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5-P6)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当前党领导农村工作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关键要实现党组织功能的转变,实行科学领导、民主领导和依法领导,必须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干部自身素质。
关键词:创新;农村工作;党的领导方式;基本思路
项目基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成果,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5-P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农村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党必须要高度重视并领导好农村工作。坚决依靠农民,是新时期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一个基本立足点。而党对农村工作能否实行正确领导方式,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正确领导的根本途径和关键环节。
一、党对农村工作实行正确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领导农村工作是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实际情况,研究了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得出了“农民问题和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更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等论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工农两个阶级联盟以及与其他革命力量共同努力奋斗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动统治,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党正确地领导了农村工作,实行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分配农民以一定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实施了正确领导方式,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中国革命、包围革命胜利成果的积极性。没有中国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农民大军的广泛参加,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农村改革是对中国整个改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国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为起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率先展开,取得了重大成功。正是由于农村改革的成功,才带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才有了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的普遍展开。当今中国大地上的改革大潮汹涌澎湃,渗透和冲刷着社会生活各方面,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和根本途径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广大人民从中得到了巨大实惠。可以说,这些改革成就的取得,农村改革率先垂范和试验成功功不可没。
(三)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农业问题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我国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社会全局的稳定与发展。邓小平说:“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对农村工作实行正确领导方式,党的农村工作就能取得显著成效,党就能得到广大农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牢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在农村的工作就难以做好,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已是刻不容缓。
二、当前党领导农村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党领导农村工作面临许多新环境、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方面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基本政策,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些都是农村改革的最重要成果。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是: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概括为“两个符合”和“两个适应”。“两个符合”就是:第一,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第二,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使农户根据市场、气候、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作出决策,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农户自主安排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收入。“两个适应”就是:既能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传统的依靠行政命令、统一政策、统一行动的领导方式变得苍白无力,党的领导面临着新挑战。
(二)农村政治生活方面推行村民自治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后,农村的民主政治出现了欣欣向荣气象,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愿望大大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和方式逐渐拓宽,农民的自治权利逐步得以扩大。农村中自治团体、自治组织不断涌现,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但同时,由于农民自身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农民小生产思想意识还比较浓厚,农民受旧习惯旧传统影响还比较深刻,因此在村民自治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甚至是违法乱纪案件。同时,农民自治权扩大以后,农村党组织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功能弱化。这些就使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权威受到严峻挑战。如何既要有利于发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又要避免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出现的影响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消极现象,保证实现党对农村工作正确领导,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三)依法治国方略在农村的实施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他们或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依靠法律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同时,依法治国也要求农村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无论是施政还是决策都要符合法律规定,都要求不得侵犯或危害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否则,农民就会依法对其进行法律追究。当前,民告官要求合法赔偿的案件时有发生,就是最好证明。这种状况也使得传统的依靠行政手段发号施令而不计后果的领导方式不敢轻易使用。这给党的领导效能带来了不便和挑战。 (四)农村社会生活变化与利益矛盾尖锐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而带来的利益调整使得农村各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尖锐而突出,正是所谓 “矛盾凸现期”。由于利益冲突而引起的大规模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级农村党组织处于风口浪尖、矛盾焦点之中,很难做出科学判断和决策,很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造成干群矛盾激化。因此,采取科学的、适当的、有效的领导方式已是刻不容缓。
三、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思路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转变领导方式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面临新环境新挑战,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只有转变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才能使党的工作更加卓有成效,更加切合农村发展变化的实际,才能使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才能使党更能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二是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党对农村工作正确领导,而不是为了领导而领导。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搞好服务,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为了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利。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效地统一起来。三是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的领导主要是负责全局,管大事,搞好对各个方面的指挥和协调,而不是事无巨细都大包大揽。具体事务应该由具体业务部门专门机构负责办理。党组织部门不能随意干涉农村具体部门处理具体事物。四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原则。坚持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主要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二)创新领导方式关键是实行党组织功能的转变。
一是变领导指挥功能为服务功能。要牢记“领导就是服务”的名言,要认识到各级农村党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而不是当官做老爷的衙门。
二是变行政命令功能为利益协调整合功能。新环境新变化要求领导者要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要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合各种资源,全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为农村发展做贡献。
三是实行科学领导、民主领导和依法领导。科学领导,就是要按照领导行为的内在规律实行领导。民主执政,就是无论干什么事情,领导者都不要唯我独尊,搞个人专断。依法领导与依法行政的要求是一致的。即领导者的领导意图、领导行为、领导过程、领导的实际效果等,都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更不能侵犯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要做好农村工作,农村干部就要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要把农民当作自己的亲人,要带着感情做好农民工作,而不能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要与农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要先做群众的学生,然后再做群众的老师。要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谋取利益。对待群众要和风细雨,不能随意使用专政手段,要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协商帮助办法来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要掌握为民致富真实本领。作为党的一名农村干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更要有为农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真实本领,要能够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出谋划策,找方法、找路子。农民群众是最讲究实际的,只要你能够给他带来切实的实际利益,他就会真心拥护你、爱戴你。否则,空话、好话再多,也只会为农民群众所鄙视。三是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当前,在一些基层干部身上,大吃大喝,讲排场、摆阔气,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不乏少数。这不仅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在农民群众中威信,也大大地自贬身份,身败名裂,为农民群众所不齿。因此,各级农村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工作作风,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原载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吴振坤,辛守良,王兆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难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4]陈岩,走向21世纪的中国村民自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5]庞道沫,周发源.依法兴农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朱乐尧.环城农业:中国城市农业问题复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李社增,男,1965年9月生,河北省沙河市人,汉族,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与党建理论。
关键词:创新;农村工作;党的领导方式;基本思路
项目基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成果,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5-P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农村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党必须要高度重视并领导好农村工作。坚决依靠农民,是新时期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一个基本立足点。而党对农村工作能否实行正确领导方式,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正确领导的根本途径和关键环节。
一、党对农村工作实行正确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领导农村工作是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实际情况,研究了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得出了“农民问题和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更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等论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工农两个阶级联盟以及与其他革命力量共同努力奋斗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动统治,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党正确地领导了农村工作,实行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分配农民以一定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实施了正确领导方式,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中国革命、包围革命胜利成果的积极性。没有中国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农民大军的广泛参加,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农村改革是对中国整个改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中国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为起点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率先展开,取得了重大成功。正是由于农村改革的成功,才带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才有了其他各个方面改革的普遍展开。当今中国大地上的改革大潮汹涌澎湃,渗透和冲刷着社会生活各方面,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和根本途径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广大人民从中得到了巨大实惠。可以说,这些改革成就的取得,农村改革率先垂范和试验成功功不可没。
(三)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农业问题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我国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社会全局的稳定与发展。邓小平说:“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对农村工作实行正确领导方式,党的农村工作就能取得显著成效,党就能得到广大农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牢固,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在农村的工作就难以做好,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已是刻不容缓。
二、当前党领导农村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党领导农村工作面临许多新环境、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方面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基本政策,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些都是农村改革的最重要成果。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是: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概括为“两个符合”和“两个适应”。“两个符合”就是:第一,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第二,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可以使农户根据市场、气候、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作出决策,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农户自主安排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收入。“两个适应”就是:既能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传统的依靠行政命令、统一政策、统一行动的领导方式变得苍白无力,党的领导面临着新挑战。
(二)农村政治生活方面推行村民自治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后,农村的民主政治出现了欣欣向荣气象,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愿望大大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和方式逐渐拓宽,农民的自治权利逐步得以扩大。农村中自治团体、自治组织不断涌现,农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但同时,由于农民自身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农民小生产思想意识还比较浓厚,农民受旧习惯旧传统影响还比较深刻,因此在村民自治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甚至是违法乱纪案件。同时,农民自治权扩大以后,农村党组织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功能弱化。这些就使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权威受到严峻挑战。如何既要有利于发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又要避免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出现的影响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消极现象,保证实现党对农村工作正确领导,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三)依法治国方略在农村的实施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他们或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依靠法律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同时,依法治国也要求农村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无论是施政还是决策都要符合法律规定,都要求不得侵犯或危害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否则,农民就会依法对其进行法律追究。当前,民告官要求合法赔偿的案件时有发生,就是最好证明。这种状况也使得传统的依靠行政手段发号施令而不计后果的领导方式不敢轻易使用。这给党的领导效能带来了不便和挑战。 (四)农村社会生活变化与利益矛盾尖锐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而带来的利益调整使得农村各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尖锐而突出,正是所谓 “矛盾凸现期”。由于利益冲突而引起的大规模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级农村党组织处于风口浪尖、矛盾焦点之中,很难做出科学判断和决策,很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造成干群矛盾激化。因此,采取科学的、适当的、有效的领导方式已是刻不容缓。
三、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思路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转变领导方式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面临新环境新挑战,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目的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只有转变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才能使党的工作更加卓有成效,更加切合农村发展变化的实际,才能使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才能使党更能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二是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党对农村工作正确领导,而不是为了领导而领导。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搞好服务,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为了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利。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效地统一起来。三是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的领导主要是负责全局,管大事,搞好对各个方面的指挥和协调,而不是事无巨细都大包大揽。具体事务应该由具体业务部门专门机构负责办理。党组织部门不能随意干涉农村具体部门处理具体事物。四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原则。坚持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主要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二)创新领导方式关键是实行党组织功能的转变。
一是变领导指挥功能为服务功能。要牢记“领导就是服务”的名言,要认识到各级农村党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而不是当官做老爷的衙门。
二是变行政命令功能为利益协调整合功能。新环境新变化要求领导者要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要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合各种资源,全面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为农村发展做贡献。
三是实行科学领导、民主领导和依法领导。科学领导,就是要按照领导行为的内在规律实行领导。民主执政,就是无论干什么事情,领导者都不要唯我独尊,搞个人专断。依法领导与依法行政的要求是一致的。即领导者的领导意图、领导行为、领导过程、领导的实际效果等,都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更不能侵犯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要做好农村工作,农村干部就要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要把农民当作自己的亲人,要带着感情做好农民工作,而不能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要与农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要先做群众的学生,然后再做群众的老师。要真心真意地为群众谋取利益。对待群众要和风细雨,不能随意使用专政手段,要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协商帮助办法来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要掌握为民致富真实本领。作为党的一名农村干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作风,更要有为农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真实本领,要能够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出谋划策,找方法、找路子。农民群众是最讲究实际的,只要你能够给他带来切实的实际利益,他就会真心拥护你、爱戴你。否则,空话、好话再多,也只会为农民群众所鄙视。三是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当前,在一些基层干部身上,大吃大喝,讲排场、摆阔气,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不乏少数。这不仅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在农民群众中威信,也大大地自贬身份,身败名裂,为农民群众所不齿。因此,各级农村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工作作风,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原载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吴振坤,辛守良,王兆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难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4]陈岩,走向21世纪的中国村民自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5]庞道沫,周发源.依法兴农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朱乐尧.环城农业:中国城市农业问题复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李社增,男,1965年9月生,河北省沙河市人,汉族,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与党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