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b63255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高校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管理学理论有着高度的关联性。从探讨当前管理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特征调查结果,兼顾创新创业能力需求,提出以案例分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可发挥教与学两个主体的共同作用,力求提高学生管理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创新创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8GJJG224)
  [作者简介] 刘金方(1970—),男,河北平山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与物流管理的研究;宋婧婧(198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管理学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4-0075-03    [收稿日期] 2021-07-02
   一、绪论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实践中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集中在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控制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管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更好地树立管理理念,构建管理框架并掌握指导实践的原则。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亦是必不可缺的。
   长期以来,在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学好管理学有难度。学生学习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实践性欠缺,教学方式较单调,互动时带动性不明显,考核评价体系较单一,欠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学情,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学生特征调查
   为使教改后的管理学教学更好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和对案例素材类型的偏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前,对学生的读书偏好、预习复习方式、解决疑问方式等一系列学生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可明确教改方向。
   (一)调查对象
   调查主要获取学生在专业必修课管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现有教学的感受和对未来教学可改进的需求。调查对象是石家庄铁道大学经管学院大一到大四在读学生,主要描述学生课堂需求的数据化群像,分析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线上发放问卷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2134份。问卷共有24个题目,涉及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大学生阅读偏好、感兴趣的案例方向、可接受的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等。问卷题目多为事实性和态度性题型。在分析时,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SPSS数据分析方法,检验问卷的信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对问卷的部分指标信度进行检验,信度系数值均大于0.6,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数据信度质量可以接受。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有学习意愿,但主动性欠缺。问卷中在回答“管理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复习完成情况”时,有47.24%的样本回答“基本能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33.22%回答“教师强烈要求的内容才会完成”,17.06%回答“基本不完成,偶尔翻下书”,仅有2.48%的样本回答“从来没有完成过”,说明多数样本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但倾向于被动,主动性欠缺;在回答“你认为管理学课堂增加哪个环节能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时(可多选),有59.98%的样本回答“主要还是听教师讲”,49.39%回答“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机会”,32.38%回答“同学之间的讨论”,27.13%回答“每堂课设置专门的答疑时间”,更加体现出学生较为依赖教师带领学习的特征;在回答“你经常问教师问题吗”时,有13.68%样本回答“经常问”,49.81%回答“偶尔问”,36.5%回答“基本不问”,学生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意向比较弱。
   2.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深刻。问卷中在回答“你更喜欢教师在课上讲哪方面的案例”时,有38.38%的样本回答“社会热点、名人故事”,有31.82%回答“与我阅读兴趣相关的”,而在回答“你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的类型”时,有76.05%回答“小说”,说明当前样本学生对社会热点、名人故事和小说内容三方向的案例更感兴趣,感兴趣的案例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
   3.学生更希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期间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很多,问卷中在回答“通过管理学的学习,你更想在哪个方面有较大进步”时,有63.26%的样本回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6.48%回答“基础知识的掌握”,7.03%回答“学习态度”,3.23%回答“学习方法”,说明学生通过管理学的学习更希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学生掌握的能力一致。
   4.管理学课程对“大创赛”方案设计有较大的启发和帮助。从国家到学校都在鼓励学生参加大创赛,并对参与学生年级没有限制。样本涉及四个年级的学生均有参赛经历,对比赛内容和形式较为了解。在回答“管理学课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的设计是否有启发和帮助”时,有37.72%回答“对方案中管理方面的设计帮助很大”,有46.16%回答“在部分模块有一定的帮助”,有13.36%回答“一般,偶爾能用到某个知识点”,有2.76%回答“基本没有帮助”。调查“在大创赛中,对你的参赛方案有所指导的管理学内容有哪些”时,回答集中在计划、战略、决策部分,说明管理学对学生创新创业有较大的启发和帮助,待重新梳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后,学生体会更明显。    5.认同过程考核,但担忧公平性。对学生而言,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学习效果,而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知识是累积的,过程考核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管。问卷中在回答“你对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采用全过程考核的方式完成管理学课程考核的看法”时,有45.03%回答“非常赞同”,有41.61%回答“是个好方法,但要能保证公平性”,有10.31%回答“没差别”,有3.05%回答“不赞同”,说明学生认同过程考核方式,但担心公平性。
   三、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学教改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以管理理论为基础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其对应的教学目标为:基础理论目标、创新创业能力目标、伦理道德目标。基础理论目标为学生对管理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管理内涵、管理理论等的掌握程度;创新创业能力目标为学生具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能力的达标程度;伦理道德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等。教学目标清晰,学生学习目标便清晰。
   (二)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管理学能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什么?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详细的信息,辅助设置教学内容。其次,进行教学设计,挖掘各管理职能与创新创业过程的关系,在教材教学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教师制作高质量课件的同时,可以尝试用让学生组队撰写创业计划书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感受。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在倾向学生偏好的同时,可以融入成功企业经营管理类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构建以案例分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从创新创业案例出发,让学生首先回答,然后再讲授问题中包含的管理学理论知识,构建“问题导入+理论讲授+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体系,形成相对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计划。
   (三)活用教学方法
   创新创业能力并非纸上谈兵,需要学生真实体验和感受。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有助于提高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效果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可以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传统授课结合线上平台资源,为教师提供充分教学资源的同时实现师生无障碍沟通,线上讨论、线上答疑,并为量化过程考核提供数据。当前线上平台和资源非常丰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易实现。为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可采用研讨教學法。这种讨论式教学法可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大一学生不爱沟通和交流,小组研讨教学法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类似学生组队撰写创业计划书时适合使用该方法。教学中结合实际场景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体会。
   (四)完善考评体系
   研究全过程考核的可行性,提出创新的考核方案。计划将“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闭卷考试50%”的考核方式逐渐过渡到全过程考核,增加对创新能力的考核,实现理论知识和创业能力在考核中的并重。对过程性考核设置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结构,可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和形式,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打分相结合的评分形式,保证得分公平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闭卷试题可增加对典型案例分析题型的比重,考评学生解决创新创业中各种管理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同时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接触企业的机会。教师讲授亲身体验的实际案例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且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学生在企业参与具体工作,通过实践感触更直观,在理解管理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困难点在于,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参与实践,可以考虑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寒暑假在合作企业学习参观;也可以邀请有创业经验的校友或者合作企业高管来校讲座,讲解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满足创新创业需要的管理技能。总之,加强校企合作,增加校外实践环节,能够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学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使开设管理学课程的大一或大二学生,对管理学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以后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参与实际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另外,对管理学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对其他管理类课程以及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化,也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樊艳丽.浅谈《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9(29).
  [2]夏阳,宋宵.浅谈建筑企业管理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实践建设[J].文存阅刊,2019(2).
  [3]韩传龙,郑思亭,吴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2(3).
  [4]饶文军.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5]罗锋,杨望成,吴彩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6(12).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Cours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IU Jin-fang, SONG Jing-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3, China)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o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has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management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 of managemen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sults of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survey and the needs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l with case study as the core, and integrate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which plays the joint rol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rying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研究、教学实践等方法,基于“体教融合”政策核心思想,探讨高校水中运动课程的开展方式与意义。传统高校游泳课程内容单一、方法陈旧,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教融合政策指导下,水中运动课程采用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与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多层次的课程结构与板块化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综合化的考评方式,打造以“学—练—赛”为主线的体育教学体系,
目的 探讨动静脉足泵配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在院内糖尿病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分别给予动静脉足泵配合中药足浴(观察组),中药足浴(对照组1),未给予特殊干预(对照组2).结果 3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后,各组患者试验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得分
气管切开吸痰技术(tracheostomy suction)指对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患者实施的涵盖支气管卫生学管理、机械通气和机械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的综合技术,是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组织有效供氧的重要手段[1].气管切开人工气道建立后,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的消失,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可能干燥、黏稠,甚至黏附在人工气道内径表面,使患者对呼吸道分泌物清
[摘 要] 犹太民族素来有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传统,因而犹太民族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神秘而富有的民族之一。自1948年以来,以色列经过70来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比较完备、具有自身特点的德育理论与模式。侧重比较当前中以两国的德育模式,分析两国德育模式的特点、异同,并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思考以色列的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以色列;德育模式;比较研究  [基金项目]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预冲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HP+ HDF联合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冲方法不同将192治疗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次采用灌流器和滤器分别单独预冲,观察组132例次采用血路管、灌流器、滤器联合预冲密闭循管的方法进行预冲.比较两组预冲方法所需的
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冷痛间跛一年余,伴右足溃疡半年"于2012年4月17日入院,患者双小腿以下皮温降低,尤以右足为甚,双侧股动脉搏动可扪及,右侧稍弱,双下肢腘动脉以下搏动难以扪及,右足外侧可及一直径约0.5 cm溃疡,少量渗血,肉芽不新鲜,无异味,双下肢Buerger征阳性,Nerhof征阴性,Homans征阴性.下肢CT示:部分腹主动脉、两侧髂内动脉、下肢动脉弥漫性硬化伴相应部位管腔轻度狭
目的 探讨有效的社会支持方法及其对社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深圳市社区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社会支持干预,比较研究对象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得分情况(得分越高表示不遵医项越多,遵医程度越差).结果 本组患者遵医行为干预前总得分为(56.8±10.9)分,干预后总得分为(52.5±8.8)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
目的 探讨鼻腔扩容技术治疗以鼻腔阻塞为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方法 对158例行鼻腔扩容术治疗的OSAHS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告知患者鼻腔扩容术从源头上治疗OSAHS的重要意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协助其充分做好术前各项专科检查和准备,术后加强鼻腔观察及护理,出院详细指导等.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VAS量表,Epworth量表
目的 评价“人机结合”模式管理种植体的效果.方法 应用“人机结合”的模式对种植体进行管理,即在种植体的验收、保管、领用、操作建档等环节中做到重点环节手工、计算机双重详细记录,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可靠性.结果 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我科开展种植牙手术375例,植入种植体542颗.无一例因种植体管理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有效地规避了种植体管理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结论