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必须承担的职责,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不断地进行语言实践,从课文学习中掌握了学语文的方法,更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何愁写不出文章。教学中要强调语言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如无声
语文课程除了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当然也承担着思想、情感、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任务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之中的,应该是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先生对自己的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他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如果再让我教小学语文,怎么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体书,不但读,多读多背,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说话能力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如何表达内心的想法这些运用语言的方法渗透在字词句的解读中。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就可多设计一些对对子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或设计一些造句等简单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学段对习作要求指出:第一学段写话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习作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习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第四学段习作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综合来看,就是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进行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了观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如何设计有效的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平时在课内课外,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三、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现实中一些学生聊天发短信、刷微信样样在行,可写起作文就头疼不已,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前者有鲜明、真实的交流功能和机制,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心里话,后者似乎是一种编造,极易陷入虚假语言的误区。因此,如果让学生能根据要求真情抒发,真心表白,学生就必然能挥笔疾书。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历经丰富的语言实践。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梳理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学生在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总之,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该以“人”为中心,既重视整体推进听、说、读、写、思,又重视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让生动的课堂文化在学生共鸣中得以强化,在培养“全人”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如无声
语文课程除了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当然也承担着思想、情感、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任务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之中的,应该是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永正先生对自己的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他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如果再让我教小学语文,怎么教?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体书,不但读,多读多背,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说话能力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如何表达内心的想法这些运用语言的方法渗透在字词句的解读中。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就可多设计一些对对子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或设计一些造句等简单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学段对习作要求指出:第一学段写话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习作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习作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第四学段习作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综合来看,就是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角度进行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了观察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如何设计有效的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平时在课内课外,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三、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现实中一些学生聊天发短信、刷微信样样在行,可写起作文就头疼不已,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前者有鲜明、真实的交流功能和机制,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心里话,后者似乎是一种编造,极易陷入虚假语言的误区。因此,如果让学生能根据要求真情抒发,真心表白,学生就必然能挥笔疾书。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历经丰富的语言实践。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梳理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学生在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总之,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该以“人”为中心,既重视整体推进听、说、读、写、思,又重视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让生动的课堂文化在学生共鸣中得以强化,在培养“全人”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