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亚太肝病学会共识指南:药物性肝损伤》摘译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性肝损伤(drug -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导致肝损伤的诱因或常见因素,临床表现与急慢性肝病表现相似,目前由于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手段及发病率低等原因,临床中DILI 往往确诊困难.在亚太地区,结核病的高发病率以及传统药物和补充药物的普遍使用导致DILI 发病率较高.目前中国的DILI 患病率约为24 /100000.亚太肝病学会(APASL)对DILI 的共识指南主要关注特异质性DILI,旨在向肝病学专家、胃肠病学专家、内科医生和其他临床工作人员提供DILI 的有关信息,提高对DILI 的认识、诊断,帮助管理DILI 患者的药物使用,同时为抗结核治疗(anti - tuberculosistherapy,ATT)引起的DILI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于临床实践的建议.指南中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采用GRADE 系统评价方法(表1).
其他文献
JAK/STAT/SOCS信号通路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其在HBV感染相关肝病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回顾了JAK-STAT和SOCS的结构及信号通路调节过程;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