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语言实践,下笔如有神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必须承担的职责,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不断地进行语言实践,从课文学习中掌握了学语文的方法,更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何愁写不出文章。教学中要强调语言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如无声
  语文课程除了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当然也承担着思想、情感、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任务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之中的,应该是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先生对自己的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他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如果再让我教小学语文,怎么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体书,不但读,多读多背,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说话能力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如何表达内心的想法这些运用语言的方法渗透在字词句的解读中。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就可多设计一些对对子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或设计一些造句等简单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学段对习作要求指出:第一学段写话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习作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习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第四学段习作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综合来看,就是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进行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了观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如何设计有效的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平时在课内课外,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三、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现实中一些学生聊天发短信、刷微信样样在行,可写起作文就头疼不已,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前者有鲜明、真实的交流功能和机制,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心里话,后者似乎是一种编造,极易陷入虚假语言的误区。因此,如果让学生能根据要求真情抒发,真心表白,学生就必然能挥笔疾书。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历经丰富的语言实践。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梳理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学生在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总之,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该以“人”为中心,既重视整体推进听、说、读、写、思,又重视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让生动的课堂文化在学生共鸣中得以强化,在培养“全人”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
其他文献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大家纷纷走出校门。我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两个熟悉的身影——爸爸妈妈,下一秒,我就在父母的怀抱中了。  坐上车后,爸爸开着车却不走回家的方向。我疑惑地问:“爸爸,我们要去哪儿?”爸爸开心地说:“我们去接姐姐。”“姐姐?”爸爸的回答让我异常地激动。每次姐姐回家,我都非常高兴,因为姐姐是我最亲的人,我永远都忘不了她那雪白的皮肤、水汪汪的大眼睛、櫻桃般的小嘴。  我和姐姐还有很多
期刊
人类社会的所有形式的交际活动,都不能完全脱离语言。作为符号文化的高等动物,人正是依靠语言而存在和生活,凭借语言而生存和发展。语文学习就是语言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是要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養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读书中提升语用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出错,教师纠错,是常见的教学环节,这是学习真实发生的表现。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然而纠错的方法不同,其效
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开展互动作文,开启学生的创作动力,也是值得教师深思的一件事。  首先,写作的起点,便是命题。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引
期刊
在我的家里,每天都有搞笑的事情上演。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着“可乐鱼”呆呆地望着。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下午,妈妈让我去买酱油,我买回来放在桌子上。觉得口很渴,就从冰箱取出来一瓶可乐,有点凉,我就放在桌子上去看电视了。过了一会儿,我过来拿可乐,我发现,我买的酱油丝毫未动,可是我的可乐却不见了。我抬头一看,妈妈正拿着可乐往锅里倒,我连鞋也没穿,连忙跑过去阻止说:“妈,妈,这是可乐!”妈妈往茶几上
期刊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时,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是结合本地区实际, 了解家乡交通壮况,认识交通标志、 规定和标线,说明城市交通的复杂;二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发现城市交通中的一些问题,并配有一定的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交通造成的污染和交通的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公害一交通事故,使学生懂得交通法規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三是运用恰当的
期刊
课堂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效课堂实施是优化教学行为的着力点。本文就有效课堂实施谈几点看法。  一、有效课堂实施要明确的三个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课堂实施可以紧紧扣住十二个字:实施什么,该谁实施,如何实施。  (一)实施什么?  “实施什么”,从根本上说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的。一节课,确定了什么教学目标和内容,就实施什么。例如某节语文课根据教学计划需要教学某一首古诗,那“
期刊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路边新开的一家凉茶店。  人们风风火火地冲进凉茶店买凉茶,服务员已经忙不过来了,边跑边说:“您好,请稍等!”几个大汉走过来,大声说道:“都给我让开,先给我倒!”等这些客人都走了的时候,服务员看到了一位岁数很大的老爷爷呆呆地站在路边,死死地盯着那家凉茶店。  皱纹像虫子一样爬在老爷爷的脸上,他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背一驼,站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服务员大声
期刊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我盼了又盼,终于盼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  清晨,春雨姐姐便悄无声息地来了。呀!这春雨细如牛毛,如丝线,淅淅沥沥,像一组组音符。我将头探出窗外,只听耳边“沙沙沙”。仰起脸,一个个小雨点儿抱着我的脸不肯下落,还凉嗖嗖的。  我开着窗,小雨点落在我的身上,脚跟,脸上。我趴在窗台上,使劲儿的嗅着。啊!泥土的芬芳!啊!春天的味道!張开嘴,春雨轻轻的落在我的舌头上,甜丝丝的,真好喝!“
期刊
窗外天气阴沉沉的,正如我此刻的心情,十分压抑。  今天一大早,姥姥突然生病了,爸爸妈妈连早饭都没来得及给我做就走了。我一个人,没有早饭,更没有人送我上学,我越想越难过,只能一个人坐公交上学了。  走到公交站,等车的人很多。忽然,一辆公交车过来了,我赶紧跑上前,结果不是我要等的那辆,只好又退了回来。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20路,我使尽浑身解数,终于成功挤上了车。车里面人们摩肩接踵,要多挤有多挤,我只能
期刊
成长,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又担忧的过程。它包含了种种苦恼,又给我带来了那雨后彩虹般的快乐。  那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考试,正好有一道题不会,我同桌正好会,于是我的眼睛就瞟过去看到了答案。我的心里又紧张又激动,考试终于结束了,我心里暗暗自喜。交卷后,我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过了几天,分数出来了。老师把我和我同桌叫过去,我一下子意识到完蛋了,老师不会发现了吧?这可怎么办呀?我一定死不承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