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资金供给方面,我国拥有不断增强的财政实力,2010年财政预算收入达到83080亿元,信贷资金和外汇储备较为充裕,2010年外汇储备达到28688亿美元,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和资金保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的时期。“十一五”前四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由23.2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7.5亿吨标准煤;铁路营业里程由7.7万公里增加到8.6万公里;公路里程由345.7万公里增加到386.1万公里。
3.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基础设施较差,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全国434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农业科技不发达,中低产田比重大。未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饲料和工业用粮将明显增加,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在单产增长面临瓶颈和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产需缺口将继续加大,而国际市场调剂粮食余缺的空间相当有限,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面临一定的挑战。
经济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201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以上,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2010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3.24:1,200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分别超过50%和70%。同时,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制造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5%,而消费的煤炭占世界的46.9%、钢占46.4%、石油占10.4%,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以大量消耗资源、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
利益分配方式不合理是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瓶颈
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十一五”前四年),最终消费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为60.2%、57%和49.1%,资本形成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36.6%,40%和43.8%,净出口率也保持上升态势,分别为3.0%,3.1%和7.1%。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也呈现相似的走势,“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持续下滑,分别为59.2%、41.5%和41%,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25.3%、51%和56.9%,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为15.5%、7.5%和2.1%,表明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有所改善。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见图一)
需求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是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速严重不协调,制约了消费能力,特别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影响了需求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伴随经济增长不断调整,是一个自然规律。它既是增长的需要,又是增长的动力。根据统计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最大,财政收入增速次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小,且其与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增速差距较大。“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4.6%、26.4%和25.9%,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16.5%、18.8%和2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8.0%、10.8%和12.8%。(见图二)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产业升级的突出障碍
从“十一五”22个核心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有3个预期性指标没有实现,分别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十一五”规划预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要从40.5%增加到到43.5%,提高3个百分点,以便完成从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向工业与服务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实际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为43%;预计服务业就业比重要从31.3%增加到35.3%,提高4个百分点,实际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为34.8%;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从1.3%增加到2%,提高0.7个百分点,实际提高了0.45个百分点,为1.75%。3个没有完成的预期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尚不理想。
产业结构的调整受需求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23.5%、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9%。科技创新能力弱制约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部分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还依赖进口。在出口技术和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十一五”期间的三项不达标再次警示我们,要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加强财政、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加科技投入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实现民富国强,经济结构调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