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发展中,幼儿科学教育更加强调通过幼儿的主动的探究过程获得乐学、会学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要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价值,教师应采取适当的组织策略。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策略
一、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其了解科学技术产品内容及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方便。如电灯、电话、汽车等的发明和运用;提供各种书籍、图片,让幼儿查阅等等,从而使幼儿知道科学无止境,永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使他们产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筛选生活化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是幼儿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所在,而且这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如植物、动物、人类等等,不同类型自然现象,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筛选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学需要完善的地方,面对大千世界,选取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必然能够促使他们的科学给予浓厚的兴趣。值得注意是,科学教育内容的筛选需要贴近幼儿实际生活,更好为实际服务,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简单科学知识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能够彰显科学的本质,让幼儿意识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幼儿对于高级的科学知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并且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他们在选择科学教学内容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幼儿的接受程度,这样才能让幼儿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都实际生活之中,让他们感知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缩短了幼儿和科学之间的距离,并且还能让幼儿获得成就感,进一步促使幼儿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三、给予幼儿适当的材料
(一)材料兼具趣味与科学性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学的重点所在,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挑选合适的材料,不仅要具有趣味性,而且还需兼具科学性,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必然能够取得极好的实施效果。有趣的材料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斥欢乐的氛围,而材料的科学性则是为彰显科学教育的本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所以从整体教学角度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挑选材料过程中不仅要具有科学性,而且还需彰显趣味性,继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材料体现层次性
幼儿阶段的儿童在某种层面上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是每个儿童生长环境不同,导致他们在性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从不同渠道了解幼儿的需求,继而推动科学教育活动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幼儿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得到质的飞跃。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幼儿个性特征层面着手分析,让他们通过教学活动在学习水平上能够达到统一水平线上。所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筛选材料过程中需要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样的层层递进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并且在教学有效性上有所改变,材料作为教學活动的辅助性工具必然要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性,否则将会对教学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
(一)利用自然角开展科学教育
班级自然角是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年龄特点,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的一个微型自然界:动物、水果、蔬菜,还有各种干果及科学小实验等。幼儿在这里知道什么季节有哪些花、水果、蔬菜;还能观察小蝌蚪从卵成长为青蛙的全过程,也知道了蚕是如何变成蛾的……利用自然角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自然角设置一块小菜地,共分成三大块:沙子、木屑、土壤。提供相同的种子让幼儿种,每天护理并观察种子在不同土地里的生长情况。以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在很自然的氛围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可以激发和培养其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这就是说,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由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转向注重儿童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组织各种活动中,应充分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寻结果,教师在这过程中则充当指导者的身份。例如:《拱形的秘密》,让幼儿通过试验探索用相同大小的纸皮做成的拱形桥和平板桥各能承受几本相同重量的书?拱形与直线所能承受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建筑用到了拱形的原理?通过这一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很多种:(1)让幼儿体验由自己努力而获得的胜利,如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幼儿必须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搅拌,直到鸡蛋上浮,试验的成功让幼儿感觉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获得胜利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2)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如种植园里的蔬菜成熟了,把它们摘下来,送到厨房里炒,让每个幼儿都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们都会争着吃,哪怕是自己不爱吃的菜。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每天浇水、每天管理下长大的。这种体验会在幼儿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更乐意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等等。
六、结语
总体来说,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性是不可忽略的,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筛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材料的筛选上要突显层次性,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借以促进科学教育取得更理想的成效,继而提升幼儿科学教育课程学习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蕾.幼儿科学探究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40-141.
[2]王春燕,白小绵,杨瑒.幼儿园过渡环节安排与组织的适宜性——基于H市三所幼儿园半日生活视频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03):47-53.
[3]陈妍.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运用与价值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1):111-112.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策略
一、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了解科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其了解科学技术产品内容及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方便。如电灯、电话、汽车等的发明和运用;提供各种书籍、图片,让幼儿查阅等等,从而使幼儿知道科学无止境,永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使他们产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二、筛选生活化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是幼儿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所在,而且这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如植物、动物、人类等等,不同类型自然现象,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筛选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学需要完善的地方,面对大千世界,选取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必然能够促使他们的科学给予浓厚的兴趣。值得注意是,科学教育内容的筛选需要贴近幼儿实际生活,更好为实际服务,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简单科学知识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能够彰显科学的本质,让幼儿意识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幼儿对于高级的科学知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并且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他们在选择科学教学内容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幼儿的接受程度,这样才能让幼儿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都实际生活之中,让他们感知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而缩短了幼儿和科学之间的距离,并且还能让幼儿获得成就感,进一步促使幼儿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三、给予幼儿适当的材料
(一)材料兼具趣味与科学性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学的重点所在,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挑选合适的材料,不仅要具有趣味性,而且还需兼具科学性,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必然能够取得极好的实施效果。有趣的材料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斥欢乐的氛围,而材料的科学性则是为彰显科学教育的本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所以从整体教学角度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挑选材料过程中不仅要具有科学性,而且还需彰显趣味性,继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材料体现层次性
幼儿阶段的儿童在某种层面上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但是每个儿童生长环境不同,导致他们在性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从不同渠道了解幼儿的需求,继而推动科学教育活动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幼儿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得到质的飞跃。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幼儿个性特征层面着手分析,让他们通过教学活动在学习水平上能够达到统一水平线上。所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筛选材料过程中需要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样的层层递进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并且在教学有效性上有所改变,材料作为教學活动的辅助性工具必然要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性,否则将会对教学效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应当引起重视。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
(一)利用自然角开展科学教育
班级自然角是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年龄特点,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的一个微型自然界:动物、水果、蔬菜,还有各种干果及科学小实验等。幼儿在这里知道什么季节有哪些花、水果、蔬菜;还能观察小蝌蚪从卵成长为青蛙的全过程,也知道了蚕是如何变成蛾的……利用自然角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自然角设置一块小菜地,共分成三大块:沙子、木屑、土壤。提供相同的种子让幼儿种,每天护理并观察种子在不同土地里的生长情况。以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在很自然的氛围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可以激发和培养其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这就是说,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由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转向注重儿童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在组织各种活动中,应充分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寻结果,教师在这过程中则充当指导者的身份。例如:《拱形的秘密》,让幼儿通过试验探索用相同大小的纸皮做成的拱形桥和平板桥各能承受几本相同重量的书?拱形与直线所能承受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建筑用到了拱形的原理?通过这一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很多种:(1)让幼儿体验由自己努力而获得的胜利,如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幼儿必须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搅拌,直到鸡蛋上浮,试验的成功让幼儿感觉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获得胜利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2)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如种植园里的蔬菜成熟了,把它们摘下来,送到厨房里炒,让每个幼儿都来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们都会争着吃,哪怕是自己不爱吃的菜。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每天浇水、每天管理下长大的。这种体验会在幼儿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更乐意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等等。
六、结语
总体来说,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性是不可忽略的,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筛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材料的筛选上要突显层次性,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借以促进科学教育取得更理想的成效,继而提升幼儿科学教育课程学习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蕾.幼儿科学探究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40-141.
[2]王春燕,白小绵,杨瑒.幼儿园过渡环节安排与组织的适宜性——基于H市三所幼儿园半日生活视频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8,(03):47-53.
[3]陈妍.游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运用与价值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