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目标不仅要求學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感受并赞赏化学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呢?下面笔者谈谈这几年来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增设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化学这一未知领域,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使学生能长期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往往需要补充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演示实验,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绪言》一节的教学中,笔者一般是避开课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清水变牛奶”、“葡萄汁变红酒”等,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接着说明,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时笔者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让学生感到化学学科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关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
未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求具有完善性格的人才,而学生时代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完善性格的重要阶段。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协作的能力较差。在分组实验中,笔者通常把他们分成几人一组,相互合作,让他们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问题,互相配合,共同体验失败的经历,分享成功的喜悦,由此一些同学的性格得到不少改变。
另外,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挫折。例如,实验过程中因控制条件和操作步骤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异常现象,笔者常教育学生尊重事实,把“异常现象”看做是促进学生探索的机会,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在纠正缺点和弥补不足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曲折性,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从容耐心、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让学生设计改进和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化学实验尤其是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让学生设计实验
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分析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性质,联系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多种仪器,分组自行设计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在小组交流汇报时,他们展示出不同的装置,并且能说出每套装置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我们不仅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改进实验
教材上有些实验的现象不太明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些实验的设计进行改进,使之更为合理。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笔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求能观察到确实发生了反应。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有的是从理化学科相互交叉的角度考虑,有的是从验证生成物的角度考虑,有的是从对比角度考虑。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增加学生设计、改进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实验细节,培养学生的美感
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科学美感的培养是理科教学中的一个新的课题,而化学实验则又是构建化学美的主体。化学实验教学的美育,包括向学生展示化学物质美、化学仪器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装置和谐美等。如,教师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大小要适当、比例要协调、搭配要适当、连接要紧凑、上下左右成一面,使整套装置成为一件科学艺术品,从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外,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动作要灵巧规范、紧张有序,讲做协调,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化学实验教学要不断地营造美的氛围,如利用实验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展示化学实验的整体美,使学生耳濡目染,欣赏感受并沉浸在化学美的氛围中,逐步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浓厚兴趣,消除其对化学的偏见和误解,提高其对化学创美、审美、赏美的能力。
当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们化学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努力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责任编辑 罗 艳)
一、增设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化学这一未知领域,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使学生能长期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往往需要补充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演示实验,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绪言》一节的教学中,笔者一般是避开课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清水变牛奶”、“葡萄汁变红酒”等,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接着说明,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这时笔者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让学生感到化学学科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关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
未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求具有完善性格的人才,而学生时代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完善性格的重要阶段。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协作的能力较差。在分组实验中,笔者通常把他们分成几人一组,相互合作,让他们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问题,互相配合,共同体验失败的经历,分享成功的喜悦,由此一些同学的性格得到不少改变。
另外,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挫折。例如,实验过程中因控制条件和操作步骤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异常现象,笔者常教育学生尊重事实,把“异常现象”看做是促进学生探索的机会,和学生一起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在纠正缺点和弥补不足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曲折性,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从容耐心、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让学生设计改进和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化学实验尤其是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让学生设计实验
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分析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性质,联系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多种仪器,分组自行设计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在小组交流汇报时,他们展示出不同的装置,并且能说出每套装置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我们不仅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改进实验
教材上有些实验的现象不太明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些实验的设计进行改进,使之更为合理。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笔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求能观察到确实发生了反应。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有的是从理化学科相互交叉的角度考虑,有的是从验证生成物的角度考虑,有的是从对比角度考虑。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增加学生设计、改进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实验细节,培养学生的美感
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科学美感的培养是理科教学中的一个新的课题,而化学实验则又是构建化学美的主体。化学实验教学的美育,包括向学生展示化学物质美、化学仪器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装置和谐美等。如,教师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大小要适当、比例要协调、搭配要适当、连接要紧凑、上下左右成一面,使整套装置成为一件科学艺术品,从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外,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动作要灵巧规范、紧张有序,讲做协调,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化学实验教学要不断地营造美的氛围,如利用实验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展示化学实验的整体美,使学生耳濡目染,欣赏感受并沉浸在化学美的氛围中,逐步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的浓厚兴趣,消除其对化学的偏见和误解,提高其对化学创美、审美、赏美的能力。
当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们化学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努力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